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永樂城(三)

“霹靂石準備!”

楊震舉起手中的腰刀,大喝了一聲,決不能讓夏軍的樓車進入到弩箭的射程,否則正在城頭防禦的宋軍就會受到敵人弓弩手從上而下的箭雨壓制。

他手下的軍械營都頭王革連忙指揮着軍卒爲六架砲石駑機上弦,楊震決定一上來就使用爲數不多的霹靂砲石,主要是爲了先聲奪人,不光能提升己方的士氣,還能夠震懾敵人。城外身着重甲的夏軍擡着一架架雲梯衝向城牆,已經突進到了二百步的範圍,黑圧圧的一大片。

眼看敵人的攻城車和樓車已經進入到三百步以內,楊震把手裡的長刀向下一揮,大喝一聲:“駑砲發射!”

“呯!呯呯!”

隨着一連串巨大的弓弦聲震響,六枚被點燃藥捻的霹靂石彈騰空而起,在半空中劃出一道弧線,朝着三百步左右下方人羣密集的樓車和攻城車飛去。藥捻的燃燒速度並不是很一致,那些砲石有的是在落地之前,有些是在砸中物體反彈之後接二連三地爆響開來,隨着幾聲猶如驚雷般的爆炸聲,有兩架高大的雲梯崩塌了下來。由於砲石是在推拽攻城器械密集的人羣中炸開,頓時引起一陣陣的慘叫聲,雖然被炸死者不多,但受傷者並不少。

看到眼前的爆炸效果,正在一里之外指揮攻城的西夏左廂軍前軍長領李秉常臉上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他坐下的戰馬也因爲那巨大的爆炸聲,驚得想跑,卻因爲被馬繮死死勒住,只得前蹄高高揚起。

大多數在攻城車周圍的西夏軍卒也被巨大的爆炸聲驚呆了,整個的攻勢爲之一滯,隨着瀰漫的硝煙散去,那些沒受傷的軍卒呆呆地站在原地,茫然不知所措。

李秉常的目光中閃過一絲冷厲的光芒,手中的長刀向下一揮,隨即大聲喝令道:“全體繼續攻城,違令者斬!”

在急促的戰鼓聲催促下,六千多攻城的夏軍繼續開動,扛着雲梯的選鋒隊已經衝近到城牆一百步的範圍內。城上的宋軍箭如雨下,夏軍在手裡舉着大盾,冒着箭雨繼續朝着城牆衝鋒,喊殺聲響徹天際。一隊隊身穿黑甲的夏軍精銳突到城牆下,迅速地架好雲梯,將腰刀叼在嘴裡,開始奮力沿着榙好的雲梯向上攀登。

城頭上不時有防守的宋軍在中箭後慘叫着向後栽倒。

“火油罐!”楊震見此大喝一聲,城頭上的宋軍將一桶桶裝滿火油的牛皮桶點燃,然後拋下城頭。

混合了黃磷的火油劇烈燃燒起來,一股焦臭而刺鼻的氣味從下面涌了上來,百十個盛滿火油的皮桶在猛烈燃燒着,將城下變成了一片火海煉獄。剛剛推到城下的幾臺攻城車頓時變成了幾團火球,一些勇悍的夏軍即使身上着了火也在所不惜,沿着十餘架雲梯繼續攀向城頭。城頭防守的宋軍用長叉支着雲梯向側外猛推,有幾架雲梯被推倒,下面頓時傳來一片慘叫聲。不斷有夏軍攀上城頭,又被守城的宋軍用長矛或是勁弩殺了回去,城頭上頓時血肉飛濺,不斷有防守的宋軍被飛矢射中,慘叫着摔下城牆,宋軍的傷亡也是逐漸增加。

箭矢如蝗,血肉橫飛。

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夏軍如同洶涌的潮水般不停衝擊着永樂城的三面城牆,一道道火光沖天而起,一個個夏軍的身影從濃煙中撲上城頭,在嘴裡狂叫着衝向人羣,卻被幾桿長矛給捅了下去,城頭上弓弦在繃繃作響,徹底打消了西夏人想一鼓作氣拿下永樂城的企圖。

只大半天的功夫,永樂城下已經是死屍枕藉,進攻一方的消耗永遠也會比防守一方要大得多,永樂城裡的兵員也是嚴重的不足,緊急的情況下,城內的婦人們也拿起武器,衝上了城牆,擔負起了保衛家園的重任。

楊震黝黑的臉龐上全是黑色的煙漬,被汗水混在一起染成了大花臉,只露着一口寒森森的白牙。他的嗓子已經嘶啞,手裡的長刀已經崩得滿是豁口,如果不是把寶刀,恐怕早已經斷開了。他的雙手和身上滿是血污,雙腿也因爲乏力而輕微地顫抖着。

緊張而血腥的攻防戰終於告一段落,看到夏兵正緩緩退了下去,感覺自己快要累虛脫的楊震不由長長吁出一口氣,不過,他還需要保持自己的形象,只能用雙手扶住城頭儘量讓身體保持着直立:“留下警戒人員,其餘人等輪流吃飯、休息!”他轉過頭朝着西夏人的大營方向看了一眼,咧了咧嘴,對面的西夏統帥此時應該會十分震怒吧!

戰火、青煙籠罩着曠野,讓視線變得有些模糊,城下倒伏上上千具西夏人的屍體,還有一些沒有死透的傷兵躺在地上大聲地哀嚎着,肯求同伴過來救援過是給他們一個痛快,可是卻沒人去搭理他們,城頭上的宋軍弓箭手用戲謔的眼神看着這些傷兵,根本無動於衷,沒有誰會想着給這些半死的傢伙們身上補上一箭。

空氣裡瀰漫着一股死亡的味道,卻讓交戰雙方的軍卒變得更加麻木。

在命令城牆上每一營軍卒留下四分之一的人繼續監視外,楊震一瘸一拐地走下了城頭,城牆下面臨時搭建的木棚子裡,疲累至極的軍卒到了裡面就倒頭大睡,發出一陣陣此起彼伏,驚天動地的鼾聲。

楊震找了根巨大的圓木坐了下來,將身體靠在木棚上,眯着眼略微休息一下。此時城內傳出一陣陣悲慘的哭聲,那些戰死的弟兄需要進行集中火化,不能留下屍身在城內。將近一天的激烈戰鬥下來,永樂城內兩千五百名軍卒已經損失了將近五分之一,另外還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創傷。

這些人究竟能夠堅持幾天?連楊震自己也是不太清楚。

日漸黃昏,西夏人收兵的號角終於響了起來,看樣子是不會再發動進攻,只是不知道晚上是不是還會發動夜襲。

楊震鬆了口氣,就這樣倚着木棚昏沉沉地睡着了。

當永樂城這邊激戰正酣的時候,李峴終於帶着他手下的兩萬三千大軍翻山越嶺,趕到了清水川上游的土門寨,在與王稟匯合後,兩人手上的兵力終於達到了三萬六千人。

王稟看到一身黃塵的李峴後,開口的第一句話就問道:“你究竟想搞什麼明堂,咱們手裡的這點人馬,可不夠與西夏的左廂軍硬撼的。”

“搶人,特麼的,你說咱要是把龍州和洪州都刮地三尺,李良輔那廝會不會真的找上門來跟咱們拼命?!”李峴張嘴吐掉了嘴裡的黃泥,“人口才是西夏人真正的弱點,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減少西夏的人口數量,如果擄不回來的,就全部殺光。這幫忘八蛋,竟然在關鍵時候給老子在背後捅刀子,這回決不會讓他們有好日子過!”

“這些地方大都是漢民啊,你這算不算是很殘忍?”

“嘿嘿,漢民?!這些幫着西夏人生產和創造財富的傢伙們也能叫作漢民?!老子這回就告訴他們,想要活命,就跑的離這邊境地帶遠遠的,或是逃回宋地,以後這宋夏邊境三百里內不準種地,不準放牧!”李峴扯着嗓子吼了一聲,“打穀草,我倒要看看,這回是誰要打誰的穀草?!”

王稟覺得李峴已經有些不可理喻,於是換了個話題:“你準備怎麼做?拿下龍州?”

“這是自然,這回把左廂軍的右軍全部幹掉!”李峴咬牙切齒地說道。

他要做的就是率領大軍翻過白于山,把夏境的龍、洪二州甚至是宥州嘉寧軍司都變成一個巨大的戰場,讓西夏人也體會一下被搶劫攻擊的滋味。

與小說演義中各種計謀百出,出奇制勝的故事不一樣,實際上在戰爭中真正能用到計謀的地方並不多。在戰場上遍佈着雙方的探子、斥候和姦細,像李峴和王稟這麼一支將近四萬人,移動緩慢的大軍想要瞞過西夏人的眼睛,發動一場奇襲,是幾乎不可能的事。

3、曹府宴31、剿滅曹成(一)五、北境61、農業時代59、混亂六、大理國(一)46、古浪寨74、龐恭孫66、求援劉法(一)7、 牧場2、 廂兵營44、救援太原(三)69、江州37、禪位62、觀望42、部署72、會議82、六分儀9、 劉仲武63、光明之始72、投效13、青貯池39、西域屯田32、沁河口保衛戰(一)35、猛將劉法(一)49、西軍的衙內們24、隴東和陝北30、會州城下(一)9、北上救援50、喀羅川(三)18、沒落的文明78、濁浪(二)8、易水河50、西夏人來了20、人事33、沁河口保衛戰(二)33、沁河口保衛戰(二)34、衛州城下76、傳承57、監軍62、觀望53、汜水關(五)83、少年從軍37、禪位19、南陽軍47、決戰前9、使幽州(一)34、衛州城下23、軍情63、光明之始65、突襲河陽(一)53、汜水關(五)15、使幽州(七)35、金城關12、永樂城(三)71、穎昌之戰(五)65、練軍(二)61、農業時代66、突襲河陽(二)68、康王5、血夜(五)44、收復河東(二)19、興元皇宮68、求援劉法(三)71、文官們37、子弟兵57、太學46、軍中事50、喀羅川(三)64、天兵天將17、匠戶45、救援太原(四)16、西軍砥柱3、 出逃(二)76、殲敵51、汜水關(三)40、河東(一)十、河清驛76、傳承36、火槍(二)5、种師道83、進北庭8、 連營50、西夏人來了四、呼倫之戰74、救昭州53、鋼鐵啊77、升龍府54、學宮與修橋14、克承州13、使幽州(五)67、救援劉法(二)77、濁浪(一)57、太學11、遠征48、不願做奴隸的人們31、韓城6、劇本不對啊27、軍事會議
3、曹府宴31、剿滅曹成(一)五、北境61、農業時代59、混亂六、大理國(一)46、古浪寨74、龐恭孫66、求援劉法(一)7、 牧場2、 廂兵營44、救援太原(三)69、江州37、禪位62、觀望42、部署72、會議82、六分儀9、 劉仲武63、光明之始72、投效13、青貯池39、西域屯田32、沁河口保衛戰(一)35、猛將劉法(一)49、西軍的衙內們24、隴東和陝北30、會州城下(一)9、北上救援50、喀羅川(三)18、沒落的文明78、濁浪(二)8、易水河50、西夏人來了20、人事33、沁河口保衛戰(二)33、沁河口保衛戰(二)34、衛州城下76、傳承57、監軍62、觀望53、汜水關(五)83、少年從軍37、禪位19、南陽軍47、決戰前9、使幽州(一)34、衛州城下23、軍情63、光明之始65、突襲河陽(一)53、汜水關(五)15、使幽州(七)35、金城關12、永樂城(三)71、穎昌之戰(五)65、練軍(二)61、農業時代66、突襲河陽(二)68、康王5、血夜(五)44、收復河東(二)19、興元皇宮68、求援劉法(三)71、文官們37、子弟兵57、太學46、軍中事50、喀羅川(三)64、天兵天將17、匠戶45、救援太原(四)16、西軍砥柱3、 出逃(二)76、殲敵51、汜水關(三)40、河東(一)十、河清驛76、傳承36、火槍(二)5、种師道83、進北庭8、 連營50、西夏人來了四、呼倫之戰74、救昭州53、鋼鐵啊77、升龍府54、學宮與修橋14、克承州13、使幽州(五)67、救援劉法(二)77、濁浪(一)57、太學11、遠征48、不願做奴隸的人們31、韓城6、劇本不對啊27、軍事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