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湖廣又亂了

李自成得得韃子出塞的訊息,已經是四月份了,雖然王安平的訊息不太詳盡,但他知道,京畿周圍的百姓,傷害肯定不輕。!

朝廷不會撫卹百姓,百姓們只能自己去#舔舐瘡口,實際他們並不需要朝廷的撫慰,即便僥倖保住性命,也被韃子帶走了,他們將在新的土地開始新的生活……

李自成無暇爲這些百姓操心了,朝廷一旦從韃子的戰爭緩過勁來,一定會向天命軍下手。

他一直在爲新的戰爭做準備。

駐守靖遠縣的秦大年部、駐守固關的馬有水部,早在二月份完成了擴軍,五個千戶的新兵,與五個千戶的老兵混編,以老帶新,可以儘快恢復軍隊的戰鬥力。

加駐守蘭州的第五營周賓部、以及同樣駐守固關的劉雲水部,整個隴山一線,已經有三個步兵營和一個騎兵營。

現在的這三個步兵營,步槍、彈藥、火炮、火藥包等火器極爲齊整,再不用擔心補給問題了。

四川方面,除了水軍依然駐守沿江一線之外,在川南征剿土司的各營,已經完成了新的部署。

第七營第一團,由宋親率,駐紮漢以東的興安縣,防守漢水一線,第二營李過部的騎兵,駐紮漢,策應宋部,同時監視北面秦嶺的多條穀道。

第八營第一團秦拱明部,駐紮遵義、瀘州一帶,第二團秦佐明部,駐紮四川行都司,主要負責漢化事宜。

第七營第三團張令部,一直駐紮夔州,既可南下策應沿江一線的水軍,又可北與漢的天命軍匯合。

第七營第二團趙光瑞部,原本駐紮在松潘,但松潘的人口不多,趙光瑞不願意被限制在偏僻的高原,在打通了松潘府至龍安府的大道後,便在當地招募了八個總旗,其的兩個總旗駐紮在松潘府,其餘的六個總旗,分別駐紮在人口相對集的縣城。

趙光瑞又留下吳秋的那個千戶,總管整個松潘府的駐軍,自己則帶着其餘的四個千戶南下,被郭世俊安置在成都以南的眉州、嘉定州,一面維護當地的平穩,一面監督戰俘拓展通往四川行都司的官道。

在四川,還有李績部的第四營做爲機動,策應整條戰線。

無論是隴右,還是四川,李自成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在等待朝廷的大軍,唯一不能確定的是,朝廷是從某一路進攻,還是像次那樣,出動十萬大軍,從多路同時進攻。

在天命軍與朝廷對峙的整條戰線,蘭州太過偏北,李自成要親自指揮作戰,便再次將天命都督府交給樑成他們,自己則帶着親兵們離開蘭州,趕往漢。

漢清局得到李自成的指示,在湖廣、陝西、山西全力行動起來,日夜打探明軍的動向,連京師城內,也是沒少出現他們的身影,可惜朝廷並不知道……

雖然王安平並沒有傳出明軍異動的訊息,李自成還是不放心,他一路急行,趕至漢,與李過匯合,令他意外的是,新任陝西巡撫丁啓睿,並沒有攻打固關的跡象,更沒有派出兵馬襲擾秦嶺的穀道。

連明面的遊騎都沒有增加……

朝廷這是怎麼了?天命軍在四川捅出了這麼大的簍子,難道朱由檢也能容忍?難道他看不出,天命軍的目標,是要推翻大明嗎?

很多時候,李自成讓人猜不透,然而這一次,他卻猜不透朱由檢!

李自成每日都出城轉悠半日,既是遛馬,也是察看地形,這一日剛剛從定軍山回到城內,便接到漢清局的訊息:兵部尚書楊嗣昌被免,由宗龍接任兵部尚書一職。

傅宗龍?

李自成心冷笑,是那個被任命爲四川巡撫,卻連四川的土地都不沾邊的人?這樣的人物出任兵部尚書?有意思!

不過,傅宗龍對四川印象深刻,現在韃子北歸,張獻忠、羅汝才之流又接受招撫,他應該要對天命軍下手了吧?

這樣也好,免得自己乾等。

李自成一面給各地的駐軍傳訊,讓他們準好應戰的準備,一面想着傅宗龍會出動多少士兵,既然湖廣無賊,那長江、漢江的防線,應該是傅宗龍進攻的重點吧?

李自成思索了半個晚,翌日早飯後,便帶着親兵東進,與興安的宋部匯合。

此時的傅宗龍,剛剛到達京師,接任了兵部尚書一職。

果然不出李自成所料,傅宗龍任職後的第一件是,便是商討征剿天命軍的事,天命軍早已暴露在朝廷的眼皮底下,兵部那些從未離開過京師的職官員,都已經知道了天命軍的存在。

傅宗龍的計劃,得到兵部所有人員的支持,但連着討論了兩日,卻沒有任何結果——傅宗龍的心,只有“征剿”的大方向,並沒有具體的計劃——具體的計劃需要銀子,但戶部顯然沒有。

傅宗龍空嘆氣半日,發覺不是辦法,這樣空等下去,天命軍會逐漸坐大,他一面讓屬下拿出具體的實施計劃,一面去見楊嗣昌,想要問問他,如何解決士兵的糧餉問題。

然而傅宗龍剛剛出了兵部的大門,便被屬下追回:“傅大人,湖廣的緊急塘報!”

“湖廣?緊急?”傅宗龍一時猜不透,湖廣會有什麼緊急軍情,便接過塘報,返回兵部,向座椅一靠,抿了一小口香茗,方纔展開塘報。

這一看不打緊,傅宗龍頓時驚出一身冷汗,手的茶水杯也是“哐當”一聲,摔在地,裂成無數碎片……

早有雜役前來打掃,傅宗龍渾然不覺,他將塘報仔仔細細看遍,不覺渾身冰冷,整個人像霜打的茄子,攤到在木椅。

右侍郎陳新甲見情勢不對,忙輕手輕腳過來,“傅大人?”

傅宗龍這才清醒過來,忙揚了揚右手,將的塘報遞給陳新甲,陳新甲接過一看,立時瞪大雙目,“不,不可能……”

傅宗龍的嘴角掛着一絲苦笑,“這些流寇,如何信得?”

“大人,現在怎麼辦?”陳新甲捧着塘報,陡然覺得重逾千斤,四川的天命軍尚未……這湖廣又亂了……

他唯恐看錯,在心默唸了一遍:五月六日,張獻忠於谷城反叛,殺了知縣阮之鈿和巡按御史林銘球,劫庫縱囚,監軍道張大經、馬廷寶、徐起祚降賊……

五月八日,羅汝才於鄖縣反叛,接應張獻忠,二賊合兵一處,不斷南下劫掠,英山、霍山一帶的馬守應、賀一龍亦是起兵相應……

傅宗龍的臉露出一絲苦笑,“新甲,你說,流寇是不是商量好的?”

陳新甲沉默半響,方道:“大人猜得不錯,反叛的時間如此接近,又能迅速匯合……馬守應、賀一龍遠在霍山,卻能朝廷先得到二賊反叛的訊息……”

傅宗龍的雙目忽地變得空洞無神,呆了半響,只是輕輕嘆口氣,“熊燦真是一頭豬,張獻忠、羅汝纔在他的眼皮底下……二賊勾結,他竟渾然無覺,還不斷向朝廷報喜,說什麼張獻忠甘願爲朝廷效力,一向忠心耿耿……”

他感覺身子被什麼完全掏空了,原先要征剿天命軍的計劃,現在要完全作廢了,天命軍雖然可惡,也十分陰險,但不會流竄,禍害只在一地,而張獻忠之流,卻是聲東擊西,攪亂了大半個國家……

陳新甲默然無語,良久方道:“大人,或許局勢不是想象的那麼壞……熊燦得知二賊反叛,不是立即着左良玉、羅岱前去追剿嗎?左良玉似乎是張獻忠的剋星……”

“左良玉如果能剿殺張獻忠、羅汝才,朝廷還會招撫嗎?”傅宗龍氣得發抖,自己剛剛出任兵部尚書,發生了這樣的事,他將右手縮進衣袖,“正因爲左良玉是張獻忠的剋星,我才十分擔心,張獻忠絕對不肯決戰,從谷城、鄖縣南下,便是重重山勢,恰好能發揮流寇的長處!”

陳新甲支吾着道:“大人,我們現在怎麼辦?大人剛剛接任尚書一職……”

“剛剛?”傅宗龍心一動,對呀,自己剛剛接任兵部尚書,張獻忠、羅汝才反叛之事,與自己並沒有多大關係,何不趁此機會,向皇討要糧餉?

傅宗龍在心計議停當,方纔入宮求見朱由檢,此時天氣已經擦黑了,朱由檢正在晚膳,以爲傅宗龍藉着報征剿天命軍的計劃,“順便”討要糧餉,欲待不見。

張彝憲卻是躬着身子道:“皇,眼下正是多事之秋……傅大人連夜求見,或許有什麼緊急軍情……萬一皇不見,誤了軍情……言官一向人多嘴雜……”

提到言官,朱由檢頓時頭大,自從發生了黃道周事件之後,他對言官特別厭煩,整日像蒼蠅似的在朝堂亂“呱”,卻又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往往還會壞事……

但他又拿言官們毫無辦法,只得氣呼呼地點了點頭,連晚膳也覺得沒了胃口。

傅宗龍入宮戶,將來自湖廣的塘報奉與朱由檢,朱由檢接過,只瀏覽了一眼,頓時將熊燦罵了狗血噴頭,“豬,死豬……”

傅宗龍等朱由檢的臉色稍稍轉換,方纔小心道:“皇,朝廷將何以應對?”

朱由檢氣不打一處來,“你是兵部尚書,事事都要問朕,那要你何用?”他將碗箸一扔,又飛腳踢翻了御案,連夜入勖勤宮,向懿安皇后張嫣尋求對策…

第336章 水中的橋墩第779章 擾亂人心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27章 下山第438章 篡改西曆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1232章 七部主官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34章 血腥味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323章 東征隴右(二十九)第395章 秀才當道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560章 月亮湖第850章 失落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1262章 永明城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109章 夢寐以求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1131章 斬將祭旗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568章 拉下水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1163章 沙爾虎達第470章 以點代線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350章 自投羅網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1368章 賠償款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353章 混合作戰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99章 水果樓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376章 練練膽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181章 蓮花山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480章 爲誰擔心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737章 武侯祠第122章 西寧府第42章 水桶法則第1250章 主動權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569章 官二代第558章 戰利品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1015章 絕不後悔第159章 苦水灣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1250章 主動權第647章 人性的貪婪第996章 春光第858章 首戰告捷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136章 姐妹花第223章 唐寅的真跡第852章 毒酒第205章 六朵金花
第336章 水中的橋墩第779章 擾亂人心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27章 下山第438章 篡改西曆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1232章 七部主官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34章 血腥味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323章 東征隴右(二十九)第395章 秀才當道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560章 月亮湖第850章 失落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1262章 永明城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109章 夢寐以求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1131章 斬將祭旗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568章 拉下水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1163章 沙爾虎達第470章 以點代線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350章 自投羅網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1368章 賠償款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353章 混合作戰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99章 水果樓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376章 練練膽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181章 蓮花山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480章 爲誰擔心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737章 武侯祠第122章 西寧府第42章 水桶法則第1250章 主動權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569章 官二代第558章 戰利品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1015章 絕不後悔第159章 苦水灣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1250章 主動權第647章 人性的貪婪第996章 春光第858章 首戰告捷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136章 姐妹花第223章 唐寅的真跡第852章 毒酒第205章 六朵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