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結盟(六)

鄧演達精神一振,不能說他輕視武裝鬥爭,而是一直沒機會組建屬於行動委員會的部隊隊,黃埔內他的支持者不少,但大部分都沒有掌握實權,特別是在裝備精良的野戰部隊中,沒有帶兵官,迴歸後,發展部隊卻有個新問題存在;如果在國統區建立部隊,很難不引起蔣介石的注意。現在莊繼華指出條新路,在敵佔區,那就另當別論了。

“那如何解決敵佔區部隊的生存和補給呢?”陳銘樞對領兵作戰有更多的體會,他提出了個關鍵問題。

“向GCD學,”莊繼華毫不猶豫的說:“GCD是這方面的大師,我們必須向他們學習。我總結了下他們的措施,首先是一支有力的武裝力量,打開局面後,發動羣衆,建立基層政權,將當地民衆牢牢吸引在身邊;其次,如何發展,部隊作戰要堅持游擊戰方式;所謂游擊戰,其實很簡單,避免與敵人正面交火,敵人重兵而來就避開他們;作戰以伏擊爲主,對敵人的進攻,主要採用堅壁清野。”

“在這其中,黨組織起關鍵作用,黨員的帶頭作用及其重要。軍隊分爲三層,主力部隊,地方部隊,民兵。主力部隊進行遊動作戰,地方部隊則是當地堅持,民兵平時不參加作戰,主要任務是監視敵人,防止漢殲滲透。”

“曰軍兵力不足,敵後有廣大的區域,敵後看似危險,其實危險並不如想象那麼大。根據地主要選擇在交通不便的山區,像山東的沂蒙山地區,皖中的滁州地區,華北的太行山地區。察哈爾,綏遠;另外還有一片地區,冀東地區,根據我得到的情報,這塊地區只有小部分GCD游擊隊在活動,而且,GCD對平原地區的游擊戰並不在行,至少還沒總結出經驗,這就是機會,你們可以去填補這塊區域。”

“對於補充,我建議最好在開始時打國民黨的旗幟,我們的空軍目前還佔據上風,可以空投部分物資,但主要物資還是需要敵後部隊自己去找。”

“文革,乾脆這樣,我們選擇些人,交給你培訓,就以敵後遊擊訓練班的名義,你在成都找個地方,進行秘密訓練,完成後將他們空投到相關地點,你看怎樣?”鄧演達試探的問。

莊繼華猶豫下點頭:“行,你們把人找來,我來訓練。不過,我可不是你們的人,我還是國民黨員。”

陳銘樞笑道:“這是自然,你還是省主席,蔣委員長的高足。”

莊繼華淡淡一笑,沒有理會其中的諷刺:“另外,一旦成立組織,就要考慮組建一個保衛部隊,就像蘇俄的契卡,軍統這樣的保衛組織,防止組織機密外泄,同時保衛安全,廖黨代表的教訓不能忘。你們有這方面的人才嗎?”

鄧演達猶豫會點點頭:“有,行動委員會以前就有保衛部門。”

莊繼華見狀便不再追問細節,繼續說道:“組織成立後,我建議不要急於擴充力量,人多並不一定好,有些文人,罵架的本事有,做事的本事絲毫沒有,儘管有些影響力,不過最好不要吸收進來。我建議最好在學生、工人、難民、軍隊中發展組織。另外,你們也不能把活全交給我,你們也應該動手培訓幹部,信仰的培養不能假手他人。”

陳銘樞轉頭對鄧演達說:“文革說得沒錯,我們一直在作現有力量的整合,忽視了新鮮力量的發展,讓季方和章伯鈞他們去作,你看怎樣?”

鄧演達思索會說:“不,這件事我親自來,等回武漢後,我就向軍事委員會辭職,擔任參政員或高參就行了,這樣就有時間來建所學校,培養幹部。”

“這所學校就叫抗曰軍政大學。”莊繼華立刻接了一句。

“不好,GCD有個抗曰軍政大學了,”陳銘樞立刻搖頭:“人家會以爲我們竊名,嗯,就叫敵後抗曰幹部學校,明確提出是爲到淪陷區打游擊戰培養幹部。”

“陳前輩好主意,”莊繼華笑道,他明白陳銘樞的意思,學校成立後,蔣介石肯定會排特工進來,與其讓特工報告,不如干脆擺在明處:“不過委員長會同意嗎?他可是在校長上起來的。”

鄧演達和陳銘樞同時愣住了,仔細想想,莊繼華說得不無道理,鄧演達在黃埔擔任過教育長,正因爲如此,他在黃埔內纔有大批追隨者。所以蔣介石對他出任學校校長之類的職務會很警惕。

“這好辦,”陳銘樞很快計上心頭:“擇生兄,你不是掌握民衆動員部嗎,民衆訓練部部長陳公博到四川擔任省黨部主任了,你可以向他要求把這兩個部合併起來,這兩個部原來本就是一個部,合併起來天經地義。然後向他彙報這一年多預備役組建情況,指明幹部不足,要求成立個學校,進行短期培養。”

“那如何套上敵後呢?”莊繼華拋出個問題,陳銘樞的思路他很贊成:“如果這樣,敵後就不能提了。”

“不然,可以在裡面成立一到兩個班,指明是去敵後從事民衆動員訓練工作。”鄧演達思路活躍起來:“這點你就放心吧,另外,嚴重和真如也可以出面辦學,嚴重現在在中央軍校中基本不負責什麼具體事宜,不如讓他在西南綏靖公署下成立個抗曰遊擊訓練班,就以爲將來準備爲名,真如,你可以到西南綏靖公署工作,就負責這個學校。”

“好,反正我沒什麼事,這個高參幹不幹都一樣。”陳銘樞笑道。

隨後鄧演達和陳銘樞又談起學校教材的問題,莊繼華提出他可以幫助準備些教材,特別是游擊戰術,前世的電影還記得幾部,。那裡面的戰術應該管用。

不過鄧演達另外還給他個任務,讓他幫助講授如何在淪陷區建立根據地,如何發動羣衆,以及如何建立基層政權。

說到最後,鄧演達乾脆問道:“文革,你到底想做什麼?你能不能給我透個底,爲什麼不加入我們,又爲何要幫我們,我知道絕不是因爲與委員長有矛盾,你們的矛盾還沒達到徹底破裂的地步。”

莊繼華沉默了,他完全沒料到鄧演達會突然發作,宮繡畫也瞪大眼睛注視着他,她也不理解莊繼華爲何選在這個時間與鄧演達他們聯手“如果你們能發展起來,我會給你們解釋的,”莊繼華最終還是沒有明說:“我希望我對你們的幫助,會得到我希望的結果。有一點,請老師放心,我的幫助絕對是無私的,我會盡最大努力幫助你們,我希望你們的力量在戰後能發展到一百萬人,能佔據兩到三個省的地盤,成爲中國政壇上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莊繼華最後說:“我現在能說的就只有這麼多。老師,你們要缺什麼儘管跟我提,我可掌控着西南三省。”

他的玩笑沒有讓鄧演達和陳銘樞笑起來,鄧演達只是感到有些苦澀,這就是莊繼華的風格,開始的時候根本不知道他要達成什麼目的,不過看上去這事對他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陳銘樞想想後尖銳的說:“文革,你是想等我們發展起來再加入我們,如果我們沒能發展起來,你也是安全的,是這樣嗎?”

莊繼華不管他,反而嚴肅的說:“我與你們的關係、僅限於你們兩位和嚴老師知道。老師,言盡於此,我走了。”

這句話說完後站起來,離開了石桌,花海中露出劉殷淑的絕世容顏,和丫丫清脆的笑聲。

“抓到你了!抓到你了!媽媽,該你了。”丫丫興奮的拉下矇住眼睛的手帕,看到莊繼華過來,她立刻蹦過來:“爸爸,你來抓我和媽媽好不好?”

“丫丫,和爸爸去那邊玩,好不好。”

莊繼華一家人的話聲漸漸遠去,鄧演達和陳銘樞依舊安靜的坐在石桌邊,他們沒有挽留莊繼華。陳銘樞有一下沒一下的敲擊桌面,鄧演達雙手放在膝上,腰板挺得筆直。

“你怎麼想?”鄧演達問。

“他應該有更深遠的計劃,”陳銘樞淡淡的說:“不過不像是針對我們。”

“應該不是,要針對我們,當年就不會冒險救我了。”鄧演達長吁口氣。

“人是可能變的。”陳銘樞猶豫會,決定還是提醒他一下:“這次可不是我們一兩個人。”

“我當然知道,不過他提出的建議,卻是可行的。”鄧演達說完站起來:“春遊登南山,是渝城市民的習慣,我們也附庸風雅一回。”

陳銘樞也站起來:“把東西給茶博士送回去。”

說完之後,跟在鄧演達身後,沿着彎曲的山道向花海中走去。倆人慢慢的走着,似乎是在觀賞滿山的花樹。

“他的長遠計劃,應該是在國共之間培植起第三種力量,這股力量應該是絕對讀力於國共之外的力量。”鄧演達慢慢的說:“我現在想不通的是他爲什麼要這樣作。”

“這點也正是我想問的。”陳銘樞伸手摘下朵花,拿到眼前仔細觀察。

“既然他不想說,你就問不出來,”鄧演達淡淡的說:“不過他的計劃是可行的,我們可以與他合作,至少可以利用他掌握的資源。”

陳銘樞點點頭:“我們分頭行動吧,你去找任潮商議下,我和嚴重再商議下具體細節。”

鄧演達沒有答話,只是簡單的點點頭,可他心中依舊在想,莊繼華這是爲什麼呢?

同樣的問題宮繡畫也在悄悄問莊繼華,莊繼華還是沒有回答,他只是笑笑,這讓宮繡畫平添了不少煩惱。

(未完待續)

第五節 號角(一)第二節 初戰(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六)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七節 鎮藍衣(三)第六節 救亡(七)第三節 戰鼓(六)第二節 川軍(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五節 突擊(四)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三節 魅影(三)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一節 蟄伏(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九)第二節 交易(五)第三節 魅影(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八節 南線(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八節 九變(五)第一節 諜影(二)第七節 風波(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一節 蟄伏(五)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二節 策劃(九)第七節 閃電(八)第一節 返川(一)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五節 突擊(一)第八節 刺廖(七)第四節 經濟改革(一)第三節 調整(一)第八節 轉折(十)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七)第十四節 家宴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一節 遏制(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二節 川軍(四)第九節 局勢第十節 大撤退(一)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十節 風雲(一)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三節 會戰(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三)第十一節 酒話第三節 調整(一)第一節 陰謀(八)第三節 結盟(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七節 生機(五)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五節 積聚(二)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五節 “異心”(四)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三節 重起(四)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五節 海關(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五節 反攻(一)
第五節 號角(一)第二節 初戰(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六)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七節 鎮藍衣(三)第六節 救亡(七)第三節 戰鼓(六)第二節 川軍(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五節 突擊(四)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三節 魅影(三)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一節 蟄伏(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九)第二節 交易(五)第三節 魅影(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八節 南線(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八節 九變(五)第一節 諜影(二)第七節 風波(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一節 蟄伏(五)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二節 策劃(九)第七節 閃電(八)第一節 返川(一)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五節 突擊(一)第八節 刺廖(七)第四節 經濟改革(一)第三節 調整(一)第八節 轉折(十)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七)第十四節 家宴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一節 遏制(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二節 川軍(四)第九節 局勢第十節 大撤退(一)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十節 風雲(一)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三節 會戰(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三)第十一節 酒話第三節 調整(一)第一節 陰謀(八)第三節 結盟(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七節 生機(五)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五節 積聚(二)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五節 “異心”(四)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三節 重起(四)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五節 海關(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五節 反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