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

士氣高漲,高喊爲了皇帝,悍不畏死的向那些流賊反擊,就是眼下官軍的真實寫照。

兩方打了大約有兩個時辰的功夫,且不說官軍這邊已經搖搖欲墜,就連流賊都是疲憊不堪,眼下這固關就像歷史上山海關之戰的翻版一樣。

歷史上,李自成和吳三桂在山海關外打了大半天,吳三桂也是苦苦支撐,眼見要玩完不行了,所有人都以爲這場戰鬥即將結束的時候,奸詐的奴酋多爾袞突然帶着韃清軍隊殺了出來。

那個時候的韃清就和眼下禁軍一樣,根本不需要怎麼打,喊着口號這麼一衝,大順軍便是全面潰敗。

無論歷史上的山海關之戰,還是眼下這固關之戰,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自始至終大順軍的人數都是最多的,所謂兵敗如山倒,到了那個時候,就跟人數沒什麼關係了,完全是士氣在作怪。

戰場上突然出了一個巨大的變故,大順軍那邊精疲力盡,援軍卻是精神抖擻,再加上根本不知道對方人數,對方因爲援軍和皇帝親自到來的種種原因變得士氣如虹,一下子就形成兩極反轉的情況。

這個時候,就算再疲憊的官兵,都要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畢竟對於許多人來說,爲皇帝打仗原本只是口號,可皇帝就在後邊看着自己打仗,這可是人生中第一次。

再者說來,現在這禁軍可真是和原來的京營不一樣了,一出馬就擊潰了流賊,要是這時候不上去,這輩子都不用上了。

這時候固關上不少原本的官軍所用都是老式火繩鳥銃,打響一次之後想要再打下一次,需要很多十分繁瑣的過程,可戰場形勢不容等待,眼下正是爭奪軍功的時候,容不得再去搞什麼火銃。

大部分火銃兵打響一次之後,來不及上藥,直接就把手中火銃跨在肩上,隨便找來刀槍提在手上跟着禁軍大部隊狂奔,要趕到前面去,打死一個,就是一份軍功。

其實叫官兵如此奮勇的還不只是戰場形勢,許多人可都清楚的記得,崇禎皇帝在去年發過一次罪己詔,又發佈了與撤銷軍戶屯田制類似的旨意。

裡面明確說了,軍功要落實到每一個兵士頭上,而且每一個戰死的大明官兵,都有資格到京城的忠烈祠供奉,就算不爲自己將來,也要爲自己戰死的兄弟和家人賺一份名聲。

相比其它開始狂奔的官軍,禁軍則是不同,許多基層軍官一直都在喊着口令維持陣型,城頭觀戰的陳奇瑜發現,這支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的禁軍,就算追擊,都是在呈陣列整齊推進。

看着身側崇禎皇帝臉上自信的笑容,陳奇瑜總算放下心來,就從眼下情形來看,這支禁軍與原本糜爛的京營真真切切是有着天壤之別。

爲了不被對方抓到反擊的破綻,大部分軍官都是嚴格約束屬下,就算追擊,還是成批成批的追擊,這樣一來,就算有心反擊的流賊也根本成不了氣候。

其實這也是張世澤早就有的謀劃,早在前往固關之前的那天夜裡,張世澤就召集了吳啓華、常世隆、胡海龍三名禁軍總兵商量過各種打法。

商討完畢之後,三人各自回營,又告訴李世遙等十二名把總將官,李世遙等人再繼續向下,命令就這麼一級一級傳下去,由於禁軍建制分明,所以效率非常高。

三人中吳啓華是本就十團營的舊將,並且威望履歷都不低,其餘兩人則不然,都是提拔上來的新銳,常世隆之前是通州衛參將,胡海龍則是一名來自保定的副將。

說新銳,是因爲他們從前根本沒有在京營供職,這是第一次被詔到禁軍序列爲將,若說戰鬥經驗,兩人根本不比其它人差,不然也不可能被選中擔任總兵這等要職。

比如常世隆,常年在通州一帶留守,操訓新兵和老兵都得心應手,爲人處事非常圓滑,懂得變通,並且沉穩冷靜,不會被局勢影響到心智。

就連十分不待見武夫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都不得不對崇禎任用常世隆爲禁軍三大總兵之一心悅誠服,稱此爲“利國利民,使兵安定”之舉。

至於胡海龍,爲人心狠手辣,可作戰悍勇,對朝廷也忠心耿耿。

在任保定副將之前,胡海龍就因爲戰功被提拔成遊擊將軍,又跟隨總督楊文嶽在各處援剿,武力過人,對流賊的打法非常熟悉,曾被楊文嶽在奏疏中盛讚爲“保定三府之內最勇”。

當時張世澤提出的擔憂是禁軍兵士以往並沒有上過戰場,打順風仗雖然都會,可如今流賊經過多年陣戰,早已非最初的模樣,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對方抓住機會翻盤。

胡海龍雖然兇悍,但並非沒有腦子,多年援剿與流賊的鏖戰生涯,自是對此深有體會。

崇禎前十年間他曾前往五省援剿,中原各路官軍戰鬥時直接擊潰流賊常有,但突然被殺個回馬槍導致失敗的事着實不少。

究其原因,便是官軍追擊之時往往篤定已經勝利,開始爭奪軍功與物資,忽略了流賊人數上的優勢,如今固關的官軍便是如此。

流賊眼見官軍由於追擊而陣勢大亂,回兵一衝,幾乎總能奏效,可眼下卻是不成,作爲主力的禁軍並沒有亂象,緩步前進,似乎一點都不急。

兩相僵持之下,一些流賊老營忍不住率先反擊,可他們往往剛調轉回頭準備衝擊,還沒等坐騎邁開蹄子的時候,就被禁軍之中的遂發火槍陣列擊落下馬。

這支前來增援的明軍似乎與往常明軍有所不同,且不說從上到下面貌一新的盔甲和兵械,就連火器都變得銳利無比,百步左右,居然能直接擊透流賊老營馬隊的馬甲,造成重傷。

由於禁軍陣列齊整,火槍手身後就緊緊跟着穩步前進的步卒,這些縱橫中原的老營兵覺得衝上去也難以擊潰對方,又一次嚐到只能看着對方卻不能回擊的痛楚。

上一次他們嚐到這種痛苦,還是與孫傳庭秦軍車陣對戰的時候,此刻回想起來,秦軍的車陣簡直無懈可擊,四面八方都有火槍兵射擊,就像一處穩步前進的壁壘一樣,十分難纏。

若不是眼前這名皇帝不斷催促,使得孫傳庭倉促作戰,想要擊敗秦軍還得多花費些功夫才行。

眼下禁軍的遂發火槍比之秦軍火器甚至更利,老營兵的意志並不是鋼鐵,相反,他們比那些普通正兵更爲圓滑。

面對這種只能被動被殺的局面,對方又陣列整齊,毫無反擊成功的可能,自然立馬就意識到自己纔是案板上魚肉,等被對方步卒接近之後就連逃跑都不可能了。

流賊老營兵縱橫中原靠的不是韃清那般一味硬拼,這個時候,原先打着反擊主意的人放棄,根本不敢再打,紛紛調撥馬頭向後面狂奔。

這一次,他們是真的跑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完結感言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
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完結感言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