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

第九十二章開海四

又是一日大朝。

威武雄壯的大漢將士排出整齊的隊列。

還有一聲聲清脆的響鞭。將整個廣場之上的雜音給壓了下去。

朱祁鎮打了一個哈欠。收集收斂神情,表現出莊重的樣子,穿着一身龍袍。在王振虛扶之下,在御座站定。

此刻太陽從東邊升起,天光算不得大亮,每一個人的影子都被拖着老長老長的,將廣場上地磚都填滿了。

只有縫隙之中,纔有一絲金黃的光芒。

這種早晨清冷的樣子,朱祁鎮早就熟悉。

反正都是虛文,朱祁鎮只要在御座上安坐即可。等內閣幾位,奏滿六件事情。自然到了退朝的事情,他好去文華殿上課。

習慣成自然。

按照流程,楊士奇要奏六年事情,其中有兩件,朱祁鎮之前就看過了,一件是松花江上衛所餉銀遭劫。但是在建州三衛的幫助下,已經將劫餉銀的賊子。斬殺殆盡。

對於這一件事情,朱祁鎮有一點自豪之感。

如果不是他拍板與女真互市,救了建州三衛百姓,恐怕這一次劫掠官府餉銀,就不了了之。

亦哈失說道很清楚,宣德五年之後,奴兒干都司幾乎所有流官都撤回遼東了。

而這一次劫掠餉銀,看上去是一羣膽大包天的毛賊。但是在奴兒干都司這邊,朱祁鎮卻不敢不多想。之後是不是有瓦刺的身影。

朱祁鎮也沒有想問,楊士奇也沒有想問,反正事情已經了結了。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楊士奇一系列手段了,一個兵部侍郎,一個刑部給事中,都以貪污,失職的罪名下獄。

楊士奇在朱祁鎮登基的時候,說過的話,而今一一實現,各地衛所都在清點之中,或許因爲有這些勳貴在,很多整頓衛所的政策,難免落實不了。但是在文官體系之中,楊士奇可就沒有阻礙了。

波瀾不驚之間,將不少不合格的官員一一下獄,朝廷上下風氣一新。

兵部侍郎,也不能算小官了。

朱祁鎮將兵部侍郎李鬱的檔案也看過了,的確是罪有應得。不過,這樣一個高官下獄,朝廷上下幾乎可沒事人一般,卻看出楊士奇的手腕如何了。

朱祁鎮心中暗道:“幸虧五軍都督府不在楊士奇手中,恐怕朕也能感受鋒芒在背於今日。”

朱祁鎮一時間有些失神。

卻聽一聲洪亮的聲音說道:“臣翰林學士,國子監祭酒,李時勉有奏。”

朱祁鎮聽見李講官熟悉的聲音,身子微微一顫,目光立即看向楊士奇。

因爲按照之前的流程,楊士奇奏事結束之後,王振就該喊:“有事起奏,無事退朝。”然後大家各找各媽。回衙門辦事。

李時勉怎麼鬧出這麼一出了。

楊士奇也是皺眉,眼睛一掃。立即有都察御史出列,說道:“李祭酒,殿前失儀,你可知罪?”

李時勉出列,前向幾步,跪在臺階下面,朗聲說道:“臣知罪,早朝之後,臣自然會去督察院領罪,只是臣一人之罪事小,國家之事爲大。臣萬事上奏,太監王振十宗罪。”

“太監王振,本刑餘之後,先帝愛護,使之教授陛下,然王振見識淺薄,連累聖聰。此罪一也。”

“太監王振收納賄賂,宮中太監皆奉之爲義父,升遷之事,必先賄賂王振,王振本人不沾毫釐,然授命其侄王立,皆收納之。”

“王立區區一白衣,在京城圈地建宅,富於王侯,皆王振之力也。”

“其罪二也。”

“先帝罷下西洋之事,以安百姓,然王振心懷莫測,思一人之功,而置先帝之德於何地?此其罪三也。”

以下林林總總的,總共十條大罪。

什麼交接錦衣衛,左右朝綱,勾結邊將,與瓦刺通,等等。

但是朱祁鎮聽到關於下西洋之事,頓時明白了原因所在。

就是王振放出的風聲,改變形式的最後一根稻草。

王振此刻已經瑟瑟發抖了。

即便此刻王振本人,大抵也沒有想到後世大明太監能做到九千歲這個程度。他雖然在朱祁鎮身邊得用。

但是朱祁鎮本身權力慾就很強。不敢說萬事不假手他人。但是很多事情上王振所能做的很少,故而哪裡見過這樣的陣勢。

朱祁鎮目光掃過胡濙,卻胡濙一動不動,似乎沒有聽見李時勉所說一般。

按理說雖然這朝會上的禮儀,不需要禮部尚書來負責,但是禮部尚書也是禮臣之首,總不能看着李時勉這樣非分言事吧。

但是胡濙就是好像沒有看見一般。

朱祁鎮立即明白,這一件事情胡濙大抵是樂見其成的。內閣五位之中,楊士奇與胡濙一樣,楊榮似乎看到了朱祁鎮目光,微微給朱祁鎮使了一個眼色。

朱祁鎮向身後一看,立即明白了。私下踹了一下王振,低聲說道:“退朝。”

王振這才如夢初醒,說道:“退朝。”

王振聲音還沒有落,朱祁鎮第一個起身就走。

如何退朝,誰先走,誰後走,都是有一定之規的。朱祁鎮這邊一動,立即身邊的大漢將軍護送朱祁鎮離開。

他們一動,下面的文武大臣,也都開始退場。將李時勉自己留在當場。

朱祁鎮快步向乾清宮走去,對身邊的侍衛說道:“派一個人去文華殿,告訴王先生一聲,朕今天去不成了。”

“是。”立即有一個侍衛下去了。

朱祁鎮又說道:“派人去將於先生請過來,速去。”

又有一個侍衛去了。

朱祁鎮一邊走一邊想,說道:“派一個去內閣等楊榮大人。讓他有空,來見朕。”

朱祁鎮腳步越來越快,口中的話也越說越快。一個個侍衛都被派了出去,而王振也越來越害怕。

原因很簡單。

朱祁鎮一般情況下,都不會直接交代給身邊的人,這些小事,都是王振來安排了,而今朱祁鎮交代了這麼多,沒有一個字是交代給王振的。、

王振心中豈能不忐忑嗎?

朱祁鎮回到乾清宮之中,站在正殿御座前面,深吸一口氣,說道:“王大伴,你說說吧。”

王振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上,說道:“奴婢冤枉啊,奴婢一心一意爲陛下做事,從來是循規蹈矩,不可越雷池半步,很多事情,都是奴婢幫陛下辦,是這些人看不得陛下好。”

“奴婢實實在在是冤枉的。”

朱祁鎮說道:“好,朕知道,這些罪名有些是你替朕擔着了,只是王立是怎麼回去?怎麼沒有聽王大伴給朕說起,你還有這麼一個侄子。看在王大伴伺候朕的情分上,朕豈能不給他一個前程?”

王振渾身一抖,知道這一件事情,洗無可洗。事到如今想保命,只能以情動人了,他一個勁的磕頭說道:“奴婢知罪,奴婢知罪。”

“奴婢身有殘疾,這一輩子就這樣了,心中也知道不對,但是就是看不得黃白之物。奴婢實實在在的是忍不住,即便是皇爺處置奴婢,奴婢也沒有怨言,只是奴婢擔心,奴婢一去,外廷那些臣子,只會更囂張。”

“皇爺,打狗還要看主人,奴婢是皇爺的狗。他們打得是皇爺的臉面。”

朱祁鎮冷笑一聲,說道:“有你這老狗,朕就有臉了嗎?”

王振聽了朱祁鎮這話,頓時鬆了一口氣,說道:“奴婢給皇爺丟臉,只是奴婢對皇爺決計是一片忠心。”

王振在朱祁鎮身邊時間長了,對朱祁鎮最爲了解了,一聽朱祁鎮的語氣,就知道這一關總算是過去了。

別的不說,小命算是保住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三十六章 士子之間的爭執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一百零三章 韓雍的手段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六章 聖心如淵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九十章 少府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二百章 馬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糧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報速報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一百二十一章 錢法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三章 此長城非彼長城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一百三十二章 慶都公主所求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四十五章 大捷傳來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八十四章 陳懷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九十五章 大雲南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三十六章 士子之間的爭執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一百零三章 韓雍的手段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六章 聖心如淵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九十章 少府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二百章 馬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糧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報速報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一百二十一章 錢法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三章 此長城非彼長城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一百三十二章 慶都公主所求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四十五章 大捷傳來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八十四章 陳懷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九十五章 大雲南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