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

崇禎皇帝心知肚明,自己現在就是個瞎子,東廠那就是鏡片,只有把近視鏡配上,才能看清東西。

看清了東西,才能知道從哪去以毒攻毒,現在談什麼對症下藥已經晚了,讓吳襄整改京營是一劑毒藥,直接提拔方正化和李若鏈就是另外一劑。

但就算他們兩個再忠心,再盡力,御馬監和錦衣衛廢棄已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起來的,起碼還要有個三五天才能看見初步效果。

接下來最緊要的事情,便是山西代州那邊的戰事,要盡全力拖住李自成進攻的步伐。

周遇吉是唯一爲了朝廷和大順軍死戰的總兵,就連妻子都帶着一羣婦女“登屋而射”,是李自成北上唯一的一道坎。

崇禎皇帝想要儘可能的幫助周遇吉,因爲只有他才能多拖延李自成一段時間,好讓自己有更多精力來收拾北京這個爛徹底的攤子。

趁着那個時間,還要把大同和宣鎮那兩個投降的總兵換了,起碼要盯住一個,能拖一天是一天!

崇禎皇帝自從穿越過來,就從來沒早朝過,到現在幾天的光景,崇禎皇帝表現出來與往日截然不同的性子,倒是讓滿朝官員議論不止。

現在的臣子和若干年後的韃清可不一樣,一旦要是罵起來,那可什麼難聽的都有,被皇帝打罰,那叫忠臣錚骨,被皇帝砍了,那叫名留青史。

反正說到底,都是皇帝做的不對。

有說崇禎皇帝大病初癒身子還沒好完全的,還有說崇禎皇帝是被李自成嚇傻了的,更甚者,居然說崇禎皇帝整日在內宮沉迷女色,和周皇后日夜笙歌。

聽李春說完這話,崇禎皇帝憤怒不已,這要是在現代,自己這小暴脾氣直接上去把這貨按在地上揍一頓才能解恨。

可現在自己是皇帝,而且崇禎這孱弱的身板能不能打得贏還是兩說,自然要用其它的方法讓他們說不出話來。

這些東林黨還真是什麼都敢說,自己也想過和周皇后夜夜笙歌,畢竟這少婦生的俏麗白淨,清冷中透露着一股騷氣,別有一番風味,不動心那可就不是男人了。

不過但到現在算上一起沐浴那次一共也就春宵兩度,那兩次完事的還特別快,看着周皇后幽怨的眼神,崇禎皇帝受到打擊,好是鬱悶了一陣子,其它的時候多是有心無力。

李自成在西安那邊磨刀霍霍向北京,帶着號稱百萬的大順軍想要把自己逼到煤山上吊殉國,崇禎皇帝怎麼有心思考慮其它。

在崇禎皇帝心裡,對單獨接見臣子的場面已經比較習慣,但早朝什麼的從前也就是在電視上見到過,自己從來沒親眼體驗過羣臣跪拜的那個場面,不知道能不能駕馭得住。

不過這些都不是崇禎皇帝不再早朝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還是心裡明白,這朝會開與不開純粹就是浪費時間,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屁事兒解決不了。

但話是這麼說,大明朝的制度決定了,有些事情要是不開朝會和那些道貌岸然的僞君子們商量商量,自己這個皇帝還真做不了主。

就連聖旨,都要從內閣經過首輔、次輔的共同簽名才能生效,不然那叫中旨,名義上人家是可以晾着你不遵行的,你說氣人不氣人。

這第一次朝會,就好像崇禎皇帝在後世找工作面試一樣,自己緊張的不得了,根本毫無睡意,所以窩在冬暖閣看了一夜奏摺。

不知道崇禎皇帝心思的周皇后還以爲他又在熬夜處理政務,聯想到前幾日那麼快的一次,不由得爲崇禎龍體擔憂,特意讓御膳房熬了一碗蔘湯送過來。

本來崇禎皇帝沒什麼心思,但聞見香味又咽了下口水,心道這可是蔘湯,又不是什麼碳酸飲料,既然已經煮了,那就不能浪費啊。

......

第二天一大早,崇禎皇帝爲了避免遲到讓其它人等自己而尷尬,所以天還沒亮就來到皇極殿等着,看見天色昏暗,又趁間隙眯了一會。

“咚——”

“咚——”

一陣悠揚的鐘聲忽然響起,原來是司禮太監開始鳴奏紫禁城的五十四響鐘聲,這口大鐘在大明皇城屹立兩百多年,曾召喚歷代文武百官上朝,聽在耳中的確是綿長而震撼。

東西直門被司禮太監打開,京營兵士穿着紅邊金色甲冑昂首挺胸的先行進入站在兩側,不過大部分都是生面孔。

這些京營兵士是董琦裁撤了大批勳貴後招募的新一批,幾乎全都是農家子弟,雖然舉止有些粗俗,並沒有什麼規矩,但卻不顯得懶散。

吳襄看來還是有兩把刷子,多年的寧遠團練總兵沒有白乾,這才提督幾天,兵士們看上去比原來的精氣神好上許多。

很快,文武百官依照次序從東西直門魚貫而入,按官職等級,從甬道兩側分左右次序登上皇極殿,對着上面正襟危坐的崇禎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禮。

“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着眼前這個羣臣跪拜的場面,崇禎皇帝心中說不出的震撼。

這也太刺激了,雖然知道這些臣工心裡早就沒有自己這個皇上,但畢竟第一次見到,總歸是有些沒反應過來。

崇禎皇帝愣住半晌,臣工們也就在冰冷的殿上趴了半晌,不少人已經有些微詞,覺得皇帝是在故意爲難他們。

但不管怎樣,即便到了眼下這等地步,崇禎皇帝起碼還是有當堂殺了某位大臣,讓他青史留名的權利。

在這即將改朝換代的新時刻,大順進京城之後必然會敘用前朝官員,這是歷朝歷代的規矩,所以名節反倒不如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重要了。

不多時,崇禎皇帝咳咳幾聲,說道:

“諸位愛卿平身吧!”

“皇上,臣有話說!”

崇禎皇帝話音剛落,一道中氣十足,又顯得有些蠻橫的話傳出來,側眼一看,原來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

“愛卿有何事要說?”

李邦華恭恭敬敬朝龍椅上的崇禎皇帝躬身行禮,緊跟着便高聲說道:

“皇上,李賊已直趨代州,太子南行一事,應該提上日程了!”

歷史上,崇禎皇帝曾幾次想要南遷暫避鋒芒,甚至讓人在大沽口準備好了船隻和沿途護送的兵馬,就差廷議這關還沒過。

可這看似最簡單的一關,卻遲遲過不去。

大臣們一方面都在等着改朝換代好做大順的開國功臣,另一方面又要對崇禎表示體面上的尊敬,所以根本沒人敢出來附議。

誰第一個出來,誰就要揹負棄地南遷,丟棄祖宗宗廟陵寢之地不顧的罪名,就算成功到了南京,那也肯定是第一個被推出來當替死鬼的。

大臣們和崇禎誰都不願意揹負這個沉重的罪名而遺臭萬年,就這麼耗到了現在。

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隨便說說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完結感言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
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隨便說說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完結感言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