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說服嘉靖

東春園北院,張璁在院子裡緩緩的踱着,等着王廷相回來,以遷移人口來換取東興港艦隊和白銀,他相信胡萬里必然是願意的,唯有如此,小琉球纔有可能快速的開發發展起來,以胡萬里的性子,絕對不會放過如此難得的機會,他擔心的是王廷相要價太高,東興港承受不住。

要價高也是沒法子的事情,這事情必須徵求嘉靖的意見,不佔老大的便宜,嘉靖絕對是不會應允的,這事情能否談的妥當,就的看東興港的家底了,東興港不僅掌控月港、滿刺加港、萬里港,還掌控着幾乎大明所有的海商船隊,而且有着規模不小的火器作坊、造船作坊,有着二千餘工匠,經營火器買賣,收入是絕對不會低的,只是東興港的開銷也不低,怕是沒什麼存銀。

這筆交易能否談妥,直接關係着朝廷與東興港日後的關係,說嚴重點,是直接關係到朝廷與東興港會否開戰的問題,張璁自然是極爲慎重,讓王廷相先行試探,就是慎重的表現,是爲了留下斡旋的餘地,萬一王廷相談不下來,他再出馬。

不知道胡萬里這個門生能否顧全大局?能否吃的起這個大虧?張璁一邊緩緩的踱着,一邊暗自估摸,也不知道繞着院子踱了幾圈,擡頭就見王廷相腳步輕快的進了院子,臉上也是一臉的輕鬆,他不由暗喜,看來談的不錯!

王廷相一進院子便看到了張璁,連忙快步迎上前去。張璁看了他一眼,停下腳步。含笑道:“長青沒還價?”

“長青那性子豈能不還價?”王廷相輕鬆的道:“不過,還算厚道。”說着,他掃了一眼幾個站的不遠的親隨,揮了揮手,道:“都退下。”

聽的他說胡萬里還算厚道,張璁不由一笑,徹底放下心來,緩緩邁步。繼續不緊不慢的踱步,王廷相見的一衆親隨下人都不見了蹤影,這才快步跟了上去,頗爲自得的道:“一年三萬戶,長青許諾給朝廷四十萬兩白銀,二十艘戰艦倒是有些折扣,風帆戰船要朝廷自己造。東興港負責傳授造船技術,戰艦上一應大小火炮配置皆由東興港出,另則,還幫着訓練朝廷水師。”

張璁微微點了點頭,不說其他的,僅是三萬戶四十萬兩白銀。就已經太合算了,造船技術和火炮都等於是白送,胡長青氣魄不小,這一來,小琉球一年就能給朝廷上繳白銀七八十萬。國庫空虛的情形立馬就能扭轉。

“胡長青野心確實不小,開口就要訂五年。”王廷相接着道:“這可是十五萬戶。即便不達不到一戶一兵丁,十萬兵力,小琉球還是能湊的出的,這是否要壓制一下?”

略微沉吟了下,張璁才擺手道:“沒必要,一年三萬戶,不知有多少細作混入小琉球,東興港真要有不軌之心,絕無可能隱瞞的過,且走且看,以小琉球之大,容納五十萬戶,都不算多。”

“還有一事。”王廷相接着道:“東興港果然又研發出了新式火器,這次是火槍,長青要十五兩銀子一枝,賣給朝廷一萬枝,兩年時間分期交付,這價錢高的有些離譜。”

十五兩銀子一枝?確實是貴的離譜,張璁略微沉吟,便含笑道:“主動開口賣一萬枝,看來,長青是擔心工部仿造。”說道這裡,他隱隱察覺不對,兩年,十五萬兩銀子,東興港應該並不在乎在點銀子。

想了想,他才道:“以後東興港新出的火器,朝廷怕是都要出大價錢購買了,長青應該是特意要開這個先例。”說着,他便好奇的道:“十五兩銀子一枝的火槍,子衡可觀看過?”

“沒有。”王廷相沒好氣的道:“說是明日去靶場觀看,而且只准遠觀。”

“砰砰砰”一陣沉悶的火槍聲在靶場響起,硝煙過後,王廷相迫不及待的快步走向七十步左右的靶牌,當看到幾面靶牌上清晰的彈孔,他不由的大爲振奮,這可是七十步遠,比起前一次的五十步,足足遠了二十步,他是上過戰場的,清楚這十幾步的距離意味着什麼,這個距離,已經能夠壓制韃靼的輕騎兵了。

更難得的是這種火槍不用火繩,直接就可以射擊,這不僅可以省卻很多麻煩,也能簡化射擊步驟,離的遠,他也不知道東興港這種新式火槍是如何改進的,瞥了一眼幾個表情嚴肅的護衛隊兵丁,他壓下了走近細細打量的念頭。

見王廷相折了回來,張璁一臉關切的問道:“如何?這款新式火槍性能如何?”

“十五萬兩銀子是絕對值得的。”王廷相沉聲道,一枝火槍十五兩未必值的,但以十五萬兩銀子買一萬枝,買這款新式火槍回去仿造,卻是絕對值得的,“這款火槍不僅射程遠,而且射姿更穩定,難得的是摒棄了火繩,能夠隨時開槍射擊,這點尤爲難得,投放西北,必然能收奇效。”

“浚川公好見識。”胡萬里不失時機的輕讚了一句。

“少奉承。”王廷相不滿的看了他一眼,道:“槍管好像長了,會否影響裝彈的速度。”

話未說完,他看到一衆兵丁從腰帶上抽出一把短刀直接裝在了火槍上,隨着口令聲,做出幾個刺殺動作,他登時眼睛一亮,道:“難怪這款新式火槍要十五兩銀子一枝,原來還帶刀。”

“這叫刺刀。”胡萬里含笑道:“有了刺刀,火槍兵就有了近戰拼刺的能力,不再侷限於遠戰。”

“牢固?”

“絕對牢固。”胡萬里沉聲道:“關乎兵丁性命的武器,豈能有半點馬虎?”

張璁雖然不懂槍。但見王廷相如此推崇,當即便含笑道:“既是如此。那就定下來,這一萬枝新式火槍要了。”

聽的這話,王廷相連忙道:“既然要買,那就今年先交付一千枝如何?”這種火槍,工部肯定是要大量仿造的,自然是越早得到越好,以便於工匠琢磨。

張璁也是反應過來,頜首道:“爲師此番回京。若帶幾枝火槍獻給皇上,也算是不虛此行。”

聽的這話,胡萬里不由猶豫了下,讓張璁將遂發槍帶回京師,若是嘉靖不同意人口換艦隊白銀的交易,東興港也不可能再賣新式遂發槍給朝廷,這遂發槍創意等若白送給朝廷了。不過,一想到小琉球的金礦,他便爽快的道:“恩師既然開了口,學生自當遵命,恩師此番回京,學生贈送十枝新式遂發槍。這槍型號爲——東興1534。”

在東興港逗留了整整十日,張璁、王廷相才離開東興港返回京師,胡萬里並未遠送,送到萬里港,他便折回了東興港。一頭扎入了火槍鍛造作坊和火炮鑄造作坊。

東興1534型遂發槍已經定型,現在的問題就是量產。在給張璁十枝東興1534型遂發槍時,他就發現了一個問題,手工鍛造的槍支存在各種誤差,特別是遂發的機械部分,雖然是小誤差,但胡萬里卻不敢疏忽,遂發的誤差,哪怕是極小的,都可能會降低開火率。

雖然東興港各個作坊都已經統一了度量衡,使用同一標準的最接近標準的量地尺,但由於各個工匠以及各部件都是純手工,誤差也就難免,爲了儘量的消除誤差,胡萬里不得不推出流水線作業,將火槍的各個部件拆分,一個工匠只負責一個部件的生產,而且給每個部件都鑄造一個模子發給工匠,以這法子儘量的消除各種誤差,當然這種流水線作業的方式還有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保密。

除此之外,胡萬里還另外設計了兩款大口徑短身管的火炮——臼炮,這是用於稍近距離,二三百步範圍內的大殺傷性火炮,這種臼炮在近距離發射的重磅炮彈摧毀力極強,遠勝於弗朗機炮,因爲炮身短,他的重量也輕的多,即便在安南,也有足夠的機動性,這是胡萬里特意爲徵安南準備的,如此,僅是火炮,就能夠形成遠中近,三層打擊,當然,這種臼炮亦可以在戰艦上推廣,是近距離重擊敵船的利器。

另外,胡萬里還想鼓搗出的螺絲釘、螺桿螺帽以及彈簧,這兩種在後世司空見慣的玩意,卻是讓他吃足了苦頭,彈簧,他是想用於火炮的退架以消除火炮的後坐力,增加火炮的炮擊速度,手工製作彈簧不是不可以,但基本都是小彈簧,大型的螺旋型彈簧,從來就沒有人嘗試過,當然,在他的要求下,工匠也嘗試做出了幾個稍大的螺旋彈簧,但卻因爲材料不行,而使的效果差強人意。

小小的螺絲釘同樣是如此,因爲沒有適宜的鋼材,都難以量產,他不得不再次將重點投注到鍊鐵作坊。

六月盛夏,京師,張璁日夜兼程,僅僅一個月時間就趕回了京師,他雖是奉旨出京,但卻是微服出京,一路往返皆未驚動驛站,回府洗浴之後,他並未急着進宮,而是翻閱了近幾日的邸報,這段時間,他雖不在京師,但朝中動靜他一直極爲關注。

他最關心的大同兵變仍然爲見有什麼新的進展,這讓他對大同總制劉源清有些不滿,銀子沒少花,但半年多了,戰事卻仍然糾纏不清,另外一個引起他注意的消息,就是閣臣方獻夫致仕歸裡,這讓他有些摸不清嘉靖是什麼意圖。

次日,乾清宮,嘉靖下了早朝,照例是上午忙着處理政務,當看到大同軍報,他不由暗歎了口氣,大同兵變遲遲不能平定,他着實有些擔心,生怕生出什麼變數,若非大同總制劉源清是張璁舉薦的,他早就想臨陣換帥,撤換劉源清了。

小太監這時躬身進來稟報道:“皇上,張元輔在外求見。”

張璁回來了?嘉靖不由一喜,這時間可夠快的,三個多月就從東興港往返了?他馬上意識到可能有急事,當即便擱下筆。吩咐道:“日他進來。”

待的張璁進來見禮之後,嘉靖便吩咐道:“平身、賜坐。”說着便仔細打量了他幾眼。待的張璁謝恩落座,他才接着道:“往返東興港,朕以爲至少需要半年,秉用何以不到四月便返回了京師?”

“回皇上。”張璁躬身道:“胡萬里率東興港艦隊在南京海面迎的微臣,海陸便捷,不過五日就抵達了東興港,回程亦是如此。”

難怪如此快,想不到海路速度如此快。比得上五百里加急了,稍微一頓,嘉靖便直接問道:“小琉球果真有金礦?”

“確實有,僅是摸金河的沙金產量,每月就能達到三四萬兩沙金,上游必然有大型的富金礦,應該能夠年產五六萬兩黃金。”

五六萬兩黃金。嘉靖心裡一蕩,這可不是小數目,略微沉吟,他才道:“秉用此行對東興港是何看法?”

“回皇上。”張璁緩聲道:“胡萬里並無不臣之心,微臣此番前往東興港,感觸頗多。若是讓胡萬里在小琉球放手摺騰,極可能會給大明帶來新氣象,這是王廷相的摺子。”說着,他取出一折子雙手呈了上去。

王廷相的摺子爲什麼不從南京五百里加急送來?嘉靖立時就反應過來,王廷相與張璁在對待小琉球的問題上已經是態度一致了。翻看摺子一看,他便愣住了。朝廷大舉往小琉球移民,換取東興港的艦隊和白銀。

細細看完,他半晌沒有吭聲,這個交換條件,還真是優厚無比,三萬戶,四十萬兩白銀,還有二十艘戰艦的火炮以及風帆戰艦的造船技術,而且還幫着訓練水師,期限五年,說實話,他看着也是大爲心動。

五年時間,十五萬戶的人口換取二百萬白銀和一百艘戰艦,有這一百艘戰艦,沿海水師必然實力大增,登陸小琉球,根本就不費吹灰之力,小琉球也不會再令他寢食難安。

稍稍思忖,他纔開口問道:“這個交易是胡萬里提出來的?”

“是王廷相最先跟微臣提起的。”

“嗯?”竟然是王廷相先提出來的?嘉靖想想還是不放心,道:“胡萬里如何會接受如此嚴苛的交易?”

“回皇上,王廷相先前提出的條件更苛刻,這是討價還價的結果。”張璁微微躬身道:“而且,東興港還同意賣給朝廷一萬枝新式火槍。分兩年交付,微臣已帶了十枝回京。”

一萬枝?嘉靖被這個數字嚇了一條,一年能產五千枝火槍,他下意識的追問道:“東興港的火器作坊究竟有多大的規模?有多少工匠?”

“有二千餘工匠。”張璁如實回道。

區區一個東興港居然能有二千多工匠?嘉靖狐疑的盯着他,沉聲道:“如此多的工匠,東興港是從何處湊集來的?胡萬里到漳州才幾年時間?”

見嘉靖有暴怒的傾向,張璁忙躬身回道:“回皇上,東興港工匠由弗朗機工匠、倭國工匠和大明工匠組成,數目最大的是倭國工匠,都是東興港艦隊從倭國擄掠而來的。”

聽的這話,嘉靖稍稍好受點,稍傾,他才沉聲道:“東興港有如此強大的火器製造能力,再爲小琉球大舉移民,豈非是讓東興港如虎添翼?”

張璁早就料到嘉靖會多疑,當即不慌不忙的道:“皇上,即便朝廷不爲小琉球移民,東興港亦會想方設法從沿海各省引進移民,與其如此,還不如朝廷掌握主動,每年三萬戶,看起來是很多,但對於每戶人口數額以及老幼搭配,朝廷都是可以控制的,一戶以一對青壯夫婦爲主,再搭配老小,不讓東興港有機會從移民中招募兵丁的機會,如此,既可消耗東興港的財力,遏制東興港的兵力,又能爲朝廷贏的時間,發展壯大水師艦隊,實是一舉兩得。”

這法子確實不錯,嘉靖微微點了點頭,移民上了小琉球,東興港仍然還要花費不少銀子的,此消彼長,這個交易,朝廷既贏得了時間,也賺足了銀子,還有風帆戰艦的火炮和風帆戰艦的造船技術,有小琉球的存在,朝廷水師確實是應該打造水師艦隊了。

想到這裡,他隱隱覺得有些奇怪,當即便道:“胡萬里素來有眼光,爲何會同意這個交易?”

“皇上,朝廷會在人口搭配方面進行限制,胡萬里早有所預料。”張璁微微欠身道,話是如此說,其實他是估計胡萬里沒看透這其中的貓膩,但他如今的爲胡萬里說好話,這是消除嘉靖疑心的最好機會,也是緩和朝廷和東興港關係的機會,當然,這筆交易是逐年進行的,他不能讓這筆交易變成一錘子買賣。

微微一頓,他就接着道:“東興港贈送朝廷野戰炮,萬里港的金礦,如今又積極開發小琉球,主動幫着朝廷籌建艦隊,傳授風帆戰艦的造船技術,還有新式的足以抗衡韃靼騎兵的火槍,算上賦稅,即便不包括慈善會,東興港一年上繳朝廷的白銀已經達到七十萬兩白銀。

不僅如此,對於遠征安南,胡萬里亦是毫無推辭敷衍之意,積極整軍備戰,準備在年底出師遠征安南。”

第421章 贏家第48章 南京(四)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13章 書生罵人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386章 丘八第171章擢升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21章 冷落第54章 南京(十)第252章 揣摩第30章 靠身文書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228章 賑濟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173章改制第203章 嚴世藩第206章 好色第196章 彩票發行第123章管閒事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414章 擔憂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24章 穩定人心第361章 特區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144章引狼入室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242章 月犯進賢第190章取而代之第371章 送禮第156章 誘惑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254章 物色第155章拉人第247章 豪賭第150章收買人心第210章 借勢第37章 會票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207章 被逼第186章長幹寺第35章 建言第92章 一盆冷水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430章 出兵理由第476章 反困第247章 豪賭第284章 算總賬第417章 文鬥第178章時局第202章 嚴嵩意第388章 布袋陣第50章 南京(六)第34章 再見張璁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476章 反困第9章 女兒節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204章 相親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306章 硬骨頭第 168章考驗第22章 禮物第11章 踏青賞美第348章 金印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306章 硬骨頭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423章 暗度陳倉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126章瞞天過海第78章 作秀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143章火器大家第113章 風頭第82章 豁出去第37章 會票第27章 中山狼第204章 相親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121章開海之爭第169章投鼠忌器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25章 色藝雙全第357章 反過來想第102章 臺東第112章 齋醮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164章月港內訌
第421章 贏家第48章 南京(四)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13章 書生罵人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386章 丘八第171章擢升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21章 冷落第54章 南京(十)第252章 揣摩第30章 靠身文書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228章 賑濟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173章改制第203章 嚴世藩第206章 好色第196章 彩票發行第123章管閒事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414章 擔憂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24章 穩定人心第361章 特區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144章引狼入室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242章 月犯進賢第190章取而代之第371章 送禮第156章 誘惑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254章 物色第155章拉人第247章 豪賭第150章收買人心第210章 借勢第37章 會票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207章 被逼第186章長幹寺第35章 建言第92章 一盆冷水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430章 出兵理由第476章 反困第247章 豪賭第284章 算總賬第417章 文鬥第178章時局第202章 嚴嵩意第388章 布袋陣第50章 南京(六)第34章 再見張璁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476章 反困第9章 女兒節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204章 相親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306章 硬骨頭第 168章考驗第22章 禮物第11章 踏青賞美第348章 金印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306章 硬骨頭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423章 暗度陳倉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126章瞞天過海第78章 作秀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143章火器大家第113章 風頭第82章 豁出去第37章 會票第27章 中山狼第204章 相親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121章開海之爭第169章投鼠忌器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25章 色藝雙全第357章 反過來想第102章 臺東第112章 齋醮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164章月港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