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短暫的平靜

從1896年底,整個東亞又恢復了以前的狀態:大清繼續苟延殘喘、日本繼續窮兵黷武、臺灣繼續悶頭不言聲、英法美德俄繼續爲他們眼中的各種利益私下角力。

自從劉芾在宜蘭試行了合作社以來,當地的大部分民衆都得到了利益,糧食產量和荒地開墾也逐步提高,效果還是顯著的,雖然地主階級有一些反對的聲音,不過有了前一段的清洗的教訓,也沒鬧出什麼大事件。

既然效果顯著,劉芾繼而又把基隆和臺北兩個縣劃入了試點,他打算每年加入一兩個縣,逐步把這項政策推行到全臺灣,雖然這樣做肯定會損害一部分富人的利益,不過由於今後臺灣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處於戰爭狀中,糧食和人口又是戰爭的重要支柱,所以只能舍少數,取大多數了。

除了繼續推行合作社,在金融上劉芾也採納了臺灣銀行行長,海倫娜女士的建議,準備在全臺建立分支機構,主要針對小農戶和小企業發放短期貸款,並着手準備臺灣自己的金融體系和貨幣體系。

自從1895年花蓮至基隆至刺桐的鐵路通車以後,由花蓮至刺桐的鐵路也開始興建,由於這段山區比較多,所以工期要到97年才能完工。到那時,整個環臺灣的鐵路將全線貫通,不管是經濟、農業和軍事,都將成爲這條鐵路的受益者。等到環臺鐵路完工以後,劉芾還打算在臺灣中部造一條橫貫臺灣的鐵路,不過這個想法還沒有經過鐵路工程人員的驗證,畢竟在這個時代,大型的鑽山隧道不是輕易能建的,如果難度太大了,也沒有必要用千百位鐵路建設者的屍骨去填。

雖然英法德等國對臺灣武器禁運了,不過商業上還是不禁止的,臺灣盛產的蔗糖和樟腦,作爲一種特產,還是很受歐美國家的喜愛,不過由於臺灣處於戰時,所有出口進口全部都集中到了刺桐港。

截止到1896年底,臺灣新軍總兵力達到了3萬5千人,大半裝備了新式的AK-01式半自動步槍,還有幾百輛東風皮卡和長江摩托車作爲快速支援部隊的運輸工具。臺灣水師總兵力也接近了1萬人,除了潛艇和魚雷艇的艇員以外,基隆、香山、刺桐和花蓮的海軍基地也駐紮了很多地勤人員。水師的潛艇總數已經突破了一百,分成兩個潛艇大隊,駐紮在四個基地內,負責各自的巡查海域,不過主要防禦方向還是臺灣的東部和北部,另外就是在臺灣海峽和琉球羣島附近,搜索日本船隻,並在合適的時間,予以打擊,這個合適的時間就是四周沒有船隻經過的時候。另外潛艇部隊還有一個小任務,就是跟隨着“海倫娜”船運的船隻往返於海南島和臺灣之間,爲運送鐵礦石的貨輪護航。

研究所這些年裡,先後完善了對“大黃魚級”潛艇、“海燕級”魚雷快艇和“Ⅰ”型魚雷的改進設計,並利用電磁原理,把原來的“海膽”錨雷改造成一種新的水雷:電磁水雷。

這種被命名爲“海星”的電磁水雷,平時定深懸浮在海水中,遇到有船隻經過,通過船體對磁力的影響,從而觸發爆炸。由於這種水雷懸浮在海平面下面,除了按照佈雷圖紙尋找,基本無法清除,所以對艦船的威脅比錨雷更高。

除了完善“大黃魚級”潛艇的設計以外,研究所還新試製了一款船體更大、續航更遠、攻擊力更高的新型潛艇。這種潛艇被命名爲“金槍魚級”,船體長55/47米,寬5.5/4.5米,吃水深度4.5米,雙層耐壓殼體,排水量752/833噸;水上由2臺8缸柴油機提供1000馬力,行駛速度13節,續航,7000海里;水下由2組電動機蓄電池提供800馬力,行駛速度17節,續航400海里;設計潛深100米;前4後2配備450MM魚雷發射管,備彈14枚;艏樓上裝備2挺12MM機槍,裝有水下通氣管、潛望鏡、長波電臺、主動聲吶和水聽器。

“金槍魚級”潛艇試製成功以後,將代替現在的“大黃魚級”潛艇逐步裝備臺灣水師的潛艇部隊,有了這種航程更遠,水下速度更快、備彈量更多的新型潛艇,臺灣水師的防禦圈和打擊圈就可以擴大不少。

有了新潛艇,那就不能不有新魚雷吧,的確,作爲密切配合的一對武器,缺了誰都會大幅度影響效能的發揮。新研製的魚雷和以前的“Ⅰ”魚雷差別不大,戰鬥部和引信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提高了熱動力發動機的效率,使其速度提高了一些,還有就是航程略遠。

“Ⅱ”型魚雷的口徑還是450MM,長3600MM,航速37節,最大航程2000米,總重415公斤,戰鬥部裝藥35公斤。

除了海軍裝備以外,研究所按照劉芾的大概描述,經過幾年的試驗,把迫擊炮這個陸軍支援火力給研究了出來,目前只有一種型號,60毫米口徑。這種小炮全重只有17公斤,最大射程800米,發射速度每分鐘30發左右,殺傷半徑6米多。雖然射程不夠遠,但是射速和殺傷半徑都遠超這個時代的任何火炮。

除了迫擊炮以外,由自動步槍仿製的輕機槍也部分裝備了新軍,加上半自動步槍和手榴彈,基本上能進行有限的防禦作戰了。由於環臺鐵路的通車,陸軍分成了四個旅,分駐在基隆、花蓮、刺桐和香山,遇到作戰任務,則由鐵路線在全臺調配;另外還成立了一個機動團,駐紮在基隆港,裝備了30輛東風皮卡和100多輛長江摩托車,作爲一個機動力量,歸參謀部直接指揮。

除了在臺灣本土上的建設以外,水師還在澎湖、、與那國島、蘭嶼島等圍繞在臺灣的小島上,建設了長波電臺站,作爲聯絡海上船隻和監視哨。

從上次談判破裂以後,日本在臺灣外海和海峽中遇襲的船隻越來越多,每個月都會有好幾條船在臺灣附近失蹤,不僅船找不到,連人員都無一生還。由於日本的很多物資都是從海外進口的,而臺灣正卡在日本和西亞、歐洲的航線上,嚴重的影響了日本的物資進出口。現在很多日本船隻都不再敢走臺灣航線,而是繞行更遠海況更復雜的菲律賓航線,加大了運輸成本和危險性。

對於這種說不出來的難受,日本政府已經忍了很久了,終於在1897年6月爆發了。日本政府集中了手中的大部分能用的戰艦,組成了一支大艦隊,載着一個整編師團的陸軍兵力,第三次集結在琉球羣島。

第39章 珍珠港(二)第29章 沒良心炮第24章 目標天皇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22章 水下幽靈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23章 親王喬治第17章 準備登陸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130章 懷疑第3章 宣戰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96章 如此相似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74章 巴巴羅薩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149章 大搜捕第12章 轟炸機第32章 國際聯盟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4章 裝病第95章 猶太人第76章 貴族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74章 皇帝第64章 計劃破產第60章 佈網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43章 投降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91章 對壘第22章 進攻澳洲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65章 夜間空襲第48章 臺灣空軍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7章 渾水摸魚第135章 大訂單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41章 漏網之魚第24章 冰箱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10章 權力真空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7章 吃虧是福第22章 東海岸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54章 反擊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23章 歐洲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78章 電視轉播第20章 按兵不動第6章 寶船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42章 登陸第12章 轟炸機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68章 制度第81章 深入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17章 準備登陸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58章 “潑婦”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95章 大衛走了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107章 西澳礦區
第39章 珍珠港(二)第29章 沒良心炮第24章 目標天皇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22章 水下幽靈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23章 親王喬治第17章 準備登陸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130章 懷疑第3章 宣戰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96章 如此相似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74章 巴巴羅薩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149章 大搜捕第12章 轟炸機第32章 國際聯盟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4章 裝病第95章 猶太人第76章 貴族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74章 皇帝第64章 計劃破產第60章 佈網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43章 投降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91章 對壘第22章 進攻澳洲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65章 夜間空襲第48章 臺灣空軍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7章 渾水摸魚第135章 大訂單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41章 漏網之魚第24章 冰箱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10章 權力真空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7章 吃虧是福第22章 東海岸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54章 反擊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23章 歐洲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78章 電視轉播第20章 按兵不動第6章 寶船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42章 登陸第12章 轟炸機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68章 制度第81章 深入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17章 準備登陸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58章 “潑婦”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95章 大衛走了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107章 西澳礦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