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秘密協議

南城外的天命軍大營,李自成已經睡了,但他關照過親兵,若是有明軍使者來訪,立即叫醒他。!

他正在做着美夢,夢見自己已經回到西寧,正步入大都督府的後衙,一羣鶯鶯燕燕的夫人們正準備歡迎他回家,卻被何小米喚醒了,“大都督,那邊來人了!”

“奧,”李自成揉着睡眼,迅速披衣起牀,穿戴完畢,方道:“讓他進來吧!”

“是,大都督!”

稍頃何小米回到大帳,後面跟着一個黑衣夜行人,只露出雙眼在燭光下眨呀眨的,見到李自成,黑衣人拱手行禮,“大都督!”

“你……”何小米右手按住刀柄,怒道:“見了大都督,焉敢不跪?”

李自成揮手阻止何小米,卻對黑衣人道:“我與你們督軍會談,乃是同等身份,你不過是使者,難道見了你家督軍大人,也不跪拜?”

“這……”黑衣人一時語塞,僵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

“算了,別管這些虛禮了,坐吧,”李自成很大度地向對面的小馬紮一指,道:“在明軍,你是什麼身份?”

“小人叫王永祥,乃是督軍大人屬下的參將!”

“參將?”李自成心道,這個洪承疇,密會乃是最機密的事,他不派出職幕僚,卻派出武將,雖即想到,既然是秘密會見,要做得隱晦,幕僚之,或許有監軍之類的人物,還是武將好,貼心,遂道:“你家督軍大人有何見教?”

王永祥雖是正襟危坐,顯示對李自成的恭敬,口卻是試探道:“督軍大人着小人來問,天命軍究竟屬於誰?爲何要反叛朝廷?”

“我是天命軍的大都督李自成,”李自成面含笑,天命軍已經佔據隴右,與洪承疇的大軍已經激戰過,再不用藏着掖着了,“至於反叛的原因,我想你們應該已經明白,還不是爲了吃口飽飯?”

“這……”王永祥豈能不知,陝西的這些盜賊,哪一個不是爲了能吃飽肚子?若不是連着數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又何來多如牛毛的盜賊?

斬殺不絕,前仆後繼,一股未平,一股又起。

真正是像山間的青草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不說這些了,洪大人究竟是什麼意思?”李自成不願意節外生枝,和一個武將說這些,他能聽得懂嗎?即便聽懂了,又有什麼意義?他能讓朝廷賑災,養活所有的災民嗎?

楊鶴倒是想通過賑災的方式,安撫所有的盜賊,但這種“只養活災民,不考慮長久生計”的方式,註定只是飲鴆止渴!

大明的朝廷內,究竟有誰真正關心過陝西的災民?朝廷如斯,皇帝如斯,你讓一名武將又能如何?

“督軍大人愛惜人才,希望大都督接受招安,接受整編,爲朝廷效力,”王永祥見李自成沒有怒氣,便拱拱手,繼續道:“以大都督的才幹,若是歸順朝廷,職位絕不會低於小人……”

這的確有些誘人,不但不追求反叛的罪責,還給予高官厚祿,還能光宗耀祖!

李自成不知道,大宋時代的宋江,是不是因此禁不住誘惑,所以力排衆議,不顧衆兄弟反對,堅決要求接受朝廷的招安,甚至還派出“浪子燕青”,對皇帝的情人李師師使用美男計!

不過,對李自成來說,這樣的承諾,沒有任何誘惑力。

大明很快會完蛋,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前途、抱負押在一艘殘破不堪、已經漏水、快要沉沒的大船,傻瓜纔會這麼做!

況且,來到大明時代,李自成除了反對大明、爲身邊的兄弟博個好前程之外,他還有自己的理想,來到西寧之後,這種理想越來越強烈,現在已經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血脈。

邊陲的漢人,每至戰亂,便會被朝廷遺忘,而這些接受了聖人思想的漢人百姓,遊牧民族弱,一旦失去了朝廷、軍隊的支持,這人漢人往往天無路、叫天不應!

不是被遊牧民族殘殺,是被遊牧民族同化。

所以,他不僅要推翻朝廷,還要建立以漢人爲主的華夏政權,捍衛漢人的利益,哪怕是“大漢族主義”,也受氣包“小媳婦”強!

父母官,父母官,有哪個父母,看到自己的子女被別人欺負,而能無動於衷?

他要走的,是一條捍衛華夏的路,更是一條捍衛漢人利益的道路。

所以,在他的心目,不僅要滅了大明,更要徹徹底底滅了蒙元、滿清,永久解決央之國的北方邊患!

想到這兒,他衝着王永祥笑道:“如果讓你家督軍大人加入天命軍,他會願意嗎?固關之戰,天命軍大獲全勝,豈有失敗的一方招降勝利的一方?”

王永祥面一紅,但口卻不肯落於下風,“大都督,我們雖敗,但糧草器械充足,又有源源不斷的援軍,也許明日……援軍便能到達!”

李自成毫不讓步,“你信不信,如果不是給洪大人一絲機會,我們今日便可拿下隴州!”

王永祥也知道,天命軍士氣正盛,連督軍大人都說,如果天命軍持續攻城,最多兩個時辰,隴州必會陷落,他擦了把頭細密的汗珠,道:“那大都督的意思是……”

“很簡單,你我雙方,達成秘密停戰協議,我可以放洪大人回去!”

“秘密停戰協議?”王永祥道:“自古官兵與盜賊……根本不可能達成協議!”

“這你不懂了,”李自成鄙視他,也是武將的腦子,“自顧以來,聰明的武將,都是養賊自重,一旦賊人殺光了,還要武將何用?”

“這……”王永祥的眼球轉動了一圈,終於道:“那大都督所說的協議……”

李自成暗道,豬要好點,還有點腦子,“以隴山爲界,互不仇視,互不進犯!”

王永祥急叫道:“這是割地,督軍大人不會同意,朝廷更不會同意!”

“我不妨實話告訴你,天命軍已經佔據隴右、西寧、甘肅等地,如果你們不同意,我遲早會打出隴山,進犯西安,那時,我看洪大人如何向朝廷交代?”

“督軍大人節制整個陝西的軍隊,麾下數十萬士兵,豈能任由天命軍爲非作歹……”

“人多又怎麼樣?”李自成擺擺手,阻止王永祥繼續說下去,“固關一戰,我只動用了兩千士兵,明軍便傷亡了數萬——我知道你們有援軍,但除了損兵折將,洪大人還能做些什麼?”頓了一頓,又道:“難道洪大人願意做第二個楊鶴?”

“這個……小人無法做主,小人必須回去稟報督軍大人……”

“洪大人會同意的,你將我的話轉告於他,”李自成又拋出一枚誘餌,“如果我們能和平共處,天命軍還可以協助你們滅賊!”

王永祥只是搖頭,李自成的話,太過駭人聽聞,“大都督,這恐怕不行,紙裡包不住火,朝廷遲早會發現天命軍,那時督軍大人如何自處?”

“既然協議合作,我自然給洪大人留了道路,”李自成沉聲道:“洪大人掌管陝西一日,天命軍絕對不會東出隴右,朝廷怎會知曉這邊陲之事?”

“若是督軍大人調離陝西……”

李自成心道,都調走了,陝西還關你屁事?“若是將來洪大人高,離開陝西,天命軍無論如何作爲,那都是下一任三邊總督的事,洪大人至多有不察之失,也不是什麼大罪!”

王永祥覺得李自成的話,有幾分道理,但總覺得某些地方不對勁,此事太過蹊蹺,他不敢自裁,須得回報洪承疇。

李自成也不強逼,遂道:“如果洪大人不識我的良苦用心,不肯與天命軍和平共處,我天命軍定會東出隴山,與其他賊人合作,在整個陝西掀起一片狼煙,誰又能耐我何?”

見王永祥默不作聲,李自成繼續威脅道:“即便我今日放洪大人離開隴州,但彼時的陝西,賊人四處作亂,試問貴使,洪大人能善終嗎?”

“這……”

“回去告訴洪大人,如果他有誠意,我絕對不會東出隴山,他可以繼續他的剿匪大業,我甚至還可以幫他清減些賊人,”李自成面色一凜,又道:“若是不肯與我合作,且不說隴州不保,萬一我拿下西安,驚擾了秦王殿下,不知道洪大人如何向朝廷、向皇交代?”

王永祥一言不發,只是不住擦拭臉的冷汗。

李自成繼續道:“曹詔的關寧鐵騎,都在固關吃了敗仗,步兵盡沒,騎兵折損三成以,放眼陝西,還有強過關寧鐵騎的軍隊嗎?”

“大都督……”

“言盡於此,但憑洪大人斟酌,”李自成端起茶杯,預備送客了,“天明之後,我們便會全力攻打隴州,貴使還是早早回去,面見洪大人!”

王永祥沒法,只得連夜返回隴州,求見洪承疇。

但隨即,他又出了城,面見李自成,如此反覆三次,天明之前,天命軍方與陝西明軍之間,方達成秘密協議:

其一、天命軍維持在隴山以西的地盤,不得再行東進;

其二、天命軍與陝西明軍互不進犯,互不爲敵;

其三、天命軍須維持屬地內平穩,不得再生事端,不得協助、包庇盜賊,必要的時候,協助陝西明軍剿滅西進的賊人。

李自成原本還想在協議添加一條,是保持商道暢通,想想還是放棄了,洪承疇主管陝西軍務,對商道之事,未必盡心,如果自己提出商道,反而將自己的命脈展現在洪承疇的眼皮底下。

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953章 壯烈而亡第307章 東征隴右(十三)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1296章 十三宣撫司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232章 西寧軍有魔法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22章 兩情相悅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160章 心思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38章 較量第216章 孩子與官印,哪一個更重要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285章 我已是醉了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863章 朱仙鎮大捷第930章 暗中獻城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679章 公審第919章 古廟密謀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502章 明爭暗鬥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1202章 通遼府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532章 天降大雪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15章 二妹第193章 興安總督府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793章 太意外了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870章 大戰場第198章 撤軍第113章 比較第35章 落水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1027章 集體智慧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1295章 等待什麼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711章 不走運第1206章 草原坊第 1321章 南原省第57章 防患於未然第331章 比黃金更重要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483章 報效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270章 零死亡第288章 細菌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548章 神龍不見尾的漢人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468章 解罪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148章 傳教士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1154章 最後一眼第238章 巡撫甘肅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793章 太意外了第482章 爲兄弟們報仇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271章 華夏心第877章 自家的骨肉第710章 互相爭執
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953章 壯烈而亡第307章 東征隴右(十三)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1296章 十三宣撫司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232章 西寧軍有魔法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22章 兩情相悅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160章 心思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38章 較量第216章 孩子與官印,哪一個更重要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285章 我已是醉了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863章 朱仙鎮大捷第930章 暗中獻城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679章 公審第919章 古廟密謀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502章 明爭暗鬥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1202章 通遼府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532章 天降大雪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15章 二妹第193章 興安總督府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793章 太意外了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870章 大戰場第198章 撤軍第113章 比較第35章 落水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1027章 集體智慧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1295章 等待什麼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711章 不走運第1206章 草原坊第 1321章 南原省第57章 防患於未然第331章 比黃金更重要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483章 報效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270章 零死亡第288章 細菌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548章 神龍不見尾的漢人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468章 解罪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148章 傳教士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1154章 最後一眼第238章 巡撫甘肅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793章 太意外了第482章 爲兄弟們報仇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271章 華夏心第877章 自家的骨肉第710章 互相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