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

“陛下怎麼沒來?按往日說來,此時該早到纔是。”吏部天官王紹微皺眉道。

聽到自家主官說話,吏部侍郎陸光祖趕緊搭腔道:“部堂不必太過擔憂,下官探聽到昨日陛下與新上任的閣老蔣大人探討到深夜,離開皇極殿以後,緊接着又去了柔妃娘娘的寢宮,自然是極忙。”

“哦,原來如此。”王紹微自然知道崇禎對那個兀良哈女人的寵溺非尋常妃嬪可比,當下也就明白了,笑道:“看來陛下昨日還真夠忙的,白日晚間是一丁點也沒閒下來,怪不得今日早朝未至。”

說着,王紹微反應過來,又問道:“新上任的閣老?魏藻德怎麼了,被陛下問責了?”

“這倒不是,陛下非但沒有問罪於他,反而加了太子太師。這帶俸桂冠的榮勳可是前朝未有,真是令人羨慕不及呀。”陸光祖笑了笑,搖頭說道。

聽到這個驚人的消息,王紹微靜靜點點頭,心下也開始暗自思量。

羣臣正在說話,卻見司禮監秉筆太監太監王德化邁着小碎步跑過來,站在龍椅邊兒上尖着嗓子叫喊道:“傳皇上口諭,早朝晚些時辰進行,聽候旨意!”

喊完,王德化走到蔣德璟旁邊,先討好似的笑了笑,纔是轉頭說道:“衆位大人,咱家已經命下人們已經把偏殿收拾出來了,皇上還有事要做,這就移步吧?”

“有事要做?什麼事大得過早朝!?”翰林編修陳鴻大聲說道,看來是頗有不滿。

聽到這話,王德化淡淡看了他一眼,那陳鴻卻是個膽子大的,執拗着正要上前再說,卻被身後御史林侗攔住,且聽那林侗笑着說道:

“王公公體諒,陳大人昨日小妾跑了,心有憤懣,這才堂上衝撞了公公,來日我等二人定當登門拜訪,以解此罪。”

“哼,常言道太監小心眼,可咱家跟了皇上這麼久,就連皇上都知道,咱家不是那個小心眼的人。”王德化哼唧一聲,冷着臉說道:

“可是陳大人要記住了,這件事放在咱家頭上,咱家大人不記小人過,就這麼過去了。可要是換城李公公他們幾個,這接下來的日子,可就沒有那麼好過了!”

畢竟閹黨如今勢大,陳鴻也不敢太過忤逆,朝堂上的東林黨在上次瓜蔓抄幾乎被清查殆盡,革職的革職,充軍的充軍,大部分又都被直接砍頭處刑。

現在還剩下的多是小魚小蝦,就算有幾個東林中頗負盛名之人,如今也根本不敢露頭,生怕被崇禎皇帝一個不願意給誅了九族。

要知道,這位皇帝可是被桀紂上了身的。

陳鴻不再多說,林侗雖爲御史,但對王德化的自賣自誇也只得憨笑答是,根本不敢多說一句忤逆的話去招惹。

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王德化嘴上一直說不介意,可面上和說出去的話卻並不是這樣,已然是非常不滿。

離開皇極殿之後,陳鴻想起自己家人,對自己一時腦熱的行爲後悔不已,林侗也是不斷嘆息,對他恨鐵不成鋼。

林侗連道如今太監權勢滔天,廠衛又深得皇權信任,王德化還是秉筆太監中權勢極大者,被他盯上可不是什麼好事。

在崇禎皇帝的刻意縱容之下,發展兩年的廠衛和帝黨,如今在一衆東林黨眼中已然達到無所不能的地步,除非皇帝暴死,否則根本難以與之抗衡。

若說王德化沒有神不知鬼不覺除掉陳鴻的方法,連鬼都不信。

羣臣在偏殿座的屁股直生疼,渾身痠痛,總算是在巳時看到了一臉陰沉的王德化來宣諭,聽到召見的羣臣如蒙大赦,都是忙不迭的前往皇極殿見駕。

由於方纔的小插曲,陳鴻到沒有其他人時間很慢的感覺,一直坐立不安,甚至還曾私下去找王德化,可這位秉筆太監卻根本當他不存在,連理都沒理。

羣臣鮮少有人注意到方纔的插曲,來到皇極殿時總算見到了正靠在龍椅上打哈欠的崇禎皇帝,叩拜山呼萬歲之後,這一日的“早朝”纔算正式開始。

首先,王德化宣讀了司禮監擬出的聖旨,加魏藻德爲太子太師,宣佈大明崇禎朝第十八任內閣首輔魏藻德桂冠致仕,功成身退的消息。

今日是魏藻德仕途的最後一日,也是作爲內閣首輔上朝的最後一次,接旨之後,魏藻德深爲感慨,連呼數句皇帝聖明,纔是闊步而去。

緊接着,內閣次輔蔣德璟以文淵閣大學士晉建極殿大學士,代魏藻德爲內閣首輔,是爲大明崇禎朝第十九任內閣首輔。

“臣謝吾皇萬歲萬萬歲,臣與內閣有本上奏!”蔣德璟接旨謝恩後的下半句,便是奉上內閣昨日連夜擬出的奏本上呈,搞得滿朝文武都是震驚不已。

“經有司察,民間私鑄銅錢氾濫,地方官員爲蠅頭小利,往往多行其力,內閣議定,擬設皇家銀行,總領銀錢轉換、放貸、存銀諸事!”

“自萬曆十五年以來,苛捐雜稅繁多,塌房等稅難成其效,反成苛稅爲禍百姓,經內閣議定,擬設國稅司,暫隸戶部,佃農此後毋需繳稅,以輕民間徭役!”

“經錦衣衛察,登萊、膠州多行不法,以海成鹽,改私爲官,請撤膠州巡檢司。又有九邊屯鹽荒廢已久,以致地方私買私賣,拉幫結派,實爲禍鄰里安危。內閣議定,擬設鹽務司,盡收鹽事於朝!”

蔣德璟說的話清晰傳到每一個臣子耳中,衆人從起初的震驚到不理解,到恍然不知所措,再到如今的滿腔憤怒又不敢多說,表情變化實在是精彩之至。

崇禎皇帝在上面看着下頭這些臣子的變化,心中也是樂開了花。

等蔣德璟說完,朝堂上靜悄悄一片,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這蔣德璟火燒的也太急太旺了點吧!

商稅自古有之,至今已爲成墨,你他娘搞一個國稅司幹甚麼,還嫌棄大明的天下不夠亂,非得搞得血雨腥風才滿意不成?

除了國稅局,銀行這個玩意的作用臣子們還沒想出來,倒是噴無可噴,至於鹽務司,更是大家口口相傳,專門瞞着崇禎皇帝的秘密。

你這個內閣首輔倒好,上任頭一天就把這種保守了幾十近百年的秘密給拿到檯面上來說,並且還堂而皇之的要把私鹽和九邊屯鹽全都收到朝廷下屬。

在場這些沒有幾個不和私鹽沾上邊兒的,他們下面那些官員吃私鹽商戶送來的孝敬銀子更是不少,銀子既然收到手是不可能送回去的。

換句話來說,要是這蔣德璟所提的鹽務司建了起來,私鹽被收歸國有,自己斂財的手段不就又少了一樣,這可不行!

那麼此事就只有一個處理方法,那就是讓這鹽務司和國稅司建不起來!

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
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