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宣戰

聽完了雙方的意見,劉芾把當時的國際環境給大家講了講,分析了一下兩種處理方法各自存在的利弊。

首先就是制裁派,劉芾覺得他們的方式在國家環境比較和平的時期,是可以考慮的方法,畢竟世界各國都閒着呢,你也不好用太激烈的手段去刺激各國的心臟,但是這個方法不太適合當下的南海聯邦,因爲南海聯邦成立的的時日尚短,在國際上的地位並不高,外交手段不見得能取得什麼成果。

但是討伐派的觀點也有些太直接了,那些排華的當地人大多是老百姓,你總不能衝上爪哇島,把上面的當地人全給殺了吧,所以,光出兵也不太可行。

最後,劉芾說出了自己的打算,那就是一邊用外交手段向荷蘭政府施壓,並宣佈將派遣兩支調查團,前往爪哇和加裡曼丹島對事件進行調查。

1917年1月30日,南海聯邦政府正式通告荷蘭政府,要求對方儘快平息荷屬東印度地區的排華行爲,並允許聯邦調查團進入有排華行爲的地區進行實地調查,以便對後續賠償問題作出判斷,而對於那些由燒殺行爲的當地人,聯邦政府要求引渡到南海聯邦進行審判,並要求荷蘭政府公開聲明,保證以後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由於荷蘭在南海聯邦沒有外交機構,這份通告由海南聯邦外交部派遣外交官員,專門前往巴達維亞,交給哪裡的荷蘭總督。在這份通告的最後,是一個期限,南海聯邦政府限荷蘭政府在接到通告之後的72小時內必須答覆,否則,南海聯邦將視荷蘭政府爲拒絕聯邦提出的條件。

荷蘭人雖然沒有了當年海上馬車伕的實力,但是氣勢卻一點都沒有減,不到48小時,當時的荷屬東印度羣島總督就當着南海聯邦外交部的外交官,宣讀了荷蘭政府發來的電報,電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荷蘭政府拒絕承認一切南海聯邦的指責,更不同意南海聯邦提出的各種要求,態度非常強硬。

在南海聯邦的外交官帶着這份電報返回南海聯邦之後,劉芾終於鬆了一口氣,他本來就沒打算讓荷蘭人同意自己的條件,因爲這些條件太苛刻了,像荷蘭這種曾經在世界各地馳騁過的海盜國家,根本不可能同意這樣的條件,相反,這些條件都是以前他們向別人提出的。

就在接到電報的當天,南海聯邦提前準備好了的2支艦隊就分別從馬尼拉和金蘭灣出發,向着南方駛去。這兩支艦隊分別是一支封鎖艦隊和一支登陸艦隊。

封鎖艦隊是由2艘萬噸補給船和20艘鯊魚級潛艇組成的,它們將前往爪哇海,並將在哪裡對爪哇島上的幾個重要港口進行封鎖,其中包括荷屬東印度羣島的首府巴達維亞。在這次封鎖中,潛艇部隊得到了國防部的授權,所有懸掛荷蘭國旗的船隻都可以被當成敵人,直接攻擊。而懸掛其他國家旗幟的船隻,將被警告離開附近海域,不聽警告的可以當做敵人處理,但是客船除外。

登陸艦隊由亞洲號和非洲號重巡爲主力,帶領着5艘潛艇和4艘驅逐艦,護送着第一山地師的1一個旅和全部裝備,從金蘭灣出發,它們的目標是位於加裡曼丹島西南部的重要港口巴釐巴板,這裡是荷屬東印度羣島的重要產油地和石油加工中心。

1917年2月7日早,就在封鎖艦隊全部抵達指定位置之後,南海聯邦總統劉芾,在總統府簽署了南海聯邦向荷蘭的宣戰聲明,這份聲明隨後將會被送達駐臺北的各國使館和領事館,還會被報紙和廣播轉載。

這份突然的宣戰聲明隨着電報被各國大使們發到了世界各地,並引起了各國的不同反應。首先跳出來的就是英國人,當天中午,英國大使就來到了聯邦外交部,對聯邦對荷蘭的宣戰提出了擔憂和關注,並懇請聯邦外交部人員轉告聯邦總統,英國願意充當荷蘭和南海聯邦的調停國,爲雙方調和矛盾。

第二個跳出來的就是美國,美國大使表示美國政府對東印度羣島的局勢非常關注,並提請南海聯邦不要擴大戰爭的範圍,如果可能,還是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

然後是歐洲的幾個國家,包括德國,紛紛對南海聯邦對荷蘭突然宣戰表示不解和遺憾。

劉芾沒有理睬這些各懷心思的大使們,只是讓外交部的官員們去應付他們,他現在正和國防部和總參謀部的人員們在計劃下一階段的戰略目標,沒功夫去理這些站着說話不腰疼的口販子。

封鎖爪哇海和登陸巴釐巴板在國防部和劉芾看來,絲毫沒有難度,當時荷蘭在東印度羣島一共只有7艘軍艦,其中超過3000噸的只有2條老式巡洋艦,而剩下的5艘連驅逐艦都算不上,頂多算近岸炮艇。而在巴釐巴板港口,據內務部提供的情報看,兵力只有不到300人,其中絕大多數還是拿着火繩槍的當地土著士兵,而火炮之類的好像只有3門小口徑火炮,還是前裝的銅炮。如果面對着這樣的陸海防禦力量,聯邦軍隊還要小心翼翼的話,那國防部和參謀部裡的官員就都可以下崗了。

由於這次是打着解放受歧視華人的旗號對荷蘭宣戰的,所以內務部的情報工作得到了荷屬東印度羣島上的絕大部分華人的暗中支持,加上之前內務部已經開始了蒐集東印度羣島、馬來西亞半島等周邊地區的情報蒐集工作,所以這時候南海聯邦所掌握的東印度羣島上的兵力部署恐怕比荷屬東印度羣島總督知道的還清楚。

就在宣戰的當天,封鎖艦隊就在爪哇海擊沉了13艘排水量在500噸以上,懸掛着荷蘭國旗的貨船,爲了避免誤傷華人的船隻,潛艇在攻擊之前,都是浮出水面,用重機槍逼停這些船隻後,經過鑑別才發起魚雷攻擊的。

由於荷蘭人沒想到南海聯邦會因爲這麼一點小事就直接向荷蘭宣戰,所以他們並沒有任何準備,在荷屬東印度總督和荷蘭國內的政客們看來,南海聯邦之前的通告不過是聯邦政府的一種態度而已,排華這個事情荷蘭政府在東印度羣島已經做了200多年了,從來沒有誰跳出來抗議過,所以他們對聯邦這次的抗議也沒當回事。

在南海聯邦對荷蘭宣戰的時候,大部分荷屬東印度羣島的荷蘭官員和軍官們也都沒意識到這個宣戰會和他們有什麼關係,直到收到貨船被擊沉的消息之後,才忽然感覺出來,原來戰爭離他們是這麼近。

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章 難題第22章 坦克第2章 醞釀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20章 按兵不動第40章 決死空襲第100章 毒氣彈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38章 水陸並進第8章 越亂越好第9章 暈倒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53章 實力對比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39章 金牌第75章 7、8、9三個省第83章 波卡特洛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39章 珍珠港(二)第79章 南美ABC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29章 高歌猛進第4章 橫掃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60章 佈網第71章 安南第64章 計劃破產第87章 調整第105章 博弈(二)第88章 增兵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23章 大戰結束第30章 合作社第13章 羅莎莉亞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125章 上海行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71章 戰略轟炸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10章 快速艦隊第10章 權力真空第104章 博弈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22章 東海岸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20章 問題第41章 海南島(三)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39章 海南島(一)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3章 行蹤泄露第2章 醞釀第64章 收網第6章 寶船第142章 車禍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8章 越亂越好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37章 故人來訪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41章 海南島(三)第68章 絕密單位第1章 難題第60章 佈網第39章 海南島(一)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48章 崩盤第50章 聖迭戈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68章 制度
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章 難題第22章 坦克第2章 醞釀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20章 按兵不動第40章 決死空襲第100章 毒氣彈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38章 水陸並進第8章 越亂越好第9章 暈倒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53章 實力對比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39章 金牌第75章 7、8、9三個省第83章 波卡特洛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39章 珍珠港(二)第79章 南美ABC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29章 高歌猛進第4章 橫掃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60章 佈網第71章 安南第64章 計劃破產第87章 調整第105章 博弈(二)第88章 增兵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23章 大戰結束第30章 合作社第13章 羅莎莉亞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125章 上海行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71章 戰略轟炸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10章 快速艦隊第10章 權力真空第104章 博弈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22章 東海岸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20章 問題第41章 海南島(三)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39章 海南島(一)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3章 行蹤泄露第2章 醞釀第64章 收網第6章 寶船第142章 車禍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8章 越亂越好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37章 故人來訪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41章 海南島(三)第68章 絕密單位第1章 難題第60章 佈網第39章 海南島(一)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48章 崩盤第50章 聖迭戈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68章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