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屆學生最小的十歲,最大的十八歲。一共五十個人,坐在一間南北通透,坐北朝南的大教室裡。這間教室是後來建的,並不是拿道觀的原本建築物改的。更具體的說,應該算是教學樓。
教學樓只有兩層,每層共有教室四間,左右各有一間公共衛生間。每間教室前後各有一個門,左右則是大窗戶,教室內可以說是採光、通風都非常好了。
目前只啓用了兩個班,其中一個就是中平四年這一屆。
董明開學第一課,跟以前上高中的時候,那些老師上第一節課一樣,跟學生們閒聊。一來可以師生雙方熟悉一下,二來也可以增進一下感情。
“同學們好,某家董明,既是明德書院的院長,也是你們的老師。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你們將跟着爲師,學習格物之道。當然了,給你們上課的還有你們的師兄們。廢話就不多說了,咱們互相認識一下,爲師先點個名。”
董明惡意滿滿的弄了一張點名表,然後一本正經的道:“凡是點到名字的,答一個到就行了。”
“周瑜!”
周瑜聞言有些摸不着頭腦,但還是喊了一聲:“到!”
“法正!”
“到!”法正倒是喊得中氣十足。
......
“王粲!”
“到!”
......
“孫策!”
“俺在這裡!”
孫策就是不一樣,一張俊臉上寫滿了“我是問題學生”幾個大字。
“好!全員到齊!”董明滿意的放下點名表繼續道:“接下里爲師要說的話,你們要牢記在心!”
“凡是我明德書院學子,需要謹記八個字:博學、慎思、明辨、篤行!這八個字,爲師希望你們從今開始記在心中,日後更要將這八個字刻入你們的魂靈之中。這,是我明德學子行走天下的根本。”
學生們聞言點點頭,顯得很是乖巧。
董明繼續道:“接下來的內容,你們最好能夠拿筆記下來。”
“首先,書院每上五天課,休息兩天!這兩天休息日,你們可以自由安排時間。可以在書院裡看書,也可以明德鎮上去逛逛。”
“其次,每年二月、三月,七月八月這四個月是不上課的。其中二月、三月是寒假;七月八月是暑假。記得寫信回去給你們的父母,讓他們準時來接你們。同時,每年寒暑假之前,都會有一場考試,考試的名次會貼在廣場的影壁上。”
“最後,書院每天上午,辰時上課,午時休息。下午申時上課,戌時休息。希望大家不要遲到,每堂課都會點名,遲到的同學當節課站着聽課,超過三次回家反省,超過五次直接退學。”
“都聽清楚了嗎?!”董明大聲問道。
學生們立刻回道:“都清楚了!”
“很好!”董明點點頭,道:“接下來,大家按照順序上來自我介紹一下!周瑜,你先上來!”
......
董明自己沒當過一個學校的校長,但是他上過學啊。雖然前世的時候,他總是吐槽教育體制問題,但是仔細想一想,還真就沒有應試教育更適合國人的了。再者說了,他安排的作息時間,連個晚自習都沒有,簡直輕鬆的不行啊。
尤其是對於漢末的這些學生來說,一天就上三個時辰的課,簡直就是浪費寶貴的生命。眼下這個時代裡,讀書人幾乎沒有鹹魚,逮着機會就會好好學。董明安排的作息,更多的是爲了保護他們,省的他們滿腦子都是學習,最後卻拖垮了身體。
我大漢兒郎,上馬治軍,下馬治國纔是真英雄!
第一節課就是見面會,董明帶着他們相互熟悉了一下,然後按照高矮順序排了一下座位之後,也就到了午飯的時候。自然是讓學生們去吃法,他自己則回到了辦公室裡。
董明的辦公室內,董琬正在整理幾個準備做老師的學生們遞交上來的教案。這事兒董明做起來,並不會比董琬做得好。畢竟董明太懶了,不像董琬做事仔細而又認真。而且這麼多年過去了,要說書院裡誰的基礎知識最紮實,那一定是不論寒暑都搬個小板凳在門口旁聽的董琬。
“怎麼樣了?挑出來合適的了?”董明進門就對着董琬問道。
董琬聞言點點頭道:“父親大人,女兒選了幾個還算合適的,你看一看吧。”
說着,董琬將幾個手寫的教案遞給了董明。後者接過來,放到了一邊,笑着道:“你就直接跟我說說都是誰就行了。”
董琬見狀笑了笑道:“盛韋、何凱、周升、王垚還有.....飛虹道長......”
“等會兒?飛虹?”董明楞了一下,不知道飛虹老道士是怎麼混進預備教師隊伍的:“他教什麼?修仙、還是煉丹?”
“哈哈哈!”董琬笑了起來:“父親大人就會說笑。”
“那他教什麼?”董明有些納悶。
“父親大人看一下道長寫的教案不就行了嗎?”董琬賣了一個關子。
“也好。”董明笑着翻到飛虹老道的教案,打開仔細看了看。教案只有大體的規劃和前兩節課的上課內容。
飛虹的教案.....怎麼說呢,他也算是開了一門很有意思的課程。具體的說就是,他想要教授學生們如何辨認各種煉丹材料....但是教學的目的不是告訴學生們如何煉丹,而是告訴學生們這些材料長什麼樣,有什麼用。
還有就是不同的材料搭配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以及...火煉、水擊等方式下,各材料產生的變化。
以飛虹的第一節課爲例,他就詳細解釋了符紙自燃用到的火鐮,以及火鐮的模樣,如何製取等。
火鐮,其實就是白磷。
“這算什麼?化學課加地理課嗎?”董明琢磨了一會兒之後,實在很難給飛虹老道的課程下一個定義。
但是,不得不說,飛虹老道可以做一個老師。
“父親大人?你覺得怎麼樣?”董琬見董明看完了之後,連忙說道:“女兒覺得飛虹道長上的課程,不就是父親大人常說的格物致知嗎?所以,就把他也算在內了。”
董明聞言伸出手想要揉一揉董琬的腦袋,可是後者已經是個大姑娘了。他的手停在了半空中,然後搖了搖頭道:“飛虹的話.....可以。不過爲父得找他好好聊聊。”
“父親大人說的也是。不過,現在還請父親大人看一看另外四個人準備的教案,如果可以的話,女兒明天就去通知他們,然後給他們安排課程了。”
“稍等。”董明應下來。
盛韋上交的教案,沒什麼新意,但是也沒什麼錯漏之處。因爲他想要教的是算學這一科。整體的教案設計幾乎可以說是參考了董明所做的《算學》,以及董明這些陸陸續續修訂的內容。雖然沒太大新意,但是教新生足夠了。
周升則選擇了歷史這一科,可以看得出來,他平常上課還是比較用心的,教案做的很漂亮。不過董明對這個學生沒太大的印象,依稀記得是一個坐在角落裡,沉默寡言的傢伙。
何凱的教案就是典型的地理課了。還是董明上的那種地理課,包含了地理和天文兩個部分。何凱將從董明這些學到的知識,做了一個由淺入深的編排,還自己畫了不少圖畫,可以說是非常用心了。
最後一個是王垚,這人董明有些印象,整個書院最胖的傢伙。這也算是個世家子,還是嫡系出身,只不過他性格有些像許能,對如何提高大漢朝的糧食產量而癡迷。不同的是,許能是想種出更多的糧食。而他更加喜歡研究各種肉食.....
據說這傢伙在書院的這段時間裡,只要是能跑能動的,不管是豺狼虎豹還是蛇蟲鼠蟻他都想嘗一嘗.....
是個狼滅!比狠人多三點,還橫。
而王垚教授的科目就更有意思了,竟然是董明也只偶爾提及的畜牧養殖。倒不是董明覺得畜牧養殖不重要,實在是畜牧養殖的前提是,得先養活人,所以雖然也講了這一部分,但並不是日常課程範圍內的。
“唔....化學、數學、歷史、地理、畜牧養殖.....”董明思考了一下之後道:“就這五個人吧,然後爲父會給他們上兩門課,一門是《格物學》、另外一門.....”
董明敲了敲腦袋,然後道:“就《軍學》吧。哦對了,每天還要給他們安排武藝課,先從最基本的開始吧到時候就讓.....讓庶哥兒帶着他們先練着,具體的時間自己安排。”
“好的,父親大人。”董琬笑眯眯的應了下來。
董明則暗自嘆了一口氣,心裡不停地尋思着:“還是不成體系啊。忽然好羨慕後世的孩子們,可以感受到義務教育的寵愛!”
某個不願意透露姓名但是娶了自己女學生的噴子文豪曾經說過:“假使做事要面面俱到,那就什麼事都不能做了。”
董明這樣一想,心裡有寬慰了許多。
時間還長,一切都可以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