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

“老爺,你這是爲什麼啊?”曹王氏站在屋中,看着背手走進來的曹三喜,面帶憂愁的問道:

“你不是說要讓我們全部都搬到關內,再也不回三座塔村了嗎,這大院也是送給婷蓮和有傑的,這些稅銀我們不是都交了嗎,交了就沒事了吧,卻爲何還要再走呢?”

“婦人之仁!”曹三喜嘆了口氣,說道:“兩年前範永鬥、王登庫他們八家的下場,歷歷在目,難道你忘了不成?”

“啊?”曹王氏豐盈的身子顫了顫,張大了嘴,又捂着嘴道:“難道當今皇上要像處置他們八家一樣處置我曹家。”

“今日來的不是別人,那是東廠!”

“東廠都是一羣會咬人的狗,只要讓他們盯上的哪裡還會有什麼活路,你以爲這事兒交了稅銀就完了嗎?異想天開,這還只是個開始!”

曹三喜面上全然不見方纔的淡定自若,取而代之的是有一些氣惱:“我曹家豈是一般的商戶,沒有他們主子的旨意,這幫狗又怎麼敢在老爺我面前如此放肆。”

“走,你以爲老爺我願意走,那範家、王家哪一個不是被株連了九族?如今留在關內只能是個死,要儘早將各分號拋售出去,產業能搬回關外的就搬回關外。”

說到這裡,曹三喜豁地起身,將曹王氏拉起來,說道:“你們今夜就走,離開山西,回關外,起碼大清不會薄待了我們曹家。”

“如今關內是不能待了,這件事你先不要和婷蓮、有傑說,若他們追問起來,說回去打理事務就行,總而言之,你儘快帶着他們離開這裡。”

“可是老爺——”

曹王氏明顯還是不願意走,可曹三喜現在的心思壓根就沒在一個大院和區區太谷分號上,他要考慮全族的利益和存亡。

實在不行,來一招棄卒保車也還是可以的。

曹三喜把自己夫人打發走以後想了想,直接就開始奮筆疾書,他這是幹啥呢,寫信呢,而且是瘋狂的寫,發了一封又一封。

曹王氏來到前屋,對着曹有傑和曹婷蓮倆人也是一時無從下嘴,唉聲嘆氣拐彎抹角的繞了好一大圈纔回到正題。

聽見要搬回去,曹家的人一下子就炸了,這是玩毛呢,好不容易在關內定下了,也順風順水的混成了第一大晉商,就在關內這樣不挺好麼。

今天來一個東廠的番子,直接就要捲鋪蓋走人?

老爺是不是太小題大做了,這東廠的再厲害,還能直接把曹府上下直接給封了不成,再說俺們老曹家的商鋪全國到處都有,他封得過來嗎。

他要多少稅,咱們就交多少稅,這不就完事了嗎。

本來曹三喜是闖關到關外營州的三座塔村,靠來回倒騰糧米和燒酒起家,後來又大發戰爭橫財,很快就混成了關外第一大商。

可關外畢竟是蠻荒之地,本來商人也不多,就是關內人稱窮困的山東,那都不知比關外好了多少。

不光曹有傑和曹婷蓮他們二人,就是全宗上下也都盼着在山西太谷縣的曹家大院能趕緊建好,自己好趕緊搬進去。

誰成想,剛建好就要回老家了,這誰能幹?

......

不提曹家裡邊兒的各種活動,寅科的管事番子雖說順利的把稅給收了上來,可心裡卻總過不去這道坎兒。

老子可是東廠十二顆管事之一,親自出去跑一趟居然被那曹三喜當衆給頂了回來,要是就這麼嚥下這口氣,下屬怕是都看不起自己了。

按廠公王承恩的吩咐,這曹家還不能輕易就辦了,但是不辦他幾下,自己面子上又過不去,怎麼辦,那就小小的略施手段。

越想越覺得這事兒不能輕易過去的寅科管事番子趕緊召集手下的一衆檔頭和役長們,他坐在太原城裡的東廠分署堂內,說道:

“都說說吧,曹家的事兒怎麼辦?”

那天隨管事番子一起去的一個檔頭直接拍案而起,說道:“還能怎麼辦,他那大院不是修好了嗎,直接帶人封了丫的,讓他叫喚!”

“不行啊,廠公說不能太過激,曹家朝裡能沒人?要是搞出點什麼茬子廠公怪罪下來,咱們可擔待不起!”一個役長說道。

檔頭聽了這話覺得很難受,開口道:“那怎麼辦,廠公一個不過激,咱們被頂了回來就啥也不做了?”

“照你這麼說,乾脆把這事覆命回總署,交給兵馬司來管算了,可要是就這麼覆命回去讓皇上派兵來,那還養着咱們東廠幹什麼?”

“你說的倒也是,要不...咱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潑點髒水過去,隨便找個由頭把他們那大院給封了,上頭要是怪罪下來,再還回去不就得了。”

“這主意好,潑什麼髒水,得讓他洗不乾淨才能出這口惡氣。”寅科管事番子忽然起身,在堂內來回轉悠幾圈說道:

“要不這樣,那曹三喜從關外來的,這兒又是山西,先說他勾結流寇,意圖賣國,再辦他一個通虜,保管他沒個一年半載的洗不乾淨!”

“管事大人好辦法,那就這麼辦?”檔頭和役長嘿嘿一笑,詢問道。

“不行不行,光是咱們東廠的話有點太少,這樣,最好咱們派個人去找何知府,讓他呈一道摺子上去,就說這曹三喜通匪賣國,將官軍情報通報給流賊,換取銀兩。”

“管事大人好計謀,這樣一來,曹家大院咱們是封定了。”

事不宜遲,說做就做,這寅科的管事番子當即離開分署,就朝太原府信任知府何大的府邸走過去。

何大雖貴爲知府,但東廠的勢力卻也是他根本不能得罪的,寅科管事在東廠的座次不低,管着全國寅科的番子。

聽見這番子來找自己,何知府問清楚來了多少人以後,聽見就來了他自己,額頭上的冷汗才逐漸消退下去,心道不是來抓自己的。

既不是來抓自己,那便是有求於自己,想到這裡的何知府雖說不再擔心人身安危,但也還是想到什麼,面色有些難看。

和番子打交道是最難受的,就算他不是來抓你的,說話間也得從容應對,不然要是哪句話惹了他們不高興,以後可真有的受了。

說清楚來龍去脈以後,這寅科管事還不着痕跡的道:“皇上點名要收拾曹家,這個事兒何知府也知道一些,此番若是能上了這道摺子,那你可就是大功一件。”

“前陣子京師史僉都提了京察,雖說皇上沒準,可依我看京察那也是遲早的事兒,東廠自是負責機構之一。”

“何知府如今立了這個大功,算是幫了我們東廠,京察的考覈績效是我管着,到時候何知府自然要比一般的知府要強。”

“有這份績效在手,這升遷嘛,不就是遲早的事兒了嗎,您說是不是?”

看着眼前這笑眯眯的番子,何大擦了擦熱汗,拱手說道:“哪裡的話,曹家通匪賣國,便是你不來尋本府,本府也定要參他一本!”

“我可沒來找何知府,是何知府自己發現了這曹三喜通匪的實情。”聽見這話,那管事番子笑了笑,繼續說道:

“既是如此,我也不便在此就留,摺子該如何上呈,就不必多說了。”

走到門口,管事番子好像忽然想起什麼似的,張口道:“對了,封了這曹家大院的得獲必然不小,何知府如今也是忠貞之臣,到時候少拿一些也無妨,我東廠權當是沒看見就是。”

“告辭!”

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四發章推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
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四發章推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