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教子

第七十一章教子

對大明祖制的再解釋,一直是朱祁鎮想要嘗試的。

自從大破瓦刺之後,朱祁鎮漸漸減少了對具體政務的干預。很多事情都交代給內閣處理了。

這固然是對李賢爲首內閣的信任,也是朱祁鎮的自信。

自信不管出了什麼事情,朱祁鎮都能奪回主動權。所謂給你的纔是你的,不給你什麼都不是。

當然了,朱祁鎮如此作爲,並不是因爲瓦刺一去,大事已畢。朱祁鎮開始攜帶了。

而是因爲他更多的事情,放在務虛上面。

放在對理學,對大明祖制,對大明體制的思考上來。

這也是爲什麼大明會典一直在修,卻沒有什麼成果出來。

因爲準備寫進大明會典之中很多東西,都需要慎重之極。

朱祁鎮不僅僅自己要反覆斟酌,還頻繁寫信給內外重臣,在家的老臣,還有一些在野的大儒。

他認識到一件事情,他所做所爲就是要推翻太祖皇帝的祖制,那就要一套能代替太祖皇帝思想的理念。

朱祁鎮所能想到的自然是馬克思的階級理論了。

但是,即便是一樣的道理,在這個時代要能說得通,就要有不同的話術。

如果朱祁鎮老老實實將政治課本上的某些話語說了出來,定然會被滿朝文武看成獨-夫民賊。

但是而今,朱祁鎮說給太子的話,卻是以儒家仁君的理念爲核心,輔佐以太祖皇帝真真假假的故事,借了幾分帝王心術的套子,將這個政治理念說給太子。

不過,即便是朱祁鎮換了幾個彎,但是如果太子真能做到這一點,縱然不能成爲有爲之君,但是守成也足夠了。

如此朱祁鎮也就很滿意了。

畢竟他也沒有指望太子一輩子有多少作爲。

大道之行,無非陰陽,一動一靜而已,朱祁鎮這一輩子,定然是大有作爲,大有變革,到了太子手中,就該安靜務本了。

朱祁鎮說道:“你大婚的事情,我就不問了,你娘正在選人,過了年就將事情給辦個吧,你也可以去看看,遇見喜歡的留下便是了。”

“你儘可挑一個你喜歡的。”

“你身邊那一個苗女,也可以給一個名分,卻是做不得太子妃的。”

朱見濬聽了立即跪倒在地說道:“孩兒------”

朱祁鎮語氣微微一重,說道:“跪什麼跪,你這孩子一些小事,動則下跪是什麼意思,這是父子說話,又不是君臣對奏。”

朱見濬說道:“孩兒行事孟浪,讓父親費心了。”

朱祁鎮微微一笑不以爲爲意。

他的思想在這個時代感染多了,也被這個時代思想感染多了,作爲太子朱見濬玩個把女人,從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當日大藤峽四家土司送給了朱見濬很多美女,都被朱見濬給拒絕了。之後到底出了什麼事情,朱祁鎮也沒有細問。

對於太子的兒女私情,朱祁鎮也沒有心思問。

只是該教育還是要教育的。

朱祁鎮說道:“本朝從來立以嫡長,你是嫡子,也是長子,故而你的地位無可動搖,下一代天子自然是你。”

“但是如果你有了庶長子,事情就麻煩多了。”

“衆生畏果,菩薩畏因,你知道該怎麼辦嗎?”

朱見濬渾身一顫,說道:“孩兒知道了。”

朱祁鎮見狀,就知道這孩子又想錯了,說道:“我只是讓你第一個孩子,必須是嫡子,又沒有讓你做別的。”

朱見濬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父皇仁慈。”

朱祁鎮搖搖頭說道:“我並不仁慈,你或許不知道這個時代的避孕藥,長期避孕的話,很可能一輩子就沒有孩子了。”

“這就是我教給你的一件事情,你的任何錯誤,都會付出代價,雖然這個代價,未必要你來承擔,卻也不是很多人承擔的起的。”

朱祁鎮深知在深宮之中,一個女人沒有生育能力之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下場,縱然是有萬千寵愛,也難逃晚景淒涼。

朱見濬聽了,渾身一震。

朱見濬少年慕艾,又是苗女多情,這個出身大藤峽的汪氏,是朱見濬第一個愛上的女人。

因爲她與朱見濬見過其他女人都格格不同。

那種天真爛漫,那種天然野趣,卻不是其他女人能給她的。

這才一直帶在身邊服侍。

卻不想他的一點小心思,卻會爲她帶來如此災難。

男人的深情一般都是少年之時,而朱見濬而今正是少年,他忍不住說道:“父親。”

朱祁鎮說道:“太子,你要明白,很多事情即便是對的,在不對的時候做,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如果你而今有嫡子,你院子裡面有幾個人,我決計不會問一女,我也沒有那麼閒。只是而今卻是不行的。”

“身爲皇帝,最重要的是自我剋制。”

“這一件事情,你要好好想想吧。”

朱見濬有幾分失魂落魄,低頭行禮說道:“是。”

朱祁鎮的權威在朱見濬這裡,是無可動搖的。而且父子之間,還有緩和的餘地,但是朱祁鎮已經稱呼他爲太子,那就不再是父子談話,而是君臣奏對了。

就意味着,已經無法更改了。

朱祁鎮看了朱見濬,心中也有幾分心疼。

卻越發堅定了自己的抉擇。

朱祁鎮這樣做,固然是堅持嫡長制度,不想給後世留下麻煩事情。但是同樣是看出來,太子對汪氏情根深種。

以此絕了後患。

其實如果太子對汪氏感情不深,朱祁鎮反而可以退一步,畢竟一個不受寵的妃子,即便是得了庶長子,也未必能有什麼作爲。

但是如果這個女人是寵妃的話,從此朝廷就多事了。

另外一個原因,朱祁鎮就是要給朱見濬一個教訓。

無他,朱見濬太順了。

作爲太子,真是順風順水,萬千寵愛在一身,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一切都是最好的。

但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將來就能成器嗎?

未必。

朱祁鎮總是覺得太子缺少一點東西,挫折,失敗,與敬畏。

這些東西,後世普通人卻是一點都不少,但是對太子來說,卻是太少了。

但是真正成長本身就是非常痛苦的蛻變,這些東西外人給不了太子,朱祁鎮自然要讓他知道,做了什麼樣的事情,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真如朱祁鎮所說的,自我剋制。

在大明體制之中,皇帝是一個不受約束的人。

不管文官集團多強大,如果皇帝橫下心來不想按照原本的套路來,是沒有任何人能阻攔的住的。

朱祁鎮見朱見濬情緒不高,也輕輕一嘆,說道:“你回去準備大婚吧,大婚之後,朕還有事情讓你去辦的。”

其實太后強調太子大婚也是有原因的,太后想讓太子留在京師。畢竟太后想大孫子了。

但是朱祁鎮依然不會同意的。

他對太子的培養計劃,就是在太子年輕的時候,看看大明天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如果歷練出來的,就會代他處理一些地方事務。

不求別人,將來太子只要能勝任一方總督的能力,將來接任大位,也沒有什麼好擔心了。

所以,縱然太子大婚之後,朱祁鎮也不會改變自己的計劃。

朱見濬此刻卻沒有心思去想朱祁鎮是怎麼想的,他行禮如儀,緩緩的退出大殿之後,走在長長的宮牆之下,腳步越來越慢,變得躊躇起來,心中想着汪氏的一顰一笑,心中萬般苦惱升出來,暗道:“我該怎麼跟她說啊?”

萬般愁緒從太子少年的心中生長出來,恰如春長,更行更遠還生。

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傳京師第一百零四章 鐵甲鏗鏘第九十章 少府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八十七章 朗氏內憂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舊接替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團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二章 外戚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三十七章 何以養民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勝衛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五章 新內閣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動的安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六十章 明浪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糧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士奇最後諫言第八十章 沿途所見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一十 章 議麓川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顏帖木兒的決心
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傳京師第一百零四章 鐵甲鏗鏘第九十章 少府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八十七章 朗氏內憂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舊接替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團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二章 外戚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三十七章 何以養民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勝衛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五章 新內閣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動的安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六十章 明浪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糧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士奇最後諫言第八十章 沿途所見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一十 章 議麓川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顏帖木兒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