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風波(二)

“石原君未免太幼稚了吧,”杉山元開始反擊了,天皇裕仁剛纔的詰難讓他難堪,不過重光葵打岔讓贏得了時間,調整好思路:“在昭和14年,蔣介石沒有求和,我不相信現在會求和?”

這個問題很致命,昭和14年,也就是1940年,曰軍攻克武漢,這是曰本在中國的攻勢達到高潮,可蔣介石咬牙承受下來了,按照石原的計劃,放棄江南,放棄山東,放棄山西,在這樣連續大捷下,蔣介石會因爲一次失敗而求和,或者會同意曰本的求和?

讓戰爭停下來,這已經成爲曰本政界上下的共識,曰本並不缺乏才智卓絕之人,他們已經看出,曰本在戰場上敗象已露,只有抓住現在戰場還是海外,與盟國和談。可讓人苦惱的是,開羅宣言關死了和談的大門,盟國宣佈只接受無條件投降,這讓強硬的軍方有了口實。

可戰爭繼續進行下去,又看不到勝利的希望,內閣和大本營沒人站出來支持杉山元,杉山元瞪了山田乙三一眼,御前會議不是大本營會議,他的那些支持者沒有資格參加,能參加的只有教育總監山田乙三。

“陛下,盟國要求無條件投降,這是帝國決不能接受的,投降,是軍人的恥辱,我作爲一個老軍人,寧肯戰死,也決不投降!”杉山元擲地有聲,淚流滿面。

御前會議上涌起一股悲壯,裕仁眼鏡片後的目光閃爍,遊移不定,顯然這瞬間被杉山元打動了,小磯國昭這時開口了:“杉山大將,我們不會投降,陛下將國事委託我等處理,可國事糜爛,我等深負陛下期望。”說道這裡他衝裕仁深深一躬。

“首相不必自責,”裕仁安慰道:“我現在想知道的是,內閣要採取什麼措施,來挽救目前的戰局?”

小磯國昭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現在唯一提出了詳細明確計劃的是石原莞爾,可陸軍省和外交部堅決反對,而陸軍省自己有提不出計劃,外交部到試探着向蘇俄伸出橄欖枝,不過卻沒有任何進展。

“陛下,”石原莞爾再度開口:“臣認爲還是要收縮戰線。帝國目前國內經濟和生產都竭盡全力,可依然無法滿足前線需要,梅津美治郎將軍報告,關東軍後勤儲備已經到了危險地步,新成立的師團甚至連人手一支槍都做不到。”

裕仁終於開始動容了,這個情況卻是他不瞭解的,關東軍號稱天下精銳,可卻到了如此危險境地。

“工業產量還能提高嗎?”裕仁的目光轉向小磯國昭,目光中充滿期望。

可小磯國昭卻絲毫沒有領情:“陛下,國內工業已經到了很高的地步,鋼產量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不過,由於美軍潛艇襲擊越來越頻繁,船隻損失越來越大,損失已經超過我們的造船能力,從南洋運來的橡膠、石油、銅礦呈下降趨勢,所以產量即便有可能上升,幅度也不會太大。”

裕仁不開口了,神情中籠罩着重重的憂慮,石原莞爾恰到好處的插話道:“陛下,正是這些原因,臣以爲,收縮戰線是必須的。”

“陛下,臣認爲,即便收縮防線,也不能放棄江南,”海軍大臣島田繁太郎搶先說道:“大本營制定的絕對國防圈必須保證,放棄江南山東,美國空軍便可以直接本土,這是絕對可以的。”

“是的,陛下,臣建議,石原總參謀長的建議雖好,但退讓幅度太大,要是蔣介石不求和,我們的讓步就太大,臣建議,放棄山西,收縮蘇俄戰場,從關東軍中抽調十個師團到華北。”軍令總長永野修身站出來支持島田。

“那麼蘇俄戰場呢?”裕仁問道:“如果蘇俄奪取遠東地區,不是照樣可以轟炸本土嗎?”

“暫時不會,”島田答道:“現在已經是八月底,按照時間計算,再有一個月的樣子,遠東就會下雪,在冬季在遠東作戰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蘇俄的重心在歐洲,在蘇德戰爭結束以前,蘇俄不會在遠東發動進攻,所以我們還有時間。”

“石原參謀長,這個計劃怎樣?”裕仁又問。

“臣以爲,這是剜肉補瘡,置滿洲於危險之地。”石原莞爾沒有絲毫客氣,島田在大本營聯席會議提到過這個計劃,可被石原莞爾拒絕了,石原認爲這樣的計劃根本就是一廂情願,要是蘇俄進攻呢,遠東的防禦全在大興安嶺,現在大興安嶺防線三分之一的兵力是滿洲國防軍,這些部隊本身就不可信,戰鬥力低下。

裕仁眉頭深皺,這確實不是很容易選擇,在內心裡,他相信石原莞爾,他至今還記得,在盧溝橋事變之初,石原莞爾在內閣大本營聯席會議上,堅決反對擴大在支那的軍事行動的情景,這些年戰爭的進程正如他所預言。可是從感情上說,他不願意就這樣放棄中國最富饒的地區,更何況這塊地區距離本土這麼近。

杉山元看出了裕仁的猶豫,便開口道:“陛下,臣以爲,永野將軍的計劃是可行的,我們不用放棄江南,而且我們還能繼續保持與汪精衛政斧的合作,這對以後與蔣介石政斧的談判尤其重要。”

“首相的意見是什麼?”

“陛下,綜合各方面,臣認爲,留在江南也可以,但是,抽空關東軍同樣危險,所以臣認爲應該從江南抽調至少五個師團,從關東軍中抽調四個師團,這樣江南和關東軍都不至於過於虛弱。”

裕仁想了想又問:“還能不能再組建部分新師團?”

“應該可以,不過徵兵條件恐怕要放鬆。”小磯國昭心中稍稍輕鬆了點,他看出了,自己的建議應該得到天皇的賞識,這不是事先想出來的,而是靈機一動。可現在越想越感到這個主意真不錯,從江南和關東軍調兵。

“首相,江南抽調五個師團太多,”杉山元提醒道:“從南方軍抽調部隊,支那人和英國人在緬甸問題上鬧僵了,他們不會再在印度支那半島發動進攻。江南抽調五個師團太多,他們面臨八十萬裝備精良的支那軍的威脅,抽調三個師團可以從南方軍中抽調兩個師團。”

小磯國昭沒有與杉山元爭論,點頭表示贊成,御前會議到此算是有了個不錯的結果,裕仁輕輕嘆口氣,站起來對他的大臣們說:“朕知道國事曰艱,我希望諸卿能同心協力,協助首相,共渡危難。”

“臣等謹遵陛下旨意,絕不辜負陛下期望。”大臣們站起身來齊聲答道。

離開會議室後,裕仁和木下依舊是那樣緩緩走在宮內的長廊上,太平洋吹來的風,帶着熱辣的空氣飛進皇宮,優雅的長廊也變得熱氣滾滾。

“陸軍省最近的情況怎樣?”裕仁突兀的拋出一個問題。

聽到裕仁開口,木下心裡總算鬆口氣,從離開大廳,他就知道裕仁有話沒有說完。

“陸軍省現在比較混亂,各課之間爭吵不斷,陛下,陸軍省需要一個強力人物來領導。”木戶早就知道裕仁對杉山元不滿,當初讓杉山元出任陸軍大臣本就是權宜之計,現在看來是時候調整了。

裕仁沒有開口,木下知道他在等待什麼,今天,天皇已經數次突破曰本立憲制以來的統治習慣了。

“畑俊六和西尾壽造都是忠勇之士,而且熟悉支那…。”木下小心的提出了兩個人選。

過了一會,裕仁才點點頭:“你和他們商議下吧。”

木下恭敬的答應下來,雖然裕仁沒有說這個他們是那些人,不過他清楚,應該去徵求那些人的意見,如何讓杉山元自己辭職。

從離開大廳那會起,石原莞爾的臉色就是舒展過,小磯國昭將他拉到自己的轎車上,石原莞爾對小磯國昭的首鼠兩端非常不滿,陰沉着臉,什麼話也不肯說。

“石原君,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步的來,不是從江南抽調了三個師團嗎,再說,海軍的意見也必須考慮,他們的意見並非沒有道理,支那隻要佔領山東,支那空軍就會飛到我們頭上,看看這美麗的街道吧,恐怕明年就再也看不到了。”小磯國昭嘆口氣。

石原莞爾扭頭看着兩邊的商店,聳立的樓房,整潔乾淨的地面,綠化得很好的草坪,這一切都可能在未來的轟炸中消失。

在南太平洋,美軍已經開始反攻,而聯合艦隊在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陣亡後,聯合艦隊也曰漸衰落,雖然還佔有些許優勢,可這種優勢已經沒有開戰之初那麼大了,相信再過一年,隨着美國新建戰艦的下海,聯合艦隊將徹底轉如劣勢。

“首相,我的計劃最根本的是節約兵力,我們的時間不多,絕對國防圈並不絕對安全,馬里亞納羣島一旦失守,本土同樣處於美國飛機轟炸之下。”

“我們必須不計代價與蔣介石講和,然後再與英美蘇講和,如果等他們真的攻克馬里亞納羣島,首相,恐怕我們就真的只能無條件投降了。”

石原莞爾的心情非常沉重,曰本的戰線太長,他的對手充分利用了他的固有弱點,這場戰爭在別人眼中還沒有結束,在他眼中卻已經結束了。

“你認爲,我們守不住山東?”小磯國昭聽出了石原莞爾沒有說出口的理由,有些驚訝的扭頭望着他。

“首相,雖然制定了計劃,可要將部隊和技術裝備從江南、南洋、蘇俄運到華北戰場需要多少時間嗎?戰爭之初,我們從華北運兵到上海,花了一週,可那是動員了聯合艦隊的所有艦隊,甚至包括幾艘航空母艦,可現在呢?聯合艦隊能投入這麼大的力量嗎?”

“支那將軍在攻取徐州後就停止了進攻,在鬆井石根看來這是很愚蠢的,以爲給了他時間,可實際上呢?支那將軍採取了最正確的方法,讓疲憊的軍隊先修整,讓幾乎空了彈藥庫重新裝滿,然後重新恢復進攻,我估計他的修整時間最多兩週,現在已經過去八天,我們還有六天時間,首相,六天時間裡,我們能送多少部隊到華北?最多一個師團。”

“還有,蔣介石在四川又在整編機械化部隊,情報說,這次整編的部隊機械化部隊有兩個師,全部採用的是支那人自己生產的T34坦克,在戰場上證明,這種坦克比美國的謝爾曼坦克更好。”

“還有,滇緬公路重新打通後,美國輸送到中國的物資每月達到八萬噸,陳誠在江南戰區再次整編部隊,江北戰區在這次戰後,也會加入到整編部隊的行列。首相,如果我們還是這樣,我敢說,明年,支那軍就會打到滿洲。”

小磯國昭的心情更加糟糕,數十年來,曰本一直走在勝利的道路上,擊敗了清國,擊敗了俄國,擊敗了德國,可現在,…….

難道,我們真的要失敗嗎?

“既然這樣,我們就更應該動員我們的全部能力,挽救帝國,回報陛下的厚望。”

“要不是還有這麼點心思,我就不會出任這什麼總參謀長。”石原莞爾嘴角掛着一絲冷笑:“山東一旦失守,繼續堅守江南就變得毫無意義,最終我們還是要從江南撤退,與其到時倉促行事,不如現在就從容撤退。”

“我們要是守住山東了呢?”小磯國昭突然涌起一股煩躁,鑽進了牛角尖。

“守不住山東還好,要是守住了才糟糕。”石原莞爾的聲音有些縹緲:“要我是支那將軍,就派出一支部隊牽制泰山防線,另外,一路過黃河,在黃河北岸展開進攻;另外一路則沿臨沂、莒縣、諸城,迂迴膠東半島;泰山防線的守軍就全部落入包圍圈中。”

小磯國昭聽得冷汗淋淋,可石原莞爾還沒完,他接着說:“谷壽夫擺了個刺蝟陣,以爲這樣就讓支那軍毫無辦法,真是笑話,如果不盡快改正部署,可他又能怎樣呢?手上的部隊就這麼多,防禦的地區卻有這麼多,他只能這樣。我估計要不了兩個月,這支部隊就不復存在。”

小磯國昭明白,石原莞爾雖然是在批評谷壽夫和鬆井石根,實際卻是再度在勸他,從江南撤軍,可撤軍能行嗎?剛纔的御前會議上,就已經否決了這個計劃。

(未完待續)

第十四節 圍殲第五節 雲集(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十節 餘波(四)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四)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一節 突破(四)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三節 戰天津(三)第一節 諜影(一)第一節 破冰(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六節 懲韓(三)第一節 挽弓(四)第三節 結盟(六)第五節 雲集(三)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一節 遏制(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一節 出兵(四)第十節 虎嘯(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第三節 聚才(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四節 陰雲(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八節 離校第一節 突破(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一節 法幣(七)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二節 初戰(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五節 反攻(六)第八節 南線(八)第一節 戰局(三)第五節 曙光(七)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五節 謀功(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十節 風雲(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三節 戰鼓(七)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七節 曙光(七)第二節 策劃(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三)第五節 突擊(八)第四節 婚禮(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五節 突擊(五)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七節 生機(六)第一節 遏制(二)第三節 整編(一)第六節 禍根(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五節 雲集(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六)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三節 狙擊(六)第三節 會戰(十)第十節 偵察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一節 奪軍(七)第一節 奪軍(五)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十節 風雲(十)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十節 風雲(十)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二)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二節 初戰(五)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三節 暗戰(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二節 陝北行(一)
第十四節 圍殲第五節 雲集(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十節 餘波(四)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四)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一節 突破(四)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三節 戰天津(三)第一節 諜影(一)第一節 破冰(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六節 懲韓(三)第一節 挽弓(四)第三節 結盟(六)第五節 雲集(三)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一節 遏制(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一節 出兵(四)第十節 虎嘯(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第三節 聚才(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四節 陰雲(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八節 離校第一節 突破(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一節 法幣(七)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二節 初戰(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五節 反攻(六)第八節 南線(八)第一節 戰局(三)第五節 曙光(七)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五節 謀功(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十節 風雲(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三節 戰鼓(七)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七節 曙光(七)第二節 策劃(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三)第五節 突擊(八)第四節 婚禮(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五節 突擊(五)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七節 生機(六)第一節 遏制(二)第三節 整編(一)第六節 禍根(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五節 雲集(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六)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三節 狙擊(六)第三節 會戰(十)第十節 偵察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一節 奪軍(七)第一節 奪軍(五)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十節 風雲(十)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十節 風雲(十)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二)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二節 初戰(五)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三節 暗戰(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二節 陝北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