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心蘿擰開千里鏡,看河面的情況,競賽的二十四艘龍舟已經從永定橋出發,朝着往觀競臺划過來。在觀競臺左右兩側的六艘飾以彩旗、錦傘、花籃、鼓吹的畫舫,伶人們在表演雜劇。在綵棚的前面的岸邊也停靠着兩艘畫舫,伶人們在唱着,
一個身穿內侍服的公公站在站在綵棚外,道:“福壽宮陳富貴來給國公府老太太、世子夫人、昭和縣主請安了。”
“陳公公客氣,請進來說話。”祝氏連忙起身道。
陳富貴躬身進了綵棚,笑着給祝氏等人行禮。
“陳公公百忙之中過來,可是太后娘娘有什麼吩咐?”祝氏笑問道。
陳富貴板着臉,眼中含笑地看着姚心蘿,道:“娘娘從大皇子妃和大公主那裡知道縣主已經回京,可是縣主至今還沒進宮去拜見娘娘,娘娘很生氣,宣縣主即刻覲見。”
“昭和遵命。”姚心蘿屈了屈膝,轉身將千里鏡交給冬林。冬林接過千里鏡,順手又塞了一件東西給姚心蘿,將千里鏡收進鏡匣裡,雙手捧着。
姚心蘿帶着冬林、冬格往外走,突然祝愛蓮開口喊道:“四姐姐。”
姚心蘿詫異地停步回頭,目光從皺眉的祝氏身上掃過落在祝愛蓮身上,“祝表妹有什麼事嗎?”她相信祝愛蓮沒那麼大膽,敢要求與她同去見太后。
祝愛蓮的確沒膽大到敢要求和她同去見太后,但是她提出了另一個頗爲膽大的要求,“四姐姐,你要去見太后娘娘,就把千里鏡留下來給我們用吧。”
“抱歉,不可以。”姚心蘿當着陳富貴的面,沒法多說,再者祝愛蓮的禮數問題還是留給祝氏去頭痛,她沒空教。
“嘖嘖……”姜氏咂着舌頭,正要出言,卻見韓氏朝她使眼色,立刻明白過來,她要說祝愛蓮不對,祝氏肯定護短,不說反到好,話到嘴邊改了口,“今天太陽好大,熱得要命,連絲風都沒有,應該帶扇子來的。”
祝氏正戒備,等着姜氏指責祝愛蓮,好出言反駁,卻不想姜氏說的是天氣,抿緊脣角,怒瞪了祝愛蓮一眼。
祝愛蓮這會子似乎意識她讓姚心蘿留下千里鏡是不對的,可是她想不明白,她哪裡不對?這個疑惑,姚靜香等人是不會替她解的,露出鄙夷的冷笑。
出了綵棚的姚心蘿,走了一段路後,從袖袋裡把冬林剛交給她的一對核桃掏了出來,遞給陳富貴,笑道:“陳公公,這是路上偶然得到的,送給你。”
陳富貴接過去一看,是一對滿天星獅子頭核桃,大喜,道:“謝縣主賞。”
“陳公公,又說這樣的話,以後得到好看的核桃和葫蘆,我就不送給你了。”姚心蘿撅嘴道。
“是是是,老奴說錯話了,縣主莫惱。以後得了好核桃和葫蘆,縣主可千萬要記得給老奴留着啊。”陳富貴笑道。
“不會忘了的。”姚心蘿笑,這些內侍雖然不起眼,卻是不能得罪的,投其所好,方能在宮廷行走無阻。
陳富貴領着姚心蘿主僕繼續往觀競臺走,半道,突然聽有人喊道:“昭和妹妹。”
姚心蘿覓聲看去,喊她的是七皇子蕭浚。和蕭浚在一起的還有五皇子蕭濟、六皇子蕭渡、九皇子蕭氿、肅王世子蕭敬珉、顯恪郡王世子蕭詠屺、武安候府大公子張勤揚、永恩伯候三公子羅德盛以及李恆。
陳富貴行禮道:“老奴見過……”
“陳公公不必多禮。”蕭濟笑道。
姚心蘿亦屈膝行禮,蕭浚不等她出聲,把李恆拖到她面前,笑問道:“昭和妹妹,知道他是誰嗎?”
姚心蘿擡眸看着李恆,目光遲疑,她要“猜出”來嗎?
李恆知道她的爲難,爲她解困,行禮道:“定遠候府李恆見過昭和縣主。”
“表哥,昭和妹妹還沒猜呢,你做什麼要自報身份?”蕭浚急聲道。
姚心蘿向後退一步,屈膝行禮道:“昭和見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九皇子,見過兩位世子,兩位公子,見過李將軍,李將軍安好。”
前面都是禮數,最後是關心的詢問。
李恆會意,脣角微揚,道:“謝縣主垂詢,恆一切安好。”
“昭和妹妹不必多禮,請起。”蕭濟雙手虛扶,眼中閃過一絲遺憾,如此美貌佳人,身後還有着龐大的勢力,若是能娶爲正妃,對他奪那個位置是大助力,可惜她年紀太小,離成親至少還有四年,他等得起,可是父皇不會讓他等。小八、小九、小十的年齡到是合適,或許可以拉攏他們,達得收用樑國公勢力的目的。
張勤揚和羅德盛連忙還禮道:“勤揚(德盛)給昭和縣主請安。”
姚心蘿垂瞼淺笑,“兩位公子不必多禮。”
“陳公公,你要帶昭和妹妹去哪?”蕭浚問道。
“回七皇子話,是太后娘娘宣召縣主覲見。”陳富貴恭敬地答道。
“我們也是去見皇祖母,昭和妹妹,我們一起過去吧。”蕭浚笑道。
“好。”姚心蘿柔順地應道。
一行人往觀競臺走去,到了觀競臺附近,衆人停下等候,由陳富貴進去稟報。稍等片刻,陳富貴走了出來,恭請衆人進去。
衆人進去給羅太后請安見禮。
羅太后端坐在紫檀五屏式寶座上,左邊坐着是簡王太妃、吳王妃、肅王妃、顯慎郡王妃等宗室,右邊坐着昭仁大公主,孝昌二公主、大皇子妃崔悅菱、接下去是挺着三個多月孕肚,並沒顯懷,卻在不停摸着肚子的二皇子妃常元珍、三皇子妃秦曉雲、孝昌二公主和剛被宣召來的羅素約。
羅太后體恤衆府老夫人年紀大了,早些年就下旨,讓她們不用過來問安,由她宣召。各府都留意着她會宣召誰,尤其今年還有三個皇子要選妃,得知今年宣召的又是姚心蘿和羅素約。衆人猜測,羅太后是不打算插手皇子選妃。
各府人的想法羅太后不知道,她滿臉笑容地看着衆人,左手虛擡道:“不必多禮,起來,都起來吧。”
衆人謝恩,站起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