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整篩

一些婦女捂住懷中不安分孩子的眼睛,不想讓他們小小年紀就見到如此血腥的場景,某些七八歲已經可以下地跑的男孩女孩們也是被自己父母強制轉過身。

魏藻德吐過之後很快就意識到自己身爲內閣大學士和監斬官的失態,接過身邊人遞來的布巾擦了擦嘴,趕緊又是裝作無事,正襟危坐起來。

除了劊子手魏藻德是離屍體最近的,聞到的氣味兒讓他再次作嘔,立即緊皺眉頭,但他依然沒有離開座位一步。

看他這個樣子,東廠番役們也是生不出嘲笑的心,作爲一個平日不接觸血腥的文人,魏藻德的反應無可厚非,屬實挑不出太多毛病。

相對於少部分身爲父母的百姓而言,朝堂上重臣們在法場的表現卻是足以用‘不堪’二字來形容,扶着身邊差役嘔吐不止的,想要逃走被京營兵士攔住的比比皆是,全都被周圍的百姓看了個清清楚楚。

“這就是所謂的清流官員?”

“這就是口口聲聲喊着爲君爲國的朝堂重臣?”

“爲何大官兒們在法場的種種表現卻不如俺們這些菜市口的一個尋常小民?”

羣臣一個個面色蒼白,哪裡還有平日那副儒雅的模樣,甚至有人已經在嘴中不斷咒罵崇禎皇帝是個毫無人性的昏君,這一切被隱藏在人羣中的番子們看見,轉手就回稟給崇禎皇帝。

大部分百姓不知是對這種場景司空見慣,還是先天性心理接受能力就比較強,反正入眼入耳的都是在歡呼叫好,除了那些士子,其餘並沒有什麼人在討論崇禎皇帝該不該殺。

“啓奏陛下,現已行刑完畢,魏藻德回府後,工部尚書薛鳳翔、兵部尚書張國維前去,他都閉門不見。”

在暖閣之中,崇禎皇帝聽着在法場周圍隱藏的東廠檔頭稟報,面上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是在心中還是有些自責的。

畢竟這一案牽連甚廣,自己一道聖旨,僅僅是夷平十族的駱養性和龔鼎孳牽連者就已經有六百多人。

不算前往外地誅殺欽犯的緹騎,這次在京城周邊被自己一次性株連斬殺的足有近兩千人,崇禎皇帝擺擺手示意無事,心中卻是在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畢竟這可是近兩千條人命,其中不乏一些根本和此事無關的男女老少,想到這裡,崇禎皇帝招招手示意,好像要說什麼決定。

錦衣衛都指揮使李若鏈趕緊恭恭敬敬的上前,崇禎皇帝其實是想讓他下令撤回出京就地誅殺欽犯的緹騎,心道既然在京城殺了這麼多人,外頭的就算了吧,但話到嘴邊卻又說不出口。

崇禎皇帝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對了還是錯了,無論從什麼方面來說,這些人毋庸置疑的全部該死,誰要是處理不乾淨,自己今後恐怕連覺都睡不好。

後世不少電視劇都是在反覆演着一個橋段,比如某人某人全家都被殺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和心理,爲首的把一個人畜無害的小孩子給放了。

結果大家都知道,過幾十年後這小孩子復仇成功,把殺害自己家人的全都滅了,沒有絲毫的留情。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驚出了一身冷汗,要是這幾千人裡真出這麼一號人物來,他會放過自己嗎,自己的下場恐怕比這些人還要更慘。

強自放下心中的種種疑慮,崇禎皇帝打算送佛送到西,既然已經是昏君了,那就做到底,問道:

“駱養性的親信處理得怎麼樣了?”

“回皇上,自從任了這份差使,卑職是沒有一日睡過好覺。駱養性在法場上說的話提醒了卑職,那駱氏三代皆爲錦衣掌使,北鎮撫司實際上已經全都是他的心腹黨羽,真正聽從卑職調派的,實際上只有掌刑千戶高文彩等寥寥數人而已。卑職奉旨追查下去,發現這範圍是愈發的大了起來。”

李若鏈這話已經憋了很久,北鎮撫司徹底爛透了,從上到下幾乎全都是駱養性的人,查到最後發現幾乎全都是和駱養性藕斷絲連的人。

既然今日皇帝問起來,自己還是一五一十全說出去,以當今天子夷人十族這般狠辣的手段,應該是會得到個妥善的解決。

“那依你之見,若是想將錦衣衛整篩一遍,最快的方法是什麼?”

“回陛下,錦衣衛南北兩個鎮撫司,最快的方法,自然是將兩個鎮撫司的人手調換一下,可這種事從前並無先例,難免有人風言風語......”

聽到李若鏈說的,崇禎皇帝陷入深思。

的確,就從那日一個瘋漢隨隨便便闖進宮差點砍死自己來看,北鎮撫司的人七七八八都已經不再忠於大明,不然也不會發生這種事。

南鎮撫司負責衛所士卒的軍紀、糾紛等事,意義上相當於憲兵,相教來說,在這種地方武將手握兵權,不聽朝廷調派的時候並不受重用。

甚至在錦衣衛之中,南鎮撫司也是有些受到歧視,無權無實,崇禎皇帝知道李若鏈的顧忌,冷哼說道:

“把魏藻德叫來,讓王承恩旁敲側擊一下,就讓他去提。”

李若鏈點了點頭轉出冬暖閣,崇禎皇帝又看向方正化,問道:

“內廠辦的怎麼樣了?”

wωω⊕ ttkan⊕ C ○

“啓奏陛下,內廠辦起來不如東廠順利,找到的文冊都有些久遠,人手方面暫時也只能從御馬監調派。”

內廠只存在了四五年,正德五年劉瑾倒臺後就被裁撤,遍佈全國的特務番子也都被遣返,到現在基本上不剩下了什麼東西。

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方正化實際上也只能利用找到的一少部分文冊和檔案順藤摸瓜,將祖輩曾經在內廠做事的家族後輩再弄進來重操舊業。

“嗯。”崇禎皇帝也明白,要是在倉促之間把內廠再辦出來委實是難爲方正化了,也就不再提這茬,說道:

“也只能這樣了,將南北鎮撫司的錦衣衛調換一下,去辦吧。”

“遵旨!”

待方正化離開,崇禎皇帝長嘆口氣開始閉目養神,不知睡了多久,卻忽然感到有一雙纖手在幫自己揉按太陽穴。

崇禎皇帝猛地睜開眼睛,將這雙手緊緊攥住,看見是誰後才鬆了口氣,“原來是皇后,什麼時辰了?”

“皇上,戌時了。”周皇后的嗓音細膩委婉,聽起來總是讓人覺得輕鬆。

“不知不覺,朕竟然睡了兩個多時辰,皇后怎麼來了,魏藻德呢?”崇禎皇帝不斷撫摸周皇后的纖手,出聲詢問道。

“陛下,魏藻德來過了,李春說陛下正在熟睡,他便回去了。”

“這可不行,李春,去東廠衙門叫王承恩,讓他親自出面去一趟魏府,今夜就要把事情談妥!”崇禎皇帝一拍額頭,這件事倒也不怪李春,確實是爲自己着想。

“皇后,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說吧,來找朕什麼事,朕今夜可能是去不得坤寧宮了,實在是沒心情。”

周皇后卻不是爲了此事,她猶豫半晌,方纔小心地說道:

“陛下,臣妾聽聞您昨日降旨夷平龔鼎孳、駱養性十族?萬萬不可啊......”

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
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