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

宜城,漢水邊上一座古老的小城,如同中國的其他城市一樣,四面城牆將全城包圍在其中,城門樓古樸雄渾,飛檐猶如大鵬展翅欲飛;斑駁的雕刻填滿了歲月的滄桑,在清晨的陽光下,散發着歷史的光輝。

內山英太郎現在完全沒有心思欣賞這充滿中國古代文化的建築,他焦躁不安的在城頭來回踱步,不時將焦灼的目光投向城外,南北兩面的炮聲越來越近,特別是南面,槍聲居多,而且正飛速向這邊過來。

雖然成功將山本部隊救出,但整個戰局卻沒有發生根本變化。部隊依然陷入支那軍南北兩面夾擊中,支那集中了十五部隊來對付他這三萬部隊,如果他們不能儘快渡過漢水,那這座古城就是他和他麾下的三萬將士的葬身之地。

一縷陽光照在他身上,有些暖洋洋的,可內山卻厭惡的擡頭看了看初升的太陽,現在他非常痛恨這縷陽光,隨着這縷陽光,支那空軍很快便會光臨這座古城。

“師團長,神田君來電,命令我們立刻渡江。”參謀長秋永力大佐快步走過來,將手中的電報交給他。

“武漢有沒有電報?”內山沒有看,而是把電報捏在手中。

秋永力默默搖頭,內山不再開口,轉身面對城外,沉默半響,在垛口上輕輕拍了拍。儘快渡河,說起來容易,可現在支那軍攻勢猛烈,根本無法渡河;而且渡河行動一旦展開,留下斷後的部隊很難逃出支那軍的圍攻。

“神田君的東岸的攻勢順利,已經順利突破支那軍的兩道防線。”秋永力說道。

“順利?”內山的語氣有些奇怪,秋永力有些沮喪,他本來是想調和下氣氛,可內山沒有領情,其實大家都清楚,神田攻勢順利只是假象,已經殲滅三十九師團的支那軍正從四面趕來,神田如果不能在三天內攻克鍾祥,就難逃被殲的命運。

“師團長,卑職認爲,我們應該按神田君的命令,儘快渡河。”秋永力再度開口。昨夜,阿南惟幾從武漢發來電報,要求十三師團爲山本解圍,實際上內山是不願去鄭集的,他認爲,應該利用山本拖住南線支那軍,十三師團主力則利用這段空隙,立刻渡河,追趕第六師團。但這個建議被阿南惟幾嚴詞斥責,內山不得已將預備隊立花芳夫派去爲山本解圍。

這個動作讓十三師團渡河行動整整推遲了一夜,同時導致了嚴重後果,那就是原本被山本吸引的十萬支那軍,現在全撲過來了,再要渡河就更困難了。

“師團長,阿南司令官來電,要我們解救山本後,立刻渡河,就在宜城渡河,渡河後立刻南下,根據情報,和對岸只有支那一個地方保安團,除此之外,到鍾祥均沒有支那政斧軍。”高級參謀板橋次郎快步跑來,向內山報告。

“八格!”內山忍不住罵道,現在卻又要求他立刻渡河,這樣混亂的命令,讓他如何執行?

“渡河?渡河?怎麼渡河?四個聯隊全部都在與支那軍交戰,再過一會,支那空軍就要過來,我們怎麼渡河?回電,部隊正與支那軍交戰,白天渡河,易遭受支那空軍襲擊,後勤輜重難以保全,過河更無法戰鬥,我決心在今晚渡河。”

說完之後,內山依舊氣鼓鼓的,秋山力也表示贊同:“師團長說得對,現在不可能渡河,南線還沒穩定,有必要再次反擊,師團長,我建議從104聯隊抽調鳩山大隊進行反擊,另外在北線搜索防禦,同時命令工兵立刻開始後收集架橋材料,注意,材料收集好後,一定要隱蔽好,支那空軍很快便要來了。”

等板橋走後,內山對秋山說:“今天支那軍的攻擊必定很猛烈,必須立刻調整部署,命令前沿對支那軍進行反擊,反擊得手後不要追擊,早淵旅團立刻後撤到鯉魚橋湖東岸建立防線,柴田旅團長率領104聯隊在蠻河東岸郭家州建立阻擊陣地,阻擊追擊的支那軍。”

“哈依!”秋山準備去發佈命令,可內山又叫住他,沉默片刻後說:“命令富山大隊立刻出城,對支那軍展開反擊。”

秋山力遲疑下,最終還是點點頭。富山騎兵大隊是師團唯一的機動力量,原本是打算在撤退前進行反擊,可內山顯然改變主意,說明他對局勢非常擔心。

沉重的馬蹄踐踏地面,一隊騎兵從煙霧中殺出,雪亮的馬刀高高揚起,留下一路的屍體,一路血泊。

正在衝鋒的中[***]隊猝不及防,除了少數勇敢的軍官和士兵毫不畏懼,就地展開阻擊,但這畢竟是少數,大部士兵卻亂紛紛後退。

富山大隊的反擊收到效果,中[***]隊一下子就被衝退了十來裡,待中國援軍上來,富山已經呼嘯而去。利用這短暫的空隙,山本和立花率領部隊迅速後撤到城外,依託鯉魚橋湖建立起防線。

同時,在西線,曰軍一改往曰被動防守的,展開全線反擊,與一零一軍在老銛山、鴨子頭、竹家溝一線展開激戰。

在距離前線三十多裡的方家大山的山腳,山林中有幾間孤零零的房屋,這裡是遠近聞名的王老獵戶的家,平時這裡少有人煙,可最近這裡卻來了大批軍人,除了將這幾間房屋填滿外,還在外面的林地裡架了大批帳篷。

“這個張靈甫要做什麼!?膽大包天!上次抗命的事還沒完,這次居然又來了!他要做什麼!”

從屋內傳來一聲憤怒的咆哮,外面站崗的士兵悄悄向裡面看看,隨即又趕緊收回目光,目不斜視的繼續站崗。

“咣噹!”一樣東西在地上被砸爛。

“命令,林意代理一零五師師長,撤銷張靈甫師長職務,由憲兵押到司令部關押,待戰後處置!”藍運東漲紅着臉,一手叉腰,胸膛起伏不定。

“司令,臨陣換將,兵家大忌,還是再電告張靈甫,告訴他,一零四和一零六都已經後撤,他的位置過於突出,暫時撤一下爲好。”

傅常非常爲難,曰軍展開全線反擊,爲避曰軍鋒芒,藍運東下令暫時後撤,誘使曰軍繼續進攻,一零四和一零六兩師遵命執行了,可張靈甫卻堅決拒絕,反而來電,認爲曰軍在這種情況下展開全線反擊,肯定有詐,建議以攻對攻,不讓曰軍有絲毫喘息之機。

張靈甫再次公然抗命,藍運東勃然大怒,對他的不滿再也壓制不住,堅決要撤了他的職務,但傅常卻考慮更多,張靈甫是莊繼華極其欣賞的人物,他能在四十九集團軍內如此迅速提升,完全是莊繼華的一意孤行,當然,張靈甫自己也很爭氣,數場大戰,表現出色,在唯纔是舉的四十九集團軍迅速站穩腳跟,受到一零五師官兵的擁戴。撤銷張靈甫的職務,肯定會在上下兩方面引起巨大反響,很可能影響部隊戰鬥力。

“不行!必須嚴肅軍紀!戰爭規模越打越大,軍紀不明,更是兵家大忌!”藍運東一揮手,神態嚴厲之極。

“司令,”傅常理解藍運東的想法,現在已經不是命令之爭。作爲司令,令不行禁不止,如果不處理張靈甫,他藍運東今後恐怕難以指揮這支部隊。但他還是要勸,現在不是解除張靈甫職務的時候:“現在前方戰事正烈,更換指揮官,導致士兵思想浮動,會招致更大損失。至於張靈甫,可以在戰後再追究。”

“戰後?”藍運東冷笑聲堅決搖頭:“要不撤了他,接下來他不知道還要闖多大的禍,傅參謀長,不要再說什麼了,現在就執行吧。”

傅常輕輕嘆口氣,想了想說:“要不這樣,暫時不押回司令部,就在一零五師就地關押。”

藍運東遲疑下,傅常見他意動,便趁熱打鐵:“司令,目前戰局變幻莫測…。”

可沒等他說完,藍運東便打斷他:“不行,這小子就仗着自己打了幾場漂亮仗,把他留在前線,他根本就不會在意。”

傅常明白了,藍運東氣的是張靈甫抗命,實際還是很欣賞這員戰將,於是點點頭:“好,我這就下命令。”

就在藍運東和傅常商討張靈甫命運的時候,張靈甫正在指揮所裡衝電話筒大罵:“劉小關,你給老子聽着,要守不住陣地,老子斃了你!”

話筒裡申辯了幾句,張靈甫的怒氣更盛了:“你少理由,我不管友軍,一零五師決不後退!”

放下電話,張靈甫氣咻咻的端起杯子灌了一大口水,放下杯子,便不滿的對林意說:“媽的,南面已經打到城下了,炮聲老子這裡都能聽見,內山這老傢伙在這個時候反擊,不是撤退纔有鬼了!這個時候讓我們撤退,那不是正中了他的詭計。”

林意嘆口氣,兩翼友軍後撤,一零五師單獨頂前面,26旅團全軍壓過來,一零五師所有陣地都在激戰,戰役打到現在,一零五師已經連續作戰兩週,兵員損失達到四成,全師只剩下一萬多人,連團長都傷亡兩個,314旅旅長樑光烈(前文有誤,367旅是二十二集團軍下屬)在昨天的戰鬥中負傷。

wωω •TTKΛN •co

不過,林意認爲張靈甫的判斷沒錯,內山在這個時候發動反攻,肯定別有用心,絕不是真正想進攻,更大的可能是掩護撤退。

林意正要開口,參謀主任神情複雜的進來,張靈甫發現了,他皺起眉頭:“什麼事?磨磨蹭蹭的幹什麼,快說!”

參謀主任還是沒開口,只是把手中的電報交給林意,林意有些詫異,接過一看,神色頓時變了,張靈甫察覺有異,從林意手中拿過電報。

看過電報後,張靈甫沉默了會纔開口:“憲兵呢?”

參謀主任還是沒開口,張靈甫有些不耐煩了:“來了沒有?”

“進來吧。”參謀主任衝外面叫道,林意連忙阻止:“等等,師長,我們再給司令解釋下。”

張靈甫搖搖頭:“我知道這個結果,戰場抗命,要換我,我也要這樣,執行吧。”說到這裡,他又鄭重的說:“林兄,現在不能撤,我們損失很大,內山的損失也同樣大,就算把我們一零五師拼光,只要拖住內山,將十三師團殲滅在漢水西岸,這場仗我們就勝定了。”

“師長,先別忙,我們再給司令去電解釋下,最大不過,我們遵命後撤。”林意說。

“後撤!絕對不行!”張靈甫斷然拒絕:“戰爭打到現在,我們這些當軍人的,都是有罪的,都該死。我死國存,林兄,堅持下去,我堅信,我的判斷沒錯,現在是戰役的關鍵時刻,頂住就是勝利。”

說到這裡,他衝林意鄭重行了軍禮:“拜託了,林兄。”

林意和指揮所內的軍官們同時舉手還禮,張靈甫轉身朝門外喊道:“憲兵,進來。”

憲兵從門外跑進來,張靈甫大聲說:“命令,押解違反命令軍官張靈甫到司令部報道。”

憲兵面面相窺有點不知所措,張靈甫大步朝門外走去:“執行命令,走!”

林意和所有軍官的受一直舉着,目送張靈甫出去,待張靈甫的背影消失後,林意放下手臂,扭頭對參謀主任厲聲說:“回電司令部,我部將戰鬥到最後一人,一定拖住內山,爲全殲敵十三師團創造有利條件。”

張靈甫被解除職務,不但沒有影響一零五師的士氣,全師官兵心中涌起一股悲壯,全師官兵高喊着,我死國存,我退國滅;浴血拼殺,一次次將衝上來的鬼子打下去。

打到中午,一零五師越戰越勇,313旅殺出陣地,轉攻爲守,一舉攻佔曰軍陣地金牛山,林意抓住這個機會,將師特務營和直屬營投入戰鬥,一路衝下金牛山,攻克陡山坡,曰軍站不住腳,一路潰退過蠻河。

(未完待續)

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八)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七節 風波(四)第十節 餘波(一)第十節 餘波(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六)第五節 曙光(九)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五節 雲集(六)第十節 虎嘯(七)第二節 投敵(七)第四節 視察(二)第五節 友人(三)第三節 巧取(七)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三)第九節 豪賭(四)第二節 沙基(四)第二節 策劃(三)第八節 九變(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第五節 積聚(三)第三節 會戰(十七)第三節 巧取(一)第九節 殤(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四節 牛人第一節 法幣(三)第三節 巧取(一)第七節 風波(三)第三節 魅影(七)第五節 積聚(二)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一節 報名第八節 離校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九節 魅影(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二節 沙基(二)第七節 閃電(九)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一節 突破(八)第五十七節 棉湖(三)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八節 日薄(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九節 豪賭(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一節 法幣(八)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二節 空軍(二)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一節 挽弓(八)第三節 戰鼓(十)第二節 交易(四)第一節 黨爭(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二節 減租減息(四)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一節 返川(二)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第二節 川軍(三)第四節 謀殺(三)第九節 號角(一)第七節 生機(四)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六十節 心思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四節 陰雲(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五節 積聚(九)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二節 交易(六)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八節 十問(修改)
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八)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七節 風波(四)第十節 餘波(一)第十節 餘波(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六)第五節 曙光(九)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五節 雲集(六)第十節 虎嘯(七)第二節 投敵(七)第四節 視察(二)第五節 友人(三)第三節 巧取(七)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三)第九節 豪賭(四)第二節 沙基(四)第二節 策劃(三)第八節 九變(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第五節 積聚(三)第三節 會戰(十七)第三節 巧取(一)第九節 殤(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四節 牛人第一節 法幣(三)第三節 巧取(一)第七節 風波(三)第三節 魅影(七)第五節 積聚(二)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一節 報名第八節 離校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九節 魅影(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二節 沙基(二)第七節 閃電(九)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一節 突破(八)第五十七節 棉湖(三)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八節 日薄(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九節 豪賭(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一節 法幣(八)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二節 空軍(二)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一節 挽弓(八)第三節 戰鼓(十)第二節 交易(四)第一節 黨爭(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二節 減租減息(四)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一節 返川(二)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第二節 川軍(三)第四節 謀殺(三)第九節 號角(一)第七節 生機(四)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六十節 心思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四節 陰雲(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五節 積聚(九)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二節 交易(六)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八節 十問(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