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章 鼓勵生育的討論和解決辦法

鍾繇所有說的問題,其實本質上來講就是一個問題。那就是糧食產量不足以支撐大漢朝養更多的人口。

眼下五千萬的人口,已經是如今大漢朝的極限了。就這樣,每年還是有無數人餓死。不管實際情況的去鼓勵生育,肯定是行不通的。

老百姓又不是工具人,你讓他生育他就生育了。他們也得考慮實際情況,明知道養不活,誰會生孩子?

更不要說,現在這個時代,生孩子對女人來說就是玩命!每一次生產,都相當於在鬼門關走一遭!尤其是第一胎,生孩子的婦女在開始生育的時候,那已經不是在鬼門關了,是直接跟閻王爺賽跑。

所以,鍾繇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暫時不鼓勵生育。

“眼下大漢朝人口也足夠了。朝廷什麼時候能夠讓所有百姓都吃飽了,再去談鼓勵生育的事情吧。”鍾繇頓了頓又說道:“當然了,如果朝廷真的讓百姓都吃飽了,那也不用鼓勵生育,他們自己也會努力生孩子的。”

這倒是個大實話。

還是那句話,又沒啥娛樂活動,吃飽喝足了,能幹啥?你們說能幹啥?!

董明聽了鍾繇的話之後,看向了田豐和沮授兩個人。

田豐先開口說道:“就目前來說,在下還是覺得元常說的有道理。不光是糧食產量的問題,還有一點就是,人口數量多了之後,朝廷該怎麼應對呢?管理一百個人和管理五百個人是不一樣的。更不要說,從五千萬變成一萬萬,捫心自問一下,朝廷能做好這個準備嗎?”

“人口是一點點增加的,又不是突然變成了一萬萬。”沮授反駁了田豐的話:“在增多的過程中,朝廷也好,地方也好,肯定會摸索出經驗的。”

“換一個說法”田豐也意識到自己剛纔得說法有問題,他頓了頓道:“在下的意思是,鼓勵生育必須是在朝廷上下都做好了準備的情況下才行。而不是我們制定了計劃之後,直接報給陛下,通過之後便去施行。”

“得先讓百官們有個心理準備,每個人都有所考量,到時候再去推行,纔會有成效。”田豐說到這裡,停了下來,有些無奈的說道:“咱們變法之所以推行不開,也是這個原因。政令出了司隸,就沒幾個官員當回事。除了一批不想變法的官員之外,還有不少人是不明白這些政令是幹什麼的。”

“不知道目的,做起來就有些發懵,只能囫圇的糊弄一下,用來應付。”

“先不談這個。”董明擺擺手:“這麼說,元常和元皓兄都反對鼓勵生育了?你呢,公與。”

沮授點點頭,開口道:“在下能不能問一下,爲什麼要鼓勵生育呢?而且...高祖以來,我大漢朝就一直鼓勵生育了,爲何又要強調一番?”

董明笑着解釋道:“這還是我那學生給我提的醒,他要跟着憲和去武威。我跟他說武威地廣人稀,讓他多注意鼓勵生育。他跟我說,想要一些政策,朝廷給點補貼,這樣才能鼓勵百姓生育。”

“當然,在下之所以想要鼓勵百姓生育,根本願意是爲了提高生產力。”董明說到這裡,將郭嘉寫的書拿出來,翻找了一下,打開了其中一篇文章,道:“你們看一下,在下當初在論述生產力的時候,特別提到了勞動力。”

三個人都看了過去。

上面是一段董明曾經說過的話:“影響生產力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終爲重要的兩點是科技水平和勞動力......科技水平就這樣,勞動力對生產力水平的影響,主要是兩個點,一是勞動力數量,二是勞動力素質.....”

“事實上,人口增多,就會提高勞動力數量;普及教育,就能提高勞動力素質。這兩者都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就會相應的提高。同時也會催生科技的進步。總的來說,就目前的情況,人口變得更多,是利大於弊的事情。”董明解釋道。

“還有一個問題,伯照你想過沒有?”鍾繇沉聲說道:“就算咱們鼓勵生育了,來年新生兒的數量大大提高。但!他們成長起來需要十幾二十年,這十幾二十年的時間,這些突然暴增的人口除了增添國家的負擔之外,沒有任何的好處。”

“如果朝廷撐不到他們成長起來.....”鍾繇說到這裡,語氣突然加重:“咱們得把握一個度,就在下看來,眼下這樣已經是最好的狀態了。只要沒有天災人禍,百姓安居樂業能夠吃飽飯,人口仍然能上漲。”

沮授這個時候開口道:“在下在這件事上的看法是這樣的....人口數量的提升與否,可以讓它順其自然。我們可以把資源放在如何提高勞動者素質上啊。有這個錢,咱們可以把公立書院開遍整個天下啊。多了不少,至少一個郡開一家還是沒問題的。”

董明聽了三個人的意見之後,知道自己有些想當然了,不過他還是想要再努力一把:“如果能夠解決糧食問題呢?我的意思是,如果可以讓全天下的百姓全都達到溫飽呢?”

他這話一出,在場的三個人都愣了。

這在他們看來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實上也正是如此。一直到後世,新時代的時候國家才徹底解決了國人的溫飽問題。

歷史上,饑荒在每一個朝代都是不可能避免的難題。

“伯照你是認真的?!”重要一臉嚴肅的看着董明。

沮授、田豐兩個人也是如此。

“嗯。”董明點點頭。

鍾繇深吸一口氣道:“你先聽我說,一個百姓,一個月大概要吃掉一石半的糧食。孩子吃的少一些,平均下來,我們按照一人一個月吃掉一石糧食來計算。大漢朝五千萬人口,每個月需要的口糧就是五千萬石,而每年需要的口糧接近七萬萬石。”

“在下看了一下卷宗,加上軍屯,整個天下去年一年也不到七萬萬石。在百姓手裡的面的,估計頂多也就是一半....能有三萬萬石就不錯了。也就是說,伯照想要讓全天下所有人都溫飽的話,需要把現在的糧食產量翻上一倍才行。”

說到最後,鍾繇身體前傾,雙手抓着石桌,一雙眼睛仔細的看着董明:“你,有信心嗎?”

董明看着他,緩緩地點點頭。

鍾繇整個人放鬆下來,整張屁股坐在了石凳上。沮授和田豐兩個人則目光灼灼的看着董明,他們都在等董明的下文。

他們也想知道,董明如何保證能夠做到。

董明是如何保證的呢?

“唔....你們聽說過土豆嗎?”董明問了一句。

“那是什麼?”鍾繇做過親民官,聽到這個問題時候,立刻就明白這應該是一種農作物,可是他怎麼都想不起來,有這種東西。

董明笑着說道:“一種農作物,塊莖可以食用。不過不能當主食,但是荒年的時候用來抗餓還是沒問題的。就算是好年景,用土豆搭配着吃,也是非常的不錯。”

“那又如何?”田豐問道。

鍾繇這個時候展現了自己作爲一名內政長才的優勢,他直接問道:“伯照你就直接說吧,這土豆是否容易種植,大規模種植可以嗎?畝產多少石?”

董明對鍾繇笑了笑,開口道:“種植難度不高,大規模種植也完全是可以的。至於畝產嘛....具體的在下也不知道,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種植手法得當的話,畝產五六十石是沒問題的。”

“多少?!”

“五六十石?”

“這絕對不可能!”

三個人說的話不一樣,但是表達意思是一樣的,那就是完全不相信!

鍾繇在震驚完了之後,又問道:“大畝的畝產,還是小畝畝產?”

“自然是大畝的畝產了。”董明笑着說道:“小畝的話,一畝地畝產十來石肯定也是沒問題的。”

鍾繇臉上仍然震驚,要知道現在最好的上田,最好的糧種,專人照料的耕地,畝產最高僅僅十石...還是一大畝!

這樣的畝產十石的耕地,整個天下才多少?如今全天下,平均算下來,畝產大概都在三石上下而已。

“伯照沒有說笑?”鍾繇還是不放心,又問了一句。

董明想了想,他小時候家裡種過土豆,一般來說畝產都在三千斤以上,不過很少有誰家畝產三千斤的,在鄉下這樣的畝產說出去丟人,人家肯定說這家人偷懶。

董明記得,當時家裡的土豆用地膜覆蓋之後,基本上畝產都在五千斤以上,最多的時候一畝地收了八千多斤。

當然了,後世的一畝地的面積比現在的大畝還要大一些。大畝的面積大概是後世一畝地的七成。董明剛纔報出來的畝產,是按照後世一畝地最差的產量,三千斤來計算的。

他在產量上保留了很大的餘地,真要說起來,後世除了有地膜之外,其他的工作除草、除蟲施肥什麼的,現在都可以做到。只不過現在只能靠人力罷了!

董明的預計是,只要種植方法沒問題,畝產四千斤上下,也就是七十石上下,肯定是沒問題的。

不過這玩意,很難當主食,不然種土豆就能直接解決饑荒了。

“沒說笑,種苗在下都準備好了。”董明笑着說道。

種苗是昨天睡覺之前,找系統兌換的。按斤兌換,一斤種苗十點聲望值,董明兌換了三十萬斤種苗。

大概能夠種一千一百多大畝。

有了這一千一百多大畝,只需要幾年,土豆就能種滿整個大漢朝。

“拿出土豆,我是不是就該萬家生佛了?”董明腦海中忽然飄過一個想法。

089章 石灰岩和飛虹155章 學醫救不了大漢人319章 變法到了新階段(下)195章 是誰呀225章 好你個楊彪421章 計劃通138章 十一月,風雲變幻(中)200章 皆大歡喜002章 算學294章 給你講個故事吧283 董明的培養之道343章 還有誰!207章 荀沂086章 要更努力才行411章 回到洛陽080章 彭脫絕境429章 工部塵埃落定270章 大朝會096章 曲轅犁和劉琦256章 家事難斷,國事艱難301章 燕人張飛、九原呂布!407章 遇刺392章 張覬填坑327章 簡雍明悟、荀爽古怪176章 多了一批死忠粉154章 明德書院新專業172章 何進的橄欖枝388章 泡澡309章 那麼新的開始了!053 章 彭城來人071章 朱儁兵敗134章 機關算盡,一地雞毛079章 張角之死140章 放榜325章 高大壯084章 董明的決定030章 四柱記賬法320章 給劉辯商量婚事的鐵憨憨王爺們304章 建春門,破了083章 潰敗的董卓021章 劉表065章 三英聚義218章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144章 自古槍兵幸運E126章 天妒英才387章 教育司115章 上課與筒車339章 你放心,我不是壞人334章 道統之爭?070章 奔赴冀州(下)420章 五萬萬畝031章 席地而講083章 潰敗的董卓418章 爲了大運河設立一個新的衙門?130章 隨俺來354章 三處產業352章 多了一個劉岱410章 板藍根314章 答司馬朗問290章 一團亂麻408章 那你說怎麼辦?250章 爲什麼會變化這麼大呢?091 附屬小學計劃210章 凱旋而歸421章 計劃通384章 荀爽卒了177章 益州黃巾097章 劉備真真好厲害345章:張儉覺得胸口好疼啊393章 實務399章 保住劉備的辦法392章 張覬填坑064章 明德書院277章 以碗算人429章 工部塵埃落定396章 人手又不足了234章 科考(一)253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二)151章 高尚又又又有新驚喜415章 陰白230章 變法(一)400章 有內鬼?399章 保住劉備的辦法056章 給劉備求個官(感謝寵獸導師的打賞)246章 觀政分配027章 寧爲太平犬035章 公達拜託了389章 不給放假可還行009 軍學概述400章 有內鬼?244 狀元郭嘉、榜眼高尚276章 王佐之才158章 黃忠求醫006章 諸葛珪109章 戲志纔要離開了410章 板藍根081章 張樑、張寶238章 第二場420章 五萬萬畝058章 一切從實際出發
089章 石灰岩和飛虹155章 學醫救不了大漢人319章 變法到了新階段(下)195章 是誰呀225章 好你個楊彪421章 計劃通138章 十一月,風雲變幻(中)200章 皆大歡喜002章 算學294章 給你講個故事吧283 董明的培養之道343章 還有誰!207章 荀沂086章 要更努力才行411章 回到洛陽080章 彭脫絕境429章 工部塵埃落定270章 大朝會096章 曲轅犁和劉琦256章 家事難斷,國事艱難301章 燕人張飛、九原呂布!407章 遇刺392章 張覬填坑327章 簡雍明悟、荀爽古怪176章 多了一批死忠粉154章 明德書院新專業172章 何進的橄欖枝388章 泡澡309章 那麼新的開始了!053 章 彭城來人071章 朱儁兵敗134章 機關算盡,一地雞毛079章 張角之死140章 放榜325章 高大壯084章 董明的決定030章 四柱記賬法320章 給劉辯商量婚事的鐵憨憨王爺們304章 建春門,破了083章 潰敗的董卓021章 劉表065章 三英聚義218章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144章 自古槍兵幸運E126章 天妒英才387章 教育司115章 上課與筒車339章 你放心,我不是壞人334章 道統之爭?070章 奔赴冀州(下)420章 五萬萬畝031章 席地而講083章 潰敗的董卓418章 爲了大運河設立一個新的衙門?130章 隨俺來354章 三處產業352章 多了一個劉岱410章 板藍根314章 答司馬朗問290章 一團亂麻408章 那你說怎麼辦?250章 爲什麼會變化這麼大呢?091 附屬小學計劃210章 凱旋而歸421章 計劃通384章 荀爽卒了177章 益州黃巾097章 劉備真真好厲害345章:張儉覺得胸口好疼啊393章 實務399章 保住劉備的辦法392章 張覬填坑064章 明德書院277章 以碗算人429章 工部塵埃落定396章 人手又不足了234章 科考(一)253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二)151章 高尚又又又有新驚喜415章 陰白230章 變法(一)400章 有內鬼?399章 保住劉備的辦法056章 給劉備求個官(感謝寵獸導師的打賞)246章 觀政分配027章 寧爲太平犬035章 公達拜託了389章 不給放假可還行009 軍學概述400章 有內鬼?244 狀元郭嘉、榜眼高尚276章 王佐之才158章 黃忠求醫006章 諸葛珪109章 戲志纔要離開了410章 板藍根081章 張樑、張寶238章 第二場420章 五萬萬畝058章 一切從實際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