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

三月的大事有點多。

首先,周經武率領神武軍以少勝多,擊潰了人數在自己五到六倍的大西軍,斬殺張可望。

除此之外,橫空出世一員猛將,此人喚做遊擊將軍徐勇,從前做過湖廣一帶的雜號總兵,後來開始跟隨左良玉。

江夏一戰中,他率部在戰場上斷後,不僅活了下來,還提着李錦的人頭逃回武昌。

與徐勇一併回來那四個人的馬上,都掛着至少十幾顆賊老營兵的首級,便是神武軍的兵士們見了,都暗暗心驚。

神武軍在打湖廣的時候,堵胤錫率領的五省明軍也已經開始加緊對大順的圍剿。

高傑、白廣恩等明將與李過、劉汝魁等僞順賊將在潼關耗了大半個月,日日激戰,喊殺震天,卻一直都互有勝負。

後來李自成聽取了牛金星“潼關乃陝地門戶”的建議,即派左果毅將軍謝君友率五萬餘人支援潼關。

順德一帶的明軍,與張世澤率領的第二批京軍會合之後,總數大約在七八萬左右,在三月初南下進入河南,開始圍攻彰德府和開封府等地。

在彰德府,官軍圍城三日,最終破城,馬進忠登城襲殺大順守將葉雲林,所部斬首千餘,收降卒一千餘。

此後,留兩千餘人守衛彰德,張世澤率官軍進圍開封府。

“開封者,賊之心腹重地也”,李自成在山西潰敗回去以後,留左武威將軍王文耀督兵六千屯守開封。

開封圍城五日,城內外糧水斷絕,百姓易子而食,官軍則在張世澤的坐鎮下,於城外架設重炮,環城以攻。

三月五日,部將馬玉龍殺王文耀,提頭開門投降朝廷,張世澤留馬玉龍繼續守開封,開封全府傳檄而定,第三日率部西進前往鄭州。

爲扭轉大順在河南的頹勢,自三月二日開始,李自成部署大順軍各部反攻河南的開封、汝寧地區。

三月三日,郝搖旗、張能二將分率十萬大順軍進入河南。

兩路大順軍起先合做一部,以人數優勢,連克官軍剛剛收復不久的新鄭、許州地區,並且經過精心籌劃,郝搖旗派人在鄭州假意投降,暗中設伏。

張世澤率部前往接管,被大順郝搖旗、張能所部團團圍困。

明陽谷總兵、安州副將常鼎、參將陳纔等人均於城內外戰死,張世澤輕傷,官軍折損八千餘,敗退回開封固守。

郝搖旗則乘勝南下,連克扶溝、西華,進圍陳州。

南路官軍新敗,退守開封,總督堵胤錫聽聞戰況,即檄調山東軍由南路進入河南,配合張世澤所部京軍,向北進攻郝搖旗。

三月七日,大順軍圍攻陳州的第二日下午。

城下身披白色箭衣,如潮水一般涌來的大順軍很快搭設雲梯,兩方開始白刃戰,明陳州守將許萬金率衆家丁登城力戰。

兩軍激戰正酣,陳州失陷在即,忽聞溪水北岸一聲炮響,無數打着“牟”字號旗的明軍蜂擁殺來。

卻是接令後由歸德府一帶進入河南的山東總兵牟文綬所部,山東馳援陳州,配合城內守軍內外夾擊,重創郝搖旗所部大順軍。

擊潰郝搖旗以後,牟文綬迅速北上與固守開封的張世澤會合,商議之後,兩人決定繼續分兵,前後夾擊,進圍鄭州。

流竄在這一帶的大順制將軍張能首尾不得兼顧,守城半日以後,棄城而走,但張世澤和牟文綬卻並不打算就此放過。

明軍出城追擊,步騎四出,連營二十餘里,山東軍武定州副將邱磊陣斬張能拔得頭功,因而聲威大振。

最終張能所部十萬大順軍,在鄭州一帶被官軍全殲,三月底,河南開封、歸德、彰德、汝寧四府全境收復。

......

中原一帶,戰事連綿,順明之間互有勝負,但總的來說,還是明軍得勝一籌,大半個河南、湖廣,都已經被收復。

關外遼東,滿清也處在前所未有的困難期。

多爾袞腹背受敵,不得不向崇禎稱臣,取消大清皇帝的稱號,改稱大汗,並且年年入貢京師,以換取明軍在遼東一帶的撤軍。

在這種瞬息萬變的形勢之下,京師卻也並沒有閒着。

除了各部院在新收復領土的文武官員和土地分配上不斷商議以外,六局所處的京郊一帶,各工廠同樣是全力開動。

京師郊外,自衛河兩岸引出許多水渠,水渠旁又修了堤壩,各種各樣的水力機械正在運行,“叮叮噹噹”的敲打聲不絕於耳。

在這些六局的工廠外圍,又緊緊挨着兩座軍營,這裡邊的軍士隸屬於城防軍序列,每日在此輪換駐防。

朝廷上一向對六局的研製工作看得極爲重要,因此無論何時,城防軍都要在此地留有重兵,三廠一衛的暗探也是星羅棋佈。

焦勖手中拿着一份記錄文件,邊走便向眼前幾人說道:“各火器廠現每廠都有四百餘人,按匠頭們報上來的去說,尋常速度是每人每月三杆槍。”

畢懋良有些莽撞,聞言直接驚道:“這怎麼行?皇上的旨意是加緊製作,每人每月才三杆,要裝配全國,得多少年去了。”

“是啊!”

“許多中原的官軍都還沒有普及到遂發槍,還有江南,很多兵馬都是用着幾十年前的舊式火器,六局肩上的擔子不可謂不輕。”船舶局的主事沈廷揚點點頭說道:

“我們船舶局也是一樣,如今南京正在組建水師,可到眼看着這三月都快要過去了,便是連天津水師的戰船都沒有補齊,這進度,不知又要拖到猴年馬月去了。”

“是經費不足嗎,還是人手不夠?”兵仗局的主事畢懋康皺了皺眉頭,沉聲問道。

“哎,這兩點如今倒是最充裕的。”起先走來的火器局主事焦勖將單子交給畢懋康,搖頭說道:

“僅是去年,朝廷就不斷向我們六局輸送了許多勞工,而且戶部累積調撥銀兩也達到了一千七百多萬兩,我們現在差的,是技術。”

“這些方面,皇上已經給的夠多了,剩下就要靠咱們六局去做突破了,不能讓皇上每年白往六局扔這麼多的資源。”沈廷揚又是說道:

“焦大人說的下官極爲贊同,船舶局在天津也設有分廠,人和錢都不缺,各處分廠的匠頭們掌握技術還不成熟。”

畢懋良又道:“我曾命人去尋過當年鄭和造船的資料,也是一場空,毫無所得啊!”

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三十五章:整篩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
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三十五章:整篩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