第1234章 三宣六慰

王安平端起茶水,發覺太燙,隨即放下,“皇上,樑大人,郭大人,雲南的情形,非常複雜,臣就簡單言之。 ”

李自成微微頷首,示意王安平不要着急。

“前朝大明洪武、永樂年間,在雲南省西南方向,一共設置了三個宣撫司和十個宣慰司……”

“等等,”李自成絕對不對,“不是三宣六慰嗎,爲何是十個宣慰司?”

“回皇上,與東籲有關的,的確是十個宣慰司,不過,麓川平緬宣慰司,後來改爲隴川宣撫司,應該的三宣九慰,”王安平道“不過,南面還有一個孟艮府,也被東籲吞併,算起來也和三宣十慰差不多。”

李自成微微皺眉,卻是沒有說話。

“三個宣撫司,分別是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幾經輾轉,直至明末,當地的土司依然心向大明,算是保住了,”王安平向地圖上一點,“就是這裡,不過,現在被張獻忠的餘部佔據。”

“張獻忠?”樑文成道“既然在張獻忠的手中,應該不算華夏的土地吧?”

“張獻忠畢竟是漢人,總好過被東籲人吞併,”李自成苦笑,“安平,你繼續!”

“是,皇上!”王安平道“雲南六慰,是指車裡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老撾宣慰司,其實,更南方還有三慰,底兀剌宣慰司、大古喇宣慰司、底馬撒宣慰司,不過,這三個宣慰司,大明宣德年間就停止進貢,所以才被遺忘。”

“原來如此!”

“臣已經標出各個宣慰司的位置,皇上、兩位大人請看,”王安平的手指,指向了最北方,“這是孟養宣慰司,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被東籲吞併,木邦宣慰司,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被東籲吞併,這個車裡宣慰司,幾經輾轉之後,於萬曆十三年(公元1585年)重新歸附,是唯一在明末還繼續稱臣納貢的宣慰司,不過,並沒有向華夏納貢。”

李自成用手指在車裡宣慰司的地圖上一點,心中默默唸道華夏的天命軍來了,是不是稱臣納貢,已經不重要了。

“八百大甸宣慰司,治所景邁,南至暹羅國波勒,亦曾被東籲佔領,數次反覆,因大明無力幫助抵禦東籲,現在依附於暹羅國;老撾宣慰司,後來成爲南掌國,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被東籲吞併,但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還向大明進貢過,此後官方便無音訊,據兄弟們探得訊息,如今處於半獨立狀態,時常受到暹羅國、安南國欺凌……”

李自成心中一動,這兩個宣慰司,倒是有機會歸順華夏,不過,華夏看中的不是他們的貢物!

“其實,在車裡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老撾宣慰司之間,還有一個孟艮府,也被東籲吞併,東籲吞併了孟艮府之後,還曾進犯車裡宣慰司,侵佔了部分土地。”

樑文成皺眉道“這個東籲國,侵佔了多個宣慰司和大片的土地,應該就是緬甸宣慰司吧?”

“樑大人說得是,”王安平已經在地圖上標註出緬甸宣慰司的大致位置,“緬甸宣慰司的治所在阿瓦,大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年),爲孟養、木邦、孟密三家土司聯合所滅,轄地爲三家所分,宣慰使莽紀歲被殺,子莽瑞體在戰亂中潛逃至東籲孃舅家,建立東籲王朝,東籲就是底兀刺宣慰司的治所。”

“原來東籲還有這樣的經歷?”李自成對東籲王朝倒有幾分同情,明明是大明的宣慰司,在外敵入侵的時候,卻得不到大明的支持,這個莽瑞體,心中應該有恨吧?

“莽瑞體去世之後,莽應龍繼位,東籲開始走上武力擴張的道路,”王安平道“東籲國不但向北方擴張,侵佔了大明的多個宣慰司,還多次入侵東面的暹羅國。”

李自成心中一動,既然東籲國和暹羅國是仇敵,華夏能不能充分利用?

他原先只想着利用張獻忠餘部,聽了王安平的話,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安平,東籲國與暹羅國,現在關係如何?”

“皇上,臣待會再介紹他們之間的關係,”王安平指着地圖,道“緬甸宣慰司的南部,便是底兀刺宣慰司,東籲便是治所,也是東籲國最初的國都,就是這兒。”

“……”

“底兀刺宣慰司的南部,便是大古喇宣慰司,一直延伸至大海,現在都被東籲國侵佔,”王安平繼續道“最後是底馬撒宣慰司,因爲年代久遠,無法知道確切的位置,大約是在東籲國東南、暹羅國西部,沿海一帶。”

李自成點頭,其實他並不需要如此詳細的訊息,他只要一個理由說服樑文成這些宣慰司,原先都是前朝大明的國土,後來被獨立的東籲侵佔,其實,連東籲原先都是大明的國土!

至於宣慰司算不算真正的國土,已經不重要了,在李自成的眼中,它們都是大明的國土,現在應該移交華夏。

大明的國土,是否從東籲國延伸至印度洋,或者說,王安平的地圖、訊息是否準確,本身並不重要,華夏來了,這些國土華夏的目標,“這個東籲,明明是大明的臣屬,不但不思報主,還用武力入侵大明的土地,是可忍孰不可忍。”

郭世俊微微一笑,李自成的心思,他清楚得很,不過,他和李自成一樣,這麼好的機會,自然要將華夏的國土推進至印度洋,“皇上不用生氣,東籲可惡,遲早會爲自己的行爲付出代價。”

王安平朝李自成點點頭,“皇上,二位大人,我現在就說說雲南邊界外的幾個國家。”

樑文成一驚,看了李自成一眼,道“皇上,難道這些國家都……”

李自成笑笑,“除了東籲,朕對其餘國家的土地並不感興趣,一者,華夏不可能將天下所有的土地都征伐過來;二者,打下這些土地,華夏還要費心費力幫助治理,文成放心,除了戰略要地,朕不會太貪婪。”

樑文成怎敢放心,看皇上的笑容,就像心中惦記着雞仔的狐狸……

王安平咳嗽一聲,道“雲南的南面,一共有四個國家東籲、大城、南掌、安南!”

樑文成知道,皇上一定會征伐東籲,遂道“我們已經知道東籲的大致歷史,王大人說說東籲的現狀。”

“是,樑大人,”王安平道“東籲連年征戰,國內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連文武百官也是離心離德,莽應龍死後,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各地文物也是割據一方。西海岸的阿拉幹王朝,乘機率葡萄牙僱傭兵,並同東籲割據勢力聯合,於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攻佔南部的白古,擒殺緬王莽應裡。”

樑文成心中一動,“如此一來,東籲豈不滅國?”

李自成也是心中一動不僅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都已經來到南洋,東籲應該是海船的中轉站!

他的心中,暗暗焦急起來。

“要滅亡東籲談何容易,阿拉幹畢竟是一個小國,並沒有連續作戰的能力,”王安平卻道“危急關頭,莽應龍幼子良淵王挽救了這一頹勢,他迅速佔領以阿瓦爲中心的糧倉地區,保住了東籲的半壁河山。”

郭世俊道“如此一來,東籲的國力豈不繼續衰落?”

李自成卻是暗暗嘆息,如果華夏此時出兵,定會以摧枯拉朽之勢征服東籲,可惜,自己那個時間尚未出生,不知道大明在做些什麼?

大明應該早就放棄東吁了吧?

“說來也怪,東籲並沒有繼續衰落下去,”王安平道“等到阿那畢隆繼位,不但收復了南部的失地,還將葡萄牙人佔據的沙廉也收復,將葡萄牙人完全趕出了東籲境內,再次完成了東籲的統一。”

樑文成嘆息一聲,似乎十分惋惜。

王安平繼續道“東籲現任國王叫他隆,已經遷都阿瓦,暫時摒棄了戰爭,國家十分穩定,不過……”

樑文成擡眼,“不過什麼?”

“阿那畢隆雖然趕走了葡萄牙人,但荷蘭人的東印度公司來了,”王安平道“不僅荷蘭人,還有一個叫大英的國家也來了……”

“英國?”李自成吃驚不小,英國這就來了嗎,這可是一個比荷蘭、西班牙、葡萄牙強大得多的龐然大物,華夏與英國,這就要碰撞了?

王安平奇道“就是這個國家,當地人叫大英,皇上怎的知道……”

“別打岔,你繼續說!”

“沒了!”

“沒了?”李自成少稍稍有些失望,不過,漢清部進入東籲的時間並不長,能蒐集到這些訊息已經十分難得。

王安平帶來的訊息,讓他十分震撼,原本以爲征伐東籲,只是東方古國之間的事情,華夏率先走向新生,利用人口、國力、科技上的優勢,可以短時間內征服東籲,結束西南戰事,現在看來,恐怕有些想當然了。

爲了經濟上的利益,西洋人絕對不允許華夏做大,更不允許華夏斷了他們的財路。

怎麼辦,與西洋人和談,還是單挑西洋諸國?

第1084章 語言不乾淨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288章 細菌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1368章 賠償款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373章 榴彈炮第698章 彝人就是漢人第213章 香精第1014章 秦淮八豔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936章 百姓審判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961章 後宮的瘋狂第50章 首戰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286章 家人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179章 殺,殺,殺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663章 懷上了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987章 火器的疑惑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837章 人生壯年第988章 阿濟格的心思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209章 軍歌嘹亮第836章 挖祖墳第854章 正軍法第502章 明爭暗鬥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912章 不做他想第1248章 東北亞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1225章 東北海疆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1178章 梟雄隕落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665章 總設計師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1002章 責任第193章 興安總督府第785章 洛陽會議第505章 擔憂第967章 好好疼她第970章 升格漢清局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768章 心病第488章 勞軍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1021章 輪流扇風第838章 秘密聯絡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183章 賭約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998章 怪怪的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85章 意見一致第99章 水果樓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34章 血腥味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1328章 各有所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355章 最後的步兵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851章 勸降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741章 深夜娶親第56章 孫家小妞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633章 果然是他
第1084章 語言不乾淨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288章 細菌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1368章 賠償款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373章 榴彈炮第698章 彝人就是漢人第213章 香精第1014章 秦淮八豔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936章 百姓審判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961章 後宮的瘋狂第50章 首戰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286章 家人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179章 殺,殺,殺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663章 懷上了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987章 火器的疑惑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837章 人生壯年第988章 阿濟格的心思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209章 軍歌嘹亮第836章 挖祖墳第854章 正軍法第502章 明爭暗鬥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912章 不做他想第1248章 東北亞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1225章 東北海疆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1178章 梟雄隕落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665章 總設計師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1002章 責任第193章 興安總督府第785章 洛陽會議第505章 擔憂第967章 好好疼她第970章 升格漢清局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768章 心病第488章 勞軍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1021章 輪流扇風第838章 秘密聯絡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183章 賭約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998章 怪怪的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85章 意見一致第99章 水果樓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34章 血腥味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1328章 各有所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355章 最後的步兵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851章 勸降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741章 深夜娶親第56章 孫家小妞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633章 果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