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

在某些人有意無意的散播之下,這件事很快就傳遍了臨汾。

第二天一早,堵胤錫的軍令又傳到各營,比昨天集合時更早,昨天是卯時三刻,今天干脆提前到寅時去了,放在後世,這就是凌晨三五點。

現在這個節氣,寅時的時候天色纔剛矇矇亮,周圍全都漆黑一片,這個時候要集合檢閱,不是拿衆人尋開心嗎?

“總兵,督師傳令了。”一名親兵上前,推了推還在熟睡的劉猛,卻遭他回身大吼:“去個屁,昨天卯時三刻去了,可是有什麼事情?”

“估摸着今天還是一樣,這小雞子兒鬧不出什麼來的。”

劉猛說着,便回頭繼續去睡,不過緊跟着他便回身,似是想到了什麼,且聽他嘿嘿一笑,陰險地道:“告訴劉奇瑞和李澤他們兩個,都不用去,壓壓他的威風!”

“這真的好嗎,他可是總督......”那家丁有些遲疑。

“法不責衆,咱們三個營的人都不去,他還能怎麼辦?本就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不嚇嚇他,還以爲軍中打仗和朝堂磨嘴皮子一樣!”

?寅時未到,堵胤錫帶着幾個金甲的兵士,已經全身披掛來到了昨天的校場上,崇禎皇帝的尚方寶劍依舊被他供在身側,在凌晨的漆黑中,散發出閃耀的光芒。

隨着時間過去,天色已經逐漸放亮,寅時過去了,卯時也到了,但是校場卻仍然空缺了一大片。

左側站着不到三萬人的宣大兵馬,高傑和白廣恩帶着幾個宣大軍將,後頭是他們滿臉兇悍之色的家丁,可右側卻並沒有幾個人影。

高傑和白廣恩對視一眼,沒有說什麼,宣鎮參將李宏嘴角微微一彎,不過這個時候一直站在上方的堵胤錫笑了笑,道:

“看來也就這些人了。”

他在宣大兩路將士的注目下,邁着堅定的步伐走上了點將臺上,左右兩邊十名來自紫禁皇城的金甲衛士也是捧着尚方寶劍端然站立。

在這一刻,所有人都面沉似水,等着前者發話。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來到最前面的堵胤錫面色卻愈發平靜了下來,三番兩次的試探過後,各路官軍這麼多人,還堅定站在朝廷立場一方的,也就只有這宣大兩路了。

都說高傑桀驁,白廣恩懼死,但就如汾南之戰的時候,真正當決定命運的戰鬥來臨時,他們兩個往往又都是最能奮死拼殺。

正當堵胤錫要說什麼的時候,卻見校場的南側門又走進來幾隊人馬,是神武右衛指揮僉事戚元輔的戚家軍,還有保定總兵馬爌的部隊。

他們人數不多,前者兩千人不到,後者也只有八千多人,陸陸續續加上一些各地林林總總的官軍,總數不過一萬餘人。

高傑望過去,發現這批人,都是當時在汾南之戰中幫助過自己的官軍,雖說前後早晚時間不同,但只要是能來,這就很不容易了。

聚齊在臨汾的官軍,少說也有七八萬人,可如今來到這裡的,算上宣大兩路多說也纔不過四萬人左右,一半都不一定湊的上。

想到這裡,下頭高傑和白廣恩神情逐漸沉了下去。

其實他們心中也是爲堵胤錫感到生氣,雖然他們對文人有成見,可也不能如此不給面子,畢竟這位可是皇帝派過來的五省總督。

堵胤錫又等了等,時間來到卯時三刻以後,才朝下頭的高傑等人點點頭,平靜地說道:

“連日以來,何人忠義,何人奸猾,本督已是了存於心,是時候該說說正事了。本督雖是一介文人,但國難當頭,也敢投筆從戎,征戰沙場,就於今日,組建君子營!”

“本督將在今日到來的這些三軍將士之中,選賢任能,這君子營也是本督之督標營!”

“昔越王勾踐君子六千,本督便募三百君子,以成我大明君子營,本督將分設十營,每營只選三十人,大家以爲如何?”

此話一出,高傑瞪大了眼睛,白廣恩面色不動,戚元輔、馬爌衆將也是議論紛紛,不久之後,兵士們紛紛舉起刀槍大聲呼喊起來。

“謹遵督師之令!”

正在這時,劉猛等人便也帶着各自部下來到了校場之中,左側的衆人放下刀槍,冷眼等着這些人站好位置。

許久之後,高傑都等得有些急躁起來,右側這幫人才按着昨天的隊形站好了陣形,壽陽的總兵李澤、交城總兵劉猛和太原府西路參將韓奇瑞吊兒郎當的上來稟奏。

堵胤錫並不理會,就好像沒聽見劉猛他們說話一樣,而是將目光落在了高傑和白廣恩身上,靜靜向兩人問道:“兩位總兵,寅時集合,卯時才至,該當何罪?”

“依軍法,當革職、戍邊!”白廣恩眼神變了變,沒吭聲,卻是高傑冷哼一聲站出來,正兒八經的道。

?“總督大人,我等昨日操練過於勞累,軍士們有所遲延,是故遲了,還請大人見諒!”劉猛面色也無太大波動,顯然是早已經有了準備了。

果不其然,他才說完,李澤和韓奇瑞等人便迫不及待的上前同聲附和,高傑看着這些人,自也是氣不打一處來。

白廣恩站在一旁,一聲沒吭,面色卻因想到什麼而逐漸精彩起來。

“本督下令寅時集衆,爾等因故卯時才至,可是將我朝廷軍法視作無誤?軍令如山,白總兵拿人!”堵胤錫面色冷了下來,喝道。

這聲音嚇了一旁正打算靜靜看戲的白廣恩一跳,既是點名讓自己出頭,便是不想去也得去了,他便裝出一副兇狠模樣,帶着幾員家丁上前。

白廣恩的驍勇之名早傳遍了,看見他和身後的兇狠家丁,便是劉猛也覺得又驚又懼,趕緊喊道:

“總督大人,我們以前點卯都是在卯時三刻,今日突然提早到了寅時,將士們一時無法習慣,這纔來得遲了些,下次定然不敢了。”

劉澤上前說道:“是啊總督大人,您看我們這麼多人,總不至於合衆矇騙您吧?”

韓奇瑞也道:“眼下大戰在即,處置了我等,何人領軍,三軍士氣不穩,總督大人您總要考慮到這一層啊!”

劉猛笑了笑,陰陽怪氣的說道:“沒了我們,無人領軍與流賊作戰,失了臨汾,這罪過只怕是您這五省總督也擔待不起吧?”

“放肆!”一直面色溫和的堵胤錫聞言勃然大怒,喝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若無軍法,何以正兵?來人,請尚方劍!”

“尚方劍在此,有如天子親臨,跪!”金甲戰士們一同上前一步,金光閃閃的尚方寶劍隨之出鞘,高高立在衆人頭頂,昂頭喊道。

“臣等參見皇上萬歲萬萬歲!!”高傑、白廣恩、戚元輔、馬爌等一幫站在左側的軍將和兵士們,二話不說立馬都是半跪一片。

“臣等參見皇上萬歲萬萬歲!!”

這一幕,使得劉猛等人神情大變,難道,難道這堵胤錫真的敢冒臨陣之大不諱,要動自己?

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隨便說說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隨便說說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三十五章:整篩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
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隨便說說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隨便說說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三十五章:整篩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