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

“大軍這纔出了盛京沒多久,聖母皇太后這個時候讓攝政王回京,怕是城中出了大事。”穿着正藍旗全身鎧的豪格說道。

多爾袞聽到這個消息也有些想不明白,出京前說得好好的,這次至少要收復了朵顏三衛地界以後再班師,布木布泰這個時候叫自己回去,豈不是讓自己失信於人嗎。

若班師回去,自己一來威嚴喪盡,二來也是毫無建樹,將捲入朝中王公大臣新舊兩派之間的爭端之中,又是空耗時間,不能有所寸進。

這個時候的多爾袞,雖然手握清軍大半兵馬,並且在王公大臣之中也是說一不二,甚至在前不久又加了皇父攝政王的銜頭,但畢竟他還是不是皇帝。

崇禎是皇帝,便是正統,只要手中有足夠的人馬效力,也就能毫無顧忌的開始施行改革,但是多爾袞不行,他顧忌的好友很多。

首先,朝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仍然擁立豪格的保舊派,而且濟爾哈朗和代善等人的藍紅四旗勢力也不小,若多爾袞一意孤行,強行繼位稱帝,很有可能會遭受他們的羣起而攻之。

除此之外,布木布泰自位居聖母皇太后以來,逐漸沒有了往日的乖巧與聽話,時不時要和多爾袞擺擺架子,與他也是貌合神離。

順治小皇帝對多爾袞頗有微詞,這對母子去年還老實得很,但從今年開始,有些事常常不過問多爾袞的意見便擅作主張,這也讓他心有不爽。

眼前看到的都是隱患,現在的多爾袞由於各種掣肘,無法在關外開展自己理想中的制度,每有忠誠的漢人阿哈將關內崇禎已經開始大刀闊斧改革的情況告知,多爾袞心中便更是憂心如焚。

這一切的一切,已經讓多爾袞對自己當初放棄皇位是否正確產生動搖。

聽了豪格的話,多爾袞想想還是覺得朵顏三衛地界雖然貧瘠,但對於繞道入關卻是不小的助益,並且佔據了此地,關內的一些商戶也便是能從這裡運輸物資。

“朵顏三衛至關重要,放棄不得,但是聖母皇太后與皇上有旨,做臣子的又不得不遵從。多鐸,本王即刻便返程回盛京,給你留下五千正白旗驍騎,並且此地的所有蒙軍旗、漢軍旗皆聽你調派,給本王奪回朵顏三衛!”

多鐸有些意外,但卻沒什麼猶豫,直接策馬而出,喊道:“攝政王放心!有多鐸在,朵顏地界就還是大清的!”

“嗯,本王這便回去了。”多爾袞看了一眼豪格,直接勒馬掉頭。

豪格聽到多爾袞口中不容置疑的口氣,看着多爾袞的背影,當下也是冷哼一聲,對前來詢問的兩黃旗貝勒說道:

“多爾袞這是怕本王留在這兒搶了他的功勞,不過有些事兒可不只是他自己定下的,圖爾格,你且帶着五百騎兵留下,替本王看着點多鐸,功勞不能讓多爾袞一個人佔了!”

圖爾格也是應聲出列,點齊五百名正黃旗馬兵悄悄出了大隊,可是他們不知道,這一切都在多爾袞安排在後方的探馬眼中。

......

大明朝的後宮,並沒有關外韃清那般勾心鬥角,爲數不多的妃嬪之中,能有幸得到崇禎皇帝寵幸的也就那麼幾個。

其餘妃嬪們每日進進出出,雖然心中渴望皇帝臨幸,但卻並不會有後世辮子戲那種亂事,當然,這一切也都歸功於有周皇后坐鎮後宮。

另一方面來說,在眼下這種時候,許多人都知道再勾心鬥角的往上爬,也沒甚麼用處了,大明朝究竟能不能續命這還是兩說。

柔妃,也就是託婭,直到現在她還覺得做了大明朝的皇妃,實在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再聽聞自己父親和族人因此得到的蔭福,更加非常珍惜,在崇禎面前表現的既乖巧又聽話。

再託婭眼中,大明的京師實在是人間神殿一般,城外繁華無比,街市熙熙攘攘,充斥着各色人等,皇宮之中又是處處透露着皇家威嚴,根本就是不可能建起來的城市。

待久之後,託婭很快就發現不足之處,那就是後宮之中規矩太多,她被周皇后和袁妃等訓誡了多次才逐漸學會一些,並且貴爲皇妃的她,居然連宮門都是踏出不得。

即便禁軍兵士和內廠的人在嚴密保衛、監視後宮,可是這依然阻止不了託婭心中的熱情似火,這不,閒得發悶的託婭這就又跑到內廷西六宮之一的祤坤宮來玩鬧。

託婭雖然長相純情,但內中卻是十足的女漢子,在草原上彎弓射大雕長大的她,心中其實並沒有那麼多彎彎繞,只是在過着自己憧憬的生活而已。

袁妃起初只是想幫襯着這位新來的皇妃,可後來卻被託婭的真性情打動,與她成了無話不談的姐妹。

託婭也是直來直去,幾乎整日都待在祤坤宮與袁妃談天說笑,與袁妃相敬如賓的同時,又十分顯得要好。

“姐姐,反正在宮裡閒着也是閒着,何不爲自己找點事做以解煩悶?再者說了,皇上也不見得會因此責罰我倆!”

袁妃聽託婭又提起這事兒,心中也是拿自己這個妹妹無可奈何,翻了個白眼,沒好氣兒說道:“哎呀,我的好妹妹,妃嬪擅自出宮,這可是大罪呀,能不能別再提啦?”

託婭最開始還對袁妃這種表情有些害怕,後來發現她不過是紙老虎,一戳就破,如今也就沒有最初那種感覺,晃着手酥酥麻麻的叫道:

“姐姐~,你就答應妹妹這一次吧,就出宮去玩玩,就這一次還不行嘛!”

袁妃實在受不住託婭這軟磨硬泡,正不知如何是好,卻忽然聽見左側門外侍立的宮女太監跪地行禮,便是轉身笑着道:

“昭仁回來了,快來母后這裡!”

“母后母后,你和託婭姐姐在說什麼呢?”昭仁公主只有七歲,眨着大眼睛,腦袋晃啊晃的,一股萌萌噠小蘿莉氣息撲面而來。

“沒說什麼,託婭姐姐在和母后說你不好好和大伴唸書,有沒有這回事兒?”袁妃裝起傻來也是臉不紅氣不喘,眉毛一橫,直接把昭仁嚇住。

昭仁支支吾吾半天,纔是扭捏說道:“纔沒有呢!不信母后去問皇兄,昭仁每天都有和他一起唸書哩!”

“太子這幾日不是與你父皇在暖閣批閱奏摺嗎?”袁妃一下就聽出昭仁話中的破綻,當即更是恨鐵不成鋼的道:

“昭仁啊,你皇姐媺娖喜愛詩文,對針黹、烹飪之藝亦有涉獵,如今已是嫁給了文武雙全的駙馬張煌言,日子幸福美滿,常人羨慕都是羨慕不來。若你今後依舊如此任性刁蠻,你父皇又該如何爲你尋個這般好的夫君啊。”

不待昭仁回話,卻是從門外傳來一陣大笑,崇禎皇帝大步邁進來,說道:

“愛妃嚴重了,昭仁畢竟還小,且讓她去吧。這後宮便是朕和愛妃的家,都不必太過拘束!”

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二十四章:驚變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
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二十四章:驚變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