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皇帝

戰爭進行到了1915年底,英國人已經非常的吃力了,由於參戰的協約國只要就是英法俄三國,其他都是跟着起鬨的,基本不管用。而在這3過當中,俄國人是又沒錢又沒武器,只有無數的農夫和廣袤的領土;法國人錢也很緊,而且在對德國人的正面戰場上非常吃力,再加上遠東又讓南海聯邦給抄了家,戰爭潛力也不太夠;

而真正能支撐戰爭的只有英國自己,所以,在協約國這邊,英國成了這個聯盟的銀行外加兵工廠。在發動了美索不達米亞戰役、加里波利戰役之後英軍已經陸續投入了60多萬人,並且打了半年多的兩場戰役還看不到盡頭。

在封鎖德國人方面,雖然英國海軍出色的完成了任務,但是由於受到1909年倫敦宣言的影響,英國政府無法對很多物資時候通過了第三國進入敵國而做出判斷,比如說糧食和飼料等等。爲了這個問題,英國再8月份就修改了一次倫敦宣言,不過效果不太大,還引起了德國的憤怒,德國人已經發出警告,如果英國人再修改倫敦宣言的話,就排除潛艇,對英國周邊海域上行駛的一切船隻,實行無差別攻擊。

當然了,德國人的潛艇,並不是南海聯邦的潛艇,在八國聯軍海軍被襲之後,德國人就意識到了潛艇的威力,而且也裝備了一些潛艇,不過這些潛艇也只能算是可以潛入水中的水面艦艇,還不能說是完全意義上的潛艇,因爲它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水面上度過的。

當德軍的右翼在新港被阻時,西線的正面很像一條大舌頭,在海峽與弗斯格斯山地之間,向西突出,其頂點則在康賓的附近。對於1915年而言,法國元帥霞飛的計劃是想要用一個兩面的攻勢來切斷這塊舌頭:

英軍應從阿爾託斯向東攻擊,而法軍則應從香檳向北攻擊,他們的攻擊軸線則預定在聖昆丁以西。在整個戰爭中,這個戰略都一直是法國戰略的基礎;依照這個基礎,在1915年遂發生了以下的各次會戰:

第一次香檳會戰(14年12月至15年三月);索森斯會戰(15年1月8日至14日);紐夫卡培裡會戰(15年3月10日至13日);費斯圖貝爾特會戰(15年5月15日至25日);第二次阿爾託斯會戰(15年5月9日至6月18日);羅斯會戰(15年9月25日至10月15日);第二次香檳會戰(15年9月25日至11月6日)。

這些會戰,大多都被德國人擊退,在死傷了20多萬英法聯軍之後,這些會戰的成就最多也不過是使這個巨大的舌頭尖凹陷了一寫而已。

在聯軍西線受阻之時,在東線已經進入了冬季,德俄雙方誰也不願意在嚴酷的嚴寒中作戰,所以東西暫時安定了下來,而德軍的總參謀長馮.法爾肯海因上將卻打算抽調東線的德國到西線,並準備拿法國人心理上的最後防線凡爾登開刀。

在法爾肯海因看來,只要摧毀凡爾登要塞,那麼法國人就會失去信心,而且要是能在戰鬥中達到1:2的傷亡比率,那麼法國人就再沒有能力繼續戰爭了。

於是,大批的德國被從東線抽調到西線,準備對法國發起新的戰役,而馮.法爾肯海因上將可能沒有意識到,正式由於這次凡爾登戰役,他被聯軍授予了凡爾登屠夫的稱號。

但是馮.法爾肯海因上將好像對於光在陸地上取得一個屠夫的稱號還不是很滿意,於是,在英國人於15年12月再次修改倫敦宣言之後,法爾肯海因上將下令發動了無限制潛艇戰。

其實,早在戰爭開始的1914年,德國就利用海軍的20艘潛艇,在英國北部海域和北海中,對英國人的船隻進行了攻擊,不過由於這些老式的U型潛艇,不僅排水量很小,基本都在300噸以下,而且煤油發動機的功率和電池的性能都非常差,所以這些潛艇的參數也非常難看,它們的水上航行速度只有14節左右,而水下航速更是慘不忍睹,只有9節。

由於煤油發動機在水面上行駛的時候,黑煙非常大,容易被水面艦艇發現,所以,從1915年底開始,德國人才把柴油發動機裝上了U19號潛艇,並且把航速提升到水面16節,水下10節。

光有了潛艇還不成,還得有魚雷。德國的魚雷技術還算不錯,當時的德國主力魚雷是533毫米的G5a型魚雷,長度4.6米,1001公斤,戰鬥部210公斤鋁粉混合炸藥,採用熱動力驅動,最大航速31節,航程2000米,不過由於最大航速時容易發生魚雷故障,所以一般都以低於最高航速15%的速度航行。

不得不說的是德國海軍的素質,就靠着這樣的潛艇和魚雷,在1914年,德國人共擊沉了8艘軍艦和10艘商船,只損失了5艘潛艇,其中U9號潛艇在1914年9月22日一天內,在75分鐘之內,就擊沉了英國的“胡格號”“阿布吉爾號”和“克萊西”號裝甲巡洋艦。

進入1915之後,德國潛艇部隊更加犀利,他們在年初就由U24號潛艇,擊沉了排水量15000噸的“可畏號”戰列艦,而且德國海軍宣佈,在2月18日,任何進入英倫三島附近海域的船隻都將被視爲敵對船隻,並予以擊沉。在4月份一個月內,德國潛艇就擊沉了40艘商船,而自身僅損失了3艘潛艇。

不過,在1915年5月7號,德國潛艇也惹了一個大麻煩,當天下午2點15分,排水量30000噸的“盧西塔尼亞號”郵輪在愛爾蘭南部海域被德國潛艇U21號發射的魚雷擊中,郵輪發生了爆炸,並在18分鐘之後沉沒,導致1200人喪生,其中包括128名美國人。

雖然德國海軍強調說郵輪上裝有步槍和彈藥,但是仍遭到了美國人強烈的抗議,而德國也宣佈,不再攻擊客輪。而英國政府趁機在5月15日宣佈,對於一切進出德國的貨物都將當做禁運品看待。

就在歐洲打的熱火朝天,南海聯邦在亞洲南部成立的時候,中華民國的袁大總統也不消停,在籌劃了很久之後,終於在1915年底,宣佈中華民國改爲中華帝國,自稱中華帝國皇帝。

於是,本來已經被推翻了的皇帝,又在1年多之後重新再中國大陸上起死回生了。可能是由於這位新皇帝修行的時間有點短,龍威還沒有攢足,他剛剛登上了龍椅,下面的人就開始鬧騰着再把他給推下去。就在袁世凱登基後沒幾天,雲南的蔡鍔、唐繼堯就通電全國宣佈雲南獨立,併成立護國軍,討伐袁世凱,而孫中山也發出了《討袁宣言》。

隨後,蔡鍔率領護國軍開始進攻四川,而貴州都督劉顯世也宣佈貴州脫離中央政府管轄,獨立。

見到發對自己當皇帝的人越來越多,袁世凱也有點蒙,原來以爲憑藉着自己的威望,登高一呼,羣雄無不響應呢,而且自己身邊的親信大臣們也都是這樣和自己說的,怎麼真到了登高一呼的時候,羣雄就不響應了呢?

就在老袁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他的北洋老部下,江蘇都督馮國璋聯絡了江西李純、浙江朱瑞、湖南湯薌銘、山東靳雲鵬等以五位中立將軍的名義,向各省將軍發出了密電,密電中要求南方各省取消獨立、退出戰區、保護各地人民;而要求北方各省取消帝制、懲辦帝制罪魁、請大總統自行辭職。

當袁世凱看到這份電報之後,氣的差點沒暈過去,而擁護帝制的人,也都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袁世凱見到稱帝未成,卻讓北洋內部四分五裂,爲了緩和一下當前的緊張局勢,終於宣佈取消帝制。

不過,經過這一番折騰,不光袁世凱的聲望受到了很大的損失,而且北洋內部也由於意見不合,產生了分裂,袁世凱的實力大爲減弱。

趁你病要你命向來是政治鬥爭中的準則,於是,不管袁世凱當不當皇帝,各方勢力又開始重新洗牌了。先是廣西宣佈獨立,然後是廣東、浙江、四川、湖南等省也先後宣佈獨立,到了5月份,已經有8個省宣佈脫離了中央政府管轄。

到了1916年5月,57歲的袁世凱終於在內憂外患中,耗盡了生命中的最後一點精力,在北京病逝。

雖然在後世中,從小學課本到中學課本,都把袁世凱作爲一個方面人物來處理,但是作爲一代國家領導人,他還是爲中國的進步作出了很多的貢獻。

他不僅成功迫使一個朝代的皇帝退位,而且是使用了和平的手段,這在中國歷史上很少見,大家應該清楚,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是一次浩劫,但是袁世凱在多方勢力中斡旋,並最終避免這樣一次悲劇的發生,從這一點上,他居功至偉。

他還建立了中國的第一支新式軍隊和創建了國內的警察制度,並且沿用至今。

在他不長的總統生涯中,他督辦鐵路、開工廠、大力發展實業,廢除了科舉制度,推廣免費國民教育,維護了西藏和蒙古的中國主權,並且還設立了春節。

雖說在晚年,袁世凱打算稱帝,但是這個皇帝和清朝的皇帝可不是一回事,當時袁世凱打算建立的是一個類似於英國那樣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從他的“帝號”洪憲中,就可以看出來,他還是打算弘揚憲法的。而且,在袁世凱死後,從他密室中找到的遺囑上,也清楚的寫明瞭總統候選人爲: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

而且,從他制定頒佈的“新皇室規定”中,也可以看出他君主立憲的願望,在這份規定中,明確了皇權是被監督和限制的,從親王以下的宗室成員,犯罪之後於平民一律處置;親王、郡王可以爲海陸軍官,但是不可以組建政黨,也不能擔任政府職務;廢除太監製度;皇室成員不得經營商業等。而這些規定中的某些條款,放到現今社會,也是很先進的思想了。

其實袁世凱本人,並沒有一個完善的國家制度構想,歷史給他的時間太短了,民國初期,各方勢力層出不窮,紛爭不止,他疲於應付,根本沒有精力去研究國家的制度。

第108章 新礦工第117章 電視機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16章 戰略轟炸第108章 新礦工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28章 以日製日第76章 海軍條約第50章 飛機二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39章 海南島(一)第39章 海南島(一)第65章 深挖第98章 獨立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18章 空襲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29章 高歌猛進第66章 重典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55章 反擊(二)第28章 以日製日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17章 準備登陸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7章 吃虧是福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9章 遇襲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20章 問題第30章 Z字旗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24章 冰箱第46章 民國(二)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95章 大衛走了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59章 麥克阿瑟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80章 攻心戰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23章 歐洲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9章 暈倒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39章 海南島(一)第32章 移民潮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29章 沒良心炮第30章 合作社第77章 他的理想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22章 水下幽靈第68章 絕密單位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42章 登陸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72章 誘餌(一)第69章 佔領西雅第29章 高歌猛進第63章 登陸越南(五)
第108章 新礦工第117章 電視機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16章 戰略轟炸第108章 新礦工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28章 以日製日第76章 海軍條約第50章 飛機二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39章 海南島(一)第39章 海南島(一)第65章 深挖第98章 獨立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18章 空襲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29章 高歌猛進第66章 重典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55章 反擊(二)第28章 以日製日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17章 準備登陸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7章 吃虧是福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9章 遇襲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20章 問題第30章 Z字旗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24章 冰箱第46章 民國(二)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95章 大衛走了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59章 麥克阿瑟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80章 攻心戰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23章 歐洲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9章 暈倒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39章 海南島(一)第32章 移民潮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29章 沒良心炮第30章 合作社第77章 他的理想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22章 水下幽靈第68章 絕密單位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42章 登陸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72章 誘餌(一)第69章 佔領西雅第29章 高歌猛進第63章 登陸越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