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 自上而下,走過自己

李自成的面色忽地變得威嚴起來,剛纔的笑意完全斂去,“朕親自出徵,帶着將士們辛辛苦苦打下一大片國土,增加一些賦稅,總不能進入私人的腰包。 ”

樑文成並沒有貪墨,從西寧追隨李自成開始,他的心中,多少有幾分理想,至少被李自成的“天命軍是爲了解救天下百姓而生”宣傳標語所感動。

如果僅僅是一句宣傳標語,樑文成絕對不會感動,關鍵的是,李自成一直都是這樣做的,從西寧開始,李自成一直以“解決百姓溫飽,讓百姓生活得更好”爲己任,讓所有的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地耕”,聽着就讓他熱血。

華夏建國,甚至建國之前,天命軍所到之處,從來都嚴禁騷撓百姓,分發土地,發展工商業,都是富民政策。

樑文成不僅是從龍之臣,也是李自成的追隨者,他和李自成一樣,一直精心呵護着華夏,他不是最有才幹的臣子,卻是對華夏最有信仰的臣子。

因爲自身沒有貪墨行爲,樑文成心中坦蕩,遂起身道“皇上的意思,貪墨的銀錢,都是來自於國家的賦稅?”

“難道誰會生錢?”李自成沒好氣地道“下級官員送給上級官員,地方官員送給京師的官員,所有的銀錢,難道不是來自國家的賦稅?”

衆臣更加心驚,無論有無貪墨行爲,心中都是忐忑不安,他們從來沒想過貪墨的性質,聽皇上的話語,所有貪墨行爲,歸根到底,竟然是用各種手段私分國家的賦稅,而華夏的賦稅,不少是來自皇上親手打下的疆域。

以皇上的性子,對貪墨行爲恐怕是零容忍吧?

“剛纔沈愛卿說過,逐省逐府逐縣依次清查,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法子,”李自成道“不過,這樣一來,勞時費日,清理一遍,需要不少時間,最大的可能,前面剛剛查過,等到監察院的人離開,新任的官員恐怕又是新一輪貪墨,衆卿爲官時日已久,難道就沒有預防貪墨的法子?”

朝堂一遍寂靜,連樑文成、陸之祺、沈道都是屏住呼吸。

李自成咳嗽一聲,道“衆位愛卿,你們都是國家的棟樑,你們是否認爲,朕應該整頓吏治?或者說,吏治非得等到不可收拾的時候,才需要整頓吏治?”

陸之祺起身,拱手道“國家法院,以及地方各級法院,隨時聽從皇上召遣,將貪墨之徒繩之以法!”

沈道跟着道“國家監察院,會不惜一切代價,尋找貪墨之徒的不法證據!”

這兩人一表態,官員都跟着道“臣等支持皇上整頓吏治!”

李自成揹着雙手,繞着龍椅轉了一圈,見李鬆非常緊張的樣子,遂拍拍他的肩膀,讓他安心坐下,自己也在龍椅上坐下,面對衆臣,“整頓吏治,是朝堂的共識,既然你們都沒有什麼法子,那朕就說說,愛卿們幫着參詳參詳!”

“臣等洗耳恭聽!”

“朕的法子,只有八個字,”李自成用陰沉的目光掃了一遍,道“自上而下,走過自己!”

“自上而下,走過自己?”

“這八個字,意思不難理解,”李自成道“所謂‘自上而下’,便是從三院十部的主官開始,你們是華夏的最高官,你們遵紀守法了,拒絕貪墨行爲,下面的官員膽子再大,豈能瞞住你們?”

“皇上說得是,”樑文成起身道“臣保證自己不會貪墨,也會嚴查總理府的官吏,如果總理府存在貪墨行爲,臣自請辭職,還會承擔相應的律法責任。”

“文成每日在總理府上班,下面的官員有什麼貓膩,是否故意爲他人謀取不當利益,即便沒有證據,也會有所懷疑,”李自成微微頷首,道“文成能主動承擔責任,不愧是華夏的棟樑之臣,廉潔自律,勇於擔當,這就是朕所說的‘走過自己’,治貪之難,最重要的是管好自己,自己管好了,自己的下屬,身邊的人,也就斷了貪墨的念頭。”

“皇上聖明!”

“朕知道,‘自上而下,走過自己’,說起來容易,想要做到,實在是一件難事,手中掌握重權的人,誰不想要家人生活得好些?”李自成頓了一頓,面色更加冷峻,“可是,再難的事,也要解決,有心貪墨之人,也要想想,華夏沒有了,他還有貪墨的機會?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李自成見衆人沒有響應,知道他們不以爲然,“朕知道,你們當中不少人還是認爲,華夏如初生的太陽,一點點貪墨,不會影響華夏的發展,可是你們知不知道,前朝大明,就是被各地官員們的一點點蛀空的,一個強盛的國家,是有所有的官員、百姓一點點積累、提升的,一個衰敗的國家,就是被官員們一點點蛀空的……”

“皇上……臣等一定遵守國家的律法,絕不做那貪贓枉法之事……”

“朕知道你們的心事,你們也知道朕的決心,華夏立國之初,便制定了《反貪律》,對貪墨官員的處置,已經一目瞭然,甚至會禍及子孫,”李自成道“朕只是問你們一句,你們是否支持朕整頓吏治,是真心支持還是陰奉陽違!”

“臣等真心支持皇上整頓吏治!”

“你們你們沒有欺瞞朕,不過,已經不重要了,”李自成的臉上,忽地顯出一絲笑意,“既然你們都鼎力支持朕,那就好辦了。”

“皇上……”

李自成用手指隔空點了兩點,“你們當中,有人是從西寧就跟隨着朕,有人是後期跟隨朕的,還有人是前朝大明的降官,朕信任你們,最信任你們,這才授予你們最高的官職,讓你們掌控華夏,可是你們呢,你們辜負了朕嗎?如果你們不是想着反華復明,應該不會行那貪墨之事,敗壞華夏的律法,給華夏造成無可估量的損失……”

“皇上,臣等不敢……”有些人暗暗心驚,這要是被扣上“反華復明”帽子,被法院盯上了,那就不是撤職查辦的事,滅門三族、九族都是可能的。

“你們當中,有人貪贓枉法、貪墨銀錢、破壞華夏的法度嗎?”李自成繼續道“不用回答朕,你們心中明白就好,朕的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樑文成起身,微微欠着身子,“皇上,是漢陽部嗎?”

有人臉色大變!

李自成眯起雙目,快速從衆臣臉上掃過,“漢陽部的人拿着朕的俸祿,總該做些事情,他們與前朝大明的錦衣衛不同,沒有處置官員的權力,但他們有搜查證據的責任,諸位愛卿,你們知道朕爲什麼今日召見你們,又爲什麼說起整頓吏治的事?”

“求皇上明示!”

“朕不在京師的大半年,有些人貪墨起來,比平日更加猖狂,漢陽部收集證據,就會更加便利,”李自成道“你們說說,朕是否依法懲治貪墨之人?”

陸之祺起身道“維護華夏法制,是臣的職責,皇上,只要國家法院得到貪墨的依據,必會嚴懲貪墨之人。”

沈道也是拱手,“皇上,臣的手中,亦有一些貪墨的證據……臣以爲數額不大,是以沒有引起重視,朝會之後,臣必將這些證據交給陸大人,及時懲治不法之官員……”

“貪墨之害,動搖國本,無所謂大小,”李自成道“監察部是該好好查查了,總不能白白領着國家的俸祿。”

“臣慚愧,退朝之後,臣必着監察院所有人手,嚴查各級官員……”

“各級官員的事,待會再說,”李自成道“先說你們,三院十部的主官,如果不能走過自己,又何以監督屬下?”

樑文成道“皇上……”

“朕明白文成的意思,”李自成悠悠嘆口氣,“你們是朕最爲信任的高官,如果連你們都不能正己,華夏還能整頓吏治嗎?”頓了一頓,方道“可是,你們畢竟是華夏的高官,若是傳出去……”

“皇上的意思……”

李自成起身,從龍位走下來,依次從衆臣身邊走過,“如果你們當中有人貪墨,朕很痛心,但朕仍然願意給他一次機會。”

“……”

“明日,朕希望,明日上午,必須主動向朕坦白,”李自成緩緩走向龍椅,將後背留給衆臣,“至於如何處置,朕思索了很久,很久!”

“……”

“只要交出貪墨的所有贓款,朕可能赦免他的罪過,繼續留用,”李自成坐回龍椅,目視衆臣,“也有可能罷官削職,貶爲庶民,但無論如何,這次的事件,朕不會追究他的罪行,更不會影響他的家人。”

陸之祺抹了把頭上的汗水,小心地道“皇上,前朝大明時代,如果官員們有貪墨行爲……”

“身爲臣子,無論哪個時代,都不應該貪墨,權力不是貪墨的理由,亂世更不是貪墨的理由,”李自成冷哼一聲,“不過,大明時代,實在太久遠了,有些貪墨行爲,連大明的皇帝都知道,華夏的律法並不能溯及前朝大明,”就在有人暗中鬆了一口氣的時候,李自成又道“不過,大明滅亡之前的五年,如果有誰貪墨了銀錢,也得主動上交贖罪。”

第663章 懷上了第452章 教堂密會第576章 保甲制度第890章 白得一座樊城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135章 理由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144章 同吃同住第98章 心智第624章 普通的使者第399章 密談(中)第770章 主動要求合作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1173章 兩個選擇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252章 李氏雨馨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13章 我的蛋,我的蛋呀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824章 用人肉填平壕溝第393章 陣前交會第709章 商洛山第329章 婢子好熱第914章 東出潼關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148章 傳教士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154章 困惑第163章 區別對待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1319章 甘丹頗章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142章 合作第1267章 原來是熟人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682章 蒙古女人第611章 富庶第408章 前進一步,生第1218章 規劃東北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1330章 自上而下,走過自己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1262章 永明城第1316章 拉郎配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307章 東征隴右(十三)第625章 白桿兵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139章 西寧品牌第4章 石坡山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99章 水果樓第1323章 紅色爲翡,綠色爲翠第1081章 北嶺軍鎮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1196章 響聲震天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72章 血性第424章 毀約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225章 初爲人父第78章 賞銀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1143章 多長心眼第206章 煩勞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323章 東征隴右(二十九)第277章 擴張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679章 公審第988章 阿濟格的心思第373章 榴彈炮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971章 《反貪律》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381章 上陣殺敵第965章 竇美儀第285章 我已是醉了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258章 話語權
第663章 懷上了第452章 教堂密會第576章 保甲制度第890章 白得一座樊城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135章 理由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144章 同吃同住第98章 心智第624章 普通的使者第399章 密談(中)第770章 主動要求合作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1173章 兩個選擇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252章 李氏雨馨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13章 我的蛋,我的蛋呀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824章 用人肉填平壕溝第393章 陣前交會第709章 商洛山第329章 婢子好熱第914章 東出潼關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148章 傳教士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154章 困惑第163章 區別對待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1319章 甘丹頗章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142章 合作第1267章 原來是熟人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682章 蒙古女人第611章 富庶第408章 前進一步,生第1218章 規劃東北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1330章 自上而下,走過自己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1262章 永明城第1316章 拉郎配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307章 東征隴右(十三)第625章 白桿兵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139章 西寧品牌第4章 石坡山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99章 水果樓第1323章 紅色爲翡,綠色爲翠第1081章 北嶺軍鎮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1196章 響聲震天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72章 血性第424章 毀約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225章 初爲人父第78章 賞銀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1143章 多長心眼第206章 煩勞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323章 東征隴右(二十九)第277章 擴張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679章 公審第988章 阿濟格的心思第373章 榴彈炮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971章 《反貪律》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381章 上陣殺敵第965章 竇美儀第285章 我已是醉了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258章 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