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韃子入塞

兩份訊息都是王安平着人送來的,一份是十一月十日,皇太極從長城喜峰口入塞,正在京師周邊大肆劫掠;另外一份,是關於碾伯堡的,與劉雲水次所說,基本相差不大,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碾伯所與它西面的高店子營,守備極爲鬆弛,士兵不但沒有任何防範意識,人數更是隻剩下不足三百人。!

也許是沒有將西寧當做目標,碾伯所與西寧之間的高店子營,幾乎不設防,一旦偷襲成功,會直面碾伯所了。

李自成早有了擴張的計劃,此等良機,豈能錯失?

雖然恰逢韃子入塞,有些落井下石之嫌,但擁有兩百萬軍隊、近千萬餉銀的大明,連韃子都打不過,這樣的朝廷,倒了也倒了。

不過李自成暫時沒有與朝廷作戰的計劃,看碾伯所,他還是預備按照西寧的體制,突然襲擊將碾伯所“偷”過來。

大明雖然日薄西山,但禮樂尚未完全崩潰,士兵、將領尚能忠心護主,真正破壞朝廷禮制的,倒是那些熟讀聖人之書、能看清世事變化的官仕子,他們打着忠心爲國、祖宗規矩的旗號,大肆苟且之事,將大好河山弄得烏煙瘴氣,一旦出現波折,充作替罪羊的,反而是那些做實事的人。

李自成最看不慣的,是朝的東林黨,嘴一套,暗卻是與東南商戶有着“斬不斷、理還亂”的關係,爲了自己和代理人的利益,竟然反對朝廷徵收商稅,即使朝廷入不敷出,徵稅的對象還是那些窮困潦倒的百姓。

口口聲聲有了朝廷,但朝廷朝政沿着危機,卻是束手無策,這樣的官,難道是朝廷的砥柱?

無論是根據後世的經驗,還是大明的現狀,商人納稅都是必須要邁過去的一道坎,除非等着滅國,如果不是怕驚動朝廷,李自成都準備在西寧徵收商稅了,他千方百計拉攏穆青山,是爲將來向商人徵稅做準備的。

當然,站在朝廷的對立面,李自成對這些人還是十分歡迎的,沒有他們的折騰,朝廷也許還能多支撐一段時間。

稍頃,樑成、劉雲水雙雙來到書房,二人先是行禮。

“大人!”

“自成!”

“成、雲水,坐!”李自成的臉結着一層寒霜,這是極爲難得一見的,他將皇太極入塞的訊息交給劉雲水,卻將關於碾伯所的訊息,交給了樑成。

“自成的意思……”樑成小心地試探着。

劉雲水卻是驚呼起來,“大人,京師……京師有危險嗎?”

李自成依然面無表情,“別急,你們相互交換一下訊息!”

樑成的臉陰晴不定,卻能還是遵照李自成的指示,與劉雲水交換了訊息,這一條訊息尚未看完,不由離座大叫:“這個皇太極……都打到京師了,遼東的將士,是幹什麼吃的?一旦京師被破……”

“成,稍安勿躁!”李自成的面露出淡淡的笑意,不過,勉強擠出的這絲笑意,與寒霜結合,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劉雲水卻是面露喜色,“大人……”

“韃子入塞,圍困京師,以他們的狼性,京師附近,百姓怕是十室九空,”李自成緩緩道:“先看這一條,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在他的心,當然知道韃子入塞,對大明朝局,以及未來的遼東,有着莫大的影響,但大明實力尚存,韃子暫時不會動搖根本,大明朝暫時不會滅亡,知識京師附近的百姓,怕是血流成河、冤魂遍野了。

更爲重要的是,韃子入塞,不僅搶奪財物,更重要的事人力資源,壯丁、壯女,而這些擄掠回去的人口,又將作爲戰利品,分配給有功之將,這些漢民族引以爲豪的人口優勢,卻成了增強韃子增加實力的籌碼,以致韃子在與明軍的戰鬥,逐漸強大起來,他甚至都懷疑,毛太祖的軍事策略,是否來源於今日韃子。

韃子原本不過數十萬人口,但得到大明的壯丁,特別是壯女,讓他們的人口急劇膨脹起來,不過短短數十年,竟然能佔據華夏的大好河山。

這樣的朝廷,難道還值得他的臣民信任嗎?

那些被陸去關外的人口,對大明來說,只是從人口簿消失而已,對朝廷,對朝廷的百官,對崇禎皇帝來說,則是永遠被遺忘的族羣。

這些漢人百姓,逐漸變成韃子的一員,反過來助紂爲虐,其間的責任,究竟由誰來承擔?是蔑視他們的朝廷,是大明,還是他們自己?

百姓沒有自保能力,他們的對大明的意義,乃是通過耕種爲朝廷生產糧食,但朝廷有責任保護他們,當他們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時候,你還能指望他們能忠於朝廷?

百姓的責任問題,史學家自有說法,但於朝廷來說,他們關心過養育他們的子民嗎?

一個不關心百姓疾苦、不爲百姓謀利的朝廷,註定不會長久,也沒有存在下去的必要。

李自成襲佔西寧時,便有了謀反之意,但他一直打着西寧的旗號,其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謀反的正當性,從這一刻,他已經鐵了心,至少,他已經在心裡說服了自己。

“自成,”樑成道:“我們這點兵力,恐怕無法阻止韃子在京師四面劫掠……”

“韃子入塞,已經二十天了,我們是現在趕過去,他們應該早退回關外了。”李自成的面色相當陰冷。

“韃子走了?”樑成有些驚訝,訊息根本沒有說到這些,“自成是說,韃子不會攻破京師,但也不會因此……”

“無論韃子是否攻破京師,大明暫時都不會滅亡!”

“自成,其實,我們什麼也做不了!”受李自成的影響,樑成的心情也是沉重起來,但他只能口頭安慰李自成。

劉雲水卻是直截了當,“大人,其實這件事,與我們並沒直接的關係。”

“有直接的關係,現在朝廷亂成一鍋粥,京師附近,百姓急劇減少,稅收也會跟着下降,糧餉成了問題,西寧的糧餉,恐怕也是堪憂,”李自成似乎記得,大明因爲遼東的軍餉,已經入不敷出了,明朝的滅亡,最直接的原因,似乎是無錢,“還有間接的原因,韃子得到財物、人口,實力必然大增,對我們來說,將來必會遇更加強大的對手。”

李自成都想到將來對陣韃子的問題了,樑成,劉雲水一時陷於沉默,良久,劉雲水方道:“大人,這碾伯所……我們是不是也要增加一些實力?”

增加實力是必須的,關鍵是能不能消化,不過,現在的西寧,風平浪靜,那是退牧還耕的工作宣傳得不錯,更爲重要的是,李自成麾下的七大百戶,其有六大百戶開始擴軍,甚至已經完成了,客觀已經具備了擴張的條件。

“雲水,現在天氣轉寒,眼看着要下雪,你做好準備了嗎?”

劉雲水頓時興奮起來,眼放光,韃子入塞的事,早被置之腦外,“大人,屬下早做好準備了,只等着大人一聲令下。”

李自成卻是面向樑成,“依成看,現在是否是襲取碾伯所的時機?”

“自成,雲水,韃子入塞,九邊的軍隊必定勤王,現在臨近的陝西,應該兵力空虛,正是奪取碾伯所的最佳時機,”樑成卻還有一絲顧慮,“可是,一旦碾伯所被襲佔的訊息傳出去,朝廷必會震怒,那他們在韃子身失去的,必會在我們身找回,那時,恐怕連西寧都不得安穩了。”

“成擔心的是,”李自成緩緩點頭,“所以,襲佔碾伯所的方略,應該和西寧一樣,突然襲擊,封鎖訊息,俘獲軍士,儘量兵不血刃。”

“大人,屬下明白,”劉雲水抱拳行禮道:“眼下天氣轉寒,乃是下雪的前兆,碾伯所必會疏於守衛,正是天賜良機。”

“碾伯所內,尚有三百餘士兵,另外還有一個高店子營,”李自成稍稍思索,“雲水,你只有兩百士兵,這樣吧,我讓駐守石峽的宋部,暫時歸你統一指揮,務必封鎖訊息,不要驚擾百姓。”

“屬下明白!”劉雲水並不擔心碾伯所的事,但是李自成的“兵不血刃”方略,讓他有些不爽,如果能像對待蒙古人那樣,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那才暢快,但他也明白西寧現在的狀況,爲了大局,他還不敢率性而爲,他擔心的倒是襲佔碾伯堡之後的事,“大人,一旦偷襲成功,未來的碾伯堡,將如何自處?”

“碾伯堡歸屬西寧,高店子營沒有做爲軍堡的意義了,應該廢軍爲民,至於碾伯所,既然百姓以耕地爲業,自然要撤軍立縣,叫……樂都縣吧!”

“是,大人!”

“碾伯所,高店子營的所有軍士,除了留下鎮守太監和一兩名軍事主官,其餘的人員由宋押解回西寧,留下的那名主官,雲水要仔細鑑別,臨時做爲樂都知縣,”說道這兒,李自成目視樑成,“成,這樂都縣,暫時歸屬西寧府,又是新收之地,成可要心了。”

三人作戰的細節,商量了半個多時辰,樑成、劉雲水方纔離開。

李自成伸個懶腰,正在爲西寧正式走擴張之路感慨,何小米卻是進來了,“大人,學子孫夢潔求見!”

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720章 夜半起解第700章 八藩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1027章 集體智慧第81章 來自西寧的使者第451章 人體實驗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1302章 偷襲第804章 首輔大人的妙計第1083章 國家穩定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1122章 生路第281章 沙陀寺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106章 看熱鬧第711章 不走運第1014章 秦淮八豔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794章 懸樓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1011章 江南立省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331章 比黃金更重要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1011章 江南立省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74章 賜死第799章 潰敗第35章 落水第345章 窩裡橫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807章 人在獄中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1239章 一夫一妻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1057章 眼睛綠了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407章 攻勢如潮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131章 科學精神第1188章 物資匱乏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1013章 承諾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794章 懸樓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128章 婢子要做飯第348章 計劃中的逃兵第158章 兵變第408章 前進一步,生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368章 賠償款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1207章 後顧之憂第432章 慶祝的方式有些特別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225章 初爲人父第198章 撤軍第485章 有序撤退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431章 協議成功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680章 戰與和第1176章 拓北團第506章 私自出走第689章 後套第97章 幕後主使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558章 戰利品第1280章 大汗歸天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985章 漢軍旗
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720章 夜半起解第700章 八藩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1027章 集體智慧第81章 來自西寧的使者第451章 人體實驗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1302章 偷襲第804章 首輔大人的妙計第1083章 國家穩定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1122章 生路第281章 沙陀寺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106章 看熱鬧第711章 不走運第1014章 秦淮八豔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794章 懸樓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1011章 江南立省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331章 比黃金更重要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1011章 江南立省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74章 賜死第799章 潰敗第35章 落水第345章 窩裡橫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807章 人在獄中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1239章 一夫一妻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1057章 眼睛綠了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407章 攻勢如潮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131章 科學精神第1188章 物資匱乏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1013章 承諾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794章 懸樓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128章 婢子要做飯第348章 計劃中的逃兵第158章 兵變第408章 前進一步,生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368章 賠償款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1207章 後顧之憂第432章 慶祝的方式有些特別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225章 初爲人父第198章 撤軍第485章 有序撤退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431章 協議成功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680章 戰與和第1176章 拓北團第506章 私自出走第689章 後套第97章 幕後主使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558章 戰利品第1280章 大汗歸天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985章 漢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