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

“砰!”

大約是半個時辰以後,左良玉獨自坐在首位上,臉色已是難看的如同深黑色泥塘一般,他將拳頭攥的咯吱作響,面露殺機,半晌都未能說出半個字。

良久,他起身看了看掛在壁上的地圖,冷哼自語道:“從武昌到太原,剋期十月底前拿下,陳奇瑜這是在逼我。”

武昌到太原少說數百里之遙,自朱仙鎮一敗以後,自己爲什麼見到李自成就跑,原因還不是手下這幫歪瓜裂棗!

“拿不下太原,莫說我左營威嚴盡喪,湖廣、武昌一帶也將悉數落入大西流寇之手,馬爌這個傻子,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提及馬爌這個名字,左良玉眼前便出現了一個粗狂大漢的面容,更是氣的咬牙切齒。

朱仙鎮之戰,算是左良玉第一次打定主意要替朝廷剿滅李自成,但李自成可不是那麼好剿的,一場激戰,左營一敗塗地不說,左良玉積攢多年的精銳基本都散了個七七八八。

李自成也是抓住機會痛打落水狗,窮追三百餘里,直將左營打的徹底潰不成軍以後纔是北返,直到現在,闖軍的戰鬥力還是讓左營衆將心有餘悸。

與其說左良玉得了“畏李症”,倒不如說是左營上上下下全都得了畏李症。

左良玉也明白,現在自己手下這幾十萬人馬,每天都有人私自潰逃,阻止不及也是法不責衆,說好聽點叫五十萬大軍,不好聽的,其實和大順的流民營也沒什麼區別。

每次操練時,左營的帥旗插滿整個山頭,軍容看着整齊,但下面軍將的心也不是鐵板一塊,這個時候北上太原,那豈不是自尋死路?

馬爌狗屁都不懂,着了那些人的道,甘願出來當擋箭牌,逼自己左營出兵和李自成死磕,現在這個時候,已成騎虎難下之勢,縱是左良玉,也是不得不奉檄北上援剿了。

“既然如此,那便北上吧!”忽然間,左良玉一拳砸在桌上,起身吼道:“派人去鳳陽,讓劉良佐出固關,若是敢不出來,就讓他看着辦!”

待接令標兵出門之後,左良玉冷冷一笑。

“老子不好過,你們一個都別好過,要死一起死,要活一塊兒活,大不了就同歸於盡,反正是不會當流賊的走狗!”

......

幾日之後,身在鳳陽大營的劉良佐接到這個話,當時驚的瞪大了眼睛。

“什麼!左帥是這麼說的?”劉良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左營自朱仙鎮一敗塗地之後,就連去年京師那麼危急都在武昌沒動一步,這時候是吃了什麼嗆藥,竟然拉着整個湖廣和山西的官軍去找死。

“你,你且容本帥再想想。”劉良佐在左營的人面前不好說話,只是黑着臉示意讓人安排下去,但那左營標兵不依不饒,臨走卻還扔了一句狠話:

“劉帥,我家左大帥可是說了,若你接了消息不動,就看着辦!”

看那人耀武揚威一般的離開,劉良佐還沒說出什麼,帳內的劉部軍將們卻是嗡的一聲炸開了鍋。

“他左良玉欺人太甚了吧!”

“看着辦?他能怎麼樣,讓他放馬過來,大不了就是火拼一場,我劉部難不成還怕了他左營!”

“兄弟,話可不能這麼說,左營五十萬大軍,上次那姓王的是怎麼死的,硬生生被破城而入,讓那左良玉給吊在自家城樓上整整五天,朝廷可是連響屁都沒敢放一個。”

“激怒了左營,幾十萬大軍打過來,你去抵擋?姓韓的,你可莫要站着說話不腰疼,如今這中原官軍,誰人能擋得住左營!”

劉部帳內的軍將們此刻也都是神態各異,都懼怕萬分不知所措的,也有怒不可遏想和左營一較高低的,還有冷眼旁觀,等着劉良佐發話的。

“都靜一靜。”劉良佐想了半天,說道:“如今形勢,左營在中原算得上是一家獨大,激怒了左良玉可是不好辦,這廝小肚雞腸,記仇得很。”

“我看,那左良玉不見得是真心幫朝廷收復太原。”參將韓鞍說道:“末將聽聞,那左良玉是被馬爌和陳奇瑜聯手擺了一道,騎虎難下,這纔不得不出兵,如今派人前來,應是專門來拉我們劉部下水,由此可見其心!”

劉良佐也聽說了此事,當下冷哼着說道:“這個陳奇瑜是不一般,早些年差點就把李闖和獻賊一股腦全給剿了,若不是託大,也不會有今日的什麼大順、大西。”

衆人聽聞,也是紛紛點頭,不置可否。

現任的五省總督陳奇瑜在諸將之中威望甚高,就連劉部衆將都是深以爲然,這威望還是一方面,從前也有不少有威望的總督,但諸將不聽調動,原因無非兩點。

其一,乃是朝廷掣肘,一般都要有監軍過來分權,讓總督地位下降,這檄令的效力自然不如以前;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便是從前那些總督都沒有兵。

陳奇瑜則不然,他一來深受當今皇帝信任,不僅有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二來,朝廷增設的西北大營並未設一個監軍太監,完全是陳奇瑜自己做主。

如此威望甚高的一個總督,再加上西北大營和尚方寶劍,他的調令檄文到手上,這就不像從前那些總督的檄文一樣可以當耳旁風了。

最重要的還有一點,那就是宣鎮總兵高傑和大同總兵白廣恩。

這兩個九邊重鎮的大帥,如今對朝廷是忠心耿耿,陳奇瑜的調令也是無有不遵,又有哪個軍將敢堂而皇之的不遵檄文。

要說現如今終忠於朝廷的實權軍將可還真不少,除了高蠻子和白廣恩之外,還有山東總兵牟文綬,南京的神武軍總督周經武,新設的天津海防都督,這些都是實打實的。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明面上支持的,像左良玉,就是做最好的一個,左營雖然人人喊打,但卻依然是朝廷官軍,還有福建的鄭氏,雖然富可敵國,戰船動輒上千,但就連他們都在明面上表示對朝廷的遵從。

這種形勢下,劉良佐他自己一個,是萬萬不敢當這個出頭鳥的。

其實左良玉的消息傳來之前,劉良佐就已經接到陳奇瑜的調令,但畢竟鳳陽這個地方遠在南直隸,就算接了調令想支援,他也有無數種方法拖延。

如今左良玉毫不客氣的話一到,劉良佐這邊就得多加思量再行事了。

大約再三日之後,位於鳳陽的劉部大營之內,人馬開始調動,劉良佐也是打着五省總督陳奇瑜的檄令,親率本部兵馬北上前往太原一帶。

說來就連李自成都沒料到陳奇瑜有這麼大的能耐,一向調之不動的各地軍閥,在崇禎十七年都是隔岸觀火,就連左良玉和劉良佐這兩位都異常主動的上來了。

今年大順軍東征之後,官軍調動的非常快,湖廣、山西一帶殘存的官軍全都調動起來,跟着左良玉出武昌,直奔太原。

不久之後,一部分山東和鳳陽的兵馬也在牟文綬和劉良佐等人的統帶之下,主動形成一支勤王軍,看方向,也都是奔着太原去的。

自朱仙鎮之後,大明官軍和大順軍似乎又在醞釀一場大戰。

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完結感言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
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完結感言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