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

大明崇禎十八年乙酉,九月二十一日,西北大營。

自去年朝廷議定增設西北大營至今已經過去了半年,自崇禎皇帝乾綱獨斷復任陳奇瑜爲五省總督,總轄西北大營軍務,至今又過去了數月。

在這數月的時間裡,朝廷在西北地區的戰事,的的確確因爲西北大營的設立而變得好轉,但從大勢上來說,朝廷官軍依然處於絕對的劣勢。

官軍總量雖多,然則地域分散,各自爲戰,將官畏闖如虎,避敵不戰,再加上朝廷常年拖欠軍餉與軍械,使得原本就萎靡不振的衛所軍更加不堪,已經是毫無戰力。

對比之下,大順軍雖然在去年接連遭遇失敗,但卻依舊佔有絕對的力量,除南路軍以外,其餘各營的老營兵並未損失多少,再加上陝西、陝西一帶極長的戰略縱深,使得李自成完全可以從容不迫的伺機再來一次北征。

今年初,陳奇瑜與京師城防軍總督董琦固關大破劉芳亮,擒斬賊首,官軍聲威大振,從而浩蕩而下,轉瞬之間便收復了真定、保定二府之境,這不得不說是個偉大的勝利。

陳奇瑜戰略上的第一個目標已經達到,劉芳亮南路軍全軍覆滅之後,要地固關重新被朝廷握在手裡,固關以內的真、保府境,直至山東、鳳陽、南直隸被連成一片,阻斷了大順軍對京師的合圍之勢。

然而實際上,陳奇瑜也明白,形勢依舊不容樂觀,重兵防禦固關只是免除了京師的後顧之憂,山西除大同鎮之外,還有整個陝西地界,依舊是大順軍的天下。

朝廷與大順軍之間的戰鬥,依舊是圍繞着周遇吉防守之下的寧武關。

潼關、太原、開封等重鎮盡數落在李自成之手,周遇吉雖身爲山西總兵,然而所轄之境不過寧武關一地,自大順軍南撤之後,寧武軍也是一直固守在寧武關,出不得出,入不得入,形勢依舊不甚明朗。

令人意外的是,這次朝廷上似乎吸取了秦軍在潼關覆滅的教訓,縱然有此大捷,也還是沒有倉促之間催逼周遇吉出關決戰,再加上去年崇禎皇帝對寧武軍下達那道直轄於兵部的旨意,更是如今寧武軍巍然不動的關鍵所在。

由於山西如今形勢使然,西北大營的總營盤經過反覆榷定,最終被安置在大同鎮城以南,小石口以北,渾源州以西的朔州城外五十里處。

“報!兵部加備急件!”

五省總督陳奇瑜正與西北大營諸將商議兵事,忽然從帳外跑來一名標兵,看着這標兵臉上的神情,陳奇瑜也便擺手制止帳內衆人的議論之聲,親自接過急件。

“經閣臣議定、陛下準肯,朝廷決議詔天下兵馬征討朵顏。”陳奇瑜越看越心驚,放下急件之後,卻仍是滿臉的鎮靜,不再吭聲。

“征討朵顏?”大同總兵白廣恩聞言‘噌’地一聲從位子上坐起來,“督師,兵部還說什麼了,怎麼會突然興起征討朵顏的心思?”

高傑也是沒想明白,“是啊,塞外那種鳥不拉屎的卵地方,就算打下來能有什麼用?”

“......”

陳奇瑜沉吟半晌,看向白廣恩、高傑二人,說道:“兵部此次急件,是詔你宣、大兵馬到京師會合,軍情緊急,刻不容緩,你們二人便各自回了鎮城準備一番,就此出發吧。”

聞言,二人對視一眼,自然知曉軍情如火,片刻耽擱不得,待抱拳行禮之後,也是二話沒說轉頭出帳,翻身上馬,揚鞭奮蹄,各自直奔鎮城而去。

高傑和白廣恩離去之後,這大帳之內,實際上也就只剩下大貓小貓兩三隻了,其餘幾個總兵都是雜號,剩下的無非是一些遊擊與參將。

“這次徵朵顏,李闖那邊得到消息以後恐生事端,督師要儘早決定,以備不測。”大同左路參將王輔臣說道。

陳奇瑜看了他一眼,點頭說道:“你說的不錯,抽掉了大同和宣府的兵馬,西北大營薄弱,先派人通知寧武軍周將軍,將這個消息告知與他。”

按去年朝廷上的意思,周遇吉和麾下寧武軍是歸兵部直轄,就連陳奇瑜這個五省總督都對其只有管轄之名,毫無統御之權,所以陳奇瑜說話的時候,也只是用“告知”這個字眼。

“督師,末將聽聞一件事,不知當講不當講。”這時,大同右路參將楊振威低聲說道,看樣子,倒是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樣。

“講。”陳奇瑜點了點頭。

“遵命,末將聽說前一陣子京師出現了變動,幾百名大臣被株連,永樂年的瓜蔓抄再現,就連兵部的張部堂都給換了,不知督師可曾聽過此事?”

“本督聽過,據說是換成了南京的朱大典爲兵部尚書,怎麼,難道你看出什麼了?”陳奇瑜有些納悶。

“不不不,督師都沒看出來,末將怎麼敢。”楊振威失笑幾聲,連連擺手,過會兒還是悄聲說道:“可是督師,這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朱大典剛上任就對您來了釜底抽薪這麼一出,不得不防啊。”

“哼,朱大典雖爲浙黨,但卻並無結黨營私之事。陛下任人惟賢,自然是有他的道理,再說了,本督身正不怕影子斜,瞎猜忌個什麼?”

“有那功夫,還不如想一想如何將你大同東路的土匪、山賊都剿乾淨,也好給本督減些憂煩,爲陛下分憂。”

“末將罪過,回去便嚴加約束屬下,定在今年之內,將東路的山賊、土匪一網打盡。”楊振威反應倒快,直接抱拳請罪退了回去。

商議一陣,其餘衆將也沒什麼好建議,陳奇瑜起身說道:

“此番朝廷徵塞外,乃是國朝多年未有之盛舉,傳本督軍令:

其一,檄鳳陽、山東,命劉良佐、牟文綬、邱磊等部剋期北援,固關不容有失;其二,檄武昌左良玉部,若李賊有所異動,立即率部阻截;其三,闖賊必不會善罷甘休,諸將需得嚴密封鎖消息,死守關隘,沒有本督軍令,禁止擅自出城迎戰。違者,以軍法論處!”

“謹遵督師軍令!”王輔臣、楊振威等人連忙起身,抱拳齊聲喊道。

陳奇瑜點點頭,待諸將下去之後,卻好像渾身氣力都在一瞬間消散殆盡一般。

這次北征幾乎將大同、宣鎮還有薊鎮與京畿兵馬抽調個一乾二淨,李闖接機發難是必然之舉,少了高傑和白廣恩這兩員與李闖有生死之仇的悍將,能不能防住流賊的下一次攻勢還是兩說。

真不知道陛下是怎麼想的,關內賊軍還沒有剿滅乾淨,怎麼會突然打起朵顏地界的主意?

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
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