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

“這些都是什麼狗屁消息,哪怕有一件好事也行啊!”

看了一上午,崇禎皇帝就算沒有擔憂國事的心思,也變得憤怒不已,一把將御案上的摺子掃落,說什麼也不看了。

這本是再尋常不過的舉動,但卻引得門外幾個太監宮女急忙跑進來又跪又喊,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崇禎皇帝要治他們的罪。

“你們這是幹什麼?”

這些摺子,說白了就是這邊被流賊攻打,那邊聞風投降李自成,其它的則是某地官兵眼看着朝廷要不行了,在那邊鬧餉作亂,趁火打劫,云云此類。

反正崇禎皇帝看了一上午,沒發現一件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也怪不得歷史上的崇禎會愁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啊!

現代的時候之所以對明朝感興趣,因爲這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大一統朝代,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

說起來,那是何等的骨氣!

不過真正坐到崇禎這個位子上的時候,才能體會究竟是到了何等無法挽回的地步,曾經五徵蒙古,七下西洋,萬國來朝的巍巍大明,眼下卻日薄西山,窘困至此。

可悲,可嘆!

歷史上的崇禎皇帝可以死社稷,但說實話,穿越過來的這位還沒活夠,根本不想做這個替死鬼,就算是爲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也該考慮一下退路了。

忽然間,一直在門外候着的李春邁上小碎步跑了進來,十分熟練的跪在地上,說道:

“啓稟陛下,吳老將軍來了。”

聽到這個,崇禎才忽然想起來這回事。

吳襄,天啓年間武進士,曾擔任過遼東總兵的要職,是明末著名漢奸吳三桂之父,多年以來,雖然敗多勝少,但起碼也算是久經沙場。

本來歷史上的崇禎是打算詢問一下調吳三桂進京的事,但現在這位顯然不同。

崇禎皇帝心亂如麻,並沒有什麼心思,直接就想讓吳襄回去。

但轉念一想,自己現在好歹是個皇帝,說出去的話也算是聖旨,人家接旨顛顛來了,自己再給推回去也不是那麼回事,意思意思就行了。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伸了伸懶腰,隨口說道:

“讓他到武英殿等我,咳咳,等朕。”

李春滿臉的欣喜,並沒有留意到崇禎皇帝渾身的不自在,應了一聲接旨就跑出去通傳。

......

武英殿,歷來是皇帝接見臣子的場所,此刻一名身穿武將常服的中年大漢得到大內公公傳來的旨意,正襟站在這裡,似乎在等待着什麼人。

忽然間,李春換了個面色,來到門外咳咳幾聲,低聲的道:

“皇上來了。”

吳襄渾身一個激靈,聽着腳步聲逐漸接近,沒什麼猶豫,立馬趴下去山呼道:

“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前生今世,崇禎皇帝都是頭一回受這樣的大禮,儘管事先已經有了充足的心理準備,但還是下意識的彎身把吳襄扶了起來。

說實話,手剛碰到吳襄身子的時候,崇禎皇帝就後悔了。

這可把吳襄嚇了一跳,心道自己是不是犯了什麼錯,皇上對自己這麼好,難道是要殺自己不成。

吳襄會有這個想法也無可厚非,因爲往常那些崇禎皇帝親自扶的人,現在都已經沒命了。

“臣惶恐,臣有罪......”

不過仔細一想,吳襄倒也不知道自己哪裡犯了錯,只是不斷的說自己有罪。

崇禎並不知道吳襄在想什麼,只是搖搖頭,大搖大擺的走到御案後面坐下,拿起奏摺翻着,頭也不擡的道。

“愛卿是有功之臣,何罪之有?”

來之前吳襄就聽人說過了,這位崇禎皇帝雖然年輕,但是喜怒無常,此番召自己前來,多半就是爲調兵入關勤王一事。

其實吳襄心裡早就有個譜,已經想好了一套說辭。

吳襄仔細斟酌,但歸根結底,他也就是個資歷老點的武夫,聽不出崇禎皇帝這話有什麼言外之意,這才低眉順眼的擡頭看了一眼。

可他忽然想起來今天的崇禎似乎和傳聞中不同,方纔走來的腳步聲並不顯得浮誇,眼神也沒有那些朝臣說的那樣麻木。

吳襄是武進士出身,到現在雖然沒什麼太大的戰功,但說起來也算是在遼東久經沙場,總兵官的高位都坐過,自然能聽覺察到年輕皇帝走路十分穩健,眼神四處晃動,一點都不像病秧子。

再三確認崇禎並沒有問罪自己的意思,吳襄這纔有些放心,但緊跟着卻又變得受寵若驚。

這時候,崇禎放下摺子,實在沒有彎彎繞的心思,直接開口說道:

“眼下事態緊急,朕就和愛卿明說了吧,賊寇逼近京師只是時間問題,當務之急是調各路兵馬入京勤王,吳三桂勤王,需要多少軍餉?”

不出崇禎皇帝所料,吳襄聽到這話後臉上立刻出現爲難之色,沉吟了半晌纔是接話道:

“這,祖宗之地,尺寸不可棄啊!陛下應當以社稷爲重......”

還是這套說辭,崇禎皇帝沒等他說完臉色就冷了下來,背身說道:

“朕只是讓你兒子吳三桂進京勤王,事關蒼生社稷,事關天下萬民,可是吳襄,到了眼下這個時候,你竟然還在推脫!?”

“你吳氏一族世受皇明大恩,就是這麼報答朕的嗎!”

崇禎這突入其來的憤怒,完全出乎吳襄的意料,當下也不知道如何作答,只是噗通一下子跪在地上,低着頭連大氣都不敢出,驚恐萬伏。

看這副樣子,這老不死的要開始耍不吭聲裝死那一套了,崇禎皇帝冷哼一聲,不冷不熱的說道:

“朕意已決,調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入京勤王!”

聽到這話吳襄纔是擡起頭來,哭喊着道:

“陛下,不可啊,萬萬不可啊!”

“關外還有數十萬的遼東百姓,況且入京勤王非同小可,所需軍餉何止百萬哪,陛下~!”

看吳襄這又哭又喊的着急模樣,倒是和崇禎皇帝印象中那些大臣差不多,反正都是找理由想推脫。

可現在的崇禎皇帝可不再是從前那個,不會再受他們擺佈,沒有什麼能阻止他想要保命的打算。

崇禎對吳襄的話早有預料,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大發雷霆,只是靜靜蹲下身來,目光灼灼的盯着眼前這個老將軍。

吳襄等了一會沒聽見皇帝有什麼反應,這才疑惑的擡起頭,可這一擡起來頓時嚇得差點沒蹦起來,崇禎皇帝正蹲在近在咫尺的距離盯着自己。

看見吳襄眼中的驚恐,崇禎皇帝皺起眉頭,問道:

“吳襄,朕只問你一句,這個旨你是接,還是不接!?”

聽見這話,吳襄心裡“噗通”一下子沉了下去,心道皇帝今日是怎麼了,往日從沒聽說皇帝有這等魄力,難道那些大臣是在矇騙本官不成。

接,那就是和滿朝的文武作對,無論最後能不能保住京師,都要自己來承擔棄地入關的罵名。

但要是不接,那沒準可就當場沒命了,命都沒了還談什麼名節和其它?

崇禎皇帝似乎等的有些不耐煩,呵呵笑了一聲,起身再次背過身去,將手中的摺子扔在地上,冷冷說道:

“吳襄,看來你是絲毫不將朕放在眼裡,竟敢當着朕的面抗旨!”

吳襄儘管有一陣子沒上戰場,但卻也能聽出崇禎皇帝這話中的殺機頓現,再也不敢猶豫,心道什麼都不如保住小命重要,連忙叩頭說道:

“回陛下,臣,臣接旨!”

吳襄這話說得自己都沒想到,還沒說完就已經在後悔,正當他要再說點什麼推諉的時候,卻見崇禎滿臉欣喜的道:

“愛卿快快請起!”

吳襄聽人說崇禎皇帝變臉很快,但是沒想到竟然這麼快,方纔還是面露殺機,現在卻好像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

剛想到這裡,卻聽崇禎皇帝衝着門外說道:

“傳朕旨意,吳襄老將軍志不減當年,着提督京營,即刻上任,朕今日與愛卿同去巡視京營,以觀我大明將士英姿!”

本來聽了前半句,吳襄還是又驚又愁,但全都聽完則只剩下震驚。

說起來,今日讓吳襄吃驚的事簡直是一件接着一件,他覺得崇禎皇帝不僅僅是其他人所說的那樣剛愎自用,還要更甚,變臉就和說書一樣。

不知爲什麼,吳襄反倒覺着眼前這位崇禎皇帝和傳聞中實在不同。

“陛下可以過幾日再去,按規矩......”

崇禎擺擺手,笑呵呵的說道:

“京營乃是我大明京師宿衛,向來精強,愛卿你可以回去先行披甲等朕,朕還要與皇后說一聲。”

崇禎皇帝根本沒給吳襄回話的任何空間和機會,說完話後自顧自的轉出了武英殿,留下一臉錯愕的吳襄。

今天這次面聖,好像和自己預料中的不太一樣啊,準備了一肚子的說辭最後也沒用上幾句。

最重要的是,本來打算不問世事的吳襄,這次卻一不小心接了個燙手的山芋,有夠憋屈。

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一些相關通知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六百章:得與失
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一些相關通知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六百章:得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