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

第五十七章朝鮮大清洗

正統二十年,正旦。

朝鮮的大雪,比北京要大的多。

景福宮雖然被大火燒掉了,但是朝鮮王宮是一個很大的建築羣。

從十月底就傳出來,朝鮮王朱祁鈺要大會朝鮮賢良,重定兩班名錄。

如此一來,朝鮮但凡有身份的人都到了。

一時間,似乎大家都忘記了,這裡的主人,由李氏變成了朱氏。

一番禮樂之後,朱祁鈺出現在大殿之上,朝鮮上下山呼千歲,行禮如儀。

只是朱祁鈺有一點不習慣。

第一個不習慣,是這種受羣臣朝拜的人,一般都是朱祁鎮而不是他,第二個不習慣,卻是不習慣朝鮮的宮殿。

朝鮮的宮殿有顯著的唐代風格,倒不是說與北京城差,但是在很多細節處理上,還是讓朱祁鈺很不習慣。

比如朝鮮大臣大多是跪坐,地面上是光滑的木質地板,而不是蘇州金磚。

朱祁鈺眼睛掃過全場。朝鮮兩班貴族權勢最大的十四家。被稱爲宰相之宗的、 慶州金氏,安定任氏,慶源李氏,等十四家,全部有人到場。他們每一家都可以左右數縣的政治格局,如果他們十四家齊心合力,協助李瑈,朝鮮絕非那麼容易打下來的。

除此之外,還有世宗大王留下的老臣。

可以說,整個朝鮮的精英都在這裡了。

他們或許注意到了,也或許沒有注意到,在這裡除卻朱祁鈺身前的侍衛之外,就沒有一個大明官方的人出現。

朱祁鈺也是飲過三杯酒。就起身離開了。他走在大殿的木製長廊之上,心中輕輕一嘆,暗道:“應該開始了。”

就在朱祁鈺剛剛退場,忽然密集的腳步之聲,驚動了大殿之中的朝鮮諸臣。卻見一個大踏步走了進來,就來到朱祁鈺座位之前,忽然轉身,面向下面的人,深深的鞠躬,說道:“諸位前輩,金承琉向諸位前輩問好了。”

“金三郎,你怎麼如此無禮,這是你能來的地方嗎?”一個金氏老者厲聲責問道。

金承琉的父親,金宗瑞能成爲託孤重臣,自然也不是出身寒家,故而這個老者說起來,還是金承琉的長輩。

金承琉忽然起身,說道:“剛剛是以金家後輩,想諸位前輩行禮,是敘私誼,而今卻要說公事了。”金承琉厲聲說道:“大明錦衣衛朝鮮千戶金承琉奉上喻,查李瑈同黨。還請各位前輩不要自誤。”

一時間,氣氛要比外面的皚皚白雪還要冷。

這些朝鮮兩班貴族,也不是傻子。

到了這個時候,如何不知道,這就是一場鴻門宴。

一個人忽然說道:“金千戶,僞王之事,參與進去的人都已經被處置過了,而今又是何意?”

金承琉回過頭一看,微微一笑,說道:“原來是申公。”

此人名爲申叔舟,乃是世宗大王重要的大臣,在原本的歷史上,投靠了李瑈,參與了廢立大事。

但是在這個歷史上,他坐懷觀望,似乎發現李瑈固然難以成事,故而設法外出避難,在明軍到來的時候,他又是在漢城攻破之後,第一個來投奔大明的朝鮮大臣。

現在是徐有貞的左右手。

很得重用,在參加大宴之前,還在徐有貞身邊辦事。

自以爲在明人眼中,他很有地位。故而出面對抗金承琉。

金承琉微微一笑,說道:“我記得,當日先父腹部中刀,欲求各位家兵勤王,步行千餘步,步步有血,然後諸位都閉門不納,難道不是李賊的幫兇?”

金承琉眼睛通紅,一絲兇光看向所有人,說道:“你們一個都少不了。”

金承琉這一番話,的確是沒有問題的。

兩班貴族其中並非一個整體,其中也是派系爭鬥不斷,故而面對李瑈突然發難,很多人都選擇了閉門謝客,什麼都不參與進去。對於家族本身來說,這些舉措未必是不對的。

當時朝鮮王不過十歲上下,誰願意將身家性命壓在區區十歲小兒身上,要知道朝鮮皇室之爭,從來殘酷無比。牽連進去的,死都不是死一個,而是要牽連家族的。

朝鮮太祖太宗時期,就有兩次王子之亂,就將這種殘酷性,表露無疑。

但是從金承琉眼中,每一個人都殺害父親的幫兇。

故而這一件差事,他明知道自己是一把刀,還欣然願意當這一把刀。

“這裡還論不到你這個孽子說話。”不知道誰說了一句話。

金承琉目光隨即狠狠的盯過去。

朝鮮太祖偏愛幼子,想要廢長立幼,結果被朝鮮太宗跳反,朝鮮太宗上位之後,對這於庶子深惡痛絕。

於是定下了奇葩的規矩。

嚴苛的限制了庶子權力,不僅僅父親的官位,家產都只能有嫡子繼承,庶子連當官的資格都沒有。

庶子與嫡子之間,簡直是天壤之別。

嫡子簡直可以將庶子視爲奴婢了。

而金承琉就是金宗瑞的庶子,這也是金承琉能夠在當日活下來的原因,因爲他是庶子,即便是他有心報仇,他的身份與地位,也不可能在朝鮮社會之中有什麼出頭之日。

金承琉一揮手,身後立即有一根箭矢飛了出來,將剛剛說話的人,釘死在地面之上。

所有朝鮮人這才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兩側邊角的布幔統統落下來,卻發現一隊隊衣甲整齊的錦衣衛。

金承琉淡淡的說道:“諸位稍安勿躁,朝廷不會錯殺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

隨即無數錦衣衛猛地冒了出來,將近乎一半的朝鮮大臣給帶了下去。

一時間,本來高朋滿座的大殿之中,頓時少了一半有餘。

徐有貞在開始之前,就有過交代。

他不是交代誰要保,而是給金承琉交代數量,那就是六百家。

朝鮮兩班貴族,被朝鮮太祖太宗世宗三代皇帝折騰了個遍,將高麗舊有的兩班貴族改成忠於李氏朝鮮的兩班貴族。

在數量上,也將很多兩班貴族踢出來,將兩班貴族限制在兩千家上下,大大增加了中央集權。

而在大明攻破漢城之後,追隨李瑈,不敢是心甘情願,還是被逼無奈,總共有一百多家,被一掃而空。

而今再將勢力最大的五六百家給清理了。

朝鮮兩班貴族的主體就不存在了。

至於剩下的雖然還有一千多家,但是要明白這些貴族權力,並非平均分配的。下面這些兩般貴族大多都是地方上的貴族,權力根本不大,依附於這些大家族。

而今這些大家族都不存在了。

他們要靠自己的能力造反,卻是不行的。

清理了這麼多上層人士,就有足夠的空間給這些地方上小貴族進行提拔。

畢竟對於享有各種特權,一出生身上就有幾品官的大貴族來說,大明對他們的拉攏,最大的籌碼也不過是保持原來的樣子。

但是對這些沉淪於各地兩班貴族,大明殺了這些上層之後,能給他們的卻有很多很多。

朝鮮兩班貴族面對這樣的局面,所有的幻想都被打破了。

但是又有什麼辦法?

再幾個月前,他們將朝鮮南三道以和平的方式交給大明的時候,就等於放下武器了。雖然他們不放下武器,也不可能抵擋大明的大軍。

再也沒有抵抗大明的任何實力,不過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而已。

而且這樣的場面,也不是僅僅出現在漢城,而是整個朝鮮一切動手,重點處理區域,就是漢城以南的地方。

這些地方並沒有見過大明天兵,沒有經歷戰火,此刻要補上這一課。

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九十章 少府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一百三十章 謝家的家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運爲正策,海運爲備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四十五章 大捷傳來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八章 斷事官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二章 外戚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第十二章 徵朝鮮之議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十五章 禮樂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滅乎?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
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九十章 少府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一百三十章 謝家的家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運爲正策,海運爲備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四十五章 大捷傳來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八章 斷事官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二章 外戚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第十二章 徵朝鮮之議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十五章 禮樂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滅乎?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