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破局

何應欽接過作戰命令仔細看了看,就遞給加侖,翻譯張靜愚忙接過來,然後拿着命令給加侖翻譯。

何應欽見蔣介石臉色不豫,知他心情不舒暢便安慰道:“也許我們出的題太難,畢竟他們剛出校門,還未經歷實戰。”

周主任不懂作戰,但看蔣介石和何應欽的樣子,知道情況不妙:“何團長,他們的作戰方案有問題?”

何應欽點點頭:“照這個方案,能保住一半的兵力就算不錯了。”

蔣介石嘆口氣:“看來他們還得在軍中繼續學習,軍校只把他們轉變成軍人,講授了軍事理論,其他的還得他們自己去悟。”

這時加侖走來,嘰裡呱啦一大堆,蔣介石和何應欽望向張靜愚,張靜愚說道:“顧問說這個演習對黃埔這樣的初級軍校的學生來說太難了,就算在俄羅斯軍校也是很難的,除非是伏龍芝軍校的畢業考試,而且給他們的時間也太緊,勝利條件苛刻。就算選對了作戰方案也很難在預定時間獲勝。”

王柏齡見蔣介石有點不高興,便說到:“要不這樣,我們給他們提個醒。”

蔣介石一聽生氣了:“提什麼醒,胡鬧,哄誰呀。這裡輸了沒什麼,也算一種學習,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兵者詭道。”

隨後蔣介石問道:“他們現在做什麼?”

“報告,東軍正在吃飯,按照計劃飯後休息,深夜一點出發,兩點發起進攻。”

何應欽點點頭:“嗯,不錯,知道採取夜襲,不算莽撞。”

周主任還是不太明白,便問道:“何團長,你知道我雖然穿了身軍裝,可對作戰還不懂,你能說說他們的計劃有什麼問題?讓我也明白點。”

何應欽笑道:“周主任客氣了,首先他們判斷敵情有誤,不錯,擺在面前的關麟徵部和渡口的敵情他們掌握了,可是河對岸的敵情卻沒有掌握就匆忙擬定計劃,這必然造成計劃不完善,存在漏洞。”

“其次,他們判斷關麟徵部在渡口遭到攻擊時會出兵救援,這未免有點一廂情願了,要是關麟徵不救渡口呢?而且渡口有浮橋,守軍可通過浮橋快速回防西岸,然後燒掉浮橋,如此他們就要面對前有獵德涌後有關麟徵的處境。”

“如果強渡獵德涌,那麼關麟徵就會從後面殺出;相反攻擊關麟徵呢?就會面對兩種情況,一、關麟徵死守,關部有200人,有堅固的防禦陣地,因此他至少能拖5-6小時,二、西岸的救援,他們注意到了石窟一帶有大船,這些大船可以把他們的軍隊運過去,也可以把西軍運過來,所以在攻擊關麟徵部的石牌時,西軍必然從對岸過河增援。因此無論那種情況他們都將面臨兩面夾擊的狀況。”

“最後一點就是他們的時間,就像顧問所說,他們的時間不夠,就算他們發現增援的部隊,迅速脫離戰場,時間也沒有了。所以這個題有點大了。”

周主任這下明白了,開始爲嚴重他們擔心起來,何應欽看着他也不再說什麼了。

深夜儘管已經知道結果,但導演部的所有人都沒有睡,蔣介石、加侖、何應欽、周主任等都站在地圖前,一邊看參謀把一面面代表兵力的小旗插在相應的位置上,一邊等最新的報告。

“報告,東軍全軍以偷襲的方式向石牌發動進攻,李之龍攻擊石崗得手。”

“怎麼是全軍進攻石牌,你沒看錯?”何應欽有些意外。

參謀看看手上傳來的作戰命令:“報告,沒有,傳來的作戰命令上是這樣寫的。全軍偷襲石牌,已經佔領石崗。”

何應欽有點驚訝:“怎麼會?不是由莊繼華帶三個分隊嗎?他們修改了作戰命令。”

蔣介石接過傳來的命令看後說:“看來是這樣。可能他們發現什麼了。”

演習就如一本偵探小說,知道結果的小說都索然無味,導演部的軍官們雖然沒睡覺,可積極姓確實不高。現在戰場上出現意外的變化,也讓這些軍官們有了些興趣。

“報告,東軍留下李之龍宋希廉部牽制石牌關麟徵,其餘各部越過石牌轉向渡口。”

何應欽這下鬆口氣,東軍目前的行動還在他的預料範圍之內。這場演習西軍的作戰部署與其說是朱棠佈置的,不如說是何應欽佈置的。當初設計演習時他是想親自率領西軍的,可是校委會卻任命他爲參謀長,教導團是個新團,何應欽不想輸掉演習進而影響教導團的士氣,當他把擔心報告給蔣介石後,蔣介石也認爲他的擔心有道理,因此同意他提出的由他佈置作戰方案,並把其中的要點詳細告訴朱棠,由朱棠具體執行。所以如果西軍敗了至少也有一半要算在他何應欽身上。 шшш▲ тTk ān▲ ¢O

“西軍的動向呢?”

“報告,西軍動向還沒送來。”

過了會,西軍的行動也送來了,關麟徵在丟掉石崗後,縮回石牌堅守,並向渡口發出受到敵人全軍進攻的信號。

“關麟徵的動作是正確的,西軍全軍進攻,他保不住石崗,退回石牌堅守村落可以拖延時間,等待救援。”

隨後傳來的消息是渡口受到東軍三個分隊的進攻,而東軍剩下的八個分隊在渡口和石牌之間遊移。

這下所有人都知道東軍的作戰計劃更改了,於是導演部軍官們興趣更濃了,連加侖也開始盤算東軍在這裡遊移究竟是要做什麼。

渡口西軍在損失一半人後燒掉浮橋,在西岸部隊的接應下退守西岸。東軍留下一個分隊監視,其餘兩個分隊與主力匯合。

石窟村對岸西軍開始向石窟村方向派出偵察小隊。

東軍全軍向石牌方向返回,準備進攻石牌。

得到這個消息,何應欽長出一口氣,還好一切都在計劃內。

東軍分兵兩路,陳賡率兩個分隊從西面向石牌發起進攻,主力向北方前進。隨後石牌東面李之龍宋希廉分隊放棄石崗,繞道與陳賡所部匯合。此時天色已經濛濛發亮。

到這時導演部所有人都在問,東軍主力向北去幹什麼?難道發現西軍在石窟的動作了?應該沒有,否則戰情通報裡應該報告。

石牌戰鬥激烈,兩軍損失慘重,關麟徵依然固守村落,東軍沒有攻進村莊。

西軍開始在石窟村渡河,兵力一個加強營400餘人。東軍主力去向不明。

石牌戰鬥停止,東軍後撤。西軍增援部隊全部過河。東軍留下兩個分隊監視石牌,陳賡率另外兩個分隊向北進發,東軍渡口監視分隊炸掉渡口後撤離,方向東北。

何應欽感到不妙了,加侖說:“何團長的增援部隊恐怕有危險了。”

“增援部隊有一個加強營400多人,和他們全軍人數差不多了,要被吃掉恐怕很難。”何應欽說道,其他人卻覺得這是他在給自己打氣。

果然隨後傳來的戰情通報是,西軍增援部隊在圍塘遇伏,後衛連被殲。

何應欽有些意外,居然這麼快就有一個連被殲,他有些不相信:“怎麼可能這麼快?你是不是傳錯了。”

“報告,沒有,戰鬥一開始東軍就由蔣先雲率部突擊西軍,將其截爲兩段,後莊繼華集中主力六個分隊殲滅了後衛連。現正與西軍剩餘部隊激戰。”

三個小時後,西軍援軍全軍被殲。何應欽有點懵了,他實在難以置信,人數相等的情況下居然被全殲。他抓過戰情通報,想看看是不是寫錯了。

加侖和蔣介石也有些意外,要知道這是演習,只能根據火力密度來計算,其他什麼士氣呀覺悟呀都沒有算成戰鬥力的。

“西軍在確定後衛連被殲後,決定向前突圍,不過被胡宗南率領的一個加強分隊所阻擊,猶豫人數太少,防線面臨被突破時,陳賡所部趕到,穩定了防線,胡宗南所部大部陣亡,但他們拖住了西軍的突圍,殲滅了後衛連的東軍轉身向西軍的剩餘部隊發起進攻,隨後鄭洞國率部將西軍再度截爲兩段,….,就這樣西軍增援部隊被東軍一口一口的吃掉了。”參謀介紹完戰況後,站在一旁,等候指示。

“太妙了,實在太妙,就這個題目而言再也找不出比這更優秀的答案了。蔣,我要祝賀你,你有一羣出色的、勇敢的學生。”俄國人的感情很是外露,立馬就擁抱蔣介石。蔣介石身材只有1.69米,在中國人中也不算高,而加侖身材高大壯實,他的熊抱讓蔣介石非常難受,連連閃避:“過獎了,過獎了,將軍,過獎了。”

“何,你的計劃已經完全失敗了。”加侖鬆開蔣介石後對何應欽說道。

“對,以後就看朱棠的了。”何應欽無可奈何的說。然後又有些不服氣的說:“圍塘打得這麼熱鬧,關麟徵怎麼就沒有出援,監視他的宋希廉所部雖然有兩個分隊,也只有五十多人。”

“沒有用的,昨夜的戰鬥中關部在石崗損失50人,防禦戰中損失34人,關部現在還存有120人左右,如果他要增援,宋希廉率領的兩個分隊就由監視就變爲阻擊。而且渡口範漢傑分隊沒有參加圍殲戰,而是強行軍到這裡,”參謀指着地圖上的一個點說:“在這裡既可增援主力圍殲西軍,也可增援宋希廉所部打阻擊。”最後他說:“卑職認爲這個計劃環環相扣,十分嚴密,西軍加強營進入圍塘就完了。”

這時蔣介石卻比較平靜的問:“你們看東軍下一步會怎麼動?”手心手背都是肉,那支部隊輸了,蔣介石都不高興。

“當然是回軍殲滅關麟徵。”王柏齡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何應欽沒說話,這是最容易的想法,但他卻感到不對,不錯關麟徵現在是真正的孤軍,殲滅他掃清後方,然後渡河,否則在渡河的時候,關麟徵從後面殺來,後果不堪設想。可是就此回軍卻未能發揮圍塘殲滅戰的最大功效。今天何應欽受到的打擊有些大,他腦子有些亂。

加侖卻說:“現在是將軍和元帥的區別。”

蔣介石不解的問道:“加侖將軍,這是什麼意思?”

加侖說:“諸位將軍,現在的兵力對比是,東軍還剩大約300來人,西軍被殲500人左右,剩下的在石牌有120人,西岸有300左右,不過這300人分佈在渡口到瘦狗嶺的廣大區域中,東軍人數雖少,但兵力集中,如果趁勢過河,截斷瘦狗嶺和其餘部隊的聯繫,在任何局部都能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所以過河是我的選擇,也應該是未來元帥的選擇。”

蔣介石仔細研究了地圖後點點頭說:“您說得對,不過就此判斷元帥還是將軍恐怕過於簡單。”蔣介石要爲部下挽回些顏面。

加侖搖搖頭:“不、不,達瓦力西蔣,以他們剛出學校即能對戰場作出這樣的判斷和掌握,那麼二十年後,一定能成爲元帥。”

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二節 策劃(十)第一節 遏制(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五節 積聚(一)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二節 起航(八)第三節 戰鼓(九)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十節 撤退(一)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二)第九節 魅影(九)第五節 反擊(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一節 湖議(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一節 黨爭(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二節 初戰(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一節 奪軍(七)第三節 戰鼓(七)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三節 戰鼓(四)第十節 餘波(五)第七節 閃電(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八節 天火(三)第八節 天火(四)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四)第八節 南線(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四)第一節 遏制(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一)第六節 突破(四)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十節 餘波(三)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五節 試探第二節 起航(四)第一節 出兵(五)第三節 魅影(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七節 生機(五)第一節 突破(四)第七節 曙光(六)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三節 暗戰(二)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十節 虎嘯(一)第五節 圈套(二)第一節 諜影(三)第四節 外交(九)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八節 南線(五)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三節 重起(十)第一節 遏制(九)第十六節 誓言第十節 撤退(三)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一節 陰謀(九)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三節 聚才(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五節 雲集(七)第八節 九變(五)第三節 結盟(四)第三節 聚才(一)第五節 曙光(十二)
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二節 策劃(十)第一節 遏制(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五節 積聚(一)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二節 起航(八)第三節 戰鼓(九)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十節 撤退(一)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二)第九節 魅影(九)第五節 反擊(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一節 湖議(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一節 黨爭(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二節 初戰(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一節 奪軍(七)第三節 戰鼓(七)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三節 戰鼓(四)第十節 餘波(五)第七節 閃電(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八節 天火(三)第八節 天火(四)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四)第八節 南線(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四)第一節 遏制(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一)第六節 突破(四)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十節 餘波(三)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五節 試探第二節 起航(四)第一節 出兵(五)第三節 魅影(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七節 生機(五)第一節 突破(四)第七節 曙光(六)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三節 暗戰(二)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十節 虎嘯(一)第五節 圈套(二)第一節 諜影(三)第四節 外交(九)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八節 南線(五)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三節 重起(十)第一節 遏制(九)第十六節 誓言第十節 撤退(三)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一節 陰謀(九)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三節 聚才(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五節 雲集(七)第八節 九變(五)第三節 結盟(四)第三節 聚才(一)第五節 曙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