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魚雷攻擊機

但是這些飛機攜帶的都是魚雷,一想到魚雷,戴維貝蒂伯爵就會產生一種無力感。在戰列艦的敵人當中,對方的戰列艦並不是排在第一位的,幾乎所有的水面船隻都有同一個天生的敵人,那就是魚雷和水雷。

這兩種會從水面以下對船隻造成傷害的武器,會讓船隻防無可防,這些戰艦雖然都或多或少的裝備了防雷裝甲,但是那些沉重的裝甲只能保護船隻側舷的一部分,畢竟如果整條船都裝上這種非常拖航速的裝甲的話,那麼戰列艦就別打算跑起來了。

“轟。。。轟。。。”兩聲巨響,打斷了戴維貝蒂伯爵欣賞敵方武器的心情,位於艦隊最後方的“馬來亞號”戰列艦忍不住用它的後甲板主炮向着正在貼近海面飛行的飛機羣打了一個齊射,不知道是艦長授意的還是炮手過於緊張了。

“下令,自由開火,所有船隻釋放煙霧。”看到了馬來亞號的後主炮發射的炮彈在距離機羣很遠的地方激起了高高的浪花,戴維貝蒂伯爵終於恢復了正常,他覺得,指揮艦隊作戰,如果沒有炮聲,那未免太不真實了,雖然這些炮火不見得能對這些飛機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但是即使是捱打,也應該象徵性的還一還手,哪怕是打不到對方。

“轟。。。轟。。。咣。。。咣。。。嗵。。。嗵。。。”隨着戴維貝蒂下達了自由開火的命令,整個艦隊在十秒鐘之內就陷入了一片震耳欲聾的噪雜聲中,各種口徑火炮所發出的不同的聲音,不絕於耳,不過幾艘戰列艦的主炮和主要副炮都沒有開火。不是他們不想開,而是這些大口徑火炮都是用來對付較遠距離目標的,從設計到安裝,誰也沒想到它們會有機會去射擊就在自己船體2公里之外的目標,所以。這些火炮的炮口根本就降不到那麼低。

雖然艦隊的諸多副炮和小口徑炮的射擊速度都算是很高了,但是由於沒有統一的射擊參數可參考,再加上各炮的角度調整過於狹窄和緩慢,而彈藥也大多是高爆彈和穿甲彈這種只有命中敵人才會發威的炮彈,所以這些炮擊對於從艦隊側方飛來的上百架飛機基本沒有造成實質上的阻礙,有些炮手明明看到自己的炮彈打到了對方的機翼或者機身上。但是並沒有被引爆,而是直接穿了個洞,這些該死的飛機頂多哆嗦了一下,然後依然穩穩的向着各自的目標飛去。

說是遲,那是快,幾公里的距離對於以200多公里時速飛行的賊鷗式艦載魚雷攻擊機來說。也就是1分鐘的時間,而對於艦隊中的很多副炮炮手來說,也就是2到3炮的時間,再加上需要不斷的調整炮口位置,很多炮手剛開完一炮,第二發炮彈還沒有裝填上,這些貼着海面像海鷗一樣輕盈的小傢伙們就已經從肚子下面扔下了一個長長的東西。然後突然間尖叫着加快了速度,從幾艘戰列艦上方擦着桅杆穿了過去,而下面戰艦上的水兵們大多是兩種反應:

一種比較冷靜的,他們緊盯着飛機扔下的那個東西,迅速挪動炮口,向那個東西開火,因爲他們明白,飛機上扔下來的那個玩意非常非常像魚雷;

一種比較激動的,他們會目送着飛機從自己的頭上穿越,然後還會不由自主的轉動腦袋去追尋飛機的身影。直到幾秒鐘之後,才突然反應過來:那些漂亮的飛機還扔下了一個像魚雷的東西!

聯邦的飛機以200公里時速,扔下魚雷之後,這些魚雷會藉助着強大的慣性和自身強大的發動機,把原來30多節的時速提高的近60節。雖然這種加速度只會在有着強大阻力的海水中持續幾秒鐘,但是魚雷扔下的距離離戰艦的艦體也只有1000米左右,有些比較狠的飛行員甚至在距離自己目標600米左右才扔下魚雷,如果不是依靠他們飛機的性能和出色的操控技能,這些飛機有非常大的可能會先於魚雷一頭撞在它想要攻擊的目標上。

10多秒鐘之後,不管這些龐大的戰列艦體內的鍋爐燒的多麼旺,提供的氣壓多麼高,戰艦的身姿扭得多麼美妙,這些天生沒有敏捷屬性的大傢伙們還是被魚雷先後命中。

由於南海聯邦現在使用的大多是磁性引爆魚雷,所以這些魚雷在離開機體一段時間後,保險就全部自動打開,在剩下的時間內,只要在魚雷頭部的磁性感應器感應到了一定程度的磁場強度,那麼它就會引爆魚雷的彈頭。

所以,這種魚雷基本不會等到碰觸到艦體之後才爆炸,而是比碰觸式魚雷的定深更大,基本都是在艦體的下方發生爆炸。這種爆炸雖然不能向碰觸式魚雷一樣,對艦體造成穿透性的局部傷害,但是它比碰觸式魚雷更陰損,更徹底。

因爲這種爆炸是非接觸性爆炸,尤其是在船隻龍骨下方的爆炸,它會使周圍的海水迅速加壓,而水的壓縮性很差,強大的壓力會托起戰艦的艦體,然後壓力被釋放,艦體在自身重量下又落向海水中,在這種動作中,如果爆炸的位置合適,一枚魚雷就可以造成一艘排水量上萬噸的戰艦龍骨變形或者乾脆斷裂,就算這艘船不沉沒,那麼它也是一堆廢鐵了,即使再放到造船廠裡去,也無法修復。

另外還有就是這種爆炸方式可靠性更高,不存碰撞角度和未擊中的情況,哪怕魚雷順着船隻從船底穿過,只要磁場達到了門閥值,魚雷一樣會爆炸。

還有就是一般的戰列艦在船底部分是沒有防雷裝甲的,甚至連普通裝甲都沒有,這就是爲什麼在海戰中,有時候近失彈會比直接命中船體更可怕,因爲近失彈在船邊進入水中很深之後才爆炸,類似於磁性引爆魚雷的非接觸性爆炸,從而會對船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不管是那種引爆方式,面對近百架魚雷攻擊機的有計劃攻擊,英國支援艦隊的每艘戰列艦基本都要分到20顆魚雷,而能夠躲開的基本沒有,未發生爆炸的也非常少,就算是有一半的魚雷都失效,那麼在同一側舷同時遭到10枚魚雷的打擊,就算是二戰的不沉戰艦俾斯麥號,也沒有這麼大的抗打擊能力。

強大的衝擊波不僅會損壞船體,它所帶來的強烈振動還會把船上沒有有效固定的人重重的拋開,造成人員傷害;還會把各種設備震鬆震壞,造成設備損壞;更會把船體的接縫處震裂、震走形,造成漏水。

在爆炸過程中,位於外艦橋的戴維貝蒂伯爵和他的副官雖然採取了臨時保護措施,但是爆炸太猛烈而且連續,他的副官直接被甩到了艦橋下面生死難卜,而他本人,也重重的撞在欄杆上,不僅渾身多處骨折,還撞到了頭部,直接昏迷在外艦橋上。

受到重創的不僅僅是船上的人員,從打頭的“鐵公爵號”,到排在最後面的“馬來亞號”都被這一輪魚雷攻擊直接打成了重殘,其中以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印度皇帝陛下號”和“英王喬治五世號”爲最重,這兩艘戰列艦不僅船體多處漏水,而且龍骨明顯發生了斷裂,整個船體都發出了刺耳“咯吱。。。咯吱。。。”聲,並且伴隨着這種聲音,發生了嚴重的側傾,不管仍舊堅守在船艙中的損管兵們如何向另一側注水,也無法挽救這兩艘戰列艦的命運。

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85章 野戰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38章 珍珠港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35章 皇家海軍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108章 新礦工第19章 裝甲集羣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22章 水下幽靈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20章 按兵不動第111章 裁決第62章 遷都第6章 再次談判第15章 機羣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13章 登陸琉球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120章 羅德島第64章 計劃破產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78章 撒達母炮第143章 車禍(二)第36章 賭贏了第56章 一戰爆發第26章 衝鋒隊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4章 闖關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37章 有點緊張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20章 按兵不動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100章 毒氣彈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23章 大戰結束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88章 增兵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5章 得寸進尺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62章 巴頓第24章 目標天皇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08章 新礦工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75章 國防(三)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18章 空襲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75章 國防(三)第6章 也算悲壯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56章 入侵美國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105章 博弈(二)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40章 決死空襲第95章 猶太人第42章 自家後院
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85章 野戰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38章 珍珠港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35章 皇家海軍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108章 新礦工第19章 裝甲集羣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22章 水下幽靈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20章 按兵不動第111章 裁決第62章 遷都第6章 再次談判第15章 機羣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13章 登陸琉球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120章 羅德島第64章 計劃破產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78章 撒達母炮第143章 車禍(二)第36章 賭贏了第56章 一戰爆發第26章 衝鋒隊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4章 闖關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37章 有點緊張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20章 按兵不動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100章 毒氣彈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23章 大戰結束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88章 增兵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5章 得寸進尺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62章 巴頓第24章 目標天皇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08章 新礦工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75章 國防(三)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18章 空襲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75章 國防(三)第6章 也算悲壯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56章 入侵美國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105章 博弈(二)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40章 決死空襲第95章 猶太人第42章 自家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