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不好的預感

抱怨歸抱怨,該看還得看,不過看着看着,劉芾就在這些報告中發現了一條有價值的線索。先是財政部的一份有關國家財政的總體彙報,上面對南海聯邦後半年和明年的財政狀況作了一個大題的總結和預期,從這份報告中可以看出,聯邦的對外出口總額在1928年開始出現了下降,這讓劉芾很不理解。

按說聯邦這些年的經濟形勢很好,聯邦國內的產業模式已經從基礎產品的生產出口逐漸轉移到了附加值更高、競爭更小的高科技產品生產上,雖然歐美各國對聯邦產品都懷着敵意,但是絕大多數聯邦的出口商品都是質量和性能的代名詞,以至於各國政府也不能明着限制本國商人進口這些產品,更不能限制本國居民使用這些產品,所以聯邦的出口總額一直都在增長。

懷着這些疑問,劉芾找來了商務部、外交部、財政部的相關負責人,詳細的詢問了聯邦出口總額下降的問題。在聽完這些部門負責人的介紹之後,劉芾大概明白了聯邦的出口遇到了什麼問題。

按照這些專業人士的介紹,聯邦的商品品質上沒有問題,也不是其他國家設置了更多的貿易壁壘來限制聯邦商品的進口,而是以英法美等國爲代表的國家發達國家這一年一來經濟都出現了下滑,失業增加,尤其是德國的情況最爲嚴重。

原本依靠着美國提供的國債,德國的很多大型壟斷工業集團都更新了設備。加大了壟斷,像蒂森、克虜伯、西門子、曼奈斯曼、弗利克等集團的生產能力甚至超過了戰前,但是英法等國出於對自己國內企業的保護,不接受德國用工業產品償還戰爭債務,這使得德國原本開始復甦的工業又進入了低谷。由於國內工業無法獲得利潤,德國政府又因爲戰爭債務而債臺高築,爲了維護德國的穩定,德國政府不得不推遲債務的償還日期,這樣一來,美國的那些投資人可就倒黴了。當初投入的大量資金無法按期獲利。這些歐美國家的國際經濟循環也就減慢了,甚至有可能停滯,受到影響的已經不再是德國和美國了,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受到了波及。

各國的大財團大集團紛紛開始裁員。人民失業率增高。購買力就下降。就算是有錢也不敢隨便花了,購買力一下將,工廠生產出來的商品買的人就少了。工廠就得不到原有的利潤,工廠就不得不裁員。裁員--失業--購買力下降--產品滯銷--工廠利潤減少--裁員。。。。。。這成了一個惡性的循環,不僅歐美各國開始陷入了這種怪圈,南海聯邦也深受波及。

“我靠地雷啊,這不就是經濟危機嗎?”劉芾聽完這些專家們的講解,腦子裡立刻就浮現出一個經濟學的名詞,這到不是他在經濟學上如何有造詣,而是在後世裡,親身經歷和聽說這個詞的次數太多了,每天你打開電視或者上網看看新聞啥的,基本都能發現這個詞。

“你們預計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有沒有辦法阻止這種惡性循環?”劉芾向這些聯邦的經濟專家們提出了問題。

“。。。。。。我們也說不好,短的話可能一兩年,長的話可能會有5年以上,光靠聯邦自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相對於歐美國家的經濟循環來說,聯邦更獨立一些,但是如果他們都發生了危機,聯邦的經濟也會受波及,至少出口會受到很大打擊。”這次是商務部長代替專家們發言了,劉芾聽完他的話,又看了看幾位專家,見到他們也都點頭附和,就知道,這個經濟危機基本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這時劉芾又想起了小鬍子,當時兩個人會面時,小鬍子明確表示了,前幾年德國的經濟正在恢復,工廠開工、商店開門,結果小業主和工人都去忙着掙錢了,以這兩種人員爲主要發展對象的國社黨的發展速度並不理想。而從今年開始,德國的經濟又出現了下滑的趨勢,失業率開始增高,國社黨的發展速度又加快了,小鬍子還特別提到了他要利用這個機會,把國社黨建設成德國的第一大黨!

“看來小鬍子的春天真的要來了,亂世出梟雄啊,德國如果不亂,那輪得到他來當總理!”劉芾現在終於明白了一個自始至終困擾着他的問題,那就是德國那麼多大牛,從經濟到政治,從軍事到科學,怎麼會讓一個連高中都沒上完的其貌不揚的小鬍子給當了元首了呢?現在他明白了,這就亂世啊,越是大牛在亂世中越不被老百姓認同,反而因爲他們是大牛而更反感他們,因爲他們牛了半天也沒帶給老百姓什麼好處,反而是那系誒高喊着革命的人會贏得老百姓的歡心,因爲他給了老百姓一個希望,那就是跟着我革命,就有可能會獲得成功,比如那個小鬍子。

但是現在明白這個道理也沒啥實際作用,目前需要劉芾做決定的是聯邦在未來幾年中到底該何去何從,是準備勒緊褲腰帶過幾年苦日子,還是積極聯繫相關國家,摒棄前嫌,準備救市?

對於這種過於專業的問題,劉芾向來是沒什麼好意見的,他只善於指大概方向,不善於解決具體的問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還得找那些經濟專家來談,不過劉芾覺得光靠國內的這些專家還不太夠,這個時候就需要找外援了。最靠譜的外援無疑是大衛,如果經濟危機真的來了,最先遭受打擊的就得是他,因爲他主營電器和汽車,那些玩意都不是生活必須品,一旦人民手頭緊了,肯定會選擇少買一臺電視或者一輛汽車,而不會去少吃一頓飯。

加上大衛和他的經濟專家組,劉芾覺得這個陣容還不夠龐大,畢竟這是要算計全世界啊,如果這麼幾個人就能達到目的,那世界不得天天被人算計啊,所以,劉芾又挑選了另一批有相關才能的人,不用說啊,肯定是猶太人,他們不僅是天生的商人,而且在經濟領域中,他們的建樹也頗高。

接到了劉芾的召喚,大衛帶着他集團裡的經濟專家們火速跑到了向陽市,而猶太人的隊伍更龐大,他們聽到劉芾說是一個事關國家安危的問題需要解決,馬上從世界各國召集了20位在經濟學的各個領域中都能獨當一面的學者和銀行家,分撥分批的趕往聯邦。

“但願你說的不是真的,不過我的幾個公司今年的銷售情況還真的是在緩慢下滑,難道這不會是個巧合嗎?”大衛每次接到劉芾的召喚,都是有關新產品或者新生意需要他來做,所以對於這種簡單舒適的發財項目,大衛樂得來回跑跑路,不過這次他一見到劉芾,聽到的卻不再是有什麼新產品了,而是一個很不好的消息,經濟危機。

“我也不願意是真的,但是我有很大的把握相信這是真的,我這次找你們來,就是要大家共同商量一下應對措置,這樣可以在未來的危機中減少一部分損失,你總不希望你一輩子奮鬥出來的家當全打了水漂吧。”劉芾這些天來有點累,不停的和聯邦國內的經濟專家們討論讓他有點精疲力盡,因爲經濟這個東西他真不懂,在後世中他也沒留意過這方面的運作,所以他連大方向都指不出來,面對危機而自己又無能爲力的感覺非常熬人。

“現在美國的股票市場非常熱,股價一直在上升,看不出來像有危機的樣子啊。”大衛其實已經相信了劉芾所說的,不過他總是心裡相信,嘴上不信。

“你在你的團隊裡找幾個心腹來參加這次會議,我還找了其他人來,這個消息短時間內不能泄露,至少在你我準備好應對方案之前不能泄露。”劉芾沒有理會大衛的問題,自顧自的安排着。

“還有其他人?誰?”大衛聽了一愣,他暫時沒有想明白,還有誰能得到劉芾的信任。

“是猶太人,現在他們和我們已經在一條船上了,如果聯邦收到的打擊太大,那麼他們新建的國家就會失去保護,所以他們不幫忙也得幫忙!”(未完待續。。。)

第23章 三路並進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56章 一戰爆發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14章 本土防禦第66章 重典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91章 對壘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36章 蘇德宣戰第73章 國防第71章 安南第36章 蘇德宣戰第68章 潰敗第108章 新礦工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111章 裁決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71章 戰略轟炸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118章 電視臺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18章 空襲第49章 飛機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62章 巴頓第23章 大戰結束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54章 反擊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143章 車禍(二)第43章 各懷鬼胎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17章 北歐亂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76章 海軍條約第88章 增兵第130章 懷疑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78章 電視轉播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106章 妥協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53章 活話劇(一)第79章 P38戰鬥機第71章 戰略轟炸第2章 登陸難第111章 裁決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48章 民國(四)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52章 戰備(二)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6章 戰爭擴大第25章 菊凋零第11章 三國分贓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4章 德奧統一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77章 他的理想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77章 拉燈彈第94章 榜樣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8章 越亂越好第142章 車禍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37章 有點緊張第86章 險勝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143章 車禍(二)第30章 日本沉沒
第23章 三路並進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56章 一戰爆發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14章 本土防禦第66章 重典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91章 對壘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36章 蘇德宣戰第73章 國防第71章 安南第36章 蘇德宣戰第68章 潰敗第108章 新礦工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111章 裁決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71章 戰略轟炸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118章 電視臺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18章 空襲第49章 飛機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62章 巴頓第23章 大戰結束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54章 反擊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143章 車禍(二)第43章 各懷鬼胎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17章 北歐亂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76章 海軍條約第88章 增兵第130章 懷疑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78章 電視轉播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106章 妥協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53章 活話劇(一)第79章 P38戰鬥機第71章 戰略轟炸第2章 登陸難第111章 裁決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48章 民國(四)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52章 戰備(二)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6章 戰爭擴大第25章 菊凋零第11章 三國分贓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4章 德奧統一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77章 他的理想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77章 拉燈彈第94章 榜樣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8章 越亂越好第142章 車禍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37章 有點緊張第86章 險勝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143章 車禍(二)第30章 日本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