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酒話

事情當然不會只是如此,莊繼華也正想找個方式發泄一下,順便再看看陳賡到底要做什麼。

“好呀,不過軍營裡不準喝酒的規矩是我定的,不能由我來破壞,我們出去喝。”莊繼華淡淡的說。

“行。”蔣先雲首先贊同,他想起上次莊繼華也出現過同樣的事情,那是在鄧演達出走之後,莊繼華也是消沉了一段時間,後來不知怎麼好了的,這次也許是因爲廖黨代表的事,喝趟酒舒緩一下也許就好了,現在可不比那會那樣消閒。

一行人敲開營門對面的茶鋪,油燈下就開始喝酒,莊繼華這下也放開了,來者不拒,碗到酒幹。酒,是鄉間農家的土釀,辛辣刺喉;菜,也是農家小菜,此情此景正好一醉。

喝酒自然不是喝悶酒,話題一會就扯到廖案,蔣先雲和陳賡沒有去廣州,自然不知道詳情,便向莊繼華打聽,這反而讓莊繼華產生錯覺,以爲他們的目的就是這個。

“黨代表遇刺我個人認爲是一次必然中的偶然。所謂必然,是指黨代表堅持整軍整頓財政,使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受到損失,是他們的報復。所謂偶然,我們其實事先有所察覺,也對他們採取了一些監控,但監控力度不夠,未能有效防範他們中某些人的個人行動。”

“這麼說你認爲這個一起個人行動?”蔣先雲問道。

“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是這樣的。”莊繼華將碗裡剩下的酒一口喝乾,今晚莊繼華表現出來的的酒量驚人,蔣先雲估摸着他和陳賡加起來也不是對手,不過旁邊還有宋雲飛和伍子牛,也是酒量奇大的人。

“胡毅生、林直勉他們曾經密謀過刺殺黨代表,可不知爲何沒有實行,順便說下,胡漢民是知道這事的,他沒有告發,也沒有制止。朱卓文很可能是單獨行動,至於香港傳出的200萬,這個很可能僅僅是傳聞。”

蔣先雲見莊繼華喝得很快,悄悄示意陳賡不要給他倒得太急,可陳賡卻似乎沒有注意,只要莊繼華的酒杯幹了,就立刻給他滿上。

“文革,我聽說你主張地主也可以進農會,你能不能說說爲什麼?”蔣先雲陸續知道劉家塘發生的事情了,他心裡早就存了問問莊繼華的心思。

“地主爲什麼不能參加農會,”莊繼華翻眼問道,隨後打了個酒嗝,酒氣直衝蔣先雲的臉上。

“成立農會的目的本來就是對付地主的,那地主要參加了農會,加上他們本身代表的宗族優勢,很容易獲得領導權,農會的姓質就有可能改變。”

“你….你那是…階級鬥爭….理論,”莊繼華嘿嘿一笑,用力將嘴裡的菜嚥進肚裡後才說:“發動農民也要制約農民,爲什麼呢?就好比吃飯,不吃,你要餓死;吃得太多,你會漲死。發動羣衆也是這樣,羣衆不發動起來,革命不會成功;可是羣衆發動起來有會產生另外一些問題,最典型的是,過激。”

莊繼華說得有些激動了,站起來把身上的外衣脫下來掛在旁邊,然後又說:“羣衆在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衝動的,爲什麼呢?因爲羣衆的目光是片面的,侷限的,特別是在中國這個封建主義還很嚴重的國家,大多數羣衆都缺少文化,特別是農民,他們甚至可以說是愚昧的。所以既要發動他們起來鬥爭,又要限制他們的盲目和過激。”

“你認爲這種盲目或者過激具體表現爲什麼呢?”見蔣先雲也有三分醉意了,陳賡便接着問道。

“任何革命都是利益再分配,”莊繼華又一口喝乾碗裡的酒:“其中最主要的是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美國讀力戰爭是一場由經濟利益引起的革命,最初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從英王手裡拿回收稅權,結果最後發展成了爭奪政治權利;法國大革命、蘇俄的革命無一不是如此,革命造成了經濟政治利益的再分配。革命中的政治領袖需要羣衆的支持,羣衆需要得到經濟利益,給還是不給?怎麼給?給到那種程度?於是就會有人提出過激的主張,當這種主張出現後,政治領袖們是支持還是反對?肯定只有支持,因爲他們不能反對,反對就變成了與羣衆對抗。”

莊繼華又喝了口酒,他感到這酒越來越適口了,原來的那種辛辣好像不見了。

“具體到現在,其實我最擔心的不是羣衆發動的問題,巫山,你知道嗎?”莊繼華拍拍陳賡的肩膀,對他說:“巫山,我最擔心的是國共合作,比如農民提出分田分地,貴…黨是支持….還是….反對…。國民黨會幹嗎?.不會,用你們的話說,國民黨是有產階級,就拿軍隊…來說吧,大多數軍官家裡都是地主或者富農,你把他們家裡的財產分了,或者…殺了,他們會怎麼辦,他們會造反。”

“所以讓地主進入農會就是要制約農會,制約過激行動?”蔣先雲問道。

“對,其實…就是維護….國…共…合作。”莊繼華醉意朦朧的說。

宋雲飛和伍子牛在一旁,聽得雲裡霧裡的,宋雲飛閱歷強些,多少還懂點,伍子牛幾乎完全不懂,他醉醺醺的說:“管他們什麼合作,我就聽你的,長官,我們再喝。”

說完一揚脖就把碗裡的酒喝乾了,莊繼華也有樣學樣。宋雲飛看看陳賡,他有些黑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陳連長,我們喝一碗。”

把手裡的酒碗跟陳賡面前的一碰,然後一口喝乾,陳賡知道宋雲飛看出點什麼了,只好愁眉苦臉的端起酒碗,一口喝下,不過好多都從他嘴邊流出,把軍裝染溼一大片。

招地主進農會就是維護國共合作,蔣先雲沒想到莊繼華竟然是這樣認識的,更對對莊繼華對羣衆的看法感到生氣,恍惚中又想起韶關時的辯論,他猛地站起來,沒成想在酒精刺激下動作過猛,身體一陣搖晃,陳賡忙伸手扶住他,蔣先雲推開陳賡:“招地主進農會鞏固國共合作,真是奇談怪論。革命是個不斷進步的過程,有些人堅持下來,有些人會被淘汰,留下的都是堅定的革命者,如果說出現過激,那也是革命過程中應該付出的代價,這個代價我們可以承受,也能夠承受。”

“不,不,你…錯了。”莊繼華豎起食指搖晃着,有些口吃不清的說:“你…怎麼….知…道…他們…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今天….你可以…這樣….說,將來…呢?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多…少….罪惡….是….在美麗…的….藉口….下….產生的。”

說完之後,莊繼華咕噥一聲,就趴桌上了。

“他醉了,巫山,我們扶他回去。你們倆收拾收拾。”陳賡說完,過來架其莊繼華的身體,蔣先雲架起他的另一邊,莊繼華嘴裡還喋喋不休的說:“革命,喝…酒,就是革命。來,這裡,你說,來…這裡…作什麼。”

沿途幾個軍官認出是蔣先雲和莊繼華,紛紛要來幫忙,均被陳賡打法走了,他和蔣先雲就一直把莊繼華架回臥室。進門後蔣先雲四下看看,對陳賡說:“你給他倒點水,我去給他打盆涼水,擦擦臉。”

等蔣先雲走後,陳賡倒了杯水,感到太燙,又放在一邊,他看看周圍,四周一遍安靜,他突然升起一個念頭。

“文革,你對我黨是不是有成見?”陳賡低聲問。

“什…麼….成見?”莊繼華迷迷糊糊的問:“沒…沒有。你巫山是個好人。”

“我不是說的巫山,我是說[***]。”

“共…黨,很…厲…害,天下….是….他們的。”

“那你爲什麼不參加[***]?”

“我…不…敢…,太…厲害了,沒…被….肅死,也…躲…不過….不過….,文革…。”

舒適,什麼意思?也躲不過什麼?陳賡一頭霧水。

“你做什麼?”蔣先雲回到屋裡,剛好聽到最後一句話,他驚訝的看着陳賡,不知道他想作什麼。陳賡擺手示意,讓他不要說話。

“[***]不好嗎?”

莊繼華沒有說話,陳賡推推他,又問道:“[***]不好嗎?”

“一…樣,沒…什麼…差別。”莊繼華猛地坐起來叫道:“我要喝酒,酒呢?”

陳賡連忙把他扶住他,把杯子端來,試試溫度,感到還有些燙,便說:“喝完了。”

“買,去…買,我…出….錢。”

“好好,你先躺下。”陳賡把蔣先雲拉到一邊:“給他弄杯涼開水過來。沒有涼水也行。”

“你要做什麼?”蔣先雲拉住他,低聲問。

“我總感到他藏着什麼,心裡有話沒說出來,今天的機會難得,酒後吐真言。”陳賡狡捷的說。

“算了,這樣不好,要是他發覺了,以後怎麼相處。”蔣先雲想想後勸道。

陳賡急了:“巫山,行大事不拘小節,再說他醉成這樣,知道什麼。”

“不行,況且剛纔他說的,你聽懂了嗎?”

“再問問,我再問一個問題,好不好。”陳賡請求道。

蔣先雲看着牀上的還在要酒的莊繼華猶豫了好久,最後還是堅決的搖搖頭,陳賡還要勸,這時聽到外邊宋雲飛和伍子牛的聲音,他知道,機會已經過去了。

蔣先雲的猶豫使他們喪失了一個驚人的發現的機會。陳賡想破腦袋也沒想出莊繼華是什麼意思,沒被舒適?躲不過什麼?他叫自己作什麼?後來他把這些話報告了周主任,以周主任的智慧也莫名其妙,直到很多年以後,一個偶然的機會….不過那時他已經處在風暴中心,生命的路即將走到盡頭。

(未完待續)

第五節 友人(三)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八節 九變(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八節 轉折(十)第三十一節 請戰第三節 會戰(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三節 聚才(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三節 戰鼓(六)第六節 救亡(四)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六節 突破(二)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四節 戰鼓(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二節 說汪(二)第九節 號角(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四節 外交(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四十一節 戰東莞(七)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五)第五節 突擊(九)第四節 外交(九)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二節 交易(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六)第四節 九天之上(十)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十六節 誓言第十節 虎嘯(七)第六節 救亡(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二節 起航(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三節 整編(二)第四節 戰鼓(六)第十節 餘波(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十節 虎嘯(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十節 撤退(四)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七節 風波(五)第三節 太行行(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一節 報名第一節 湖議(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五節 反攻(四)第五節 曙光(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四)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四節 謀殺(六)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七節 閃電(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一節 奪軍(九)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一節 突破(十)第三節 魅影(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五節 號角(六)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三節 前哨戰(二)第一節 遏制(三)第一節 遏制(三)第五節 圈套(一)第八節 日薄(六)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
第五節 友人(三)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八節 九變(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八節 轉折(十)第三十一節 請戰第三節 會戰(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三節 聚才(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三節 戰鼓(六)第六節 救亡(四)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六節 突破(二)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四節 戰鼓(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二節 說汪(二)第九節 號角(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四節 外交(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四十一節 戰東莞(七)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五)第五節 突擊(九)第四節 外交(九)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二節 交易(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六)第四節 九天之上(十)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十六節 誓言第十節 虎嘯(七)第六節 救亡(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二節 起航(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三節 整編(二)第四節 戰鼓(六)第十節 餘波(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十節 虎嘯(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十節 撤退(四)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七節 風波(五)第三節 太行行(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一節 報名第一節 湖議(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五節 反攻(四)第五節 曙光(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四)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四節 謀殺(六)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七節 閃電(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一節 奪軍(九)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一節 突破(十)第三節 魅影(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五節 號角(六)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三節 前哨戰(二)第一節 遏制(三)第一節 遏制(三)第五節 圈套(一)第八節 日薄(六)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