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自家後院(二)

最後,聯邦政府又祭出了移民這根大胡蘿蔔,在南r本人民的腦袋上來回的晃啊晃的。相比較起來,生活在幾十年沒有發生過戰爭,軍事勢力世界前三的南海聯邦國內,肯定要比艱苦的活在南r本這片遭受過詛咒的土地上強的多,而且現在天皇也沒了,經濟又低迷,大批的南r本居民選擇了去南海聯邦尋找工作機會,不過爲了不讓這些移民衝擊聯邦國內的就業,在移民的選擇上面聯邦政府做了多方面的限制。

首先,在移民的去向問題上聯邦做出了統一的規劃,這些來自南r本的移民將被安排到安中省西部原泰國地區、爪哇島北部沿海地區、蘇門答臘島西部地區、蘇拉威西島西部地區和新幾內亞島東南部地區的平原區域上。這些地方都是人少樹多的未開發地區,他們將與聯邦國內的其他人組成規模不等的合作社,前往這些地方進行初步的開發工作,在工作滿3年後即可獲得正式聯邦居民戶口,而在這3年當中,這些南r本移民只能持有特別的開發區證明在聯邦國內居住,這種證明的使用範圍只能限定在一定的區域內,出了這些區域既失去了效用。

按照聯邦政府的初步打算,將會以2:1或者3:1的比例來決定移民數量,也就是說,每有1個聯邦居民自願報名去開發這些荒地,就會安排2到3名南r本移民共同前往,隨着經濟危機的即將到來和聯邦開始逐漸放緩經濟發展速度。聯邦國內的失業人口和分不到足夠土地的人口都將被動員前往這些開發區進行農墾開發。雖然當地的自然條件不太好,但是誰開發誰獲利的政策,還是吸引了不少希望能靠勤勞的雙手爲自己創下一片基業的人。

相對於歐洲和美國來說,南海聯邦在對抗經濟危機中除了劉芾的先見之明,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優勢:開發荒島。

南海聯邦的國土面積中,人口數量最多的是安南三省和菲律賓羣島,然後纔是加裡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和馬來半島,最後是爪哇島。而蘇拉威西島和新幾內亞島以及周邊的無數個小島基本都是荒島,除了聯邦的軍事基地和當地的土人之外,基本都處於未開發階段。就算是安南三省、菲律賓羣島、加裡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上。也還有很多未開發或者半開發的地區。

這些地區大部分是原始森林和山地,以前由於開發成本和效率問題,聯邦政府一直沒有過多關注過這些區域,因爲聯邦的其他已開發地區大多都是糧食高產區。聯邦國內並不缺糧食。與其動員勞動力去開發荒地。還不如讓這些人去加入到工業生產中去,用那些商品去換取更大的利潤。

但是現在不同了,如果經濟危機真的到來。在全世界的工業產品都滯銷的情況下,聯邦產品雖然在質量和品質上更高一籌,也避免不了銷量下降的問題,而這個時候,聯邦國內就不能在玩命發展工業了,因爲產品銷量下降了,你生產的越多,虧損也越多。

但是聯邦政府又不能讓大家拿着資金沒事幹,這樣一來聯邦的國內的很多工廠很可能會破產,所以聯邦政府必須找到一個消耗這些商品的目的地。在這之前,聯邦的產品大多是銷往歐美國家,現在這種銷售渠道就要慢慢轉變了,而首選地就是聯邦的鄰居中國大陸地區。

目前的中國大陸地區,第二次北伐剛剛結束不久,長期陷於軍閥混戰當中的中國大陸終於相對平靜了下來,被戰火困擾了很久的老百姓也終於得到了一個喘息的機會,而一個統一的中國,首先需要發展的就是經濟,而面對着滿目瘡痍的國家,大部分機械、日用品、建築材料、化工原料都需要從國外進口。

這時的中國大陸地區和整個東、南亞的國際形勢與劉芾所知道的歷史中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就是r本的隕落和蘇聯的退縮,在原來的歷史中,這兩個國家在中國大陸上尤其是東北和蒙古新疆地區的勢力都是世界列強中最大的,但是這種局面在現實中不存在了。

r本自從日俄戰爭之後,海軍就一蹶不振了,沒有了海軍的幫助,它在中國遼東的駐軍也的規模也相對減少了,最終不得不放棄了對中國東北地區的爭奪,只在朝鮮半島上還保留着一支軍隊。而以前的俄國也在日俄戰爭中失去了整個海軍,雖然在中國東北與r本打成了平手,但是也沒佔到任何便宜。在蘇聯政府代替了沙俄之後,爲了取得聯邦政府在軍事上尤其是海軍上的幫助,蘇聯政府很巧妙的利用了南海聯邦對於華人世界的關注,主動從東北撤回了軍隊。

除了r本和俄國之外,原來歷史上從山東一直到北部灣的沿海地區,一直都盤踞着德國、英國、美國、法國這些國家,他們分別控制着一個省或者一個地區,把中國大陸當成了一塊大蛋糕,趴在上面是玩了命的吃。

但是在南海聯邦在東南亞崛起之後,尤其是在控制了馬六甲海峽之後,德國在一戰期間就從中國的山東撤離了,而法國勢力也被聯邦軍隊從印度支那趕走了,目前只剩下了長江中下游和江浙地區的英國和美國勢力還在苟延殘喘,不過失去了馬六甲海峽和在亞洲的落腳點,英美兩國在中國大陸上也只能說是存在,很難在談得上什麼勢力了,因爲它們的那幾艘小炮艇隨時都可能被聯邦海軍幹掉,而他們在租界中的駐軍,更是一支送死的軍隊,只能起到象徵的作用。

對於現今的中國大陸來說,除了海關的稅收和租借問題之外,基本已經排除了外部勢力的干擾,只是在中國的北方,從蘇聯輸出來的革命勢力略有加強。從環境上來說,中國大陸目前是從清末至今最好的發展時期,絕大部分的外國勢力都已經被南海聯邦擋住了,目前國家又基本上完成了統一,不發展經濟還發展啥呢?

在第二次北伐戰爭勝利之後,已經控制住了全國形勢的國民黨和蔣光頭都迫不及待的對全世界發出了《對外宣言》,除了宣告統一告成之外,還要求與各國政府重新建立新的外交關係,而這第一個建交的國家,就是南海聯邦。

爲什麼選南海聯邦呢?這個問題很多餘,因爲在中國身邊,最強大的最有影響力的國家至此一個,如果你非要忽視它而不去選擇,那就意味着你們兩個國家有仇。蔣光頭當然和南海聯邦沒仇,雖然這些年來南海聯邦幾乎封鎖了整個南部海域,嚴格禁止一切軍火流入中國大陸,它自己還不像大陸出售任何武器,但是南海聯邦也沒有偏袒任何一方軍閥或者勢力,真的就把武器給禁運了,對於這種不偏不倚的做法,誰也說不出什麼來。

另外,由於r、蘇、法、德等國的實力相繼推出了中國,英美兩國在中國的勢力也在苟延殘喘中,根本無力在阻攔或者干擾中國的統一進程,所以從某些方面來說,南海聯邦對於中國的統一進程還是一個有幫助的國家。

最後,就要說道民族了,不管是叫什麼名字,不管是那個黨執政,兩個國家從根本上來說,終歸是同宗同源的。它們的文字一樣、語言相通、血統相同、文化同宗,雖然聯邦政府不參與中國大陸上的軍閥鬥爭,但是那些南洋的華人中,有很多人還是很關心中國國內的政治形勢的,尤其是那些在中國國內建有工廠和商鋪的商人們,他們會不自覺的按照自己的利益和習慣去選擇一個或者幾個勢力去支持,去接觸,只要他們不從事軍火交易,聯邦政府是不限制這種民間的交流的。(未完待續……)

第111章 裁決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45章 民國(一)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75章 7、8、9三個省第73章 誘餌(二)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42章 登陸第135章 大訂單第106章 妥協第72章 誘餌(一)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74章 巴巴羅薩第95章 大衛走了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21章 夜戰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71章 戰略轟炸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29章 沒良心炮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3章 行蹤泄露第57章 情報工作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24章 賭約第41章 海南島(三)第23章 親王喬治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64章 計劃破產第43章 革命(一)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71章 戰略轟炸第25章 夫人外交第78章 撒達母炮第45章 民國(一)第71章 安南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22章 問題(三)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73章 誘餌(二)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41章 漏網之魚第70章 建國(二)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54章 活話劇(二)第40章 決死空襲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104章 博弈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84章 得手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68章 制度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78章 撒達母炮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65章 深挖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142章 車禍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84章 得手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30章 Z字旗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40章 決死空襲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
第111章 裁決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45章 民國(一)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75章 7、8、9三個省第73章 誘餌(二)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42章 登陸第135章 大訂單第106章 妥協第72章 誘餌(一)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74章 巴巴羅薩第95章 大衛走了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21章 夜戰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71章 戰略轟炸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29章 沒良心炮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3章 行蹤泄露第57章 情報工作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24章 賭約第41章 海南島(三)第23章 親王喬治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64章 計劃破產第43章 革命(一)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71章 戰略轟炸第25章 夫人外交第78章 撒達母炮第45章 民國(一)第71章 安南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22章 問題(三)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73章 誘餌(二)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41章 漏網之魚第70章 建國(二)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54章 活話劇(二)第40章 決死空襲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104章 博弈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84章 得手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68章 制度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78章 撒達母炮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65章 深挖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142章 車禍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84章 得手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30章 Z字旗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40章 決死空襲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