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

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監,

朱祁鎮皺眉說道:“曹卿,你這是何意?”

曹鼐見朱祁鎮如此,就知道誤會了,立即解釋道:“北地少水,故而每到春旱之時,水尤爲金貴,各處看管河閘,甚至以水賣錢,臣擔心陛下使內臣掌管此事,恐怕到時候爲禍盧溝河附近百姓。”

王振聽了,頓時大怒,說道:“曹大學士,你是再說咱家嗎?咱家雖然愛錢,但是決計不會要這樣的錢的。”

王振脫口而出之後,才覺得說錯話了。看朱祁鎮,卻不見朱祁鎮有什麼反應。

卻不知道朱祁鎮對王振的所做所爲,都是瞭如指掌。

不過,王振自己雖然立身不正,但是好歹被朱祁鎮敲打一番,他的侄子王立在錦衣衛之中,也算是混出名堂了,再加上有王振這個叔叔,已經是錦衣衛千戶了,辦了不少差事,雖然沒有什麼大才能,但也算是老實。

所以,王振貪財之心,雖然遏制不住,但是都偷偷摸摸的,數量也不大。但是王振卻有一點好處。

就是對其他太監管的特別嚴苛。

太皇太后在朱祁鎮登基的時候,下達的一系列詔令之中,對內臣也有訓斥,對於很多次要地方的鎮守內臣都召回了。

對所有太監看管很嚴苛。

就如當初曹吉祥一般,即便是有小錯,也是一頓板子。這還是曹吉祥有王振這個義父,否則的話,早就一頓板子打死了。

其實仁宗宣宗雖然愛民,但是在私人生活上,卻不算太檢點。

比如宣宗皇帝愛鬥蟋蟀,這一件事情,弄得京城邊上有一個村子,必須向宮中進攻蟋蟀,不得安枕。

比如宣宗皇帝弄宣德爐,派人採買銅料。

這一件件事情都是太監出去辦的。

但是太皇太后理政之後,幾乎沒有太監再出宮辦差了。自然也沒有藉着皇帝的名頭撈油水的事情了。

當然了而今太皇太后兩三年都不管宮裡的事情了。

除卻慈寧宮的事情之外,其餘的宮女太監都被王振管着。王振不知道是繼承了太皇太后的成法,還是看不得別人在手下揩油。或者是不想讓別的太監在朱祁鎮面前爭寵,所以在他管理之下,宮中太監看管很嚴苛。

朱祁鎮做事又好派錦衣衛微服查證。

歷史上也是如此的,正統年間,內外宦官跡絕。

曹鼐微微一欠身,算是對王振的迴應了。

可見文官對宦官的鄙視,從來都沒有變過。

王振即便是宮中舉足輕重的大佬,但是在外面士大夫看來,不過是皇帝的鷹犬而已。曹鼐根本不想與之說話。

王振臉色頓時有些難看。

朱祁鎮說道:“曹卿,朝廷爲地方修建水利,那是自然之舉,朕自然不會貪這一點小錢,只是朝廷各地的水利,就如此管理?”

“朝廷每年給工部都水司調撥多少錢?而直隸附近府縣,總共有能有多少錢治河款?”

曹鼐說道:“朝廷拔給都水司一年十四萬兩,只是都水司想來是對各地賦稅比較多的地方,多撥款,比較少的地方,少撥款。”

“直隸等地,在朝廷賦稅之中份額不高,故而撥款也就不多,臣似乎記得,不足萬兩。而運河過境,這些錢款多要用在運河上面,除卻運河之外,到底有多少?臣就不清楚了。”

朱祁鎮說道:“萬兩,能幹些什麼?於先生,你久在地方,朕問你,直隸地方上可有官員管理水利?”

“黃河沿岸,有治水同知。”于謙說道:“除此之外,在就是縣六房了。”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語氣中有幾分譏笑,說道:“朕知道了。”

原來大明政府在水利管理上,幾乎是完全缺位狀態。

曹鼐似乎有意解釋,說道:“陛下,但是每當大興水利,朝廷也會有撥款的。”

朱祁鎮明白曹鼐的意思。

工部都水監的撥款,不過是日常管理費用,而並非是工程款,如果有工程的話,撥款的時候就是工部與戶部,乃至其他部門會商了。

不是都水監能管了。

朱祁鎮說道:“朕知道了,天下無農不穩,而農事無水不興,而管理天下水利的,卻是工部五品主事。”

曹鼐聽了心中默默補上一句,暗道:“都水司管理的不僅僅是水利。”

都水司恰如其名,天下之間所有與水有關的事情,都要他來管。但是說起來,農田水利自然是他管,但是真正管起來,他的管理辦法,就是不管理。

只是這一句話,曹鼐是萬萬不敢說出來。

朱祁鎮調節了一下心情。

他已經適應了這個時代的糟糕。心中將這一件事情掛在心上,隨即問道:“以於先生之見,這一件事情該怎麼處理?”

于謙說道:“臣以爲可在順天府下多設一同知,專門負責盧溝河水情。”

朱祁鎮說道:“就這樣辦吧。”他有一些意興闌珊。

同知是一個什麼官,就是如果某府縣有特殊事務需要處理,或者這些某些事務比較重大,必須派專人負責。

這個人就是同知。

在府,就是府同知,在州就是州同知。

朱祁鎮整理一下心情,這纔回到宴會之上,宣佈順天府新設一同知,來負責盧溝河新河一系列問題,包括盧溝河水當怎麼用。

下面老人議論紛紛,一時間把皇帝都忘記了。

似乎盧溝河的河水遠遠比眼前的皇帝重要,因爲,這關係到他們能不能吃飽飯。不過他們很快就反應過來了。畢竟都是人老成精,將心思放在皇帝身上。一個個滿口漂亮話。

朱祁鎮卻一點心情都沒有。

當夜,朱祁鎮就在附近一個莊子裡面住下來。

朱祁鎮雖然說要住在堤壩之上,但是王振哪裡真讓朱祁鎮住在堤壩上。

朱祁鎮住在附近一個農戶家中,說起來他家中也是好的,但在朱祁鎮看來,實在是簡陋無比家徒四壁。

只有三間夯土房,似乎是新建的,厚厚的黃土夯成,厚達半米,倒是冬暖夏涼,但是採光很不好,黑漆漆的,幾乎與山洞之中一般。

即便是有窗戶,也透不過多少光線來。

三間房屋,一間是臥室,一間是堂屋,另外一間似乎是倉庫,裡面堆積了不少糧食,應該是主人家的積蓄。

至於臥室,傢俱很少,桌子,杭,還有一些農具,有些朱祁鎮認識,有些朱祁鎮不認識,但是一件件靠牆放着,看着主人珍貴之極。

至於被褥什麼的,朱祁鎮看不見了,因爲王振已經換過了,宮中所用的,比現在最上等絲被都好上不少。

自然不用多少了。

房間之中,固然有幾個長几,椅子,但是更多卻是用蘆葦還是稻草一樣的東西,一圈圈的纏牢,圓柱型的坐具,就好像宮中的繡墩一樣。

木頭傢俱已經是很大件的東西了,因爲正堂之中,有一個獨輪車,就放在中間。可見這是一個主人非常重要的東西。

估計在這個房間主人看來,就好像是後世的汽車一般。

朱祁鎮知道,這還是附近的一家富戶了。

朱祁鎮自然知道,順天府乃是天子腳下,不遠處就有勳貴的莊子別院,真要找好地方,還是能找到的,他只想知道普通百姓是怎麼過的。

這樣場景,在後世看來,定然是百分百的貧困戶了。但是在這個時代,卻已經是很多看來,是拿的出手,可以讓皇帝住的地方了。

朱祁鎮很明白,他固然強烈要求住普通百姓之家。但是如果實在不堪,王振會想辦法否決的。

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一百五十章 漕運難題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六十二章 大赦詔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八十六章 西北亂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四十章 薪火相傳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六十一章 鬆陰城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勝衛之戰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八十章 西寧第八十八章 衛所改革試點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十五章 香港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三十章 宿衛宮中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變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一十三章 請修大明會典以安社稷疏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五章 太后二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二百二十四章 遼河大捷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
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一百五十章 漕運難題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六十二章 大赦詔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八十六章 西北亂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四十章 薪火相傳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六十一章 鬆陰城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勝衛之戰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八十章 西寧第八十八章 衛所改革試點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十五章 香港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三十章 宿衛宮中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變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一十三章 請修大明會典以安社稷疏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五章 太后二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二百二十四章 遼河大捷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