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如此相似

但是這個奸商一直默默的支持了劉芾55年,南海聯邦在起步之初,全憑藉着劉芾的計劃和大衛的財力支持,對此大衛這個奸商從來都沒有和劉芾抱怨過。而且這個奸商還是一個愛國者,當初劉芾曾經和他討論過如果南海聯邦與英國開戰,他會幫助那一邊,結果這個老紈絝毫不猶豫的選擇支持他的祖國,還說這是他們貴族的傳統。

在劉芾穿越過來這50多年中,大衛可以算是他最信任的一個人,也是唯一一個,在這點上劉芾的妻子也比不上大衛的地位。所以劉芾這次遵從了大衛的遺願,沒有通知山德魯和海倫娜,雖然有劉芾在,大衛的那個r本女人和孩子肯定不會受到什麼刁難。

大衛的遺囑也很簡單,山德魯集團已經交給了他在美國的幾個孩子管理,並不是他不想留給山德魯,而是山德魯拒絕接受,海倫娜也放棄了自己的繼承權。至於劉芾在山德魯集團中的股份,大衛多年以前就和劉芾商量過,全都轉給了施耐德石油集團控股,主要是爲了瞞過美國政府的監管。

大衛在遺囑中的第一條就是要求把自己的遺體埋回英國去,同他父親一樣,葬在教堂裡,對於這點劉芾沒什麼難辦的,就算劉芾不幫忙,英國政府也不會拒絕一位它的貴族葬在家族的墓地中。

第二條就是有關他家族血脈的傳承問題,由於山德魯已經是聯邦公民,無法繼承他的爵位,但是他也不想把爵位傳給他在美國的那些孩子,他說他們已經得到了遺產,不應該再獲得爵位了。其實他是向把爵位傳給他最小的兒子,也就是他72歲時才和那個r本女人有的最小的那個孩子。劉芾對這個問題也沒什麼意見,老來得子一般都是寶貝,至於英國政府會不會答應這個要求。劉芾覺得沒有任何問題,只要你的實力足夠,你把爵位傳給你的貓,英國政府也不會有什麼異議的。

遺囑的第三條非常特別,這條是大衛懇求劉芾的,他說他這一生都在爲一個問題而困擾,那就是劉芾爲什麼知道那麼多他本來就不應該知道的問題。大衛曾經把劉芾當做是叫做半個上帝。但是他自己也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神,可以他一直也搞不明白劉芾到底是什麼人,尤其是他和劉芾認識的頭幾年裡,當時還是個少年的劉芾就表現出來一種類似於神的狀態,而且大衛在劉芾的船上還看到了很多他不認識的東西。而且這些東西他這一輩子就再也沒從別的地方看到過。

所以大衛在遺囑的最後,請求劉芾看在多年老朋友的份上,了結了自己這個一輩子的心結,誠實的寫一張小紙條,放到他的墓地中去,讓他死也閉上眼。

對於大衛的這個請求,劉芾到有些爲難了。現在劉芾根本無法去英國,按照英國佬那個爲了利益啥都可以捨棄的原則,他只要登上英國的土地,丘吉爾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把他幹掉,然後言之鑿鑿的說這是一場意外,哪怕他手中還拿着沾血的刀。

所以劉芾無法把這張小紙條放到大衛的墓穴裡,而且這張小紙條還不能被別人看到,哪怕是自己的妻子也不成。琢磨了半天。劉芾有了一個主意,他不寫什麼紙條,他可以把他的手機交給海倫娜,讓她去把這個東西放到大衛的墓地裡去,雖然不是什麼自白書,但是也算解答了老朋友的疑問,這也是劉芾能給大衛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了。

至於大衛的那個r本女人和孩子。劉芾將會讓施耐德把他們送到英國去,繼承大衛家族的莊園和爵位,至於具體的操作,全都讓施耐德去辦。劉芾不能插手這件事,否則英國政府絕對不會答應的。

除了這些後事的安排之外,劉芾還給大衛在聯邦首都舉辦了一個隆重的悼念儀式,聯邦全國都降半旗,還在首都的國家公墓中爲大衛立了一座雕像。至於這麼做的理由,劉芾只說這是自己的一位老朋友,是他在聯邦建國之初給予了自己很大的幫助。

世界其它國家對於大衛的去世,也都紛紛表示了哀悼,不過由於目前各國都在打仗,真的是沒時間去琢磨爲什麼劉芾對大衛這麼好,就算是有疑問,也只能先藏在心裡,想查也沒法查。

大衛的去世對劉芾的影響挺大,不光是他失去唯一一個可以信任的人,讓他感覺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更孤獨,還讓他感覺到死神已經離自己也不遠了,從而給了他更加沉重的精神負擔,他非常想在自己離世之前,看到自己在這個歷史時段中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得到回報。

就在劉芾忙於給大衛送行的時候,歐洲大陸上的戰局也發生了變化。小鬍子在9月份對蘇聯發起了三個規模比較大的戰役,其中2個都取得了勝利,分別奪取了莫斯科的西大門斯摩棱斯克和烏克蘭的首都基輔,並且包圍殲滅了蘇聯紅軍,開始向莫斯科和外高加索地區前進,而北面的列寧格勒則還在蘇軍手中,德軍的北方集團軍羣受到了連綿不斷的大雨影響,後勤補給困哪,不得不暫時從東、南、北三個方面包圍住這座城市,停止了進攻。

德蘇兩國之間的戰爭與南美兩國之間的戰爭有着很多的共同點,比如德南兩國都是從西向東進攻;而且都在戰爭的初期取得了很大的優勢,德國已經把戰線推進到了距離莫斯科很近的位置,而南海聯邦也已經把美國西部劃在了自己的防區之內,正在向美國中部和東部發起進攻;更相像的是蘇聯和美國一樣,都是世界大國,不光國土面積大,人口衆多,其戰爭潛力也非常可觀。

另外,在歐洲和北美髮生的這兩場戰爭的走向也非常接近,德國和南海聯邦都是先發制人,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優勢來打擊敵人。德國利用了其強大的坦克集羣,發動了閃電戰,而南海聯邦則利用其強大的海軍和空軍,對美國實行了立體戰。但是德國和南海聯邦所面臨的處境也都一樣,就是不能把戰爭拖得時間過長,否則兩國的國力就會被拖垮,最終打蛇不死反被蛇咬。

而這兩場戰爭也有不同的地方,首先就是戰術不同,德國更倚重於它的陸軍和坦克部隊去打擊和消滅蘇聯的有生力量,而南海聯邦更多的是使用空軍來對美國的大後方進行戰略轟炸。

其次,雙方的目的也不同,德國需要烏克蘭的煤鐵和外高加索的石油,所以它必須要佔領這些區域,把德國邊境向東推。而南海聯邦壓根就沒想要佔領北美的任何一片土地,它只是要把美國的國際地位、經濟實力、工業實力、軍事實力打垮,使得美國無法在太平洋上威脅到南海聯邦的發展勢頭。

最後,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德國更方便一些,它與蘇聯交界,不用耗費人力物力去遠距離運送補給;而南海聯邦更困難一些,它的後勤運輸向長達萬里,而且大多是海路,需要動員龐大的運輸船隊來進行遠途運輸,成本更高一些。

對於防守的蘇聯和美國來說,蘇聯在地理環境上更優越一些,他國內的交通狀況非常糟糕,鐵路又都是寬軌距,和德國的列車鐵軌都不一樣,而且它們國家漫長的冬天就是個噩夢,零下幾十度的氣溫,對於後勤補給線更長,處於進攻狀態的德國來說,整個冬天能不非戰鬥大量減員就是勝利。(未完待續。。。)

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25章 夫人外交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23章 親王喬治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40章 決死空襲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7章 爪哇第23章 親王喬治第6章 抓苦力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74章 巴巴羅薩第32章 移民潮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90章 集結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141章 護士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73章 誘餌(二)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22章 東海岸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54章 仇恨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64章 收網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74章 巴巴羅薩第2章 醞釀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55章 反擊(二)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61章 佈網(二)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31章 南北日本第38章 辛亥革命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35章 皇家海軍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104章 博弈第11章 海戰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61章 佈網(二)第41章 未雨綢繆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4章 德奧統一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13章 登陸琉球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35章 獨立起義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64章 計劃破產第40章 決死空襲第74章 巴巴羅薩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39章 海南島(一)第54章 仇恨第64章 計劃破產第23章 三路並進第106章 妥協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57章 情報工作第41章 未雨綢繆第111章 裁決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58章 “潑婦”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11章 三國分贓第141章 護士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96章 如此相似第56章 入侵美國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
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25章 夫人外交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23章 親王喬治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40章 決死空襲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7章 爪哇第23章 親王喬治第6章 抓苦力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74章 巴巴羅薩第32章 移民潮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90章 集結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141章 護士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73章 誘餌(二)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22章 東海岸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54章 仇恨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64章 收網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74章 巴巴羅薩第2章 醞釀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55章 反擊(二)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61章 佈網(二)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31章 南北日本第38章 辛亥革命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35章 皇家海軍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104章 博弈第11章 海戰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61章 佈網(二)第41章 未雨綢繆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4章 德奧統一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13章 登陸琉球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35章 獨立起義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64章 計劃破產第40章 決死空襲第74章 巴巴羅薩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39章 海南島(一)第54章 仇恨第64章 計劃破產第23章 三路並進第106章 妥協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57章 情報工作第41章 未雨綢繆第111章 裁決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58章 “潑婦”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11章 三國分贓第141章 護士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96章 如此相似第56章 入侵美國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