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登陸越南(一)

1915年1月7日,就在海倫娜和德國高層達成了密約之後的第5天,臺灣的一支艦登陸艦隊就出現在了越南南部的頭頓半島外的海面上。

在這次登陸作戰中,臺灣海軍出動了2艘洲級重巡、4艘基隆級驅逐艦、20多艘海燕級魚雷快艇和40多艘鯊魚級攻擊潛艇。這些艦艇將負責保護跟隨艦隊的5艘大型客輪和2艘大型貨輪的安全,而這些船上,就是這次登陸的主角,臺灣陸軍第一師。

由於臺灣的軍隊編制是自創的,所以一個師有2萬多人,而這次來的只是第一師的2個旅,共計1萬5千多人,他們分乘5艘客輪和2艘貨輪,連帶着他們的裝備車輛,一起跟隨在艦隊後面。

按照總參謀部的計劃,先是由2個營的兵力,乘坐20艘登陸艇佔領灘頭陣地,並且沿着湄公河和西貢河向縱深攻擊前進,在距離灘頭陣地3公里的地方,建立防線。海軍則由2艘驅逐艦,順西貢河北上,負責給先頭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頭頓半島位於越南南部,湄公河和西貢河在此交匯並流入大海,這裡以前是個小漁村,法國佔領越南之後,把這裡建成了一個度假村。而順着西貢河往北100多公里,就是越南南圻(qi)地區的首府,西貢市。

這次臺灣軍隊進攻越南,劉芾可以計劃了很久,從幾年前,內務府的特工和國防部軍情處的情報員們,就以海商的身份進入到越南的各地進行了情報收集,並且繪製了詳細的地圖,最終定下了以頭頓半島爲登陸地點。

頭頓半島靠近西貢市,且並無重兵把守,再加上西貢河寬闊且深,可以容乃中型艦艇在其中行駛,這樣,在建立了灘頭陣地之後,臺灣陸軍就可以藉着驅逐艦艦炮的掩護,直接殺向西貢市。

在登陸艦隊駛近越南海域之後,曾經遇到過2艘法國炮艇,不過艦隊並沒有理睬,這兩艘幾百噸的炮艇直接被艦隊的前鋒,臺灣潛艇給擊沉了。

對於這次在越南登陸的行動,劉芾既沒有向法國宣戰,也沒有通知任何一個國家,在劉芾眼中,戰爭這個東西,結果最重要,至於過程中有沒有道德,根本無所謂。

登陸作戰在7日的早上8點鐘正式打響,20艘方頭方腦的平底登陸艇在大功率柴油機的推動下,伴隨着海浪,一起拍向了頭頓的海灘,而2艘基隆級驅逐艦也緩緩的駛進西貢河,準備爲登陸部隊提供炮火支援。

和內務部提供的情報基本一樣,登陸部隊並未遭到抵抗,入海口的兩邊都是平整細膩的沙灘,由於是早上,除了零星的一些遊人之外,並沒有發現法軍士兵或者越南士兵的蹤影。

由於沙灘水太淺,雖然是採用了噴水推進,但是登陸艇也只能把士兵們送到距離沙灘100多米以外,就由於船底觸到了沙灘而無法前進了,艇上的士兵們在軍官的指揮下,像下餃子一樣,從船上蹦到齊胸深的海水中,費力的向海灘前進。

整個第一波登陸行動就持續了30多分鐘,就以臺灣士兵衝上海灘,而宣告結束,而在這個時候,不管是登陸艦隊還是衝上了海灘的士兵,都還沒有發現一個敵人。

海灘上的2個營經過簡單的集結後,以排爲單位,以河口爲圓點,開始分散向陸地的縱深開始前進了,那2艘驅逐艦也慢慢的移動着身軀,開始沿着西貢河逆流而上。

第二波登陸的是1個工兵營和一些小型工程機械,他們將用浮筒和重物,在海灘水比較深的地方,搭建出來一個臨時的卸貨碼頭,以便讓那2艘貨船可以卸下裝甲車、推土機、火炮等重型裝備。

而那些登陸艇則會不停的往來於客船和海灘之間,爭分奪秒的把這兩個旅的士兵往海灘上送。

就在前鋒營推進到離海灘幾百米外的時候,終於遭到了登陸後的第一次抵抗,一位白人老頭,只穿着短褲,光着上身,端着一支步槍從一座小別墅裡衝了出來,一邊高喊着什麼,一邊衝着正在接近別墅的臺灣士兵開了一槍。

不過就在他的槍口剛剛冒出火光的同時,他的整個身子就向後飛了起來,幾發子彈直接打在了他的胸腹部,估計他還沒倒地,人就已經死了。

由於臺灣陸軍這些年來一直堅持着把軍隊送到菲律賓去輪訓,這些士兵們已經不是那些沒見過血的新兵蛋子了,在菲律賓羣島上和游擊隊的戰鬥中,這些臺灣士兵們對於殺人已經都很熟悉了,不管是有武裝還是沒武裝的人,只要軍官下令,他們就會毫無心理壓力的開槍。

被打死的老年白人剛倒地,從別墅中就衝出來幾個人,他們中間有白人婦女,也有越南當地的中年男人,敞開的房門裡,還藏着兩個白人小孩,正露出了半個腦袋,向外張望着。

剛纔開槍還擊的是第一師1旅101團第3營第2連第一排,排長叫馬耀古木,是一名阿美族士兵,他指揮的這個排負責沿着西貢河東側向北推進,正好路過這個小別墅。

“你們2個進屋,搜查,把所有人都押出來,看管好,原地等待後續部隊,如果發現對方反抗,就開槍。”馬耀古木衝着後邊的兩個士兵吩咐了一聲,然後揮了揮手,招呼着其餘的士兵,繼續拉開散兵線,向別墅北邊走去。而那兩個士兵,立刻就衝進了別墅,開始進行搜查。

這次指揮整個登陸行動的,是臺灣陸軍第一師師長鬍小明,今年剛35歲,他是臺灣陸軍自己培養的第一批軍官,從排長開始幹起,憑藉着聰明的頭腦和果斷的作風,經過了6年多的鍛鍊,一直升到了臺灣第一師師長的位子上。

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56章 一戰爆發第105章 博弈(二)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83章 波卡特洛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6章 戰爭擴大第21章 夜戰第23章 親王喬治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1章 聯合調查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8章 備戰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25章 菊凋零第42章 海南島(四)第14章 裝病第6章 戰爭擴大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74章 巴巴羅薩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24章 冰箱第19章 全民戰爭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78章 撒達母炮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57章 B-17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9章 暈倒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125章 上海行第32章 移民潮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39章 金牌第95章 大衛走了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2章 醞釀第4章 德奧統一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48章 民國(四)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59章 麥克阿瑟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71章 戰略轟炸第20章 按兵不動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42章 登陸第65章 夜間空襲第6章 再次談判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21章 問題(二)第87章 調整第64章 收網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38章 辛亥革命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75章 三赴德國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13章 登陸琉球第30章 拒不合作第39章 金牌第41章 未雨綢繆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67章 核反應堆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36章 摩拳擦掌
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56章 一戰爆發第105章 博弈(二)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83章 波卡特洛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6章 戰爭擴大第21章 夜戰第23章 親王喬治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1章 聯合調查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8章 備戰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25章 菊凋零第42章 海南島(四)第14章 裝病第6章 戰爭擴大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74章 巴巴羅薩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24章 冰箱第19章 全民戰爭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78章 撒達母炮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57章 B-17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9章 暈倒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125章 上海行第32章 移民潮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39章 金牌第95章 大衛走了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2章 醞釀第4章 德奧統一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48章 民國(四)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59章 麥克阿瑟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71章 戰略轟炸第20章 按兵不動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42章 登陸第65章 夜間空襲第6章 再次談判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21章 問題(二)第87章 調整第64章 收網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38章 辛亥革命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75章 三赴德國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13章 登陸琉球第30章 拒不合作第39章 金牌第41章 未雨綢繆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67章 核反應堆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36章 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