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

bookmark

李績起身後,雙手捧起酒盞,恭恭敬敬站起身,“皇,老臣出身行伍,除了打仗,一向不會說話,老臣用這杯酒,向皇表明心跡:皇放心,老臣絕對不敢辜負皇所託之事,否則,老臣……”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語,看到劉宗敏,方道:“如果老臣辜負了皇,皇將老臣的腦袋擰下來當尿壺……”

“李愛卿快坐下!”李自成端起酒盞,正要送進口邊,何小米忙道:“皇,你不能再喝了……”

李自成一頓,卻是道:“這一盞酒,朕無論如何要喝!”

“喝!”李績一口乾了,“老臣的心跡,都在這一盞酒!”

李自成放下酒盞,哈哈笑道:“愛卿老當益壯,朕有些後悔了,讓愛卿去江南省,那可是溫柔鄉,軟刀子層出不窮!”

“老臣行軍打仗一輩子,倒是不怕軟刀子,”李績放下酒盞,方纔坐下,“不過,皇,臣有一事不明……”

“說吧!”

“華夏的爵位,爲何沒有世襲罔替?”

李自成一愣,不過,有這種想法的,恐怕不是李績一人,“能封爵的人,都是華夏的功臣,可是李愛卿是否知道,爲何大明短短數百年倒下了?不僅大明,便是漢唐,終究不過數百年……難道愛卿希望,華夏也不夠短短數百年?”

“老臣不敢……”李績要下跪,被李自成止住,“朕知道,愛卿不是這個意思,所以朕並沒有怪罪!”

“皇,臣不該……”

“朕知道,愛卿提出這種想法,並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華夏的長治久安,爲了給華夏功臣一份公平,”李自成頓了一頓,又道:“天下沒有永久的王朝,愛卿可知道,爲何每個王朝短則數十年,長則數百年?”

“……”

“土地、財富集到少數人的手,而廣大的百姓,卻是缺衣少食,一旦遇天災人禍,必定揭竿而起……”

李績是武將,太久遠的歷史,他不知道,但大明的覆亡,他是親眼見證了,可不是百姓無糧可食,紛紛揭竿,華夏趁亂而起,推翻朝廷!

他心打了寒顫,難道華夏也要……

皇說得不錯,可自己這些人,是跟着皇東征西討,現在的華夏立國,國家繁榮,自己卻老了,難道……難道要讓別人摘了桃子?

李自成又道:“李愛卿,我們當初起兵,爲的是什麼?”

“吃飽飯……”

“除了吃飽飯,是拯救貧苦的百姓,如果我們想要風光萬年,勢力越來越大,財富越來越多,兒孫越來越旺,天下財富盡歸己手,或許用不了數百年,天下會生出另一撥反賊,同樣以殺盡我們爲目標?”

李績汗流浹背,口不能言,只是拼命以袖擦汗。

“兒孫自有兒孫福,誰能管得了數百年後?”李自成淡淡笑道:“朕敕封了世襲罔替的爵位,能保得了子孫萬代?”

“老臣糊塗……”

李自成微微點頭,“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

“皇……”

“先朝大明,有多少宗室、開國元勳封了爵位,掌握了大量的財富,還不用向朝廷納稅,到了現在,還剩幾人?”李自成輕輕搖頭,“反而是普通仕子,在朝不斷壯大……”

“皇,老臣多喝了兩杯……老臣太過自私……”

“爲子孫考慮,不算自私,李愛卿不必介懷,”李自成淡淡笑道:“李愛卿別忘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皇的意思……”

“爲子孫計,不是要世襲罔替的爵位,而是要生得別人強!”李自成道:“愛卿不是想培養一個,不,是一批紈絝吧?”

“皇,如何才能避免紈絝?”

“讀書,”李自成淡然道:“愛卿應該知道,很多人並沒有在戰場拼殺,但憑着讀書,學到了更多的知識,也能在各行各業混得風生水起……”

“讀書?”

“愛卿在戰場拼殺久了,讓你讀書闖出功名,也是不現實,”李自成悠悠嘆口氣,道:“朕可以保你一世無憂,甚至你的子孫,但你子孫的子孫,別說朕保不了,是朕的子孫也是保不了……說實話,朕都保不了自己的子孫……”

“皇……臣等糊塗……”

“愛卿不是糊塗,而是爲了子孫,被利益矇住裡雙眼!周賓,當初在三角城與蒙古麥力幹部死磕,將士死亡過半,連自己都受傷了,猶自不肯屈服;宋,在卡當城,面對察哈爾蒙古的萬餘騎兵,將士幾乎人人帶傷,累得數日不得休息,見到朕時,只說了一句話暈倒了,睡夢還喊着殺敵……”李自成道:“還有無數將士,爲了華夏,爲了讓天下的百姓生活得更好,甚至已經長眠於某個不爲人知的角落……”

“皇,臣不該說……”

“不,除了你,還會有人有疑問,朕不僅是對你說,也是對自己說,如果朕不能說服自己,又如何能讓你們心服?”李自成說得自己都有些動容了,雙目不禁微微泛澀,他低下頭吐了口吐沫,繼續道:“你們不明白朕的苦心呀!”

“皇,老臣今日似乎懂了……”

李自成微微點頭,“爵位世襲罔替,你們的子孫,只能吃下這份俸祿,很多行業,都不會介入,而且,有了這個護身符,你們的子孫,還會奮發拼搏嗎?”

“……”

“或許你們永遠都不會明白,”李自成搖着頭,淡淡地道:“不僅你們,便是朕的子孫,除了太子一脈,都不會有世襲罔替的爵位!”

“皇……”

“太子將來要繼承大統,朕剩餘的子孫,最多是一個低等的爵位,即便於國有些微末的功勞,爵位也不會超過超過重臣,也是不會餓死,他們想要的一切,需要自己去拼搏,去爭取。”

“皇,那皇子們……”

“既然我沒有給他們永久的爵位,要給他們機會,”李自成道:“所有的皇子,都是各憑本事,他們可以出仕,可以從商,可是爲將,可以周遊列國,可以從教,甚至可以務農……凡此種種,都是根據個人所願!”

“陛下,”樑成起身,叩拜在地,“臣斗膽求皇收回成命……如此下去,掌控實力的皇子,遲早會生出不臣之心,國將大亂……”

“成且起,朕自有決斷,”李自成哈哈大笑,道:“到了彼時,皇位並非人人要爭,換句話說,便是請他爲君,恐怕都請不動!”

“……”

彼時的皇,和所有的大臣、百姓一樣,都是一夫一妻,偌大的後宮,也不存在了,皇也不再掌管國家,只是拿着朝廷的一份俸祿,養活自己和家人,非到國難時刻,不得干預國政……李自成心泛出一絲苦澀,自己這般強行改變國體,究竟是不是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

不過,這樣的話語,暫時不能和李績說,也不知能否實現,或者,何時才能實現……

李自成將心情整理一番,“李愛卿,朕今日不是怪罪,朕只是告訴你,從西寧起兵以來,朕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華夏不是朕的華夏,是我們大家的華夏,是所有百姓的華夏,華夏存在一日,要讓所有的百姓生活得更好!”

“皇初心不改,老臣慚愧……老臣恭喜皇……”

“朕大修道路,大力發展工商業,大肆興辦學堂,是爲了讓華夏所有的百姓,也包括朕的子孫,你們這些開國工功臣的子孫們,將來生活得更好!”

“所以皇興辦了榮光學校,讓所以烈士的子弟,都能進入榮光學校讀書,將來爲國立功,出人頭地……”

“將士們爲國捐軀,他們的後人,理應得到照顧,不過,朕給他們自立的機會,不是將他們養起來,”李自成道:“他們也是華夏的百姓,他們不應該是華夏的負擔,而是華夏的財富!”

“皇,臣懂了!”

“朕取消世襲罔替,不但是給所有百姓公平出頭的機會,歸根究底,還是希望華夏能長久一些。”

“皇運籌帷幄,華夏一定千秋萬世!”

“沒有永久的王朝,打下江山之後,如果不能好好治理,遲早會新的王朝被取代,”李自成笑道:“朕也是爲子孫考慮,縱觀歷史,出現過多少皇族?而今,誰還知道他們的後人何在?”

李自成不等李績說話,繼續道:“豈不聞‘水滿則溢、月盈則虧’,身在高位,更應該別人看得遠,那纔是爲子孫的長遠考慮!”

“皇聖明!”

“其實,大臣們也是一樣,連普通的百姓都能生存,難道大臣們的子孫會別人差?”李自成道:“大臣們的子孫,可能入朝爲官,也可能在地方爲一小吏,甚至爲一販夫走卒,但只要他們努力,行行可以出頭,家族也可永久不倒!”

“永久不倒?像華夏?”李績心道,皇似乎有理,只要華夏不倒,重臣的子孫,總會普通的百姓……

“沒有永久的王朝,只有永久的國家!”李自成沉聲道:“李愛卿,華夏存在越久,我們的子孫會生活得越好!”

“老臣必定教育子孫,永遠維護國家……”李績道:“老臣自己,更會珍惜爲華夏爲華夏做事的機會!”

第66章 最後的希望第365章 東征關中,南下巴蜀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999章 清水報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744章 祭旗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1336章 大唐西域鯉魚第1196章 響聲震天第72章 血性第1119章 琉球使者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821章 孟家莊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267章 西寧軍示弱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531章 工業園第1271章 華夏心第1276章 呂宋立省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833章 五百兩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1315章 邊界貿易第102章 三天時間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640 左擁右抱第1132章 狡猾的多爾袞第599章 總兵跑了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345章 窩裡橫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113章 比較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60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30章 滴血的雪夜第1173章 兩個選擇第385章 偷襲北線第255章 紅河鎮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510章 第一個回家的人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871章 爭相立功第549章 情況不明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969章 皇子的下落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151章 模具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803章 督師難產第753章 後手第196章 回家了第1302章 偷襲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1113章 在商言商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797章 各個擊破第1253章 滅元、滅明、滅清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980章 一番心意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157章 閨房私語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85章 意見一致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515章 慶功宴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1155章 鷹騎兵第72章 血性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538章 緣分
第66章 最後的希望第365章 東征關中,南下巴蜀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999章 清水報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744章 祭旗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1336章 大唐西域鯉魚第1196章 響聲震天第72章 血性第1119章 琉球使者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821章 孟家莊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267章 西寧軍示弱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531章 工業園第1271章 華夏心第1276章 呂宋立省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833章 五百兩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1315章 邊界貿易第102章 三天時間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640 左擁右抱第1132章 狡猾的多爾袞第599章 總兵跑了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345章 窩裡橫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113章 比較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60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30章 滴血的雪夜第1173章 兩個選擇第385章 偷襲北線第255章 紅河鎮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510章 第一個回家的人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871章 爭相立功第549章 情況不明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969章 皇子的下落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151章 模具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803章 督師難產第753章 後手第196章 回家了第1302章 偷襲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1113章 在商言商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797章 各個擊破第1253章 滅元、滅明、滅清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980章 一番心意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157章 閨房私語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85章 意見一致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515章 慶功宴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1155章 鷹騎兵第72章 血性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538章 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