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

第一百零七章射柳二

朱祁鎮聽了王振的話,心中一動,卻懷疑起成國公的用心了。

成國公可以不說孟賢的名字,僅僅說孟家子弟就行了。而今卻非要點出來,其中的意味卻很多啊。

朱祁鎮笑道:“那個是孟賢的兒子。”

成國公朱勇立即說道:“正是那個射雙柳者。”

朱祁鎮說道:“讓他上來。”

立即有人將這個小將請上來。

當然說是小將,是與朱祁鎮身邊的成國公與英國公相比,他們都上了年紀,而這個小將,看上去二十多歲,看上去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

朱祁鎮問道:“你叫什麼?”

這小將立即說道:“臣孟元。”

朱祁鎮問道:“今日到而今,你表現最好,朕要賞你。說吧,你要什麼?”

孟元說道:“臣不敢。”

朱祁鎮說道:“既然,你不說,你就到乾清宮之中當一名侍衛吧。”

此言一出,王振立即說道:“陛下-------”

話來沒有說完,就被朱祁鎮手一擺給攔住了,說道:“朕知道,你父親與漢庶人有染,不過,朕從來相信,保定侯一脈,乃是我大明忠臣。朕自然要看在老侯爺的面子之上,只期盼你將來建立功勳,爲你父親掙一個身後之名,也算是孝子了。”

孟元一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陛下待臣,天高地厚之恩,臣定當結草銜環以報。”

朱祁鎮對於這樣的事情,已經輕車熟路。

不得不說,這麼多年以來,這種施恩的手腕,越發嫺熟了,當然也知道,這些拜倒在地效忠的人手,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

這本就是一個君臣博弈的過程。

是真的還是假的,在蓋棺論定之前,誰也不敢肯定。

不過,朱祁鎮卻覺得,孟元如此做,未必不是真心。因爲不要看朱祁鎮什麼也沒有給他,但其實上卻給保定侯孟家一脈新生。

爲什麼保定侯孟瑛,也是靖難功臣一脈,而今只能坐個閒職。什麼也不能做?是保定侯孟瑛不能打嗎?

不,孟瑛的能力或許比張輔稍差,但是也不是一員庸將。

他的成名一戰,就是在靖難之中,老侯爺孟善以數千士卒鎮守保定城,而孟瑛引數千騎兵,從外突擊。

父子兩人裡應外合大破數萬南兵。

看孟瑛的履歷,是打過韃子,瓦刺,打過安南,還在哪裡鎮守過,他鎮守安南的時候,安南也沒有那麼多事情。

甚至一直讓孟瑛鎮守安南的話,之後未必會出現棄守的結果。

不就是站錯隊了。

被打入另冊。

朱祁鎮其實對孟瑛一直很關注。

或者說,朱祁鎮對大明軍隊之中,能打仗的將領都很關注。孟瑛也在其中,甚至還揣摩過,爲什麼他登基之後,太皇太后就將孟瑛給調回來了。

其中深意,朱祁鎮自然明白了。

是爲了防止有非常情況下,有鎮得住場子的將領。、

孟瑛雖然被打入另冊。

但是漢王與仁宗皇帝之爭,早已塵埃落定了,不可能出現什麼反覆了。

想來孟瑛也不可能有什麼別的心思,估計一門心思想翻身了,所以當有需要道時候,打出孟瑛這一張牌,足以震懾住很多人。

甚至而今,朱祁鎮對孟元這麼好,也有不少是給孟瑛這一員老將面子。

今日朱祁鎮一句話,孟家子弟在進入軍隊之中,就沒有什麼阻礙了。甚至不用吩咐,兵部自然會將孟家一些子弟安排到各地去。

畢竟不管是五軍都督府還是文官,其實明白一件事情,而今大明缺少能征善戰的將領。

朱祁鎮說道:“你下去,向保定侯問一聲好。讓保定侯有空進宮見朕。”

“是。”孟元說道。

孟元隨即下去了。

他神色恍惚,只覺得自己好像踩在棉花之上,來到了保定侯身前,還沒有反應過來,卻被孟瑛一把抓住了,說道:“陛下跟你說什麼了?”

這也看出保定侯的地位了。

朱祁鎮坐在高臺之上,兩側是兩個國公,而其他勳爵,都是向外面排開。保定侯所在的位置,就在邊上,明明是一個侯爵,卻混進了伯爵之中。

這也表現出保定侯府的政治地位。

孟元對保定侯孟瑛,將朱祁鎮剛剛說的話,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孟瑛聽了,老淚縱橫,說道:“蒼天有言,我孟家有今日,我即便是死也瞑目了。”

孟瑛年紀也不小了,他與張輔,朱勇都是一輩人,算是在靖難之戰中的二代將領。只是他一直擔心一件事情。

他尚在,即便孟家被壓制住,大家都還知道有保定侯孟家存在。

如果他一旦離世,保定侯孟家就徹徹底底的被邊緣化了,說不定連世襲罔顧都做不到了。

別人相信所謂丹書鐵劵,但是孟瑛不相信,因爲他親眼看見過丹書鐵劵在他面前被砸碎,就是他被貶斥到了雲南的時候。

那一次,真是險死還生。

有孟賢的死,才孟瑛的生。

而今想想,孟瑛也心中不寒而慄。

孟瑛知道想要保全孟家家業,就一定要在軍中有影響力,只是而今他不過是一普普通通的的京衛指揮使。下面的人也未必聽他的話。

家中子弟想要出仕,卻也不容易。

這種深刻的危機感,讓孟瑛一直放不下去。

所以,他將這一分力氣都放在教訓子嗣上面了,孟瑛作爲名將自然知道,大明而今將領有下青黃不接。他只想將自己一身本領傳下去,將來總要用得着的。

只是弓馬騎射好傳授,一些要點,他能夠指點,只要要緊牙訓練便是。但是如何成爲一員大將之才,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這不僅僅是熟讀兵書的事情,也需要實踐,紙上談兵是沒有用的。

而家中子弟不能出仕領兵,再怎麼練也是沒有用的。今天有了朱祁鎮這一句話,這一切都結束了。

他回過神來,對孟元說道:“你在乾清宮一定要好好表現,孟家的將來都需要你來支撐了。”

孟元說道:“請二伯放心,侄兒定然不負使命。”

孟家其他子弟也上前,自然是一番歡笑。

只是他們正說着話,不知道誰偷眼看了一眼朱祁鎮所在的木臺之上,忍不住說道:“陛下,與兩位國公了?”

人們都看過去,卻發現木臺之上空空如也。

孟瑛見狀,也皺起眉頭,問道:“你們看清楚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一個人說道:“剛剛似乎有一個信使過來,在陛下耳邊說了什麼,於是陛下就匆匆離去了。”

一聽這話,孟瑛首先想到的是軍情。他說道:“我去打聽一下。”

這裡都是大明武將的頂尖人物,可以說他各方消息都彙總在這裡,消息靈通之極,如果有軍情有關係的話,甚至有些皇帝未必清楚是怎麼回事,但是他們卻都明白內裡如何。

只是之前孟瑛被邊緣化,大家對孟瑛還是很客氣的,但是都敬而遠之,但是今日有朱祁鎮的表態,孟瑛那些舊友們,對孟瑛立即變得熱情起來。

沒有一會孟瑛就打聽到了消息。

孟瑛一回來,就將孟家子弟說道:“你們回去,將各自房裡的丫鬟都收房了吧。剛剛從沐家得到的消息,雲南出事。恐怕要大舉用兵了。”

孟元立即問道:“出了什麼事情?”

孟瑛說道:“各種說法都有,而今還不能斷定,但似乎是方政父子被賊人圍困,沐家見死不救,累方政父子戰死。而沐國公,而今也畏罪自殺了,當然明面上報戰死。”

“什麼?”

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五十六章 襄國第三章 此長城非彼長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經筵vs大本堂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略決議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三章 災年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四十六章 千金贈君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經筵vs大本堂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十四章 主導權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六章 困境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二十章 郕王之意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七十章 諸子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七十章 肇州破敵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雲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八章 斷事官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
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五十六章 襄國第三章 此長城非彼長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經筵vs大本堂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略決議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三章 災年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四十六章 千金贈君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經筵vs大本堂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十四章 主導權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六章 困境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二十章 郕王之意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七十章 諸子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七十章 肇州破敵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雲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八章 斷事官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