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大訂單

1925年的德意志帝國正處於共和體制的魏瑪憲法時期,興登堡於5月份剛剛登上了共和國總統的寶座,這位77歲的前德意志帝國陸軍元帥雖然是一個保皇黨人,一邊宣誓捍衛憲法,一邊還與居住在荷蘭的威廉二世聯繫緊密。而興登堡上任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張把威廉二世和那些在戰後被廢黜的貴族們的財產歸還給他們,並且由政府對他們在戰爭期間的損失給予補償,德國的共和體制也就是從他這裡開始慢慢轉向了獨裁統治。

劉芾對興登堡不熟,非常的不熟悉,只是在後世的一些書籍中見過這個名字,知道是德國的一位大牛,但是這個理由不足以讓南海聯邦爲他出錢出力。劉芾也不知道小希同志何時能夠當上德國總理,不過先不急。現在需要幫助的並不是天天鬧罷工的德國,而是在它南邊的土耳其和巴勒斯坦南部地區。

要想在小希同志上臺之後順利的對德國進行物資支援,必須有一條安全通暢的運輸通道,而距離南海聯邦距離最近也最好走的就是從海上進入紅海,穿過蘇伊士運河,進入東地中海,然後抵達意大利北部地區,再從意大利走陸路進入奧地利,最終抵達德國。這條運輸線路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意大利北部和奧地利多是山地。以當時的道路情況。如果運輸大型或者大宗貨物會非常困難。

除了這條線路之外,還有一條線路就是從南海聯邦出發,進入紅海,穿過蘇伊士運河。進入東地中海。然後抵達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再從這裡用鐵路把貨物運送直德國。這條運輸線路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從伊斯坦布爾到德國之間的鐵路要穿越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奧地利才能抵達德國,在這4個國家裡。只有奧地利是德國的鐵哥們,剩下3個國家裡保加利亞和匈牙利在一戰中都和德國站在了一起,但是羅馬尼亞一直是英法等國的傳統盟友,有這樣一個國家擋在運輸路線上,時刻都是一個隱患。

有的讀者可能會說從地中海穿越直布羅海峽可以直抵德國沿海,這樣不是更省事嗎,但是直布羅陀海峽的控制權在英國人手中,而且還要經過英吉利海峽,那裡完全是英國海軍的天下,如果在戰前只是運送一些礦產和普通物資還有可能,想要運輸武器裝備和大型設備,恐怕英國人是不會答應的,更何況一旦歐洲開戰,這條航線肯定會被英國人嚴格檢查,從這裡往德國運送物資和武器基本沒可能。

上面的2條可能的運輸線都有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要通過蘇伊士運河,這條運河通過的國家是埃及,在一戰中埃及爲英國的保護國,雖然在22年,英國同意了埃及的獨立,但是在運河區英國仍然有駐兵權,實際上,英國政府從來就沒放棄過對蘇伊士運河的管轄。所以,要想在戰爭期間支援德國,就必須取得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而這個工作,依靠意大利人和德國人,都不太靠譜,還得南海聯邦自己幹。

之前劉芾與土耳其建立軍事合作,全力支持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定居和建國,其最終目的就是爲了在中東找個可以讓南海聯邦落腳的地方,然後在歐洲爆發之後,利用這個落腳地,一舉拿下蘇伊士運河,從而控制歐亞之間的交通,進一步消弱英法等國的實力。

而英法美這次爲了給南海聯邦找點麻煩,居然用同意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來交換南海聯邦解除與日本的戰爭狀態,殊不知,這樣正好中了劉芾的下懷,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頭,再過十年甚至幾年,這些國家恐怕就要後悔當初他們做出的這個決定了。

英法美3國沒有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再生枝節,在南海聯邦和日本政府簽署了和平協議之後,很快就在國聯中的會議中做出了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南部現有移民居住點內建國的決議,儘管這個決議遭到了埃及、敘利亞、伊朗等中亞和西亞國家的強烈反對,但是這個決議還是最終生效,這意味着從決議生效的那一天開始,猶太人就可以在巴勒斯坦南部地區合理合法的建立國家了。

欣喜若狂的猶太人在這個決議生效的當天,在全世界幾十個國家裡都舉行了各種規模的慶祝活動,而歐洲各國也爲能夠合理合法的驅趕走那些在自己國家裡生活了很久卻遲遲不能融入這個國家的猶太人而暗自高興。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由於提前得到了劉芾的通知,早就已經開始爲建國的各種事情召開了特別代表大會,第一件事就是給這個新誕生的猶太國家起了一個很久很古老的名字——異色列。

和大多數國家的建國方式不同,異色列在宣佈誕生的當天,就在其領土的東側,和當地的疑似藍激進組織展開了2場小規模武裝衝突,雙方共投入了2000多名戰鬥人員,異色列方面動用了迫擊炮和重機槍,之用了3個小時,便擊潰了前來進攻的1200多名疑似藍武裝人員,並且還把原本被疑似藍佔領的部分異色列領土奪了回來。

異色列和疑似藍之間這場戰爭雖然不算大,甚至在大國看來,連戰爭都算不上,只配叫武裝衝突,但是由於雙方的身份比較特殊,所以這場衝突的影響力卻很大。它不僅震懾了周邊的疑似藍國家,不敢再隨意對異色列動手,還深深的刺激到了英法兩國,因爲在西亞最大的兩股外國勢力就是英國和法國,現在,又有一個異色列也加入了進來,而且在異色列身後,很明顯還站着另外的一個大國。

異色列人通過打贏這場武裝衝突,更加看明白了想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來,光靠會賺錢是遠遠不夠的,雖然南海聯邦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給予自己安全上的基本保障,但是異色列人很迫切的需要把自己武裝得更全面、更強大!

很自然的,在武器採購的來源上,異色列人的首選還是南海聯邦。這次,他們開出了一張足以震驚世界的武器採購清單,當然了,清單和清單上的採購項目都是以非常保密的方式,由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理事親手交給了劉芾,雖然異色列已經宣佈建國了,但是其國家的行政機構還沒有建立起來,更別提駐外使領館了。

雖然知道猶太人有錢,有錢的都不能用有錢這兩個字來表達了,但是劉芾還是被這張武器採購清單給嚇到了。如果按照這張清單上的所有項目完成這次採購的話,按照國防部的估算,異色列將很快建立起來3個滿編的陸軍機械化師、至少一個飛行聯隊的空軍和一支足以稱霸東地中海甚至整個地中海的海上力量,除此之外,他們還要求南海聯邦爲其建設2座大型海港和一座大型造船廠、2家大型軍工廠、3座軍用機場和所需的配套設施。(未完待續……)

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44章 革命(二)第23章 三路並進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75章 國防(三)第58章 中立第15章 機羣第73章 國防第83章 波卡特洛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22章 水下幽靈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43章 革命(一)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81章 深入第23章 親王喬治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138章 不夜城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35章 獨立起義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33章 挑事專家第2章 談判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8章 三路並進第68章 絕密單位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74章 國防(二)第118章 電視臺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85章 野戰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14章 裝病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62章 佈網(三)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61章 佈網(二)第32章 國際聯盟第2章 以戰代練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66章 重典第23章 歐洲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55章 西殘東癱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53章 實力對比第62章 巴頓第57章 波及亞洲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5章 上當了第19章 全民戰爭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32章 奧運會第42章 自家後院第6章 寶船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56章 雷達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23章 歐洲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24章 冰箱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100章 毒氣彈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77章 拉燈彈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117章 電視機第43章 各懷鬼胎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75章 7、8、9三個省第84章 得手
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44章 革命(二)第23章 三路並進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75章 國防(三)第58章 中立第15章 機羣第73章 國防第83章 波卡特洛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22章 水下幽靈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43章 革命(一)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81章 深入第23章 親王喬治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138章 不夜城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35章 獨立起義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33章 挑事專家第2章 談判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8章 三路並進第68章 絕密單位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74章 國防(二)第118章 電視臺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85章 野戰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14章 裝病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62章 佈網(三)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61章 佈網(二)第32章 國際聯盟第2章 以戰代練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66章 重典第23章 歐洲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55章 西殘東癱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53章 實力對比第62章 巴頓第57章 波及亞洲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5章 上當了第19章 全民戰爭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32章 奧運會第42章 自家後院第6章 寶船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56章 雷達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23章 歐洲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24章 冰箱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100章 毒氣彈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77章 拉燈彈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117章 電視機第43章 各懷鬼胎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75章 7、8、9三個省第84章 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