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

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

事不宜遲,王英坐鎮此地,保持後勤。而王越根本不等大軍聚集,就帶着萬餘士卒開拔,不是向西北,而是向東南方向。

之所以如此做,是有兩個原因。

從廣寧到諒山,雖然有山路相連,但是並不開闊,大軍行軍有些困難。更重要的是,諒山方向有幾十萬大軍擺開。

明軍再增加萬餘人馬,又有什麼用處?

但是如果轉向東南的話,不用多少裡,就走出了山區,進入紅河平原北部,那時候就是打碎了雞蛋殼,進入雞蛋清之中。

對安南軍隊的震動更大。

其次,就是諒山之戰,就好像是秦趙長平之戰一般,已經成爲兩國國力的比拼。支撐諒山之戰的,並不僅僅是諒山附近的幾十萬大軍,也有諒山之後,安南數千裡河山。

王越萬餘人馬或許做不了什麼大事,但是足夠斷絕諒山守軍的後勤。

到時候,卻要看諒山守軍如何支撐。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王越明知道自己實力薄弱,也要先行一步,就是擔心,如果安南人反應過來了,派出軍隊將他們堵在山中,一時間想要破局就不大好辦了。

事情果然如王越所預料之中。

支撐數個方面的作戰,已經將安南上上下下軍力民力人力物力都消耗一空,王越很輕鬆的攻下兩個縣城。

一問就知道,這兩個縣城之中,幾乎沒有多少男人了,但凡是十六歲以上,五十歲以下,大多都被徵發了,要麼到前線與北寇作戰,要麼作爲民夫運輸糧草。

這也是爲什麼,王越才能如此輕鬆打到成這個樣子。

安南之敗就在眼前了。

當然了,打到這個地步,可以說非戰之罪了。

諒山城下。

郭登看着王越送過來的捷報,他狠狠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說道:“好,好,好。”

連續數個月頓兵于堅城之下,即便郭登放緩了進攻,爲了避免傷亡太大,但是每月最少有萬餘士卒陣亡。

以至於,郭登一直向後方要兵員補充。

要知道廣西本不是什麼人口衆多的地方,剛剛開始招兵的時候,廣西百姓還願意爲一高價服役,後來慢慢明白了,銀子是高,但卻是要命的。

故而廣西當地百姓,從一開始,積極踊躍,到後來非想辦法攤派名額不好,以至於郭登從廣東,湖南,貴州也徵調過來不少人馬。

但是項忠已經多次稟報郭登,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廣西百姓已經有些人心惶惶了。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明朝的行政能力,就比不上安南了。

真正說起來,雙方估計是半斤八兩,或許安南在行政能力上稍稍勝出一籌,畢竟安南地方小,管理壓力也比較小。

大明就不一樣了。

對湖廣雲貴之地,在北京的朱祁鎮從來是鞭長莫及。

當然了,造成這種不同壓力的原因,主要是心態不同。

對於安南人來說,這是一場不打贏,就亡國滅種之戰,甚至連國主,。或者說是大越皇帝,宗室子弟都親身上陣了。

這種危機感,讓安南上下,爲了打贏這一場大戰,可以付出所有的代價,這優先級是最優先的。

但是對明軍這邊可不是這樣了。

首先,在中樞層面,一直有反對的生硬,在下層也是有反對的聲音,特別是有永樂年間前車之鑑,很大一部分士紳不想打。

其次,即便是退一步而言之,即便是打了,他們也不願意爲這一件事情,付出多少代價。

所以,就造成而今的局面。

安南方面幾乎將所有的男丁都派上了戰場,南方還好一點,越往被越是如此,什麼農業生產根本不顧了。

如果再打下去,連健婦恐怕都要用上去。

在這個層面之上,安南雖然國小,但是能稱得上上下同心。明軍就不想了。

這種反對安南之戰的壓力,有相當一部分,被朱祁鎮承擔下來了,但是郭登也不可能輕鬆自在。

這麼多天來,他想來不知道多少辦法,誘敵,示弱,總之虛虛實實的。但是阮熾這員老將,咬定一個字,就是守。

任你萬般手段,我自巋然不動。

就好像是一個萬年老烏龜一般。

這樣的做法,的確讓郭登沒有辦法。

有時候讓郭登也不得不承認,以阮熾的能力,放在大明國公不敢說,但是封一個侯,是決計可以的。安南國家雖小,但是人才並不少。

長期的對峙,任郭登心思再深沉,此刻也有一些浮躁了,纔有剛剛的失態。

郭登立即召集所有將領,將這一件事情告訴他們。

衆將歡呼雀躍之餘,紛紛請戰。

這幾個月打得他們一肚子火氣,不知道往什麼地方發,此刻見戰事有了進展,自然不甘示弱,要報仇血恨。

郭登卻微笑阻止了他們,說道:“命令全軍停戰,撤回來修整。”

此言一出,所有將領大爲驚疑,說道:“國公,您的意思是?”

郭登說道:“何須攻諒山,我等他撤軍。”

郭登從各個情報之中,已經分析出來,連續幾個月的戰爭,安南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對安南的國力消耗,其實不能從今年算起,應該從兩年前那一戰算起。

在兩年之前,安南軍隊常備軍一直在十幾萬到二十幾萬之間。但是在此之後,常年保持在四十萬甚至更多。

要知道,對於大明來說,養四十萬戰兵,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且今年幾個方向一切開打,安南已經不算多少兵馬了,幾乎是全民皆兵了。

這種程度的消耗,哪怕僅僅數月,足夠將安南的家底耗空。

甚至對於很多安南百姓來說,他們也不想繼續進行這一場看不見希望的戰爭了。

安南的軍心民氣對大明的仇恨是真的,但是這個世界總就是物質的,當百姓家中人丁永別,餓着肚子,他們還能支撐一些仇恨嗎?

到了這個時候,活着纔是他們最大的渴望了。

所以,爲了應對王越的後方威脅,安南必須從諒山抽調兵力,而且郭登判斷,決計不是一兩萬人就能做到的。

要知道王越手中,水師加陸軍能上戰場的,也有數萬之多,爲了抓住王越,估計安南最少要從前線抽調是十萬兵力甚至更多。

如此大的兵力抽調,諒山還打不打了。

所以對安南人最理智的辦法,就是撤軍。

放棄諒山。

既然如此,郭登又何必爲了一個必然要落到大明手中的城池,而白白消耗性命。

不管怎麼說,死在諒山之下的人已經夠多了。

除此之外,郭登還做了另外一件事情,他將劉聚叫過來,將全軍所有的騎兵,足夠有五六萬之多全部調到了劉聚手上。

郭登要做的就是在安南人撤退的時候,讓劉聚插到安南大軍之前。

郭登怎麼可能坐等安南人撤退,他要打一場大殲滅戰,就如秦趙長平之戰一般。

而今諒山這裡安南軍隊三四十萬之多,可以說是精兵強將之所繫,這一支軍隊就是安南人的脊樑骨。

郭登一旦將這一支軍隊給殲滅了,安南人決計沒有回天之力。剩下的事情就是打掃戰場而已。

只是這個構想非常宏偉,能不能成功,還要看天意了。

不過,這個天意如何,不僅僅郭登也在看,安南人也在看。

阮熾在得知明軍登陸,並直入江北,不僅僅威脅糧道,還威脅到了升龍府的安全。一時間只覺得氣血直衝腦門。一口逆血噴了出來,仰天長呼道:“天要亡我。”隨即暈倒了。

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三十七章 逼戰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稅收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元重光皇帝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七章 對五軍都督府的改造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動的安南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二十六章 巡城二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八章 斷事官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八十章 經筵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三十五章 真相與處置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峽之策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五十三章 處置曹吉祥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四十六章 千金贈君子第七十八章 皇帝與楊溥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五十章 糧倉案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
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三十七章 逼戰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稅收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元重光皇帝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七章 對五軍都督府的改造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動的安南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二十六章 巡城二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八章 斷事官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八十章 經筵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三十五章 真相與處置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峽之策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五十三章 處置曹吉祥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四十六章 千金贈君子第七十八章 皇帝與楊溥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五十章 糧倉案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