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

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

朱祁鎮也不知道。

在周忱的心中大抵根本沒有考慮過南洋的問題。朱祁鎮雖然考慮過,但是如果放棄舊港與南洋衛,可以增加對瓦刺大戰的勝率,朱祁鎮是毫不猶豫去做的。

但是海關賦稅雖然不少,是有加稅空間的,但是大明海外貿易比起明末乃至清代還是太少太少了。

在西方人來之前,東西方貿易沒有直接打通之前,雙方的貿易額並不是太大,而今大明海關的數據來看。

大明海外貿易大部分是日本,朝鮮,越南,占城,暹羅,呂宋,已經南海各國,很少一部分才進入印度洋。

而且進入印度洋的也大多是阿拉伯商人轉運,而不是漢人海商直接進入。

貿易額先天受限,否則海關稅是有可能超過鹽稅的。

這種情況下,朱祁鎮不想在海關稅上大動干戈,影響他將來的佈局。他想了想,說道:“先生你也知道,海商都是一些桀驁不馴之輩,海關稅提高太多,恐怕惹出亂子來,今天就有海商上報,在海上遇見了倭寇並擊退之。”

“一旦他們亂起來,恐怕危害勝於倭寇。”

“此事,先生可以去辦,但是萬萬不可出了亂子。”

周忱連忙說道:“聖明不過陛下。是臣想錯了。”

朱祁鎮說道:“即便如此也未必夠,打起仗來真不知道是什麼樣子?如果有辦法,先生隨時來上奏,而今內閣之中出了這樣的事情,有些事情不得不辦了。”

“將來內閣的擔子,恐怕要先生來抗了。”

周忱聽了朱祁鎮的話,心跳頓時加速了。噗噗通通的幾乎要從胸口跳出來,一時間居然直視朱祁鎮的眼睛,感到失禮後,才連忙低頭,說道:“臣定然不負陛下所託。爲朝廷辦事,萬死不辭。”

周忱如何能聽不出來朱祁鎮言外之意。

只是這事情對他來說,太突然了。

如果說周忱對內閣首輔沒有奢望,那是假的,但是他並不覺得自己有多大的希望,原因很簡單。

楊士奇與楊溥對周忱的評語,周忱都是知道的,而且他也老了,六十多歲了,而曹鼐才四十多歲

按照之前的例子,黃淮,楊士奇,楊溥,楊榮等人,都是做到做不下去的時候,才離開內閣的。

而曹鼐的年紀,還有幾十年的大好時光。

將來未必不能成爲正統朝的楊士奇,一連當了二十多年首輔。而他的年紀也大了,恐怕是熬不過曹鼐。

更不要說他還有對王振送禮這黑歷史。

所以,他已經將內閣大學士,當做他這一輩子的頂峰了。

畢竟進入內閣,也算是做到了大明核心決策層了,可以說是不枉此生。別的也就沒有多想。、

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

這內閣首輔的寶座,居然落在他頭上。

短短一瞬間,曹鼐想了很多很多,可以說是浮想聯翩。很快他就做了決定,如此機會,豈能不抓住了。

朱祁鎮說道:“內閣缺員一直久懸不決,而今大戰在即,已經不能拖了,朕的意見是雲南總督王驥,久歷戎機,看擔大任,先生以爲如何?”

以周忱的本意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人選。

畢竟王驥的資歷威望,還在周忱之上,王驥當兵部尚書的時候,周忱還在江南當巡撫。周忱未必比王驥厲害的地方,就是在周忱一直在京師,熟悉京師的政治生態在,而王驥即便當年是英雄好漢,但是而今也人走茶涼了。

即便如此,王驥的歸來,對周忱這個新任首輔,並不是什麼好事。但是周忱能說不嗎?

即便楊溥剛剛擔任首輔的時候,爲了穩固權位,也是對朱祁鎮低頭的。

更不要說周忱。

周忱估計一輩子,都不可能對朱祁鎮說出來一個“不。”字。

朱祁鎮說道:“即便王驥來了,內閣之中也是要填補空位的,先生不妨想想,有何逸才,可以供內閣之用。”

周忱聽到這裡,聽出來朱祁鎮幾乎是明示了。內閣之中要有人出來。而且不會只是一個人,但是到底是幾個人?

周忱一時間想不明白。

他只是老老實實的說道:“臣遵旨。”一時間腦中亂轉,隨即暗歎道:“我夾帶裡面是沒有這樣的人,只能老老實實的拉盟友了。”

щщщ_ тTkan_ ¢O

這就是周忱的缺陷了。

曹鼐麾下還有幾個有資歷入內閣的人,這其實也是朝中大佬的資歷之一。而周忱比起他們資歷還是淺薄了一些。

他只有戶部一系的人,但是他如果將他在戶部門生故吏都推進進來,也是不妥的。

畢竟即便是內閣首輔也不能吃相太難看,總不能內閣文淵閣,變成了戶部大堂了,最多能從戶部挑選一個人。

而且周忱還擔心戶部的事情,畢竟周忱如果剛剛想不明白,但是現在也都想明白了,明白爲什麼朱祁鎮選他當內閣首輔了。

不是因爲他的威望,而是因爲他的理財能力。

如此一來,戶部正是他接下來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戶部要周忱的自己人掌控,他還放心。

所以,其他名額,周忱只能找外援了。

在周忱沉浸在幸福的煩惱中,朱祁鎮說道:“先生下去將這些事情一一落實,兵事是不等人的。”

周忱說道:“臣明白。”

朱祁鎮讓周忱走了之後,閉目養神片刻,說道:“傳王直。”

朱祁鎮本來想傳曹鼐的,只是想了想,不傳了。

倒不是他想置曹鼐與死地,也不是他與曹鼐之間,沒有一點情分了,而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因爲不管是他還是曹鼐,都是意志堅定的人。

這樣的人是決計不可能用一番話說服對方的。既然說服不了,那麼又有何用?不如不見。

而且朱祁鎮已經給曹鼐找好安置的地方了。

就是雲南巡撫。

曹鼐從內閣首輔一下子貶到雲南巡撫。連降好幾級。

朱祁鎮在設立雲貴總督這個位置的時候,就沒有想過留下來,不過是一個臨時的差遣而已。

而今王驥將雲貴兩省調理的不錯。

改土歸流雖然進度不快,但是貴州也有兩三個縣了,雲南境內土司也都老老實實了。唯一有些不確定的,就是襄王與緬甸之間的愛恨情仇。

朱祁鎮也正是因爲這一點擔心,決定要派一個能臣去坐鎮雲南。

而地方的能臣,朱祁鎮也只是聽過見過,具體情況如何,朱祁鎮也不可能通過一年一次的述職真切的瞭解到的。

而曹鼐的能力,朱祁鎮還是很明白的。

曹鼐與朱祁鎮只能政見上的衝突,並不是說曹鼐沒有能力。也並不是說曹鼐對大明不忠誠。

讓他在雲南巡撫這位置上,想來可以將雲南治理很好,也能很好的支持襄王,一旦南疆有亂,在朝廷大軍沒有來之前,也不會鬧出什麼事情來。

麓川之亂,朱祁鎮可不想再來一次了。

對於王直,朱祁鎮也有安排。

畢竟從關係上來看,王直王大鬍子與朱祁鎮的師生情分是真的,兩人之間的關係,比朱祁鎮與曹鼐之間的關係還要親密。

只是王直今天千不該萬不該,站在曹鼐那邊。

爲了整肅朝廷人心,任何妥協傾向的大臣,都必須被打擊。如果只拿下一個曹鼐,又怎麼能震動人心。

讓下面的官員知道輕重。

王直必須離開內閣,也必須離開京師。朱祁鎮自然也有了安排,只是不知道王直願意不願意答應了。

答應了最好,畢竟一點點師生情分,朱祁鎮不想親手破壞了。

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師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第八十九章 開海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六十七章 風雨將至第三章 都掌蠻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地一百五十四章 傳檄可定藏地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七十章 父子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四十五章 石炭三第九十三章 開海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十四章 遺詔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七十四章 新理學的種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四十九章 貢品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七章 定國公的野望
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師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第八十九章 開海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六十七章 風雨將至第三章 都掌蠻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地一百五十四章 傳檄可定藏地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七十章 父子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四十五章 石炭三第九十三章 開海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十四章 遺詔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七十四章 新理學的種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四十九章 貢品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七章 定國公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