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棄城而逃

bookmark

孫傳庭圍着洛陽,接連攻打了兩日,甚至將火車營的火炮都調出來了,但洛陽城卻是穩如磐石。

此時遊騎傳出訊息,李自成親率天命軍的主力,已經取道信陽州,趕到汝寧府。

孫傳庭左右爲難,拿下洛陽,可以打通後路,糧道便會通暢,但洛陽是一座堅城,城內駐守的天命軍達到數萬,急切之間,很難破城。

如果留下洛陽,官兵一旦南下,洛陽城內的天命軍,隨時可能截斷糧道。

自從東出潼關、進入河南境內,孫傳庭明白了李自成的意圖:雖然沿途州縣望風而降,但各座城池內基本沒什麼糧食,糧食都集在洛陽城內,如果不能拿下洛陽,十萬大軍不僅僅無法從河南得到補給,便是陝西運輸過來的糧食,也是在天命軍的威脅之下。

怎麼辦?

孫傳庭急得天天轉,但洛陽城像是一座天塹橫亙在官兵的面前,吃又吃不下,避又避不開!

高傑見孫傳庭愁眉不展,遂勸慰道:“督師大人,天命軍留下洛陽一座孤城,雖然阻礙了官兵的糧道,卻也分化了天命軍的實力,依屬下看,或許不是壞事……”

“高將軍有何高見?”孫傳庭對高傑極爲信賴,原本要給高傑部打造精銳騎兵,可惜去年的柿園之役,官兵損失了大量的戰馬,這個計劃也被迫取消了,“雖然分化了天命軍的數萬軍隊,可是,洛陽畢竟是東出的咽喉之地,官兵#運輸的糧食,必須經過洛陽!”

“督師大人,天命軍不過依仗洛陽的堅城,實際戰鬥力未必強過官兵,”高傑道:“如果我們在洛陽之南的龍門關、洛陽以東的大谷關各留下一支軍隊,便可護衛糧道!”

“兩軍互爲犄角……”

孫傳庭明白,大軍剛剛進入洛陽便開始分兵,而且還是護衛糧道,實在是兵家大忌,萬一天命軍攻破龍門關和大谷關,截斷糧道,大軍必會陷入絕境。

可是,除了在龍門關和大谷關留下軍隊護衛糧道,還能有什麼辦法?

高傑的建議,或許不是最保險的法子,卻是最有效的法子,難道十萬官兵被堵在洛陽進退不得?

孫傳庭知道,洛陽城內不過兩三萬士兵,並非天命軍的主力精銳,便留下王定的一萬士兵鎮守龍門關,官撫民的一萬士兵鎮守大谷關。

王定、官撫民兩部,擁有兩萬正規戰兵,可以互相接應,又擁有關隘之利,只要不打盹,城內的天命軍定然不敢出城。

孫傳庭給王定、官撫民兩人下了死命令,必須保衛糧道,但他還是不放心,又逼着兩人立下軍令狀,如果糧道被毀,兩人必須提頭來見!

恰好陳永福的五千士兵趕到洛陽,孫傳庭對大軍進行了調整,牛成虎依然是前鋒,所部傷亡五千,由高傑部補足,保證前鋒軍一萬士兵的規模。

高傑部又撥給陳永福五千士兵,做爲後援,這樣一來,軍高傑部只剩下三萬,而白廣恩的火車營,依然保持着三萬士兵。

孫傳庭親率大軍沿着官道一路南下,行至汝州,又是一座空城,城內連城防兵都沒有,知州陳可新出城迎接,被孫傳庭一頓痛罵,教育他要“忠君報國、保土安民”。

陳可新唯唯諾諾,表示一切以督師大人馬首爲瞻,但說到糧食補給,陳可新頓時哭着臉,“督師大人,天命軍實行三光政策,除了洛陽,便是開封,也只有三五日的糧食!”

孫傳庭又是大罵陳可新,責備他不該替天命軍徵稅,如有下次,定斬不饒。

高傑不相信汝州城內沒有一點糧食,着人去州庫等查找一番,的確沒有糧食,估計糧食藏在糧商、大戶之家,便要派兵入城搜查。

孫傳庭不同意,“如此這般,官兵豈非成了流寇?萬萬不可如此……”

高傑自討沒趣,只得悻悻退下。

孫傳庭離開汝州,沿着官道,南下郟縣,想要趕在了李自成之前搶佔要道襄城,阻止天命軍北逃路線。

此時的李自成,尚在郾城以南的官道,聽到孫傳庭佔據襄城,卻是一點也不着急。

牛金星身披蓑衣,輕抖繮繩,快步來到李自成的身邊,從馬背一拱手,道:“大都督,過了郾城,前方便是襄城了,襄城已被明軍前鋒牛成虎部佔據,大軍要不要在郾城歇歇?”

“歇歇也好,”李自成勒住馬繮,放緩馬速,微微頷首道:“兄弟們冒雨行進,不少人身都溼透了,進城歇歇,免得患病。”

牛金星喃喃地道:“是呀,這討厭的雨水,偏偏這個時候來,官道溼滑,行軍十分困難!”

李自成伸出右手,掌心展開接下一些雨水,笑道:“雨水不好嗎?”

“大都督是說,雨水能緩解乾旱……”牛金星忽地瞪大雙目,身子爲之一震,急道:“大都督是說……”

李自成將掌心的雨水甩出去,淡笑道:“雨水沖刷之下,官道的確難行,不過,天主是公平的,我們難行,難道官兵好過了?”

牛金星的右手輕撫着頜下的長鬚,雙目半閉,沉思良久,道:“大都督,孫傳庭遠來河南,糧道太遠,遇陰雨天,恐怕更爲艱難……”

“先生明白我爲何緩緩行軍了?”李自成擡頭看了眼陰暗的天空,喃喃地道:“看天色,恐怕還有幾日雨水!”

牛金星面現微笑,鼻翼翕動,“大都督,附近的糧食都是集於洛陽,官兵無法從河南得到補給,會不會出現糧食補給困難?”

“官道溼滑,糧食運行困難,我再送孫傳庭一件禮物,”李自成道:“雙喜的第二營到什麼位置了?”

“回大都督,第二營已經趕到西平,襄城之前,能趕我們!”牛金星一愣,道:“大都督準備動用騎兵長途奔襲……”

李自成微微點頭,又道:“獨立營呢?李信不會貪功冒進吧?”

他的手,現在兵力有些不足,承天營留守武昌,跟隨大軍北的,除了第一營三個團的騎兵,只有獨立營擴編的四個團和奉天營的四個團,第四營、第七營都是以步槍爲主,在這樣的陰雨天,步槍根本無法參加戰鬥,這兩營雖然有五個團沒有裝備步槍,但基本是在九江擴編的,戰鬥力沒有得到檢驗。

滿打滿算,步兵只有十三個團,不到七萬士兵,孫傳庭的十萬大軍還少。

牛金星一拱手道:“大都督,獨立團沒有快速北,現在已經到達葉縣,正在等待大都督的軍令!”

李自成點點頭,心卻在想着,究竟是一戰擊潰孫傳庭的十萬大軍,還是宴會烤全羊,一刀一刀割?

不知不覺間,大軍抵達郾城,城內的知縣將李自成接應入城。

城內的軍營、旅店等全部騰出來,連縣衙的大堂和二堂都住滿了士兵,知縣還要安置民宅,被李自成拒絕了,剩餘的士兵,只能在城內空地立下大帳了。

幸好是在城內,不用擔心敵軍偷襲,並不需要佈置柵欄、據馬,倒也省卻了不少時間。

士兵們終於吃了一頓熱湯飯,鑽進行軍牀,各自歇息。

知縣嘆息士兵們冒雨行軍,身一直穿着被雨淋透的衣服,擔心他們因此生病,便組織縣衙的吏員、衙役、城防兵幫助士兵們烘乾衣服,但士兵人數太多,溼衣服有數萬套,最後瞞着李自成,徵調了千百姓,忙了一夜,至天明時分,方纔基本結束。

早晨起牀後,李自成看着士兵們身着乾爽的衣服,又看看知縣的雙眼滿是紅絲,頓時明白了,他前緊緊握住知縣的手,“多謝了!”

“大都督折煞屬下了!”知縣慌忙道:“兄弟們爲了百姓,在前方冒雨流血,我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力所能及?”李自成哈哈大笑,道:“說得不錯,只要我們每個人各負其職,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百姓何愁不富?”輕輕嘆道:“河南連年乾旱,現在卻是連日陰雨,天主都在幫着我們吶!”

“大都督說得是!”知縣微微躬身道:“有了這些雨水,土地溼潤,百姓再也不會擔心冬耕了!”

李自成讓忙碌了一夜的知縣先下去休息,早飯之後,大軍又要冒雨前進了。

劉雲水親率三個團的騎兵,早已消失在雨幕,剩餘的步兵,奉天營的四個團,都要沿着官道朝襄城進發。

李績部的第四營,四個團有三個團裝備了步槍,不適合雨天作戰,暫時留駐在郾城,宋部的第七營,也有兩個團裝備了步槍,但第七營剛剛在九江招募的四個團,並沒有裝備步槍,宋將第一、第二兩團留下,親率剛剛招募的四個團,隨着大軍西進襄城。

一路之,天命軍弄出很大的動靜,便是遇明軍的遊騎,只要不靠近騷擾,天命軍的遊騎也不會主動驅趕他們。

大軍冒雨行了兩日,已經接近襄城,一名遊騎從襄城方向趕過來,見到李自成,翻身便拜,“稟告大都督,駐紮在襄城的明軍牛成虎不,已經棄城而逃!”

“棄城而逃?”李自成冷冷一笑,揮揮手讓遊騎下去,口喃喃道:“到了此時,還想跑路?”

第1021章 輪流扇風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19章 後顧之憂第293章 紅豔豔的腰帶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203章 從千戶第432章 慶祝的方式有些特別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1113章 在商言商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589章 年少白頭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31章 隔牆有耳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1071章 離心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470章 以點代線第188章 奇貨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375章 信徒與宗教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第1330章 自上而下,走過自己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21章 失手第373章 榴彈炮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107章 北川縣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930章 暗中獻城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303章 東征隴右(九)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317章 東征隴右 (二十三)第129章 生存與繁衍第309章 東征隴右(十五)第696章 動了心思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629章 第八營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193章 正妻第779章 擾亂人心第400章 密談(下)第1197章 固倫額駙第479章 將門之後第527章 蘭州新城第7章 天然鹼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073章 千里奔襲第307章 東征隴右(十三)第527章 蘭州新城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41章 考覈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1374章 大潰敗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418章 達魯花赤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411章 火燒大帳第136章 姐妹花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1056章 海上僵局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1176章 拓北團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248章 小規模,高標準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149章 吞鉤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702章 掏心拳第24章 舊人新婚第545章 鑲黃旗第745章 暗房牢獄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984章 炮戰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172章 開刀第91章 殺雞儆猴第1326章 天主教國家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881章 大都督李自成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
第1021章 輪流扇風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19章 後顧之憂第293章 紅豔豔的腰帶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203章 從千戶第432章 慶祝的方式有些特別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1113章 在商言商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589章 年少白頭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31章 隔牆有耳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1071章 離心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470章 以點代線第188章 奇貨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375章 信徒與宗教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第1330章 自上而下,走過自己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21章 失手第373章 榴彈炮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107章 北川縣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930章 暗中獻城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303章 東征隴右(九)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317章 東征隴右 (二十三)第129章 生存與繁衍第309章 東征隴右(十五)第696章 動了心思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629章 第八營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193章 正妻第779章 擾亂人心第400章 密談(下)第1197章 固倫額駙第479章 將門之後第527章 蘭州新城第7章 天然鹼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073章 千里奔襲第307章 東征隴右(十三)第527章 蘭州新城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41章 考覈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1374章 大潰敗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418章 達魯花赤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411章 火燒大帳第136章 姐妹花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1056章 海上僵局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1176章 拓北團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248章 小規模,高標準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149章 吞鉤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702章 掏心拳第24章 舊人新婚第545章 鑲黃旗第745章 暗房牢獄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984章 炮戰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172章 開刀第91章 殺雞儆猴第1326章 天主教國家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881章 大都督李自成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