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渾水摸魚

年初的時候,義和團基本都在山東、直隸等地活動,清政府也多次派兵去剿滅,不過由於義和團人數太多,而且很多朝廷官員也深恨洋人,對義和團和洋人對着幹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些安撫和剿滅行動起的作用都不大。

從4月份開始,北京也開始出現了少部分義和團的拳民。到了6月,北京的拳民越來越多,各國大使館坐不住了,紛紛要求派兵進入北京保護各國使館安全。劉芾接到這個消息,以爲八國聯軍開始行動了,於是命名潛艇部隊出發,前往天津和塘沽附近海域,準備伏擊各國的戰艦。

古人云:書到用時方恨少。歷史不精的劉芾這次猜錯了,由6艘“金槍魚級”潛艇組成的偷襲編隊在1艘貨船的掩護下千里奔襲趕到了天津東南的大沽口和塘沽附近海域,但是別說各國艦隊了,除了一艘美國貨輪以外,都是朝廷的海巡艦和商船。

潛艇部隊晝伏夜出,連續堅守了半個月,還是沒發現有大批軍艦的身影。收到潛艇部隊的電報,劉芾才知道自己猜錯了,不過現在想改也該不了了,只得電令潛艇部隊繼續堅守,因爲劉芾清楚的記得,八國聯軍肯定是要進攻大沽口炮臺的,上一世自己去過塘沽,參觀過大沽口炮臺,還照了相,據導遊介紹,八國聯軍就是從這裡進入海河,攻佔天津的。

6月中旬,各國進入北京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好幾百,不時的和在北京的義和團發生衝突,雙方各有死傷。這時,劉芾接到了潛艇部隊的電報:在天津和塘沽附近海域,發現了德國、俄國、英國的軍艦,不過數量不是很多,總共也就不到10艘。

劉芾再次下令,讓潛艇部隊按照計劃,等各國艦隊開始進攻的晚上發起偷襲,細節不必再電告臺灣了,他只要結果,不要過程。

6月14日,在天津近海,英、美、法、德、意、日、俄、奧八國的軍艦已經集結完畢,大小共計50多條船,開始向大沽口進發。

大沽口炮臺是天津和北京的門戶,位於天津東南50多公里的海河西岸,和塘沽隔河相望。從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時,就在這裡建立了炮臺,用於防範來自海上的威脅。經過了明清兩代幾百年的建設,大沽口炮臺已經成了一個擁有5座炮臺羣,上百門大炮的海防要塞了。

八國海軍於上午9點開始向大沽口炮臺發起炮擊,過了很久,大沽口炮臺才零星的開始還擊。

吳明學帶着6艘潛艇潛伏在八國攻擊艦隊的後方幾海里的地方,從潛望鏡裡看着炮臺方向冒起的濃煙卻束手無策。現在是白天,而且四周停泊着很多八國的輔助船隻,如果發起進攻,肯定會被發現。一旦被發現,那麼大口徑的炮彈也能傷到潛望鏡深度的潛艇,而且大沽口的近海水深不足,潛艇的活動很受限制,所以想攻擊八國艦船,就只能等天黑了。

大沽口的炮戰一直持續到中午,八國的運兵船纔開始向海岸輸送登陸部隊,具體的戰況潛艇上也看不清,而且由於參加炮戰的八國戰艦開始向後撤離,給登陸部隊讓出泊位,潛艇部隊還得往後撤,免得被開過來的軍艦發現潛望鏡。

一直等到天黑,大沽口炮臺那邊的槍炮聲已經不是很激烈了,吳明學知道,炮臺基本上算是失守了,而且大部分八國陸軍都已經登上了海岸,之前計劃的先攻擊八國登陸部隊的目的達不到了。不過沒有了登陸船可打沒關係,海面上東一堆,西幾條的停泊着幾十艘八國軍艦呢,就算把6艘潛艇的魚雷都打光,也不見得能全部消滅這麼多船。

趁着夜色的掩護,6艘潛艇慢慢的移動到離艦隊羣1公里的位置,向着離自己最近的俄國艦隊發起了第一波魚雷攻擊。

這次的八國艦隊裡,俄國人的軍艦最多,總共有14艘,其中戰艦就有11艘,在經過了一上午的炮擊以後,正湊成了一堆,停泊在海面上休整呢。大部分水兵累了一天,都已經入睡了,只有值班的水兵還在軍艦上堅守着。

被第一枚魚雷命中的,是俄國的新銳戰列艦“佩列斯韋特”號,這是一艘前年剛剛下水的戰列艦,排水量接近13000噸。由於有着濃重的法國血統,這艘戰列艦有着三個粗壯的大煙囪和高高聳立的指揮塔,從遠處看,造型高大威猛,顯得威力強大。

以上的各種優點,正是他被第一個攻擊的緣由,從潛望鏡裡看,附近的幾艘船就數它最大、最近,不打它打誰啊!

隨着第一團火光從“佩列斯韋特號”的右舷前部爆發,不到2秒的時間裡,這條戰列艦的右舷又爆發出兩團更大的火球。巨大的衝擊波把船側的幾門副炮直接崩上了天空,巨大的船身被炸得向左側歪倒,由於高大的船身和上層建築,這條本來就重心偏高的戰列艦晃晃悠悠的躺了下去,直接側翻了。

隨着“佩列斯韋特號”被擊中,旁邊停靠的比較近的俄國艦隊中還有3條戰艦也冒出了火光,由於是處於下錨停泊狀態,第一波攻擊的12條魚雷無一脫靶,全部命中了目標,瞬時間,本來平靜的黑色海面上,如同打開了地獄的大門,各種火光、爆炸、哭喊、嘶叫一股腦的衝了出來。

周圍的八國艦隊並不知道俄國艦隊這邊出了什麼事情,有幾艘還沒有下錨熄火的戰艦開始慢慢的轉身加速,打算靠近俄國艦隊施以援手,剩下的艦船上,值班和已經休息了的水兵和軍官們,都從船艙裡鑽了出來,茫然的看着俄國艦隊的幾條戰艦上熊熊的火光不知所措。

從第一次爆炸過後,不到十分鐘,這片水域中,停泊在另一邊的英國艦隊中,也相繼爆發出幾團耀眼的火球,緊接着,就是各種爆炸聲。刺耳的警報聲響徹了整個海面。忙着起錨的、忙着給鍋爐點火升壓的、忙着指揮各種口徑副炮在海面上搜索的,亂成了一片。

由於俄國艦隊和英國艦隊停泊在這邊海域的最外側,所有國家的船隻要想分散開來,必須向兩邊按順序逐步繞行,但是漆黑的夜裡,又是突遭襲擊,再加上海面上爆炸和燃燒而升起的濃煙,很多國家的船隻都分不清方向了。有時候盲目的轉向和亂竄,會比敵人的攻擊還厲害,十幾分鍾之內,就有3對船隻發生了碰撞和剮蹭。

不明的攻擊很有節奏,

每隔十分鐘左右,總會有幾條艦船發生爆炸,皮糙肉厚的戰列艦還能夠抗下一兩下攻擊,剩下的巡洋艦就沒那麼抗揍了,基本上一個火球就代表着一條巡洋艦完蛋了,就算不沉沒,也是進水過快而側翻或者引燃了彈藥或魚雷,自己把自己炸成一個大火球。

混亂一直持續了一個小時,隨着一部分中彈船隻的沉沒和一部分疏散船隻的逃離,這片水面上終於不再有突然發生爆炸的船隻了,只剩下那些還在燃燒、傾覆、沉沒的受傷戰艦和大片的油漬、屍體、漂浮的雜物和落水者。

此次八國艦隊的總司令英國海軍中將愛德華.霍巴特.西摩爾正呆呆的站在他的旗艦“巴佛勒爾號”戰列艦上,看着遠處那片燃燒的海面。不能怪西摩爾中將的指揮不力,也不能怪西摩爾中將的反應不敏捷。只是攻擊來的太突然太準確太隱蔽,所有被擊中的船隻至少是重傷,就連中將腳下的旗艦“巴佛勒爾號”也被擊中了一次,仗着皮糙肉厚和當時鍋爐沒有熄火,才迅速的離開了錨地,從一羣被嚇得東逃西竄的戰艦中突圍出來。

更可怕的是,從第一聲爆炸到衝出錨地遠遠逃開,整個戰列艦上的瞭望兵們都沒有發現有敵人的船隻和炮火,對於這種找不到敵人的戰鬥,中將實在是無能爲力。

所有逃出來八國軍艦慢慢的彙集在一起,組成一個臨時的隊形,保持着戰鬥的航速,在被襲海域周圍繞了多半個小時,確定了沒有再發生襲擊,纔派出幾條小型軍艦,進入襲擊發生的海域救助落水人員,這時的海面上,已經沒有了倖存的船隻,所有能開動的都跑了出來,剩下的或很快或掙扎着都沉入了海水裡。

第29章 民用航空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33章 挑事專家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84章 得手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17章 準備登陸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22章 問題(三)第67章 核反應堆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00章 毒氣彈第142章 車禍第104章 博弈第6章 戰爭擴大第57章 B-17第50章 聖迭戈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65章 深挖第11章 三國分贓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58章 “潑婦”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2章 轟炸機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66章 聯邦缺鐵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68章 潰敗第43章 各懷鬼胎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95章 猶太人第65章 夜間空襲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37章 故人來訪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17章 準備登陸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80章 攻心戰第19章 藍飄帶獎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6章 戰爭擴大第68章 制度第17章 準備登陸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20章 按兵不動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41章 未雨綢繆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29章 高歌猛進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49章 飛機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20章 問題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41章 漏網之魚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74章 巴巴羅薩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7章 新藥第79章 南美ABC第6章 抓苦力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69章 建國(一)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3章 基礎建設第95章 猶太人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71章 安南第17章 工業基地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19章 金蘭灣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50章 聖迭戈第56章 入侵美國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85章 文化入侵(三)
第29章 民用航空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33章 挑事專家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84章 得手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17章 準備登陸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22章 問題(三)第67章 核反應堆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00章 毒氣彈第142章 車禍第104章 博弈第6章 戰爭擴大第57章 B-17第50章 聖迭戈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65章 深挖第11章 三國分贓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58章 “潑婦”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2章 轟炸機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66章 聯邦缺鐵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68章 潰敗第43章 各懷鬼胎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95章 猶太人第65章 夜間空襲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37章 故人來訪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17章 準備登陸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80章 攻心戰第19章 藍飄帶獎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6章 戰爭擴大第68章 制度第17章 準備登陸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20章 按兵不動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41章 未雨綢繆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29章 高歌猛進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49章 飛機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20章 問題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41章 漏網之魚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74章 巴巴羅薩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7章 新藥第79章 南美ABC第6章 抓苦力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69章 建國(一)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3章 基礎建設第95章 猶太人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71章 安南第17章 工業基地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19章 金蘭灣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50章 聖迭戈第56章 入侵美國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85章 文化入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