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

“恭喜了,烏爾邁首領,待進了關,你可就是當朝國丈了,做我大明朝的國丈,兀良哈各部祖上可曾有過?”

馮銓其實還挺自豪的,咋兒說自己如今也是奉了皇上的令旨開了個先河。

大明朝自洪武立國以來,還真就沒有哪個妃嬪是外族女子的,咱們這位皇帝去年就披上盔甲整了一次御駕親征,如今納外族女子爲妃,更像是厭倦了內宮裡的鶯鶯燕燕,難道是像體驗一番征服塞外女子的快感?

聽到方纔的話,對烏爾邁來說,倒真不知是福還是禍了。

“國丈,這個官兒有多大?”

聽到他的詢問,馮銓哈哈大笑起來,手向上擡起一個誇張的程度,說道:“我堂堂大明皇帝的老丈人,天下間又能有幾人?就比那建奴僞帝都要大,您說,這官兒該有多大?”

現在的烏爾邁一下子沒了方纔的精明和銳利,眼眸中閃爍着不知所措,馮銓看了也說是覺得有些好笑,遂添了把火候,道:

“我大明立國至今近三百年,還從無冊封外族女子爲皇妃之事,這種事兒在朝中已是起了爭議,至於我皇明祖宗皇帝有訓,就連當今天子也是非遵行不可,所以本官私下裡給國丈提個醒,爲避免難事,這漢籍,你們還是入了的好。”

“再者說了,託婭姑娘和國丈一旦入了我漢籍,那從此以後便是我朝的子民,而不再是塞外番邦,我大明皇帝可是個任人唯親之人,再拿這個說事兒,給你們頗多好處,也就是方便的很。”

“方纔相交雖然不久,但是在下卻看得出來,國丈是個爲長遠考慮的人。若是日後滅了建奴,你是想讓族人留在關內繼續討生活,還是回到塞外那苦寒之地繼續放牧?”

“若是入了漢籍,皇帝陛下想讓你們留下,那也是名正言順的事兒,你們想想看,是不是在下說的這個理兒?”

馮銓就像一隻狡猾的老狐狸,每一句話都是讓人捉摸不透,然而烏爾邁現在的心緒已亂,根本沒有精力再和馮銓推太極,緊張加猶豫之下,竟是被牽着鼻子走,點頭應了下來。

不多時,烏爾邁感覺有點不對勁,卻是問道:“入漢籍的好處真有這麼多?入了漢籍以後,是不是還要學習漢家的文字?”

見烏爾邁這條大魚總算是咬了鉤,馮銓心下也是鬆了口氣,面上仍是笑着說道:“對於此事,天子也曾有話,從今以後,兀良哈鎮六衛地界,允許你部族人自治,順天府衙門不在其中設署。”

“今後你等畢竟是要在關內久居的,天子就算不爲你的族人考慮,也要爲我大明的皇妃考慮,所以爲了能留在關內,你等學習和使用漢字、漢語那是必不可少。”

“爲此,皇帝陛下也說會在本地增設書院和學堂,免費教授你部族人男女老少我們漢人的文化,至於你們那邊兒自己個的習俗還要不要留着,我們這邊的節日你們要不要過,我們這的農曆要不要使,這就是你們自家的事兒,朝廷就管不着了。”

烏爾邁還沒說什麼,一旁其它部的首領便是說道:“既要入關,漢人地語言和文字咱們那是必須要學,不然進去之後,鳥語不通,光入了漢籍有個屁用?”

“嗯!漢人的文字我也曾見過,這語言嘛,也就那麼回事兒,漢籍要入,文字也要學,咱們這邊的字複雜的很,我看還是用漢字好了!”另一個依附於兀良哈本部的朵顏小部落領主說道。

烏爾邁也是點點頭,不置可否。

朵顏三衛地界上的部落向來不止兀良哈本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其它還有像嫩科爾沁、阿魯巴這些依附於兀良哈三大族的小部落,除了通用的語言和文字以外,各自也都有語言、文字和不同的習俗,實在是有些雜亂。

對於烏爾邁來說,學習和統一使用漢族的文字和語言,其實也並非是個壞事,反正草原漢字的脾性是不會變的,這樣以來,倒也方便和關內的人打交道。

關外太冷太苦,這次自己進去,可就不打算再回去了。

事情不可能一直都是一帆風順,烏爾邁剛剛打算點頭,轉眼就有個小部落的領主站出來反對,“這可不成!老祖宗留下來的語言和文字俺們一樣用了幾百年,從未有什麼變化,豈能說扔就扔?”

“你們漢人不是有句話叫祖宗之法不可廢嗎?我說也是,草原自有草原的規矩,若是連自己的文字和風俗都不要了,那我們還是草原上的天驕之子嗎!?”

“說的是!草原漢字這麼養下去,可就要和關內孱弱的漢人無異了,既是自治,還請你們的天子尊重咱們草原規矩!”又一個小領主吵吵嚷嚷道。

聽到這幾個小部落領主的反對,烏爾邁一下子不吭聲了,馮銓也是微眯起眼睛,心道還真有幾個明白事的,不過現在已經完了。

馮銓自沒必要和那幾個冥頑不靈的糙漢多費口舌,他只是取出一份金黃色卷重,隆重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聖仁廣運,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溥將,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誕育多方,嗣以羣山之巔,偶致城關之隔。當茲盛際,宜讃彜章。

諮爾哈達氏烏爾邁,成祖定策從徵有功,知尊中國,叩萬裡之關,肯求內附。情既堅於恭順,恩可靳於柔懷。

茲特封爾爲兀良哈地區諸部之首領,賜之誥命,特設兀良哈鎮守將軍,統轄六衛,世襲罔替。

於戲!龍賁芝函,襲冠裳於塞外,風行卉服,固藩衛於天朝,爾其念臣職之當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無替款誠。欽此。”

待馮銓說完,屋中一下子就靜了下來,兀良哈各部的人大眼瞪小眼,他孃的,這漢人大官墨跡半天究竟說了點啥?

馮銓也明白這是對牛彈琴,當下是把沉甸甸的聖旨交到烏爾邁手上,翻譯道:

“我大明朝的皇帝,冊封您爲兀良哈各部共同之首領,並且,還特設了鎮守將軍一職,准許你世襲。這世襲的意思,就是今後你的兒子的兒子,兒子的兒子的兒子,所有子孫,都是我大明朝的兀良哈鎮守將軍!還不快領旨謝恩?”

烏爾邁聽了這麼多句兒子纔是明白過來聖旨的意思,這又是國丈又是鎮守將軍的,還是兀良哈各部的欽命共同首領,大明皇帝他娘到底一股腦給了自己多少官兒?怕是自己老爹哈達西真都沒達到自己如今這個地步吧。

想到這裡,烏爾邁也是半跪在地上,有模有樣的把聖旨擡到頭頂,說道:

“臣兀良哈鎮守將軍烏爾邁,領旨謝恩!”

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
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