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

初八日,又是一場大雪,新雪混着殘雪,半個午的時間,原野又是白茫茫一片,連城牆都是一片白,彷彿是蒙了一層白色的喪布。

天命軍又是停止攻城。

知道瑞雪之後,又會迎來嚴寒霜凍,李自成乾脆讓士兵們砍伐樹木,暗招募工匠,會同軍的工匠,製作傳說的大型攻城車。

天命軍用了兩晝夜的時間,趕製了幾部攻城車,攻城車每個長十丈餘,寬五丈多,高約三丈,雖然笨重,卻非常結實。

這個高度,已經與城牆的高度相當了。

十一日,天命軍恢復攻城,幾部攻城車都投放在北門,北門是第四營李績部,既有完全裝備步槍的第一團、第二團,也有使用刀槍盾牌的第三團、第四團,攻城車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李績先是用山地炮將城頭梳理了一遍,城頭煙火未熄,他派出了兩個千戶的槍手,槍手們幾乎一字排開,正對着城牆。

這樣的戰鬥,是不需要齊射的,明軍不可能從垛口探出大量的腦袋。

槍手們接替了山地炮,爲攻城的士兵提供掩護,他們一般都是點射,只要垛口、牆頭出現明軍的影子,立即便有步槍的子彈招呼他們。

李績見城頭的守軍完全被壓制住,這才命人搬出攻城車,攻城車是臨時趕製,底部並沒有安裝滾珠,每部攻城車,至少要百名士兵才能擡着走,放在城下,目標非常大,很容易遭到明軍的攻擊。

不過,李績沒打算讓攻城車靠近城牆,距離城牆百步的時候,攻城車停下來了。

這個距離明軍最難受,弓箭、火銃夠不着,即便城頭有火炮,那也是火炮的盲區,天命軍最喜歡這片區域,站在攻城車,槍手們可以直接向城頭掃射,明軍士兵即便躲在城牆後面,也不一定安全。

槍手們開始向攻城車攀爬,每車可以容納百餘人,最層的士兵,連女兒牆的後面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一切準備緒,李績放出第三團牛可敬部的步兵。

數千士兵,擡着各自的雲梯,吶喊着衝向城牆,口號整齊,喊聲整天。

藏在城牆後面的明軍被驚動了,明知道極度危險,他們還是戰戰兢兢起身了,王燮親率社兵打頭,他們都是富貴人家的家丁,平日不缺糧餉,關鍵時刻,自然要衝在最前面。

周王府的承奉官曹坤,帶着王府護衛,全部走城頭,周王府是城內最大的富裕戶,萬一城破,禍害首當其衝,曹坤受周王重託,絕對不敢掉以輕心。

王府護衛隊原先有八百士兵,但前幾日的戰鬥,傷亡近百,現在只剩下七百餘人,這些士兵身份都是王府的私兵,相當於奴僕,性命根本不值錢。

天命軍尚未靠近城牆的時候,守軍只需放箭,可以不露頭,放箭的時候,一般是向天空拋射,箭矢升至最高點之後,從半空筆直下落,利用重力的作用貫穿天命軍的鎧甲。

拋射的時候,士兵不用瞄準,相當於盲射,根本沒什麼準頭,不過攻城的天命軍人數衆多,密密麻麻,也不需要瞄準,隨便一支箭矢落在人羣,都有可能刺傷一名士兵。

天命軍士兵除了依靠身的鎧甲,便是手的盾牌,爲了對付守軍的拋射,人羣的士兵都會將盾牌頂在頭,護住最要害的位置。

百密終有一疏,士兵們雖然將盾牌定在頭頂,但在跑動,很難完全護住整個身子,不斷有士兵受傷、倒地,從弓箭的射程到城牆下,大約五十步的距離,天命軍傷亡了近百人。

攻城車的槍手們最爲惱怒,本是攻城步兵的護衛,卻不能完全保護攻城的同伴,他們一個個紅了眼,子彈膛,槍口對準垛口,或是女兒牆的邊緣,只要守軍露出一個部位,立刻會招致數顆子彈的射擊。

在死亡面前,沒有人吝嗇子彈。

明軍的傷亡也不輕,除了探出腦袋的糊塗鬼,甚至後背、胳膊露出來,也會被子彈射傷。

天命軍的士兵,終於接近城牆,將雲梯搭去,便有士兵搶去,左手持盾護在頭前,右手握刀,隨時準備與守軍近身肉搏。

戰鬥進行到這個階段,守軍的弓箭、天命軍的步槍,作用越來越小,雙方的士兵糾纏在一起,如果沒有絕對的準頭,遠程打擊很難實施。

雲梯的天命軍,除了盾牌、鎧甲,便是用肉身迎接守軍的各種打擊,在攀垛口之前,他們完全沒有反擊的能力。

收軍的主要武器是滾木礌石,不過,天命軍的槍手給他們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他們連一根手指頭都不敢露出來,除了兩端時隱時現的觀察兵,根本無人知道雲梯的確切位置,只能從女兒牆後面盲目地扔出木石,像剛纔弓箭的盲射。

這樣一來,原先準備的巨木、巨石根本無法送過女兒牆,只能挑最小的胡亂扔出來,能不能有效打擊城外天命軍,連自己都看不到。

儘管如此,天命軍踏雲梯之後,傷亡還是明顯在增加。

槍手們並不能暢快地殺敵,他們只能隨時用子彈威脅守軍,掩護同伴攻城,減少同伴的傷亡。

戰鬥非常葩,雙方戰鬥最激烈的地方,並不是踏雲梯的那一刻,而是在雲梯與城牆交接的垛口,雙方的士兵扭纏在一起,天命軍的步槍根本無法發揮作用。

在平日的攻城戰,守軍會使用叉子、刀槍等長兵器,將靠在牆頭的雲梯推到,阻止敵方攻城,但今日的城頭,明軍爲了避免成爲天命軍槍手的靶子,根本不敢從垛口露頭,也任由天命軍從垛口攻城。

溫熱的血液,混着剛剛融化的雪水,落在城牆,呈斷崖式流淌,城城下,都是一片狼藉。

戰鬥開始不久,還有不少傷兵呼喝求救,但張開的口灌了寒風,很快發不出聲音了。

城頭的地形是外高裡低,殷紅的液體順勢流向城下,運氣好的傷兵,還能找到一塊乾爽的地方避風,而城下的天命軍傷兵,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他們只能絕望地在泥漿翻滾,算不是血液流盡而是,也會被血水嗆死、被寒風凍死。

戰鬥結束之前,誰也無心照顧傷兵,他們只能求天主保佑了。

或許是發現了城下的泥濘,守軍準備的火油、火把,一直沒有使用!

有了攻城車,天命軍的槍手幾乎與女兒牆平齊,點射的命率得到提高,有效威懾了明軍,明軍不敢從垛口和女兒牆露頭、露臉、露身子,顯得十分別扭。

王燮一直陰沉着臉,他看不到天命軍的傷亡情況,但明軍傷亡的士兵基本都在城頭,他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戰鬥集在女兒牆的垛口,這樣的攻城戰真是從來沒聽說過。

如果不是天命軍的步槍太過犀利……

稍有不慎,天命軍有可能攀城頭,這樣的戰鬥,如何持續下去?

王燮已經擔心士兵不足,近身肉搏,士兵傷亡很大,必須儘快補充青壯,可是,錢糧呢?明知傷亡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沒有足夠的錢糧,誰會來城頭送死?

看來,等今日的戰鬥結束之後,還要求見周王,是硬着頭皮,也要從周王府摳出錢糧來……

這樣的戰鬥,連着打了兩日,城頭的明軍已經顯示出疲態,雖然城內的青壯不少,但即便用銀子,也很難招募青壯——原先招募的青壯,基本沒有操訓,直接送城頭參戰了,又是在垛口肉搏,戰鬥力不足的缺點,被無限放大。

一直承受巨大壓力的北門,更是傷亡慘重,王燮雖然咬着牙支撐,但他心明白,如果得不到生力軍增援,破城或許只在一兩日之間!

朝廷不是調派了大量的援軍嗎,現在在哪?

保定總督楊嶽早派人傳訊,他的士兵們現在在哪?這都過去十日了,爲何還不見人影?

李自成自然看到了守軍的疲態,甚至有不少士兵帶傷作戰!

他原本沒有破城的打算,天命軍想要開封,但不是現在,至少將保定、陝西、湖廣的明軍打怕了、打殘了,再回頭收拾開封。

不過,既然開封城已經搖搖欲墜,何不弄假成真,一舉拿下開封?

拿下開封,天命軍可以依照既定的戰略,根據明軍增援的先後的順序,完全有可能對趕到城外的明軍,實行各個擊破。

如果成功了,不但同樣可以擊潰明軍,又可以順手得到開封,何樂不爲?

爲了協助北城的攻擊,李自成讓其它四門加大攻城的力度,晝夜不息。

十三日,北城出現了險情,天命軍數次殺城頭,王燮拿出自己的家產,組織敢死隊,最終將天命軍趕出城下,但協防的鄉紳張光戰死,管河同知桑開第親自陣,肩臂被砍數刀,被迫下城療傷。

駐守南城的總兵陳永福再次施援北門,但兵力不足的南門,隨後也是出現險情,巡撫高名衡親自陣,明軍士氣得到提升,方纔勉強將爬城頭的天命軍驅趕出去。

十四日午時,李自成接到漢清局的訊息,朝廷任命孫傳庭爲兵部右侍郎,督京軍增援開封。

這樣的訊息,李自成並不在意,孫傳庭即便晝夜不息,也不會其它幾路援兵來得快。

但一個時辰後,李自成再次接到漢清局傳來的緊急訊息,這一次,他實在坐不住了!

第639章 蹭腥第372章 區別對待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947章 殲滅第50章 首戰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662章 匯豐商行第508章 鐵槊科諾特十蘇木第37章 彎道加速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131章 科學精神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084章 語言不乾淨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599章 總兵跑了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64章 戰馬不錯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14章 貴不可言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1063章 團圓飯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15章 二妹第841章 不對勁第1262章 永明城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853章 莊妃娘娘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365章 東征關中,南下巴蜀第123章 不要錢第880章 兩顆首級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1191章 郭爾羅斯人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318章 東征隴右(二十四)第1194章 單一民族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9章 毆打家丁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219章 黑衣人第37章 彎道加速第1324章 賠償銀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1238章 學習三日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1126章 海州城破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226章 北伐甘州第770章 主動要求合作第924章 潼關下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737章 武侯祠第447章 淪落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1347章 黑白通殺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114章 久旱的沙漠第531章 工業園第259章 飲馬去病河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768章 心病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102章 三天時間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475章 故人相見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924章 潼關下第1124章 天津號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311章 東征隴右(十七)第681章 相互推諉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
第639章 蹭腥第372章 區別對待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947章 殲滅第50章 首戰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662章 匯豐商行第508章 鐵槊科諾特十蘇木第37章 彎道加速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131章 科學精神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084章 語言不乾淨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599章 總兵跑了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64章 戰馬不錯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14章 貴不可言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1063章 團圓飯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15章 二妹第841章 不對勁第1262章 永明城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853章 莊妃娘娘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365章 東征關中,南下巴蜀第123章 不要錢第880章 兩顆首級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1191章 郭爾羅斯人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318章 東征隴右(二十四)第1194章 單一民族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9章 毆打家丁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219章 黑衣人第37章 彎道加速第1324章 賠償銀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1238章 學習三日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1126章 海州城破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226章 北伐甘州第770章 主動要求合作第924章 潼關下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737章 武侯祠第447章 淪落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1347章 黑白通殺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114章 久旱的沙漠第531章 工業園第259章 飲馬去病河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768章 心病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102章 三天時間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475章 故人相見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924章 潼關下第1124章 天津號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311章 東征隴右(十七)第681章 相互推諉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