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

斐迪南三世有點頭腦,這一點即便是崇禎皇帝,也不得不承認。

這小子和默罕默德四世相比,聰明的地方就在於他知道雙方實力上的差距也,也懂得怎麼做能讓自己的國家存活下去。

神聖羅馬帝國當大明帝國兢兢業業的狗腿子,雖說暗地名聲不好聽,但各種利益特權卻是實打實的。

說句實話,崇禎也不打算讓大明統治整個世界,這不可能,無論後世還是現在,這都不可能,只是癡心妄想罷了。

僅靠大明的力量,在強盛時還能控制這麼多領土,但事實證明,從沒有一個國家能保持永遠強盛下去。

羅馬帝國、蒙古帝國,甚至奧斯曼帝國等都說明了這個道理,那麼崇禎皇帝就要退而求其次,培養出一些忠心耿耿的奴才,建立一個嶄新的世界格局。

要知道,單一的國家容易衰弱,穩固的格局卻並不容易被打破,後世自美蘇冷戰以後形成的“一超多強”格局,直到現在也沒有動搖。

老美是超級大國,英法歐盟等在拿着自己好處的同時,也就是在維持老美的超級地位。

現在崇禎致力於要形成的,就是這樣一個類似後世的“兩超多強”格局,畢竟誰特麼知道自己死了以後那些後代都是什麼樣?

別說會有多少明君、千古一帝,只要是出一個庸碌無爲的,就算幾百年積攢下來的國勢也能在十幾年敗光。

現在費迪南三世提出來的建議,明顯就是後世的聯合國。

後世那個聯合國到底是個什麼“國”,這個時代沒有人比崇禎皇帝更清楚。

說白了,那就是一個老美打着堂堂正正名義打壓其它國家的武器,這和崇禎在亞洲的組織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些狗屁組織,宗旨都是“和平”,但這種和平,卻是在維持現有的世界格局,保證不會有其它國家出來瓜分。

有個段子說的好,小國有紛爭,聯合國出面,紛爭沒了,大國和小國有紛爭,聯合國出面,小國沒了。

至於“一超多強”之間的矛盾,聯合國從來就沒有正式出過面,在這些超和強面前,聯合國的話實際就是個屁而已。

要是敢說點不中聽的話出來,超強聯手,能分分鐘讓聯合國從上到下換一批成員國,再把不聽話的那些打掉。

費迪南三世的這個構想,不得不說,正中崇禎皇帝下懷。

李定國在克里特島擊潰比特利斯之後,奧斯曼實際上就已經對大明沒什麼威脅了。

這也就是說,自明軍衝入坎地亞城的那一刻起,世界格局基本就已經定型了。

但話說回來,大明現在雖說依舊是走到哪打到哪,但卻沒那麼多精力維持穩定了。

那些新佔領地區的人往往都是言語不通,文化不同,前腳軍隊剛走,後腳就揭竿而起。

說直白點,就是現在大明的地盤已經飽和了,能佔領的地方都占上了,版圖沒法繼續擴大下去了。

剩下那些地區就算強行佔領下來,三天一小鬧,五天一大仗,這誰耗得起。

總不能學蠻清那一套,把當地平民不分良莠全部屠乾淨吧?

所以現在崇禎皇帝最聰明的做法,不是繼續武力征服更多的地區,而是趁着自己還沒昏頭,多維持已佔領地區的穩定。

頒佈一些有利各族人民融合的政策,在拉攏一批當地貴族當奴才,至於其它的國家,基本沒必要親自出手了。

大明、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奧地利四家是當今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實際上後面三個都是大明刻意培養起來的

培養出這三個強國做敵人?

不,他們都是大明最忠實的盟友,有些事大明甚至不需要出面,他們就能上趕着幫你擺平。

御四家在保持發展的同時,也要保證其餘國家繼續衰弱下去。

具體做法就是,大明收了神羅、西班牙他們當小弟,這些小弟往下再收攏一批小弟,小弟則繼續收小弟。

這些弟中弟,就會組成後世聯合國的雛形,這個雛形組織內成員國都將得到全球性特權,他們義務則是要維持各地區的“穩定”。

這個穩定,是保證一些地區能在常年戰爭狀態,並且不會有任何一家做大,這就和當初大明對蒙古和女真各部扶一家打一家一樣。

只有讓那些國家繼續打仗,才能延緩他們的發展,才能讓他們繼續聽指揮,而“兩超多強”則可以大發戰爭橫財,飛速發展。

但事情總會出現意外,隨着時間的前進,總會有有某幾個混得好的新興國家漸漸崛起,妄圖挑戰大明及下面四大強國共同維護的這個新世界格局。

到那個時候,弟中弟們擔憂失去現有特權,就會請求各大強國和大明出手,一塊幹掉那些敢於挑戰強權的王八蛋。

各大強國可能會有一個兩個因爲各種原因而慢慢走向衰弱,但他們不可能全部衰弱。

整個兩超多強的格局,最高維護者是大明,大明一旦傾覆,整個世界格局將會重新洗牌,這是所有強國和弟中弟們都不願意看到的。

因而這就保證了大明只要內部不出大亂子,在外部事宜上,基本永遠都會是世界的主宰。

這,就是崇禎皇帝爲後世奠定的世界格局。

費迪南三世肯定不是個穿越者,要不然也不至於被歐洲那些小國按在地上摩擦,但是這傢伙提出來的意見卻很超前。

但是崇禎皇帝還是委婉的拒絕了這個要求。

原因只有一個,聯合國這種東西肯定是要出現的,但絕不是現在,現在的世界有了這玩意只會更亂。

不過費迪南三世的話卻提醒了崇禎皇帝,而他會在有生之年設置一個以大明爲主的“帝國議會”爲雛形。

這個議會絕不是後世聯合國幹啥都要表態。

現在這個世界,是以武力爲主的世界,大明也是用各種征服來獲得如今這個超級帝國的地位。

現在搞出一個投票的聯合國出來,那不是自己用繩子把自己絆住了嗎?

聯合國出現的時候可能是一百年後,也可能是兩三百年以後,崇禎皇帝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現在的大明,是皇權至上的時代,費迪南三世這個建議太超前了,在大明很可能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損害皇權威嚴。

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三十五章:整篩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
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三十五章:整篩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