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憂鬱の龍、amonks、水墨唐楓打賞。
程墨趕到的時候,昭帝嘟着嘴,背過身子坐着,一副小孩生悶氣的樣子。
霍光還好,神色如常,看不出喜怒。不過他城府深,看不出喜怒正常。
程墨參見、行禮畢,霍光道:“五郎,你勸勸陛下。”又對昭帝行禮道:“老臣告退。”
昭帝沒吭聲,直到霍光的腳步聲漸遠,程墨在霍光先前坐的地方坐下,他才道:“五郎,霍子孟好過份。”
聲音悶悶的,程墨很懷疑他哭過。
“陛下,霍大將軍如何過份了?”程墨問。你總得說清原諱,我纔好開解你嘛。
昭帝起身,走到程墨這邊,和他擠一張席子,道:“朕不過要幾個宮女侍候,他竟然不許。”
他想挑幾個合心意的宮女侍寢,當然,名義上是說挑幾個宮女服侍,人剛挑來,霍光便追來了,非逼着他把宮女送回去不可。
這裡是他的地盤,憑什麼由霍光說了算?他憋屈得不行。
程墨深表同情,道:“陛下爲何不先與皇后……”
他和上官櫻是名正言順的夫妻,兩人行周公之禮合理合法,霍光不能說什麼吧?
昭帝道:“朕剛遣人去宣皇后過來,那小內侍走到半道,便溺斃了。接連兩次,都是如此。你說,豈不是有人不欲朕與皇后見面?”
一次還可以說是意外,兩次就是有人暗下毒手了。昭帝氣得不行,偏又無可奈何。
原來,程墨走後,昭帝心急難耐,決定自己摸索,便開始行動,沒想到兩條路都被堵死了。
“陛下是說,霍大將軍阻撓您行人倫大禮?”程墨腦子飛快轉動,難道霍光有換皇帝的想法?要不然爲何不讓昭帝有子嗣?還是說,另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昭帝重重應了一聲:“嗯。”
“您沒問原因麼?”程墨道:“霍大將軍想幹什麼?”
臣子的權力再大,也不能阻撓君王行人倫大禮啊,這是人神共憤、大逆不道之舉啊。霍光生性謹慎,不會不知此事的後果,怎會如此明白張膽?
昭帝悶悶道:“他說朕龍體要緊。”
人家留有後手呢。果然身體纔是革命的本錢哪。
程墨道:“自家事自家知,陛下量力而行即可。霍大將軍那裡,臣去勸勸。”
昭帝連連點頭,道:“卿快去。”
程墨趕到霍光公廡,霍光停了手裡的公務,冷冷瞟他一眼,道:“五郎再三勸陛下鍛鍊身體,可是爲了今日?”
你小子蓄謀已久,是爲了拆我的臺吧?回公廡的路上,霍光越想越氣,皇帝敢情被這小子教壞了。
“啊?”程墨眨巴眨眼睛,道:“師父怎麼這麼說?弟子初覲見陛下時,陛下身體實在堪憂,當時弟子可沒想到他竟沒嘗過男歡女愛的滋味。”
程墨說着笑起來,道:“陛下成親日久,此等宮闈秘事,弟子實是聞所未聞,還請師父見諒。”
又來了,這小子有事求他,就喊師父。霍光深感上當,瞪了他一眼,道:“別嬉皮笑臉的。你可勸他了?”
“勸是勸了,只是不知緣由,無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陛下不肯聽呢。”程墨道:“師父有何打算?告訴弟子,弟子也好幫着師父再勸勸陛下。”
別跟我說你要篡位,要不然我非打死你不可。程墨腹誹。
出乎程墨意料的是,霍光神色有些惆悵,是的,惆悵。
過了好一會兒,他突然道:“書涵沒有訂親。”
“啥?”程墨不明白。不是在探討皇帝的人倫大禮麼,怎麼突然跳到霍書涵的婚姻大事上去?這頻道轉得有點快,他跟不上步伐啊。
霍光白了他一眼,你小子給我裝,再裝,看我不揍你。
程墨真的懵逼,倒不是裝,他確實沒把霍書涵和昭帝想到一塊兒去。這兩人,貌似井水不犯河水吧,以霍書涵的身份,哪怕尊貴如皇帝,也不可能讓她作妾,皇帝又已大婚。
一息兩息過去,程墨還在發呆,霍光咳了一聲,道:“書涵命格貴重,非尊貴已極的男子不能匹配。”
你小子給我等着,看我等會怎麼收拾你。對將不配合進行到底的程墨,霍光只能發狠等會找個藉口收拾他一番。
“然後呢?”程墨還是不明白,道:“京中勳貴公卿中出類拔萃的青年才俊多的是,師父沒有合意的麼?”
霍書涵十八歲了,在這個時代,算是大齡剩女了。身爲父親的霍光爲她的婚事擔憂,也可以理解。
見程墨還不開竅,霍光生氣了,難道非要他說得直白麼?都說要身份貴重才配得上了,滿京城,有誰身份比皇帝更貴重?
程墨等了一會兒,沒等到霍光接話,反而見他低頭看起奏摺,不由搔了搔頭,道:“師父?”
霍光哪去理他。
程墨莫名其妙,看霍光批完一卷奏摺,放到一邊,再拿起一卷,不知哪根筋動了,恍然大悟道:“師父想讓師妹進宮麼?”
所以說,這是未來岳父要女婿守身如玉嗎?
你小子不裝了?霍光滿意了,淡淡“嗯”了一聲。
程墨鬆了口氣,不是要篡位就好,別的都好說。他試探般問:“師父是要弟子去探陛下的口風嗎?”
他要真肯把女兒送進宮爲妃,昭帝的皇位可以說穩如泰山了。
霍光以爲程墨明白他的心意,擱下筆,放下奏摺,含笑看他,道:“皇后年幼,不能打理後宮,又多年未曾生育。”
老婆天天在耳邊叨嘮,女兒又一年年大了,他也沒辦法啊。
程墨這次一下子明白了,敢情人家是衝着後位去的。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一拆一樁婚,這缺德事兒,他可不幹。
“師父既有此想法,爲何不請朝中德高望重之人說合?”程墨一臉認真,道:“師妹如此美貌,陛下定然喜歡。”
直接越過廢后這一茬。
小子還挺機靈。霍光笑了,道:“不如由你指定幾位大臣,可好?”
其實以他的權勢,只要稍露風聲,那些阿諛奉承之徒自會把事兒辦得妥妥貼貼,只是霍光不想在史書上留下一筆,纔想借程墨之口宣揚此事。到時,他默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