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美國的反應

1941年1月12日中午12時,駐紮在夏威夷羣島上的美國海軍和陸軍總計41000多人,向聯邦海軍太平洋艦隊投降。按照投降協議中所註明的,美國軍隊沒有再破壞剩下的軍事設施,全部美國戰俘包括幾十位高級將領都將乘坐聯邦海軍的運輸艦前往三寶壟省的達沃港海軍基地,哪裡將建立一座戰俘營,專門關押這些美軍戰俘。

南海聯邦海軍的這次突襲行動不僅乾淨,而且利落,只用了4天時間,就摧毀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並佔領了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軍基地珍珠港及其所屬的夏威夷羣島。

當這則消息傳到歐洲之後,在同盟國之間引起了很大的恐慌,對於美國這個同盟國中最大的後盾也遭到了戰爭的威脅,英國和蘇聯都向美國政府表示了關切,而他們更關心的是會不會由此而引來更糟糕的問題,那就是美國不得不把它的全部精力都抽回到太平洋中去,從而影響對歐洲的支援。

英國海軍目前正與德國潛艇在大西洋上鬥法,它需要大量的美國驅逐艦的支援,而蘇聯也正在積極備戰,準備應對德國人的進攻,而它也需要美國坦克和飛機的支援,如果美國本土受到威脅,美國政府肯定會先去防禦自身的安全,對歐洲尤其是英蘇兩國的援助就會減弱,這對整個歐洲戰爭的局勢都是一個重大的影響。丘吉爾和斯大林再也坐不住而來,不約而同的親自前往華盛頓,去同羅斯福會面,協商同盟國集團將如何應對這個挑戰。

相對於英美蘇三國的驚恐不安,小鬍子和墨索里尼卻興高采烈。雖然前些日子南海聯邦拒絕了與它們兩國簽約成爲軸心國集團。讓兩位雄心勃勃的領袖都感到很沒面子,但是對於南海聯邦的實際行動,這兩位軸心國的領袖還是非常滿意的。

至於籤不籤那個協議,現在說起來已經不重要了,而且好像不籤那個協議對於德意兩國來說更合適一些。因爲歐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就不用分給南海聯邦了,在贏得戰爭之後,德意兩國還能多分一些。而美洲大陸的權益德意兩國還沒有去考慮,畢竟那裡還盤踞着一個實力強大的美國,能不能夠在美洲佔到便宜,那就要看南海聯邦自己的努力了。

羅斯福這位強力總統對於夏威夷島的失落和美國太平洋艦隊的飛灰湮滅並不是十分懊惱。與此相反,在失去了夏威夷島和太平洋艦隊之後,他在美國國內的聲望和地位反倒提高了,當初阻撓和指責他把美國捲入了一場無謂戰爭的那些政客現在都閉嘴了,最新的民調顯示美國有97%的民衆選擇了支持自己的總統率領美國人民打贏這場戰爭。

至於夏威夷這個戰略要地的失陷和太平洋艦隊的損失,羅斯福只是感到了有點心痛。但是能夠去掉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鎖,讓羅斯福更舒服一些,雖然美國在西海岸暫時處於被動局面,但是他相信,只要全美國人民都支持自己的決定,那麼依靠着美國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很快就能奪回原來的損失。並且還要收回更多的利息。

至於丘吉爾和斯大林兩位國家元首的來訪,羅斯福總統也非常歡迎,曾幾何時,美國成爲了西方世界的中心,連紅色蘇聯的領導人也不得不屁顛顛的跑過來徵求美國的意見,這不就是美國一直追求的世界霸主地位嗎?當然了,目前還有幾個國家在搗亂,那麼好吧,讓你們看一看美國的真正實力!

1941年1月18日,美國政府正式宣佈美國進入戰時狀態。雪片一樣的軍工訂單飛向了那些軍工集團,兩外還有很多民用工廠也轉入了軍工產品的生產。於此同時,一支由70艘美加貨船組成的運輸船隊,由英美加三國艦艇護航,浩浩蕩蕩的開往北大西洋。它們的目的地是蘇聯的波羅的海港口,列寧格勒。

船隊上裝載了600輛坦克、300架飛機、200門火炮、900輛載重卡車、還有無數的機槍、彈藥、藥品等物資,這些裝備都是美國政府向蘇聯政府提供的第一批援助,至少能夠裝備6個師的兵力。

同時,美國向英國海軍提供了50艘驅逐艦,雖然都不是什麼新型號的軍艦,但是這些艦艇上面都加裝了潛艇探測器。英國海軍在得到這批艦艇之後,將在整個北大西洋上加緊遏制德國海軍的潛艇部隊,保護英美蘇之間的海陸暢通。

除了大手筆的向英蘇兩國提供武器裝備之外,美國政府還同時在7個造船廠開工了12艘航空母艦,而且完工日期非常驚人,就在6個月之後。看來美國政府在戰前也沒有閒着,雖然他們沒有采取像南海聯邦一樣的分段造船方式,但是他們更無恥一些,這些航空母艦的船體大部分已經完工,只不過沒有海軍的訂單,全部都被當做了油輪。

金梅爾上將和那些位在夏威夷被俘的美國將軍們發回來的電報,羅斯福總統都一封一封的仔細看過,雖然這些將軍選擇了率隊投降,但是羅斯福總統還是尊稱他們爲美國的英雄,因爲在那種情況下,已經失去了抵抗的意義,讓這幾萬名美國士兵活着當戰俘比讓他們全部戰死在夏威夷島上,對美國政府和羅斯福總統更爲有利。

至於那些將軍提出的南海聯邦將向美國西海岸發動進攻的意見,美國軍方也充分的採納,並且開始在美國西海岸排兵佈陣,從美國中部、東部、南部每天都有一列列的火車裝載着調往美國西部的軍隊在鐵路上飛馳着,同時調往那裡的,還有大量的坦克和高射炮。

根據那些被俘的美國將軍的描述和建議,南海聯邦的進攻手段非常單一,那就是先用飛機炸,然後海軍炮轟,最後陸軍登陸。尤其是飛機這一塊,聯邦海軍的飛機數量非常之多,通常都是幾百架一波的大規模進攻,所以,如果能夠準備足夠數量的地面防空武器和戰鬥機,抵禦住聯邦飛機的進攻,那麼就不用發愁聯邦海軍和陸軍的下一步進攻了。

防空炮?戰鬥機?美國人多的是,雖然可能性能上稍微低一些,但是數量足啊,就算是數量暫時不夠,沒關係啊,咱工廠多啊,不敢說一週生產多少飛機和高射炮,給上2、3個月的時間,美國西海岸就不用種地了,全都給你插上高射炮。

但是再好的防禦也取得不了戰爭的勝利,除了加強美國西海岸重要港口和城市的防空之外,美國海軍還打算重建它們的太平洋艦隊。目前太平洋艦隊只剩下4艘航空母艦,其中2艘還是輕型的護航母艦,另外還有3艘戰列艦和幾十艘巡洋艦和驅逐艦,大部分都停泊在聖迭戈海軍基地,除了派出大量驅逐艦、潛艇和偵察機對海岸警戒之外,已經無法承擔大規模的海上作戰了。

爲此,美國海軍部計劃在半年之內向太平洋艦隊補充6艘大型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和30艘驅逐艦,再在1年之後,另外補充4艘重型航空母艦,從而讓太平洋艦隊能夠保衛美國的西海岸。

除了艦艇之外,美國海軍在這次損失最大的還是那些艦長、海軍軍官和飛行員。軍艦沒了可以馬上造,但是人沒了不能馬上生一波合格的軍人出來,所以美國海軍在全國各個城市開始招募飛行員和海軍人員,並開辦了十多所海軍學校,來加緊培訓這些新人。

第79章 南美ABC第130章 懷疑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4章 德奧統一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70章 建國(二)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39章 金牌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19章 金蘭灣第50章 聖迭戈第39章 海南島(一)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43章 革命(一)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56章 雷達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61章 佈網(二)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105章 博弈(二)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16章 戰略轟炸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25章 夫人外交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24章 冰箱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51章 戰備(一)第79章 南美ABC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1章 聯合調查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45章 民國(一)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5章 得寸進尺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125章 上海行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138章 不夜城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17章 工業基地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50章 聖迭戈第22章 水下幽靈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77章 他的理想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23章 三路並進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13章 基礎建設第92章 杉杉健太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120章 羅德島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31章 南北日本第74章 皇帝第6章 也算悲壯第70章 建國(二)第54章 活話劇(二)第6章 也算悲壯
第79章 南美ABC第130章 懷疑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4章 德奧統一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70章 建國(二)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39章 金牌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19章 金蘭灣第50章 聖迭戈第39章 海南島(一)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43章 革命(一)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56章 雷達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61章 佈網(二)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105章 博弈(二)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16章 戰略轟炸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25章 夫人外交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24章 冰箱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51章 戰備(一)第79章 南美ABC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1章 聯合調查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45章 民國(一)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5章 得寸進尺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125章 上海行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138章 不夜城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17章 工業基地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50章 聖迭戈第22章 水下幽靈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77章 他的理想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23章 三路並進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13章 基礎建設第92章 杉杉健太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120章 羅德島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31章 南北日本第74章 皇帝第6章 也算悲壯第70章 建國(二)第54章 活話劇(二)第6章 也算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